中医治则学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节 中庸和合谓圣度

“因而和之,是谓圣度。”
——《素问·生气通天论》
中庸和合是中国文化的精髓,也是中国传统文化最完美、最完善的体现形式。“中庸”强调对待事物关系要把握好“度”。“和”指和谐、和平、祥和;“合”是结合、合作、融合。“和合”是实现“和谐”的途径。“中庸”“贵和”“持中”是实现“和合”秉承的原则。“圣度”是最崇高的法则与标准。
《素问·生气通天论》在阐述天人关系和阴阳关系的基础上,提出“因而和之,是谓圣度”,将“和之”视为养生疗病的最高法则。
一、中庸之道致中和
“和”是中国古代思想史上的一个重要范畴,旨在阐发自然及社会万事万物和谐默契、相异相成的本质关系 1
1王小平.中医学合和思想研究述要.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01,25(6):418-420.
诸子百家都非常重视“中庸和合”。儒家提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突出了“以人为本”的“人和”;而《中庸》“致中和”概念的提出,使其地位和作用上升到“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的高度。道家重视并强调的“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体现了“道法自然”的“天和”;春秋时齐国晏婴的“同和”(《左传·昭公二十年》)之辨,对“和而不同”重要性、必要性的解析,从本质上来说都提倡的是不同事物或对立物之间的和谐统一,是古代尚“和”思想的集中体现。
二、“和”是生命的本质和健康的标准
《黄帝内经》将“和”思想引入医学领域,用以阐明人的生命规律和疾病的防治规律。认为构成人体的各部分之间以及天人之间“和”则健康,“不和”“失和”则疾病。
《灵枢·本脏》把“人之常平”的状态总结为“血和”“卫气和”“志意和”“寒温和”等。气血和,则经脉通利,脏腑安和,肢节得养;志意和,则情志调畅,精神安宁,心境平和;寒温和,则人对气候变化及饮食温凉能够适应,进而避免邪气的侵犯。“和”即健康,“不和”则为疾病。可见,“和”与“不和”“失和”是《黄帝内经》判断生命活动常与变的关键。
生命是体内外诸要素和合的统一体,生命过程的本质状态就是“和”。《素问·生气通天论》认为:“生之本,本于阴阳。”“阴平阳秘,精神乃治。”说明阴阳和合是生命的本质。
无论人体还是自然界,均遵循着阴阳有时、四时有序、五行有常、生克有道的规律。《素问·五常政大论》说:“化不可代,时不可违……无代化,无违时,必养必和。”指出天地造化是不可替代和违逆的,提示人们养生疗病必须顺应天地及生命规律,以维持和恢复人体“和”的状态为基本理念。
尚“和”思想更是渗入了理、法、方、药等各个环节和层次。中庸和合的行为准则是“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阴平阳秘的健康关键是“阴阳之要,阳密乃固”,“阴之所生,和本曰和”(《素问·阴阳别论》)。
三、疾病之由来在于“失和”
疾病之由来在于“失和”。“气相得则和,不相得则病”“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人体自身的阴阳失和,脏腑失和,气血不和,形气不和,心身不和等,都是致病之由;人与自然的气候、环境的天地之和,气候、环境与人类的天人相应之和,人际关系之间的人和,人身的阴阳之和、气血之和、脏腑之和、情志之和、营卫之和、表里之和、劳逸之和、饮食之和等,都是健康的要素。为后世医学广泛应用“和合”思想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小知识——“辨证”与“辩证”
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特色之一。许多人容易把“辨”写成“辩”,两者一字之差,含义迥异。
辨,剖分、区分,引申指辨认、辨别。《说文解字》:“辨,判也。”《小尔雅》:“辨,别也。”“辨证”为中医术语,如“辨证论治”。是中医认证、识证的过程。证是对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病理反映的概括,包括病变的部位、原因、性质以及邪正关系,反映这一阶段病理变化的本质。因而,证比症状更全面、更深刻、更正确地揭示疾病的本质。所谓辨证,就是根据四诊所收集的资料,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病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
“辩”,从言,本义是辩论,申辩;《墨经·经上》:“辩,争彼也。辩胜,当也。”“彼”是辩论的对象,指所争论的命题或论点。“辩”是对彼进行争论,或谓之是,或谓之非。辩证为哲学术语,如“辩证唯物主义”。辩证形容看问题的眼光全面,指人们通过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对客观事物辩证发展过程的正确反映,即对客观辩证法的反映。
四、中庸和合,以平为期
在中医治疗思想中,“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是此思想的集中体现。“以平为期”是中医第一层次的治则,也是治疗的最终目的;“和法”作为中医“八法”之一,其思想也渗透、影响其他各种治法。就人体而言,阴阳必须协调,人体才健康无病;阴阳一旦失调,人体就会发病。防治疾病的最好法度就在于协调阴阳,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就是恢复阴阳平衡。《素问·生气通天论》提出的“因而和之,是谓圣度”是对中庸和合治疗思想的高度评价与概括。
中医治疗疾病,首先讲究“疏其血气,令其调达,而致和平”;时刻注意“必先岁气,无伐天和”;诊断要“四诊合参”,不能偏颇;治疗要“杂合以治,各得其所宜”,一切以患者的生命健康为中心;理法方药一以贯之,处方用药讲究君臣佐使,和合有度;针灸导引按摩,也要“迎之随之,以意和之”。所有这些,都是“因而和之,是谓圣度”中庸和合思想的具体运用。
“和”有狭义、广义之别。其间的关系,诚如程钟龄所说:“和之义则一,而和之法变化无穷焉”。可见,各层面的“和”都是通过各种手段,以恢复人体阴平阳秘、达到“中和”状态为最终目的。“中”是本根状态;“和”是因时而发、符合节度,是固有规律及最终归宿;由“中”可以致“和”,“和”是“中”的效用及结果 1。这就是“因而和之,是谓圣度”的中庸和合思想。
1王小平.论《内经》“和”为“圣度”的养生思想.山东中医杂志,2014,33(3):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