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和序
时值《玄府学说》初稿即将杀青之际,中医界翘首以待多年的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加强中医理论传承创新的若干意见》发布,文件指出目前中医理论传承和创新不足的现状,强调加强中医理论创新和内涵诠释,推动基于临床的中医理论升华和应用研究,提出新观点,创新、丰富、发展中医理论。中医学目前创新性理论正处于瓶颈期,临床实践迫切需要新的中医理论指导引领,《玄府学说》的成书可谓恰逢其时,既契合文件精神,更是指导中医临床的又一项理论创新成果。
气血津液精神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其学说是中医理论的重要内容。如果血行不畅,或积于脉内,或溢脉外则形成瘀血,由此总结的瘀血学说与活血化瘀治法已盛行数十年,近十余年来又有络病学说兴起,为中医治疗疑难病症提供了卓有成效的理论和方法,但它们论述的重点在于血与络,对气、液、精、神涉及有限。气与血相较,“气为血帅”,“气行则血行”,气郁则精血阻滞闭郁。因此,尚需开拓新的理论思路,从更广阔的角度探索揭示人体生理病理机制。《玄府学说》正是在这种形势下应运而生。
本书主编王明杰教授1977年作为我国著名中医眼科专家陈达夫教授的研究生,在导师开通玄府独特经验的启发下,从20世纪80年代初起,在繁忙的教学临床之余,开展对玄府理论的研究,先后撰写了《玄府论》《刘完素玄府说浅识》《眼科开通玄府明目八法》《谈通窍明目》《开通玄府法—治疗疑难病的又一途径》等数十篇论文,指出“玄府”作为人体气机升降出入的结构基础,其开阖对人体气机运行,津液输布,精血渗灌、神机畅达具有重要作用,在生命活动中具有特殊意义。提出玄府分布广泛、结构微细、贵开忌阖的三个重要特性,认为玄府郁闭所产生的病变包括气滞、血瘀、水停、精闭、神阻等多个方面,不但涵盖的人体功能范围大幅度扩展,涉及的结构也更为广泛、更加深入、更加细微。最有价值的是玄府学说从根本上揭示了人体功能必须不断处于宣发畅通状态的重要特点。这样,由金代刘完素提出的玄府理论,在漫长的历史时期未能得到充分重视的情况下,在现代重新获得新的生命力。正如欧阳修所谓“善治病者,必医其受病之处。”玄府就是这样一个在辨证治疗中需要解决的关键着力点。作者提出“玄府郁闭为百病之根”“开通玄府为治病之纲”的学术思想,为中医临床提供了辨证治疗的新思路,进而发现风药在开通玄府中的特殊作用,提出“风药开玄论”“风药增效论”等新见解。在长达40年中始终专注于此,首次总结开通玄府的治法及药物,率先将开通玄府之法用于内科、外科、骨科等多种病症的治疗,形成日益壮大的研究团队,在全国中医界的影响逐渐扩大,得到国医大师郭子光的鼓励支持和王永炎院士等著名学者的肯定,近年更有全国各地多个学科的专家从不同角度积极地参与,不仅继承发扬了刘河间的玄府学说,更在其基础上进一步拓展与深入,不断取得临床治疗多种疑难病症的丰富经验。
一位学者能早期发现创新点,明确自己的研究方向不易;明确方向后能数十年坚持不懈,将其精力专注于此,使其概念逐渐完善,内涵不断丰富,范围不断扩展,认识不断深入亦不易;进一步将其认识不断升华,用以总结指导多种临床病症的治疗则更为不易。作者以“玄府学说”的研究为突破口,与其老中青结合的团队一起,始终于此用功,可以说在学术和事业上都占领了制高点。
全书内容丰富,从玄府概念的阐述诠释,到开通玄府的主要方药,以及多种疑难病症的临床运用经验,相关实验研究等一线贯穿,全面介绍了玄府学说的概念、内容、价值及临床应用心得。就理论而言,编者在全面收集历代相关文献,回顾玄府学说发生发展和历史演变过程的基础上,特别注意从发生学的角度探讨玄府学说的发生形成过程,运用诠释学的方法对玄府学说进行解释,明确其理论概念,阐发其理论内涵,规范其理论表述,全面把握其理论特质。如紧扣刘河间玄府学说的病机要害在玄府郁闭,从而产生开通玄府的治疗方法等。这就对其普及、推广、发挥、应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就方药而言,全书系统论述了开通玄府药物和开通玄府方剂的特点及临床运用,既有中药新识,也有作者的经验方及古方新用,文中特别注意揭示方药在开通玄府时的奥妙所在,通过“方论钩玄”举先贤见解,奠定其理论基础,在“开玄要点”阐明运用要领,于“开玄举隅”例举临床运用效案,案末再加按语画龙点睛,作者力图从不同角度和临床辨证治疗过程帮助读者认识领悟开通玄府的方法,启发读者将其得心应手地运用于临床。
获悉《玄府学说》的撰写已两年多了,课题研究先后得到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资助,明杰兄言及作序,颇不敢当,但想到有责任为兄的中医理论新作呐喊呼吁,故提笔写下一些先睹为快的感受。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我感觉王安石这两句诗表明了本书的特点。读者看完全书以后,也许会跟书中的内容产生共鸣,也许会为书中独到的学术思想击节赞叹,也许会在临床治疗中开拓思路。当然更希望广大读者置身其中,成为“玄府学说”研究队伍中新的成员,赋予玄府这一玄微幽深的学说以更多新意,将其发扬光大。此书能得到读者认可,能对发展中医理论和中医临床疗效的提高有所裨益,既是我所望,更是作者的企盼。
是为序。
和中浚
丁酉年孟夏于成都西郊补拙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