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老年医学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十二章 老年疾病康复

一、概 述

康复医学是临床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以研究病、伤、残者功能障碍的预防、评价和治疗为主要任务,以改善躯体功能、提高生活自理能力、改善生存质量为目的一个医学专科,是由临床医学、心理学、社会学、工程学等相互渗透而成的一门学科。康复医学的对象主要是残疾人和因各种功能障碍而影响正常生活、工作的慢性病患者和老年病患者,其分支包括神经康复、骨科康复、儿童康复、心肺康复、老年病康复等。
老年康复是帮助老年人达到身体、心理、社会、业余爱好等方面最好状态的一个过程。其主要目的一方面是采取有效措施延缓生理性衰退过程,另一方面预防和减轻因疾病造成的残疾,使老年患者尽可能恢复到发病前的水平,提高肢体和脏器功能,提高生活质量(quality of life,QOL),尽可能独立地在家庭和社会生活。

二、康复医学的工作模式

康复医学科的工作模式主要为团队(team)工作模式,定期举行康复评价会,对患者进行定期评价,制订治疗方案,指导流程。根据治疗对象的不同,治疗小组的成员会有一定差异,但主要包括康复医师、康复护士、康复治疗师(包括物理治疗师、作业治疗师、言语治疗师、认知治疗师、心理治疗师、社会和职业康复治疗师等)、外科医师、内科医师、精神科医师、中医科医师、营养师,以及患者本人及家属和陪护等。
康复医师应掌握相关疾病的诊治以及功能障碍和并发症的处理原则,并熟悉康复的理论和实践,组织和协调对患者进行多方位的医疗服务,包括全面的康复评价和制订康复计划等;①康复护士:除对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和营养、皮肤、二便等管理外,还需协助治疗师做好良肢位摆放、一些并发症的防治以及健康宣教等工作;②康复治疗师:根据患者功能障碍情况,在康复医师指导下提供运动、认知、语言、心理等相关康复治疗;③营养师:对患者进行营养状况评估和提供营养处方,确保患者有充足的营养摄入;④社会和职业康复治疗师:提供社会就业指导、职业培训、相关的保险和法律咨询等服务;⑤中医针灸师:提供中医和针灸服务;⑥患者及其家属和陪护: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及康复依从性,及时与治疗小组人员沟通,配合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日常的科学护理并促进康复方案的具体实施;⑦外科、内科、精神科等专业人员:协助进行相关并发症的诊治。

三、老年疾病的特点

衰老是自然界存在的一种生物学法则,是生物体在整个生命周期中随时间进展表现出的形态和功能不断衰退的变化过程。衰老涉及多个环节的、复杂的生物学过程,可分为生理性衰老和病理性衰老。两者往往同时存在,相互作用,形成一系列复杂变化,很难严格区分。衰老受个体和外界环境影响很大,其速度、状态在不同个体存在明显差异。随着年龄的增长,尤其是步入老年阶段,人体的各项生理功能会逐渐下降,各个器官系统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生理或病理性变化,许多疾病的发生率明显增高,或是出现一些特征性的病症。
老年的急性疾病,如脑卒中、感染、骨折等,常较年轻患者病情重、并发症多、恢复慢、预后差,病死率也更高。老年慢性疾病,如心脑血管病、肿瘤、退行性疾病等,已成为影响老年人健康的最主要威胁,这类疾病在老年人中发生率更高,具有多种特征及不可逆的病理变化,病情常进行性加重,也可出现急性发作。老年人也可出现一些特有的病症,如认知障碍、跌倒、尿失禁等,这些病症的发生与组织、器官出现的退行性改变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临床上许多老年人常常多种疾病共存,一些症状或体征可能又不典型,病情复杂而且变化迅速,并发症多、药物的耐受性差、不良反应多。

四、老年疾病康复的基本程序

老年疾病康复的基本程序为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康复评定、康复计划、康复目标、康复治疗和出院指导。病史内容除了病残史、既往史、个人社会生活史、婚育史、家族史、职业史、心理史外,还需要了解老年人的家庭、陪护、医疗保险、康复意愿等情况。体格检查包括全身一般情况检查和专科情况检查,一般情况是指头部、颈部、胸腔脏器、腹腔脏器等功能状态,专科情况指与本次康复有关的脏器组织及功能状态。康复评定是基本程序中的重要环节,是在病史和体检的基础上对患者状况作出进一步详细评估,找出相应问题点,以此制订康复计划并判断康复效果,康复评定会根据时间、目的等不同,分为初期、中期和末期康复评定会。康复计划是在详细的病史、体检和评价的基础上制订的,要求全面细致,计划内容涵盖基础疾病的控制、并发症的防治、功能障碍的康复、日常生活的管理、健康教育等。康复目标可分别设定近期目标和远期目标,前者是在短期(数周或数月)康复治疗内能达到的目标,后者则是经过长期(数月或数年)康复治疗期望达到的目标。在老年疾病的康复过程中,更强调多学科干预和全面管理,另外还需要家庭和社会的长期和大力支持。由于许多老年疾病很难完全治愈,或是容易复发,甚至呈进行性加重趋势,因此经过一个阶段的住院或门诊康复治疗后,还需要进行社区或家庭康复指导。

五、常见老年疾病的康复

(一)脑卒中的康复
老年脑卒中康复的基本原则:①强调患者的全面管理,尤其是基础疾病的控制,做好卒中的二级预防和并发症的防治;②准确把握康复的介入时机,尽量做到早期、全面地开始康复治疗,但又要注意病情的稳定性和患者的耐受性;③需要更关注患者的心理、认知、吞咽、营养、呼吸等方面的问题;④注意患者的功能与能力的差异,偏瘫患者需关注非瘫痪侧的功能水平以及平衡功能的下降;⑤必要时应用辅助具提高ADL能力,尽量减少辅助;⑥关注患者的家庭、陪护状况,制订长期的家庭康复计划。
脑卒中康复评价主要包括意识、认知、心理、语言、吞咽、运动、感觉、平衡等神经功能的评定,以及ADL和社会参与能力的评定。老年卒中患者更应注意心肺功能的评价及基础疾病的监测。
对于老年脑卒中患者一般在病情稳定的情况下基本遵循常规的康复治疗,但老年患者又有其特殊性,如老年卒中患者在康复治疗中尤其需要通过肌力强化训练,提高非瘫痪侧代偿功能,注意平衡控制训练,防止跌倒的发生,或通过使用拐杖提高步行能力、改善步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认知障碍在老年卒中患者中常常较为突出,对于患者的ADL和长期预后均有重要影响,需在康复过程中加以关注和干预。
针对脑卒中康复的传统方法有运动疗法、作业疗法、言语治疗、认知治疗、心理治疗、物理治疗、中医中药等。近些年来,一些新技术也被应用于脑卒中康复领域。如局部注射A型肉毒素来缓解卒中后偏瘫肢体的肌肉痉挛,改善足下垂;通过重复经颅磁刺激技术来改善运动功能和神经功能缺损,提高ADL能力;应用Lokomat下肢康复机器人来提高患者的步行对称性,提高步行能力。虚拟现实环境技术、音乐疗法、运动想象治疗、生物反馈技术等也大量应用于脑卒中临床康复中,为脑卒中患者提供更多的康复选择。
(二)阿尔茨海默病(AD)的康复
MoCA和MMSE是临床最常用的筛查量表,前者的范围涵盖更广,弥补了后者在评价视空间、执行功能和抽象推理方面的不足,加大了注意力和延迟记忆的难度,对于早期发现轻度认知功能损害的老年患者进行及时干预,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AD的康复治疗主要包括康复训练、康复护理及其他非药物治疗方法,如音乐治疗、心理治疗、磁刺激、高压氧、中医等。康复训练主要包括认知训练、言语治疗、作业治疗、运动功能训练、ADL能力训练等,认知训练是其中的最重要环节,涵盖记忆力、定向力、注意力、思维、执行功能、视空间等方面的训练,达到改善认知功能或获得代偿功能的目标。
针对AD患者的常用训练方法有无错误学习技术、取消提示技术、再学习技术、真实定向方法、确认疗法等。康复训练之前,应根据认知康复评定的结果,先对认知功能障碍进行分析,然后再有针对性地制订康复计划。训练的内容应当根据患者认知功能的情况来选择难度,每次时间不易太长,贵在经常、反复练习,对于延缓智力的下降会有较好的作用。以最为常见的记忆训练为例,对于记忆受损的老年人,根据记忆损害的类型和程度有针对性地进行记忆训练非常重要,可以采取不同的训练方式和内容,每次时间以30~60分钟为宜,每天1次,至少每周5次,难易程度应循序渐进,并要在训练过程中经常予以指导和鼓励等反馈。
随着计算机多媒体和三维技术的进步,计算机丰富的听觉、视觉刺激和直观、规范的训练方法在脑损伤后认知训练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此外,计算机虚拟现实技术及远程认知康复训练的应用前景也非常广阔,计算机辅助和虚拟认知康复、通过互联网进行远程控制的认知康复以及电磁刺激是当前认知康复治疗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
(三)帕金森病(PD)的康复
PD康复评定的范围包括身体功能、ADL能力,认知、心理状况和其他状况等。身体功能主要包括关节活动范围,肌力、协调性,上肢、手指功能,平衡能力、呼吸能力、构音功能、吞咽功能、步行能力及强直程度等。统一PD评定量表和Yahr分期评定法是目前国际上较通用的PD病情程度分级评定法,它把患者的功能障碍水平和能力水平进行了一个综合评定。
康复治疗的短期目标主要是扩大及维持关节活动度,预防挛缩和纠正不良姿势,预防或减轻失用性肌萎缩及肌无力,增强姿势、平衡反应、安全意识,提高步行能力及ADL能力,帮助患者调整心理和生活方式。长期目标主要是维持或提高基本功能,预防和减少继发性损伤的发生,教会代偿策略,减少辅助,延缓疾病的发展进程。
PD的康复以运动疗法为主,针对四大运动障碍:强直、少动、震颤和姿势反应异常进行必要的康复训练。松弛训练非常重要,通过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法,从被动运动到主动运动,从小范围运动逐步扩展到全运动范围,有节奏地进行,这不仅对肌强直有松弛作用,也能克服因少动带来的不良后果。关节活动范围训练是每天必不可少的项目,可通过自动抑制和用手工或机械牵引方法,必须注意的是要在患者被牵拉肌肉的最大耐受范围内进行,避免造成软组织损伤或骨折。移动训练强调的是姿势训练和旋转运动,PNF技术是常用的方法,通过柔顺、有节奏的运动,对有屈曲挛缩倾向的屈曲姿势,重点放在活动伸肌。平衡功能训练通过在坐位和站立位缓慢进行重心转移训练,可帮助患者改善肢体的稳定性,逐渐增加活动的复杂性、增加重心转移的范围及增强上肢作业的难度,如从坐位到站立、跨步、行走等均可增加难度及复杂性。抗阻训练在PD的康复中存在一定的争议,但是最近通过荟萃分析发现,渐进式的抗阻训练对于轻中度PD患者是有一定价值的,尤其是在提高其步行能力时值得应用。
呼吸训练、减重步行训练、ADL训练以及针对PD设计的体操包括太极拳均是有效的康复治疗方法,训练主要强调整体运动功能模式,但也要与局部训练相结合。针对中晚期PD患者,康复治疗更强调多学科干预和全面管理。
(四)冠心病(CHD)的康复
CHD康复的主要目的是缓解心绞痛,减少再次心肌梗死或猝死的风险,阻止或逆转动脉粥样硬化发展过程,使CHD患者在生理、心理、社会职业和娱乐活动方面都达到理想状态,提高其QOL。主要的康复评定方法有动态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平板运动试验、6分钟步行试验、ADL能力评定和QOL评定等。
CHD康复分期:Ⅰ期:早期,急性心肌梗死或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住院期康复,约2~4周。Ⅱ期:中期,指患者出院开始至病情稳定性完全确立为止,在社区或家中,约6~8周。Ⅲ期:后期强化康复,针对陈旧性心肌梗死或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在社区或家中进行,出院后2~3个月直至终生。
Ⅰ期康复的主要目的是通过适当活动,减少绝对卧床休息带来的不利影响,为出院后的家庭生活做好准备。康复时机的选择很重要,需要在生命体征稳定且无严重并发症的情况下进行。此期康复一般在心脏科进行,需要临床医师严格掌握介入时机和方法。Ⅰ期康复的主要内容包括床上、床边和床下的活动、ADL训练、大小便处理、步行训练、危险因素控制、健康教育和心理治疗等。训练量的控制非常重要,以活动时心率增加10~20次/分且无不适症状为宜。
Ⅱ期康复的主要目的是维持和巩固住院治疗效果,保持并且进一步提高心脏功能,逐步过渡到正常的社会生活,使体力尽量恢复到病前水平。在出院后的1~2周内,需要保持住院期间的运动水平,度过适应期,确定无任何不适症状后可逐渐延长活动时间、增加活动内容和频率。正规康复训练内容主要有室内外散步、医疗体操、家庭卫生、园艺活动或在附近区域购物、作业治疗等。注意循序渐进,禁止过分用力,活动时不可有气喘或疲劳等症状。活动强度为40%~50%最大心率,活动时主观用力计分不超过13~15分。另外需要主动控制危险因素,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
Ⅲ期康复的主要目的是在安全的前提下,通过强化的、高水平的个体化康复计划,最大限度地发挥心脏的功能潜力,进一步改善心理状态和生活方式,使其能最大限度地参与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充分提高其QOL。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兴趣爱好、生活习惯、疾病诊断和病情、康复治疗目的,开具运动处方,制订个体化的康复治疗方案。全面康复方案包括氧训练、循环抗阻训练、柔韧性训练、医疗体操、作业训练、放松性训练、行为治疗、心理治疗等,其中有氧训练是核心。运动方式的选择需要安全、有效、合理、可行,并且坚持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兴趣性和全面性的原则。
(五)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康复
COPD康复治疗的主要目的是帮助患者充分发挥残留的肺功能,减少肺部感染,增加运动耐力,提高其ADL能力和社会参与能力,改善其QOL。主要的评定方法有呼吸困难程度简易分级、肺功能、动脉血气分析、运动平板试验、6分钟步行试验、QOL评价等。
康复治疗需坚持全面、长期、综合性的原则,而且需要患者对自身疾病的了解和配合,以及家属的支持。主要康复治疗方法有运动疗法、呼吸治疗、ADL训练、营养治疗、心理治疗和健康宣教等,其中运动疗法和呼吸治疗是重点。运动疗法的核心是有氧运动,可进行散步、快走、慢跑、爬楼梯、踏车、太极拳、体操等,可适当参加娱乐和体育活动,通过有氧运动可增强肌肉的强度和耐力,提高心肺功能。但是对于病情严重的患者,需要量力而行,循序渐进,可先进行上肢协调性活动,逐渐增加活动量。呼吸治疗是改善患者呼吸困难症状、提高呼吸功能的有效方法。呼吸训练使患者放松,进行缩唇呼吸以及避免快速浅表呼吸可以帮助克服急性呼吸困难,教导患者腹式呼吸、圆唇吐气及呼吸节律,使患者气体交换功能更为有效。体位排痰可帮助患者咳嗽,用力呼气以促进分泌物清除,有助于帮助患者排除肺部积痰。可适时结合使用氧疗、无创性呼吸机、震动排痰、高频电治疗等技术。饮食原则上以低脂、复合碳水化合物为主,避免营养不良,伴有高碳酸血症的患者则应低碳水化合物、高脂肪饮食,另外需要根据不同病情状况注意钠盐和水分的摄入量。吸烟是导致COPD的主要病因之一,戒烟可减轻咳嗽、咳痰等症状,并可延缓呼吸功能减退的速度。生活规律、合理安排活动和休息时间、预防感冒、耐寒锻炼等良好的生活习惯也需要长期坚持。
(六)骨关节疾病的康复
康复治疗是骨关节疾病的治疗方法之一,多数轻中度骨关节疾病都需要康复治疗,一些患者单独应用康复治疗就可以缓解疼痛、延缓病程。康复治疗的主要目的是消炎退肿止痛;减轻骨关节负荷,保持关节和肢体的活动功能;防止肌肉无力和萎缩、关节挛缩畸形;通过ADL能力改善QOL。康复治疗要遵循科学、有效、规范、程序化的原则,制订出药物、训练、饮食、健康教育的个体化治疗方案。
康复治疗前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价,包括:目前接受的治疗、关节疼痛、炎症、稳定性、活动范围、肌无力等。同时要评价患者有无可以因锻炼而加重的潜在疾病,多数老年人合并心脑血管疾病,在增加运动量之前需要全面的心肺功能和神经功能检查。常用的康复评定方法有肌力测定、关节活动范围测定、步态分析、ADL能力评定和QOL评定等。
关节活动练习通常是康复过程的第一步,主要目的是减轻僵硬、增加关节活动、防止软组织挛缩。运动疗法主要是通过徒手锻炼或利用各种康复器械进行训练。患肢及患病关节周围肌群的肌力练习可给关节以一定的应力刺激,预防和治疗肌肉无力和萎缩,增强关节的稳定性。炎症期和不稳定的关节以等长练习方法为主,逐渐增加抵抗的阻力。等张练习可有效改善老年人的能量代谢、胰岛功能、骨密度,可模拟日常生活肌肉活动,是非炎性关节炎的主要锻炼方法。有氧运动可引起多种生理改变,包括提高机体最大氧耗量、改善胰岛功能、调节血浆脂蛋白组成、降低血压、增加骨密度,提高机体的耐力和免疫力,配合饮食调节可促使患者体重减轻,减少骨关节负荷。常用的有氧运动方法有骑车、游泳、散步、跳舞、太极拳,或者做器械练习,还包括轻度劳动,如遛狗、修草坪、扫院子等。对于老年患者应注意循序渐进,不要过度劳累,以免损伤骨关节与肌肉组织或加重心肺疾病。
各种物理因子治疗,如蜡疗或红外线具有镇痛消肿作用,低中频电疗具有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的作用,高频电疗则具有消炎、镇痛、缓解肌肉痉挛、改善血液循环的作用。各种支具、夹板、拐杖、助行器、轮椅等辅助具的应用可起到制动、保护、增加负荷能力、防止畸形发展等作用,可视患者的具体情况加以应用。
健康教育也是必不可少的,要让患者了解康复治疗的目标和好处,同时了解自己康复处方的细节(如运动方式、强度、持续时间、频率)以及注意事项。

六、小 结

随着人均寿命的延长和我国老龄化问题的日益严重,老年人口数量急剧增长,老年病康复也面临着严重的挑战。除以上常见病以外,老年病可涉及全身各个器官系统,包括生理和心理各个方面。在老年人中,功能障碍可能是疾病所致,也可能受身体功能的退化或心理因素的影响,其临床特点、康复方法和预后与年轻人存在一定的差异。在康复过程中,多学科的合作和全面的管理必不可少,另外还需要家庭和社会的大力支持。

(张皓)

参考文献
1.张通.中国脑卒中康复治疗指南.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
2.Wojtek J,David NP,Maria AF,et al. Exercise and Physical Activity for Older Adults. Med Sci Sports Exerc,2009,41:1510-1530.
3.Choi J,Twamley EW. Cognitive rehabilitation therapies for Alzheimer’s disease:a review of methods to improve treatment engagement and self-efficacy. Neuropsychol Rev,2013,23:48-62.
4.Kim SY,Yoo EY,Jung MY,et al. A systematic review of the effects of occupational therapy for persons with dementia:a meta-analysis of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NeuroRehab,2012,31:107-115.
5.Woods B,Aguirre E,Spector AE,et al. Cognitive stimulation to improve cognitive functioning in people with dementia. Cochrane Database Syst Rev,2012.
6.Frazzitta G,Balbi P,Maestri R,et al. The benef i cial role of intensive exercise on Parkinson disease progression. Am J Phys Med Rehabil,2013,92:523-532.
7.Tan SB,Williams AF,Kelly D. Effectiveness of multidisciplinary interventions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for people with Parkinson’s disease:A systematic review.Inter J Nurs Studies,2014,51:166-174.
8.Ismail H,McFarlane JR,Nojoumian AH,et al. Clinical outcomes and cardiovascular responses to different exercise training intensities in patients with heart failure: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JACC Heart Fail,2013,1:514-522.
9.Chen YM,Li Y. Safety and eff i cacy of exercise training in elderly heart failure patients: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Int J Clin Pract,2013,67:1192-1198.
10.Clark AM,King-Shier KM,Duncan A,et al. Factors influencing referral to cardiac rehabilitation and secondary prevention programs:a systematic review. Eur J Prev Cardiol,2013,20:692-700.
11.Ricci C,Terzoni S,Gaeta M,et al. Physical Training and Noninvasive Ventilation in COPD Patients:A Meta-Analysis. Respir Care,2014,59:709-717.
12.Liu XL,Tan JY,Wang T,et al. Effectiveness of homebased pulmonary rehabilitation for patients with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 meta-analysis of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Rehabil Nurs,2014,39:36-59.
13.COPD Working Group. Pulmonary rehabilitation for patients with chronic pulmonary disease(COPD):an evidence-based analysis. Ont Health Technol Assess Ser,2012,12:1-75.
14.David S. Jevsevar,Treatment of Osteoarthritis of the knee:Evidence-Based Guideline,2nd Edition. J Am Acad orthop Surg,2013,21:571-578.
15.Yamada H,Koshino T,Sakai N,et al. Hip adductor muscle strength in patients with varus deformed knee. Clin Orthop,2001,386:179.
16.Wsterloo S,Ahmed LA,Center JR,et al. Prevalence of vertebral fractures in women and men in the populationbased Troms Study. BMC Musculoskelet Disord,2012,13:3.
17.Esses S,McGuire R,Jenkins J,et al. The treatment of symptomatic osteoporotic spinal compression fractures. Am Acad orthop surg,2011,19(3):176-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