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依赖学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节 药物滥用对精神心理的损害

一、药物滥用和毒品成瘾所致精神依赖性
毒品对滥用者的最大精神和心理损害是其所产生的精神依赖性。精神依赖性也称心理依赖性,是依赖性药物和毒品作用人体中枢神经系统所产生的一种严重病理损害。精神依赖使药物成瘾者处于一种极不寻常的心理“渴求”状态,表现出一种不顾一切的强迫性“觅药”行为。为了获得毒品可以不计任何代价,不顾一切后果,将觅求和使用毒品视为最高目标,也就是说,此时在毒品成瘾者心中,任何个人尊严、家庭幸福、社会责任都已不再有意义,只有毒品给他精神上带来的醉梦般心理体验和心灵麻醉才是生命的唯一追求。这种深层次病理心理损害可以改变个体的思维定式、意志特质、价值取向和行为标准。
二、药物滥用和毒品成瘾所致心理障碍
相关研究显示,对吸毒人群心理测量和临床观察的结果表明,毒品依赖者心理障碍涵括了心理诊断类别中很大部分病变,如心境障碍、焦虑障碍、人格障碍、认知障碍、双向障碍、神经症、精神病样改变等。研究证实,心理障碍是毒品依赖者最具代表性的特征之一。1971年Sutker的研究报告显示,88%的海洛因依赖者明尼苏达多项个性调查表(MMPI)测图不正常。1973年Torl研究认为,毒品依赖者不仅心理障碍程度之深,而且几乎没有自我防御和接受矫正能力。
海洛因依赖的心理学改变,一直是心理学家和药物滥用医学研究人员十分关注的课题。近年国内外有关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目前较为一致的研究工具是采用明尼苏达多项个性调查表(MMPI)和由此派生的药物滥用量表等。Merlis.Angelone等采用MMPI研究显示,海洛因依赖人群中16%~50%被检出抑郁、焦虑、自卑感、无能感、性施虐、性受虐和性偏执等神经症。Sutker等报道,美国街头吸毒者26%~36%MMPI检测显示有精神病表现,包括精神分裂症状、偏执狂症状、退缩性防御和逃避现实、自我中心、性困惑、社会功能失调等。
MMPI在我国不同地区、民族、群体,特别是精神疾患临床方面的应用已比较广泛,近年才用于吸毒人群心理个性特点的测查,显示了一定的实用前景。昆明医科大学杨良等研究报告,MMPI显示在被测查的海洛因依赖者60%以上出现躯体不适感、缺乏自我把握和抑制力、自我控制和认知能力降低、责任感丧失,喜欢刺激和奇特古怪的感知觉等;50%以上药物滥用者有心理沉重感、被害观念、与社会疏远等感觉;45%以上可出现轻躁狂、器质样症状等不良表现。研究提示,海洛因依赖者主观上愿意展示自己的躯体不适和担忧,但由于毒品造成的躯体和精神依赖,以及对戒断症状的痛苦体验,使其恐惧和千方百计逃避治疗,这种内心冲突和精神矛盾造成情绪失稳、变化无常、言行矛盾并难以自拔。外显性焦虑量表分值明显高于常规标准;进一步提示海洛因依赖者还存在各种不适主诉,如厌食、上腹不适、恶心、呕吐、头晕、失眠、乏力、倦怠、虚弱、多汗、疼痛、焦虑等症状,这些表现被大量临床观察数据所证实。
有研究提示,由于毒品依赖人群具有偏执型人格或分裂人格等不良特征,往往不能适应环境;遇到应激环境,易出现紧张、焦虑、多疑、抱怨和逃避情绪。吸毒者的行为难以被家庭和社会所理解和包容,从而加重了心理障碍和精神变型。许多研究者认为,毒品依赖者心理结构中的主要特征是心理病态和反社会性。1962年Hill等观察阿片类依赖者MMPI测图结果显示54%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反社会精神病态。1971年Sutker对服刑海洛因依赖者进行MMPI测查,结果显示50%为反社会偏执。
近年来的相关研究证实,毒品依赖人群是一个庞杂的心理障碍群体。有些依赖个体是神经症人格模式,主要表现为焦虑和抑郁,其中焦虑与性困扰等相连,而该人群的无能感及负性生活事件打击是产生抑郁的原因之一。有些吸毒者原本就是显性或潜在的精神病患者,其人格特征表现为非积极进取、缺乏激情、逃避现实等。当遇到威胁和挫折时,趋向于退缩到盲目自恋程度和虚无幻想之中。他们的自我观念缺失、困惑和无助感,往往首先表现在他们病态的身体状况上。毒品依赖者主诉吸毒可使焦虑减轻,自尊心及能力感增强,甚至无所不能。更多一些滥用和依赖个体表现为人格障碍,自我发展不充分,反社会及情绪控制不良等心理学特征。研究显示,由于吸毒的非法性使吸毒者长期生活在公众鄙视氛围中,自尊缺失和内向自卑倾向,构成了吸毒人群最具代表性的人格缺陷和心理特征。他们为了逃避现实和社会逆反心绪,更加难以节制地滥用毒品以麻醉精神和“抚慰心灵”,使毒品对精神和心理的损害形成恶性叠加效应。
由此可见,在相同的药物滥用行为下,往往掩盖着复杂的精神障碍问题,研究结果为我们展示了吸毒者复杂的内心世界和特殊心理境遇,我们应具体而客观地面对吸毒者所分属的不同心理模式群态,采取具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尽一切可能提高临床脱毒质量,最大程度的减少复发风险;争取临床后远期康复巩固水平的实际提升;这是药物依赖和毒品成瘾者痊愈目标得以实现的基础。
三、成瘾药物和毒品对滥用者性心理和性功能损害
毒品依赖者的性心理特征近年已引起极大的关注,长期滥用阿片类毒品,特别是静脉注射海洛因造成中枢神经系统受损和心理改变,在毒品依赖性形成机制中的发病学地位日益受到重视。
(一)毒品依赖者毒品滥用前期性心理和性功能状况
研究显示,药物依赖人群性意识萌发较早,性成熟期提前,吸毒前性伴侣多,性欲强度、性行为频度和性要求均高于正常对照人群。提示该群体对性的本能追求高于一般人群。
(二)药物依赖者毒品成瘾前期性心理、性功能状况
海洛因等阿片类滥用初期至躯体依赖性形成早期,依赖个体呈现程度不同的性冲动亢进和性功能增强状态,使用毒品尤其是静脉注射海洛因时常产生类似性快感或有在强度及持续时间超过性感冲动的精神感受和心理体验。此阶段,许多滥用者性活动频率明显增加、性行为时间延长,被错误地认为是海洛因增强了其性欲望和性功能。在毒品依赖性形成前期,海洛因的这种性心理“正性强化效应”,是相当比例的毒品初染者迅速成瘾的重要原因。
苯丙胺类毒品的中枢兴奋作用,常使滥用者体验到特殊的性感受和性能力。表现为性欲异常亢进、性能力增强、性感受强烈、性行为持久等;滥用者并了解这是苯丙胺类毒品对人体内分泌-生殖系统的病理损害作用所致。研究已经证实,这种病理损伤可以导致难以逆转的致残性后果。
(三)药物依赖和毒品成瘾者性心理和性功能改变特征
药物滥用者性心理和性功能改变一直受到关注。国内外相关研究证实,海洛因等阿片类毒品滥用成瘾后,95%~99%的成瘾者性心理和性功能明显受损,主要表现为性欲降低或丧失、性功能减弱或严重障碍、性心理取向变异等。冰毒等苯丙胺类毒品滥用者则多表现为性欲和性行为亢进,甚至可发生因性行为过度导致耗竭性功能衰竭及相关并发症致死。
1.性欲改变
海洛因等阿片类滥用者一旦吸毒成瘾后,98%以上主诉性欲低下或消失,很多吸毒者对此极为苦恼,男女之间几无异性吸引而言,甚至相互间的碰触会产生厌恶感。这是导致吸毒家庭解体的重要原因之一;刘志民等报道,海洛因依赖者吸毒前后期性欲变化调查显示,吸毒初期54.2%性欲增强,20.6%减弱,14.3%无明显变化,11.0%性欲消失。吸毒成瘾后,8.8%性欲增强(变化幅度为-45.4%),57.5%减弱,24.6%消失,9.1%无明显变化。由于性欲减弱甚至丧失,促使毒品依赖者更加依赖毒品可能带来的精神欣快和心理愉悦体验,而陷入不断增加吸毒剂量的恶性循环。苯丙胺类依赖者由于性欲被异常激发,性行为病态性亢进,对性感受的“透支性追求”导致性行为过度,引起性欲望/性功能分离。这是冰毒对滥用者最为直接和严重的性损害,女性冰毒滥用者往往因其导致终生不育。
2.性兴奋障碍
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男性海洛因成瘾者33%~52%患有继发性阳痿。女性海洛因依赖者主要表现为缺乏外生殖器反应,即继发性阴道润滑性分泌缺失;但相当高比例的女性吸毒者为谋取毒资,被迫卖淫,不但产生巨大的负性心理压抑;而且由于阴道分泌液不足,造成性行为性外生殖器损伤,给HIV/AIDS和其他性传染疾病创造了感染机会和播散条件,这也是吸毒女不洁性行为易引起HIV、HBV、HCV等传染疾病高感染率的重要原因。苯丙胺类成瘾女性因性兴奋亢进,使该滥用女性人群逐渐成为现今色情交易队伍的重要组成成员。
3.性乐减弱
28%~46%男性海洛因依赖者主诉有明显早泄现象,另有相当比例吸毒男性发生迟泄,表现为性交过程延迟射精或完全不射精。女性海洛因依赖者性乐障碍主要表现为性乐失调,即性交时不产生性乐高潮或性快感:无性乐基础的性行为加重了性心理压抑性损伤,成为性心理障碍的叠加病因。
4.性感受异常
女性海洛因依赖者性交时,由于性感中枢兴奋缺失和阴道润滑不足以及妇科疾病(如子宫内膜炎、盆腔炎等),在阴茎插入时产生疼痛感,引起性厌恶和性恐惧。这是相当一部分女性吸毒者内心压抑的临床病理心理因素之一。男性海洛因依赖者可出现射精疼痛和射精不能,因失去性乐而加重了对海洛因等阿片类毒品的“需求性依赖”。女性冰毒成瘾者因性感受异常,往往成为群体淫乱的导火线和变态性行为的行为主体。
5.性角色障碍
药物依赖者性角色障碍主要表现为性取向改变。例如,有研究显示,26%男性海洛因成瘾者认为自己应属于相反的性别,表现为不喜欢自己的身体,希望作为异性生活在社会上,甚至有个别患者希望戒毒后能够改变自己的体形外貌和外生殖器,使其与异性一样。但3个月后随访发现易性癖患者降至不足6%;说明这种性角色障碍是可逆性的,此特征是否与海洛因等阿片类毒品对性心理的病理损害作用具有阶段双重性或双向性有关,尚待进一步探讨。女性海洛因依赖者往往表现为同性恋倾向,但发生率较低。国外有报道,女性大麻成瘾者在大麻滥用期间同性恋倾向发生率高于其他药物依赖人群。
6.性别异化趋向
杨良等研究发现,长期滥用海洛因有性别异化现象,即男性海洛因依赖者女性化,女性海洛因依赖者男性化的趋向。临床上所观察的男女间更加明显的相互吸引和聚集之驱动力,实质上不再是性行为层面的性交往,而是一种“同病相怜”、“渴求相依”、“无性怜爱”的病态外显;这一趋向已引起药物依赖学界特别是心理学领域的关注。
7.性变异
性变异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性对象障碍,另一类是性动作变异。性对象障碍在海洛因依赖人群中尚为少见。海洛因依赖者可发生性施虐狂和性受虐等变异性行为;表现特征为无性交行为的性伤害和性攻击;虽然性动作变异并不多见,但因该群体常被视为“无性群体”,使吸毒者性自卑心理异化为性偏执和性变态,甚至出现性自残倾向;这一现象常被临床所忽视而造成治疗失向。
8.性活动危险度增强
一项四川和云南两省11个地县调查报告显示,药物滥用人群平均年龄28岁,处于性行为活跃期,普遍存在高危性行为问题。被调查人群中42.2%与非婚以外异性发生过性关系,平均每人同5.2±s7.8人发生过性关系,发生性关系的对象人数为1~99人不等。35.8%的性活动对象是吸毒者,5.8%采用公用注射器方式吸毒,48.9%在性行为中从来不使用安全套,HIV检测阳性率为15.2%。这一调查提示,吸毒人群性行为的改变,不但加重了吸毒个体的性健康和相关损害,同时使该人群成为性传播疾病,特别是HIV/ AIDS的高危易感人群和重要扩散传染源。
(四)性心理和性功能改变机制
为了探讨药物滥用对滥用依赖者性心理和性行为改变的内在机制和病理生理特征,昆明医科大学杨良等采用放射免疫技术,在国内最早测定了海洛因等阿片类毒品依赖该人群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功能相关激素水平并进行了分析,发现女性海洛因依赖者血清卵泡激素(FSH)、雌二醇(E-diol)明显降低;而泌乳素(PRL)、睾酮(TSt)水平明显增高。男性海洛因依赖者TSt和黄体生成素(LH)低下,PEL水平明显增高。结果显示,海洛因等阿片类滥用对神经内分泌系统有明显损害作用。
关于海洛因对性心理和性功能损害的机制尚不清楚,近年研究揭示:内源性阿片类样物质(EOP)可作用于下丘脑和垂体,通过抑制LHRH和LH的分泌而影响性腺轴的功能。给实验动物注射外源性阿片样物质可导致LH水平的下降,在雌性动物还可阻止动物前期LH峰的出现,并抑制排卵。如给实验动物阿片受体拮抗剂纳洛酮后,很快出现LH分泌的增加。在人类,大剂量纳洛酮也可导致男性受试者LH和FSH释放增加。由于海洛因等阿片类的作用与EOP基本相同,所以进入人体以后可竞争性与EOP受体结合而发挥类似EOP的作用,并通过增加体内5-羟色胺活性而抑制LH的分泌。有研究显示,男性滥用者的LH和TSt水平明显降低( P<0.01),TSt水平的降低可能是继发于促性腺激素不足;女性滥用者LH水平虽然降低,但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0.05),可能与月经周期性变化等因素影响有关。为消除这种影响,应在同一个月内多次检测血FSH、LH水平。虽然滥用者并没有FSH、LH的同步降低,但均出现了性功能减退。Ragni认为海洛因中毒早期虽然无性激素水平的变化,但男性滥用者均有精液异常,表现为精子活力不足(100%),24%有精子畸形和精子过少,另外有17%表现为精液不足。
男女性海洛因依赖者PRL均明显升高,与美国Vescovi和Spagnolli报道相一致。这是因为海洛因与EOP一样,促进了PRL的分泌。这种促进作用认为是降低了下丘脑水平的泌乳素抑制因子(PIF)作用所致。Spagnolli认为这可能是长期滥用阿片类物质引起漏斗结多巴胺能系统的变化所致,因为对PRL分泌抑制作用最强的是多巴胺,甚至有人认为它就是PIF。药物依赖者多巴胺递质活性降低,对PRL分泌的抑制减弱,而促PRL分泌的递质5-羟色胺在海洛因依赖者体内水平增高。由于这种双重作用导致了海洛因成瘾者PRL的升高,而高PRL血症又可抑制下丘脑GTRH的释放,因而引起一种促性腺功能不足状态,FSH、LH下降,导致女性性功能减退和男性性功能障碍。
毒品滥用使依赖个体在性方面发生的改变十分明显而复杂,无论这种改变的方向和程度是否存在明显差异,都会加重该人群为维持或追求极有限度的本能性快感和心理自尊,这种心理渴求导致滥用者不间断地觅求和滥用毒品,由此构成和加重性障碍,并形成恶性循环,使性损害成为了毒品依赖成瘾和高复发率的重要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