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医籍珍本善本选校丛刊:家传课读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腹满寒疝宿食病方歌

病腹满,按之不痛为虚,痛者为实。腹满时减,復如故,此为寒,当与温药。腹满不减,减不足言而不减,此为实,当下之。寒疝,绕脐痛,手足冷。宿食者,谷乱积,而壅盛,非是近饮食所伤也。
七物朴实桂枣姜,草黄满热表里尝。
痛而无热大便闭, 厚朴三物朴实黄。
痛满心胸 柴胡下,痛时无减 承气良。
病腹满发热,脉浮而数,厚朴七物汤。厚朴 半斤,甘草、大黄 三两,枣 十枚,枳实 五枚,桂枝 一两,生姜 五两。呕加半夏;下利去大黄。此治腹痛发热,表里两解之方。腹满便闭者,厚朴三物汤。厚朴 八两,大黄 四两,枳实 五枚。此治痛而无热,通则不痛,以内实可下方。经云按之心下满痛,此为实也,当下之,宜大柴胡汤。柴胡 八两,黄芩、芍药 各三两,半夏 半斤,枳实 四枚,大黄 二两,枣 十二枚,生姜 五两。葆按:此痛在心胸及腹,其邪在上焦,故用兼和表里而下之,非比前证实邪,师之立方,如此斟酌。腹满不减,减不足言,当下之,宜大承气汤;方见“痉”。此治邪在腹,与心下不同。葆按:腹者,中焦也,内有实壅,故用大承气汤,下之。
附子粳米草夏枣,雷鸣腹满胸逆呕。
大建中饴椒姜参,突痛冲皮难拈手。
腹中寒气,雷鸣切痛,胸胁逆满,呕吐,附子粳米汤。附子 一枚,半夏、粳米 半斤,甘草 一两,枣 十枚。此治寒气自下而上僭,中土之阳必虚,惟恐胃阳随其呕吐而脱,故温胃阳中,而兼补肾阳也。葆按:予治詹友,呕吐不寐,烦燥,舌苔白,脉弱,口渴,初进泻心,继用理中、香砂,无効。因思病者,呕恶不止,胃汁干耗,非火非寒,亦非芳香苦降可治,以此汤数剂而愈。胸中寒痛,呕不能食,腹中满,上冲于皮而突起,出见有头足,上下俱痛,而手不可触近者,大建中汤。川椒 炒,二合,干姜 四两,人参 一两汁,内饴糖,再 服,食粥温覆之。此治心胃受寒,下焦阴气,从上逆痛也。方中参桂饴糖,建立中气;椒性下行,温起下焦之阳,以胜上焦之弥阴也。葆按:此阴寒挟实邪,从下上逆,急固中焦,速温下焦,免浸弥上焦也。
疝腹胁疼补血虚,归姜羊肉兼寒医。
阴寒结聚胁偏痛, 大黄辛附温通之。
寒疝,腹中痛,及胁痛里急者,当归生姜羊肉汤。当归、生姜 各三两,羊肉 一斤。寒多,加生姜 一斤;呕,加橘皮、白术 三两。此治寒疝,煖寒补血之和剂。葆按:疝属肝病,乙癸同源,乌头 煖肾中之阳,以驱阴寒,而不能补血。胁下属表里,肝胆相联,此胁痛,实属血虚。师立此方,煖寒而补血也。胁下偏痛,发热,此阴寒也,以温药下之,宜大黄附子汤。大黄、附子 三两,细辛 二两。葆按:胁下偏痛,发热,若脉絃大数,此为邪热,或用大柴胡汤;而脉絃紧,此为寒邪结聚,寒结非温不散,而实聚非通莫解,此方温煖以通利也。
乌头五枚蜜 仑,寒疝绕脐厥脉沉。
腹痛身疼表里痺, 桂枝汤和効如神。
邪正相搏,即为寒疝。寒疝,绕脐痛,若发,则上出汗,而下白津出,手足厥冷,其脉沉紧,大乌头 主之。乌头 五枚,水 汁,内蜜 二斤水气尽,强人服七合。此治寒疝正方。阴寒结聚,宜辛甘温以救阳。寒疝腹中痛,逆冷,若身疼痛,灸 刺诸药不能治,孰可抵当,乌头桂枝汤。前乌头 加桂枝汤,五合和服,初不知,加服五合,其知者,如醉状,吐者为中病,此寒疝表里证剧,而出救治之方也。
①灸:原作“炙”,据文义改。
赤丸乌头寒厥逆,细辛苓夏朱和色,
护心重镇虚阳浮,阴邪渐消寒不客。
经云:寒气厥逆,赤丸主之。乌头 二两,茯苓、半夏 四两,细辛 一两,为末,内朱砂,和色匀,蜜丸。先食酒,下三丸,日再,不知增服,以和为度。此治四肢厥逆,而不言腹满者,从其急而治也。徐忠可云四肢阳气所起,寒气客之,阳气不顺接,而厥阴冲气而逆,以乌头、细辛伐内寒,苓、半下其逆,寒则气浮,故用朱砂镇之,兼护心,使阴寒不能客也。葆按:予治王姓年六旬,证见左胁作逆,心下动跳不住,阅前服方,或作肝逆,或补气血,经半年许,罔効。予胗其脉浮大不任按,此属阴寒久僭阳位,上下不交,厥阴中逆,进此赤丸十剂而愈。
巴杏二枚捻汁服 走马汤 ,心疼胀闭是中恶。
绞肠痧证倾杀人,利肺扫肠捷猛毒。
《外台》卒中 柴桂汤,风邪胃脘 痛神効。
①脘:原作“腕”,据医理改。
《外台》走马汤治中恶心痛,大便闭。巴豆、杏仁 各二枚,研泥,热汤,捻取汁饮之,当下愈;通治飞尸、鬼击痛。沈月南云中恶证俗名绞肠痧,由口吸秽毒之气,脏腑肠胃壅塞,正气不行,故心痛腹胀便闭,是为实证,非比六淫邪侵,由表及里,故用巴豆,毒猛急攻其邪,佐杏仁利肺,而通肠邪,从大便一扫尽出。若缓湏 臾,正气不通,阴阳机息则死矣!《外台》柴胡桂枝汤,柴胡 四两,黄芩、人参、芍药、桂枝 各一两五钱,甘草、生姜 各三两,半夏 四两,枣 十二枚。此治风邪胃脘痛方。
①湏:同“须”。
宿食伤脾损化机,运机宣化 承气施。
痢初不食亦宜下,上脘 瓜蒂探吐奇。
经云寸口脉浮而大,按之反涩,又脉滑而数者,实也,俱有宿食。下利之初,此有宿食,俱可下之,宜大承气汤;方见前“宿食”。食在上脘,当吐之,宜瓜蒂散。瓜蒂 一分,赤小豆 三分,炒黄研末,豆豉 七合,同 汁,服末一钱。不吐者,加二钱,以吐为度。《浅註》云各家说脾胃者,所以化水谷,而行津气,不可一刻止也,谷止则化绝,气止则机息,化绝机息则受困矣,故用大承气,速去其停谷,谷去则气行而化,续生以全矣!葆按:此宿字,体认由渐而来,壅塞胃气,非近食伤,而用消导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