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医学(第4版)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绪论

学习目标
熟悉 预防医学概念、研究方法
随着生活方式、生态环境以及疾病谱等的改变,公共健康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问题。在与多种危害健康的影响因素对抗中,人们已经清楚地认识到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在促进健康、提高全生命周期的生活质量以及延长寿命中的重要作用。预防医学的理念和技术已经融入临床医学、基础医学、循证医学以及护理医学等领域中,是现代医学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预防医学概述
(一)预防医学的概念
预防医学(preventive medicine)是以人群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现代生物医学、环境医学和社会医学的理论、技术和方法,研究不同环境因素对人群健康和疾病的作用规律,分析与评价环境中各种致病因素对人群健康的影响,制定预防有害因素的卫生要求和干预措施,达到预防疾病、促进健康、提高生命质量和延长期望寿命目的的一门科学。现代医学的进步和公共卫生事业的迅猛发展是预防医学学科发展的推动力。
预防医学的理论和技术在人类与疾病斗争的实践中不断完善并得以发展。公共卫生(public health)就是在预防医学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涵盖了多学科如生物医学、社会医学、管理心理以及政治学等。但随着人类疾病谱、医学模式(由生物医学模式转化为现代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以及疾病诊治方法的改变,对公共卫生定义赋予了更多的社会含义。我国对公共卫生所作的定义是“公共卫生就是组织社会共同努力,改善环境卫生条件,预防控制传染病和其他疾病流行,培养良好卫生习惯和文明生活方式,提供医疗服务,达到预防疾病、促进人民身体健康的目的”。公共卫生建设是一项需要医疗和预防两大系统密切结合,政府部门主导与协调、全社会参与的系统工程。
预防医学和公共卫生之间存在着紧密联系,两者均以研究环境因素对人体健康影响为主要目的,但学科内容及发展又存在各自特点。在教育部医学学科门类分类下,由“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组成的一级学科拥有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卫生毒理学以及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学等二级学科,构成了现代预防医学的核心内容。
(二)预防医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1.研究人类生存的环境因素(生物因素、化学因素、物理因素以及社会与心理因素等)对人群健康的影响。采用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人群健康研究方法,探讨人类与环境因素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分析环境因素影响人类健康和疾病发生与发展的内在联系和规律,进行疾病监测和风险评估,研究疾病在人群中的流行规律以及动态变化趋势,并提出预防与控制疾病的有效措施。
2.开展疾病的三级预防,有效预防和控制疾病。一级预防(primary prevention)又称病因预防,主要是采用各种措施控制和消除环境中的有害因素,预防健康人群发病,主要是以开展消除病因为主的预防措施。二级预防(secondary prevention)又称临床前期预防,即在疾病的临床前期就采用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的“三早”预防措施,预防疾病转变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简称“慢性病”)。三级预防(tertiary prevention)又称临床预防,主要是对已经患病者进行及时治疗,以防止病情恶化,预防并发症,降低伤残率,促进康复,提高工作和生活能力为目标的预防措施。
3.制定预防控制疾病及健康促进的策略和干预措施,协助政府有关部门制定或修订相关的卫生标准、技术规范、行动指南、法律与法规、公共安全体系建设、公共卫生制度改革、基本卫生资源分配制度、风险监测与风险评估制度、卫生服务信息与数据管理、卫生专业人才培养以及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措施等,优化疾病防治策略,减少疾病患病率和发病率;重视重点人群(如婴幼儿、儿童少年及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以人群健康为中心,推动健康中国建设。
(三)预防医学的研究方法
随着生命科学和信息科学的发展,预防医学的研究方法和技术也随之改进。采用现代生物医学和生命科学的技术方法,结合流行病学、卫生统计学以及循证医学等研究方法,从分子、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以及群体等多水平、多角度研究环境因素影响健康和疾病发生与发展的内在联系和规律,并提出可行的预防控制措施。
1.流行病学研究方法 主要用于揭示疾病、伤害与健康在人群中分布状态,分析其在人群、时间和空间分布的规律与原因,确定对人群健康和疾病发生与发展的影响因素,判断环境有害因素与疾病的内在联系和作用规律,探讨环境与遗传的交互作用特点和疾病的易感人群,为制定和评价疾病的预防与控制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2.循证公共卫生研究方法 对现有大量系统的人群健康与疾病关系研究的数据,进行分析和逻辑推理,减少或消除不恰当的、昂贵的和可能有害的卫生实践,提出公共卫生项目和建立宏观卫生政策的决策模式并对其进行效果评估,以保证公共卫生决策是基于科学证据并有效实施的。循证公共卫生是在流行病学和循证医学的理论和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方法。
3.数据挖掘的研究方法 利用已经开发的健康和疾病信息资源数据处理技术(如计算机技术、信息网络技术、生物医学技术和数据挖掘技术)对疾病与健康相关的海量数据进行分析和深度利用,以识别疾病相关危险因素和发现危险因素影响健康的作用规律,了解各种疾病的相互关系,进行健康风险评估、疾病早期干预和预测预警。
4.毒理学研究方法 采用细胞研究、器官及其系统生物学模型或其他模式生物或替代方法、整体动物模型以及人群毒理学研究等方法,重点研究环境中存在的外源化学物所引发的机体损害作用及其机制;同时,也进行毒理安全性评价、有毒物质限量标准和毒理管理学方面的研究等。
5.分子预防医学 主要采用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表观遗传学方法以及代谢组学等分子生物学和系统生物学方法结合现代医学的技术,这些形成了“分子预防医学”的理论和技术。常用于病原菌生物学分类及疾病分型、疾病的群体筛查和预防、发病机制等方面的研究。
6.定性研究 主要是通过对研究者的一对一的访谈、现场观察、专题小组讨论及文献分析,了解居民对某一事物或现象的经历、观点、想法与感觉,收集定性资料,并按一定的主题和类别进行编码、归纳推理的过程。该方法可获取许多定量研究得不到的信息,在现代预防医学研究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7.其他 转化医学、环境科学、生态学、社会学以及心理学等相关理论和技术也给预防医学研究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平台。
二、公共卫生面临的主要问题和挑战
经过近十年的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的快速发展,我国改善了公共卫生体系的基础设施,提高了均等化的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完善了相关的法律与法规体系,建立了传染病网络直报信息系统和疫情信息公开化制度,优化了传染病防控的基础结构及其工作规范等。然而,随着生态环境、膳食模式、生活方式以及疾病谱的改变,我国同时面临着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出现的卫生和健康问题,如人类生存环境污染和生态环境失衡,多种健康影响因素交织存在,多重疾病威胁并存,公共卫生事件不断出现,城乡基本公共区卫生服务质量和卫生资源配置差异,居民疾病负担加重等,这些问题又不断给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工作提出了一系列的新挑战。
(一)面临的主要问题
1.传染病和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形势严峻
(1)传染病: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变化,新发传染病(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人感染H7N9禽流感、甲型H1N1流感以及O157:H7大肠杆菌肠炎等)出现,且原本已经得到控制的传染病(如结核病、血吸虫病)或已经消灭的传染病(如性病)再次成为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严重威胁着居民健康,影响社会和谐与稳定。常见的多发传染病(如病毒性肝炎、霍乱、痢疾、疟疾及流行性出血热等)仍然是目前影响全民健康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2013年)中将发病率高、流行面广和危害严重的39种传染病列为法定报告传染病,并根据其传播方式、速度及其危害程度,分为甲类、乙类和丙类。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根据传染病暴发、流行情况和危害程度,可以决定增加、减少或者调整乙类、丙类传染病病种并予以公布。总之,传染病仍然是威胁我国居民健康的重要疾病。
(2)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简称“慢性病”):
依据2010—2013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监测和第五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2013年)的研究结果,我国慢性病患病率快速上升,城市与农村慢性病患病率差距缩小。慢性病导致死亡占我国居民总死亡因素的80%以上,位居我国全死因的前四位。《中国慢性病防治工作规划(2012—2015年)》提出,影响我国居民身体健康的慢性病主要有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糖尿病和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等。慢性病已经成为我国发病率、致残率和死亡率均高以及医疗费用昂贵的疾病,是严重影响我国居民健康和生活质量的重要原因。
2.食品与职业公共卫生事件的防控不容乐观
近年来,我国常见的食品安全事件主要集中在以微生物污染为主引发的食源性疾病,以农兽药残留和重金属等污染物导致的化学性污染以及非法使用食品添加剂引发的食物中毒等方面,说明从源头到餐桌的各个环节的食品卫生监管、危害因素的风险监测和风险分析以及毒理学安全性评价等各个环节尚存在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2015年)中规定食品安全工作实行预防为主、风险管理、全程控制、社会共治,建立科学、严格的监督管理制度。落实了监管体制改革和政府职能转变、强化落实了企业主体和地方政府的责任以及严惩重处违法违规行为。随着工业化的加速发展及新材料、新技术及新工艺不断开发和利用,新工种、新毒物带来的职业性危害问题也日趋严重,如生产性毒物(如铅、汞、砷、苯及苯系物、二氧化硫、硫化氢、苯胺以及农药等)引发的职业中毒和生产性尘肺(矽尘、煤尘、石棉尘等)引起的各种职业病(如尘肺病)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2017年)中规定了职业病防治工作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建立用人单位负责、行政机关监管、行业自律、职工参与和社会监督的机制,实行分类管理、综合治理。近年来,我国地方病的发生率也居高不下,其流行情况较为严重,如缺碘引起的地方性甲状腺肿与克汀病,高氟引起的氟斑牙与氟骨症。因此,地方病也成为公共卫生工作的重要内容。
3.人类生存环境、老龄化与健康品质问题日益严重
随着全球经济化、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速,全球人口数量迅速增长,人类的活动正在改变生存所需的良好生态环境,环境污染问题已经从地区性问题发展成全球性环境问题,包括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大气及酸雨污染(包括PM2.5严重超标)、土地沙漠化、森林破坏与生物多样性减少、水域与海洋污染、有毒化学品污染和有害废物越境转移等。在较大程度上,环境问题影响着人类的健康品质。另外,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表明我国已经迈入人口老龄化社会(60岁及以上人口占13.26%),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也随之升高,老年人的健康问题也已成为又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
4.心理健康与精神卫生问题日渐突出
随着社会发展步伐的加快,职场压力增大,工作负担加重,社会竞争不断加剧,再加上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的变化,儿童和青少年行为异常、更年期妇女和老年人群抑郁以及毒麻药品滥用、自杀和重大自然灾害后心理危机等心理与精神卫生问题日益突出。据统计,精神疾病在我国疾病社会负担中已排名首位,约占1/5,到2020年预计上升到1/4。专家共识认为精神心理疾病防治只面对临床诊治是不够的,预防控制也同样重要。
5.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与健康促进需要全社会重视
我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主要包括建立健康档案、健康教育、预防接种、传染病防治、高血压和糖尿病等慢性病和重性精神疾病的管理、儿童和孕产妇及老年人保健等方面。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不均衡性主要表现在城乡和地区之间、医疗与预防之间的居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差距。我国以农业人口为主,约占总人口的70%以上,但仅拥有20%的卫生资源配置,在较大程度上,影响了农村地区公共卫生服务质量和可及性。另外,对疾病预防和基层卫生机构的投资、技术力量分布、人事管理和分配制度等问题均会影响到疾病预防系统的对疾病预防控制的能力。通过深化医疗卫生体制和健康保健体系的改革,改善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缩小城乡和地区间差距,达到保障居民获得最基本、最有效的、公平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目的。健康促进是通过各种社会保健措施的实施,使得大众主动参与改善健康状态的过程,是一种需要个人、家庭、社区和各级部门参与的公共行为。因此,应以社区为基础,普及健康教育知识,增强健康意识和自我疾病预防与保健能力,在最大范围内,降低健康风险,从而实现“建立健康的个人行为和生活方式、改善现有的生活和工作环境与合理的医疗保健”的健康目标。
(二)面临的挑战
经过对反复出现的公共卫生事件如传染病(包括SARS、甲流、禽流感、艾滋病、结核病等)、慢性病、意外伤害、职业病、精神病和食品安全等的处理,全社会达到的共识是,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工作和重大传染病预防控制绝不是单纯一个卫生部门能够处理的事情,而应该是在政府组织下的整个社会共同参与解决的公共事件。应重视重大疾病防控,优化防治策略,提高公共卫生服务质量和水平,为国民提供生命周期的卫生与健康服务。预防医学作为现代医学的核心组成部分,是提高疾病防控与医疗诊治整体水平的重要保证,其发展与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密切相关。
1.加强疾病与健康研究
利用现代生物医学和分子预防医学等技术,结合疾病控制中的实际问题,需要深入研究环境中的致病因素对健康与疾病的影响及其作用规律,提高对危害因素的识别、监测、风险评估以及安全性评价能力,提高疾病筛检、基因诊断、基因治疗以及疫苗研发等水平;同时,应参与健康相关领域的国际标准和规范的研究和合作,完善我国国际重特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的紧急援外工作机制等,为人类环境治理、卫生标准、法律和法规制定、公共卫生策略和干预措施等提供科学依据。
2.促进群体健康研究与健康管理模式的改变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工作的最佳模式是“政府组织+科学技术+全社会参与”。将疾病控制工作从医疗预防疾病发展为全社会群体健康为中心,从医疗诊治扩展为社区、家庭与个人的预防(保健)服务,从技术服务扩展为全民卫生服务,全面建立健康影响评价和评估制度。通过多样化的健康宣教活动,倡导健康的个人行为和生活方式、体育锻炼方法、平衡膳食和合理营养,依靠医疗卫生部门及全社会共同关注和参与促进疾病的预防与控制。
3.推动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和共享
推进健康管理模式、健康人群自然队列和出生队列数据库以及疾病数据库的共享;利用现代计算机和生物信息学技术以及网络电子数据采集平台技术,完成数据深度挖掘、采集、分析、管理与质量控制。在数据库资源共享的前提下,参与国际各种重大传染病和慢性病防控研究,寻找疾病相关的生物标志物、早期预警和诊治靶点,开发目标药物和诊断试剂盒,提高全球防控和治疗疾病的整体水平。
4.加强多学科交叉与转化医学的研究
将预防医学研究的最新科研成果应用于疾病的医疗诊断与控制的实践中去,将政府、社会、医疗机构完全融入疾病控制体系中,弥补预防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的裂痕,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确保“疾病的三级预防”策略的贯彻落实,提高疾病控制工作的总体能力。同时,还要注重转化预防医学的研究,打破影响基础研究、临床医学和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之间的沟通屏障,实现预防医学基础研究成果快速向预防疾病实践工作、临床诊断与治疗应用的转化,为人类疾病的预防控制提供切实可行的方法。
三、临床医学生学习预防医学的目的与意义
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2016年)提出“把人民的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上,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人民共享共建”。目前,我国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的基本内容仍然是坚持“预防为主”,坚持防治结合、群防群控,为国民群众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卫生与健康服务。作为一名未来的临床医务工作者,通过本课程的理论学习和实践参与,掌握“预防医学”的新理论和新科研思维方法和技术,客观评价个体和社区人群健康及其相关问题的影响因素与卫生保健效果,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树立大卫生、大健康的观念
在我国,卫生与健康服务是从以预防疾病为主、以治病为中心转移到以健康为中心,建立健全健康教育体系,全面提升居民的健康素养,要求一个临床医生在从事临床诊治工作的同时,还要积极实践预防疾病的战略,与公共卫生医师一起指导患者、家属以及相关社区居民提高自我保健意识,开展预防控制疾病及其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的工作,从而提高疾病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以适应我国现有的基础医疗卫生服务模型的要求。
2.提高把握疾病变化趋势的判断能力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心理压力增大、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生活环境中的各种环境危害因素不断影响,人类疾病谱不断变化。临床医生被要求要全面了解环境因素对疾病发生与发展的影响以及不同作业环境下和不同生理条件下的环境因素对人群健康产生的危害或不良结局,拓展预防与治疗疾病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应用。无疑,这有助于临床阶段的治疗和预后的康复治疗。
3.改善临床诊治和疾病预防控制相结合思维方法
预防医学是从多角度进行疾病的致病因素及其作用途径、疗效观察、危险因素风险监测与评估等研究,是具有一种将人群现场调查或临床随机对照研究和实验室相结合的科研思维方法的一门学科。将临床诊治和预防疾病思维方式和技术技能有机地结合,可提高临床工作中具体问题的解决能力和工作质量;同时,还可提高临床医生整体的科研水平及临床研究成果的转化能力。
结合上述目的,本教材为方便临床医学生理解预防医学的理论和技能,每章都附有学习目标、学习小结、复习参考题,并配有融合教材。在完成本课程四篇十六章系统理论知识学习的基础上,再结合前期的临床医学学科课程学习以及自身的临床实践,有助于学生成为一名新时期合格的医疗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