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三节 抽搐
问题与思考
思考:请从抽搐的发作特点,考虑抽搐患者急性发作时可采取哪些紧急处理措施?
抽搐是指一种突发的、快速且短暂的不自主运动,以四肢、躯干或骨骼肌不自主地强直性与阵挛性收缩为主要临床特征。抽搐的发病机制迄今尚未完全阐明,许多研究结果表明其电生理本质是神经元过度同步放电的结果。根据兴奋放电引起抽搐的来源可区分为:大脑功能障碍,如癫痫等;非大脑功能障碍,如破伤风、低血钙等。
一、护理评估与判断
(一)病史及诱因
1.病史
(1)问诊:
①既往发作史:因发作时多有意识障碍,故除向患者了解病史外,还应向家人或目睹者作补充了解;②初次发作年龄、发作情况、发作频率、发作时间、场合,有无先兆,何部位首先出现症状;③发作形式:发作时有无意识障碍、口吐白沫、面色青紫、瞳孔散大、病理反射、自伤、外伤、失禁,发作后有无肢体瘫痪、无力、神经系统体征等;④应注意产妇的分娩史和胎儿发育史。
(2)伴随症状:
①发热:常见于急性颅内感染、胃肠功能紊乱、中暑等;②脑膜刺激征:常见于脑膜炎、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膜脑炎等;③瞳孔扩大或缩小:常见于癫痫大发作、脑疝、急性有机磷中毒等;④剧烈头痛:常见于高血压、急性感染、蛛网膜下腔出血等;⑤意识丧失:常见于颅脑疾病、癫痫大发作、严重心律失常、有机磷中毒等;⑥血压增高:常见于脑出血、高血压、脑外伤、肾炎、子痫等。
2.诱因
(1)日常生活方式:
发热、过量饮水、过度换气、酗酒、过劳或饥饿、突然停用抗癫痫药物均可诱发抽搐发作。
(2)生化代谢异常:
多见于低血钙、低血糖或高血糖、低钠血症或高钠血症、低镁血症等。
(3)精神因素:
情绪激动、受惊、压力刺激可促使抽搐发作。
(4)感觉因素:
部分患者对某些特定的感觉如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躯体觉等较为敏感,当受到刺激时可引起不同类型的抽搐发作。
对于抽搐患者病因的确定,首先应评估抽搐是大脑功能障碍还是非大脑功能障碍所致;是原发于颅内疾病还是继发于颅外的全身病变;判断抽搐发作是原发性还是功能性的;最后,需结合病史、体格检查及必要的辅助检查进行综合分析以确定病因。
(二)症状与体征
1.癫痫
(1)全身性抽搐:
以全身性骨骼肌痉挛为主要表现,按其发展过程可分如下三期:
1)先兆期:
指在意识丧失前的一瞬间所出现的各种体验。常见的先兆可为特殊感觉性的幻视、幻嗅、眩晕,一侧感觉性的肢体麻木、触电感,内脏感觉性的如腹内气体上升或热血上涌感,运动性的如头眼向一侧斜视,精神性的如恐怖感、奇异感等。一般持续1秒至数秒钟。先兆症状多固定不变,大脑皮质有局限性损害,可根据先兆症状协助定位。
2)痉挛期:
分为强制性发作及阵挛期。强直性发作(强直期)表现为患者突然尖叫一声,跌倒在地,头转向一侧或后仰,双眼向上凝视,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唇、舌或口腔黏膜有咬伤;全身肌肉强直,上肢肩部内收,肘、腕及掌关节内屈,拇指内收,双手握拳,下肢髋关节稍屈曲,膝关节伸直,踝关节及足趾屈曲;呼吸肌强直致呼吸暂停,颜面及全身皮肤由苍白或潮红迅速变为发绀。阵挛期表现为全身肌肉呈节律性抽搐,频率开始较快,随之逐渐减慢,抽搐停止;自动呼吸恢复,面、唇发绀逐渐减轻,口腔内分泌物增多,口吐白沫或血沫,可伴尿失禁、全身大汗。在痉挛发作期可出现心跳加快、血压升高等。由于意识障碍,突然跌倒,可致患者外伤、溺毙、触电、烧伤或引起火灾及各种事故。
3)昏睡期:
抽搐停止后患者进入昏睡、昏迷状态,然后逐渐清醒。部分患者在清醒过程中有精神行为异常,表现为挣扎、抗拒、躁动不安。醒后对发作过程不能回忆,头痛、全身乏力、疼痛、呕吐等。
在一次发作之后意识尚未恢复又连续多次发作称全身强直-阵挛性发作持续状态,常因突然撤除或更换抗癫痫药物或感染等引起。由于发作持续状态期间脑神经元能耗骤增,加之全身性缺氧,肌肉强烈而持久性收缩,酸性代谢产物增加,可导致脑缺氧、脑水肿甚至脑疝形成。由于呼吸循环改变可导致缺氧性脑病、昏迷、去大脑皮质综合征,甚至危及生命。
(2)局限性抽搐:
多数呈阵挛性发作,少数呈强直性发作。常见于身体的某一局部如一侧肢体远端(手指、足趾)或一侧口角或眼部,也可涉及一侧面部。由远端开始发作,按大脑皮质运动区的分布顺序缓慢向近端扩展,自一侧拇指开始向手指、腕、肘、肩扩展。发作部位可暂时性的瘫痪,时间可持续数秒至数周,病灶在运动区或临近额叶,病因多为症状性癫痫。
2.面肌抽搐
疼痛刺激引起面部肌肉反射性痉挛性面肌抽搐称“痛性抽搐”,常见于三叉神经痛。表现为患侧面肌反复发作性抽搐,口角牵向患侧,伴结膜充血,流泪等症状。多为一侧性眼睑抽搐,伴有皱眉肌、鼻部诸肌、颊肌收缩,眼睑呈快速频繁的抽动,反复发生可引起眼睑强直性收缩,提上睑肌收缩,睑裂缩小。
3.手足抽搦症
低血钙或中毒引起。多见于婴儿、儿童与哺乳期妇女。为间歇发生的双侧强直性痉挛,以上肢显著,可表现为典型的“助产手”,包括手指伸直并齐、掌指关节屈曲、大拇指对掌内收、腕部屈曲,常伴有肘部伸直和外旋。牵涉下肢时,有足趾和踝部的跖曲和膝部伸直。严重时可有口、眼轮匝肌痉挛,发作时意识清晰。沃斯特克征(Chvostek sign)实验可辅助诊断低钙血症时的隐性手足抽搐症,该方法是用手指或叩诊锤叩击耳前面神经处的皮肤,引起同侧口角或鼻翼抽搐,重者也可引起同侧面部肌肉抽搐。
4.新生儿痫性抽搐
为局限性或偏侧性阵挛性痉挛,脑电图显示一侧尖波灶或正常。重症患者可呈全身强直性痉挛或肌阵挛,或是微小的眼球或肢体强直性或阵挛性动作,脑电图可显示为多发性尖波灶,弥漫性阵发性活动或低平电位。
5.破伤风、狂犬病抽搐
破伤风患者全身肌肉疼痛,强直性痉挛,偶见阵挛性抽搐,间歇期肌肉不松弛,以咀嚼肌最为明显,表现为牙关紧闭。狂犬病患者咽部痉挛、恐水、意识清醒,受外界轻微刺激即可诱发抽搐,每次发作仅数分钟。
6.心源性抽搐
各种心律失常、主动脉狭窄、先天性心脏病以及一切可引起心排血量下降,血压降低的疾病,可出现意识丧失、四肢抽搐、口唇青紫、大小便失禁,相关病史及心电图、超声心动图有助于诊断,控制原发病后发作终止。
(三)发作时间评估
1.发作持续时间
(1)全身强直-阵挛性发作可持续数秒至10分钟。
(2)强直性抽搐一般持续15~30秒。
(3)阵挛性抽搐一般持续30秒~3分钟。
(4)全身强直性抽搐每次发作持续10分钟至数十分钟不等。
(5)癫痫持续状态抽搐发作持续30分钟以上。
2.发作时间点
全身强直-阵挛性抽搐晨醒及傍晚时发作,也可在入睡后或觉醒前发作。新生儿痫性抽搐常在入睡前或睡醒后发作。
3.起病年龄
年龄对抽搐发作的发病率、发作类型、病因和预后均有影响。
(1)新生儿中常呈移动性部分发作;6个月到5岁高热惊厥多见;癫痫的发作年龄约20%~30%在20岁之前;成年期多为部分性发作或继发性全身发作。
(2)青年期至成年期以颅脑外伤多见,中年期以脑肿瘤多见,老年期以脑血管疾病多见。
(四)患者及家属心理状态的评估
1.评估患者是否有焦虑、恐惧、自卑等情绪。
2.评估家属在患者发病时是否采取错误的处理方式,或自行调药、盲目求医。
(五)辅助检查
1.血液检查
根据病史进行血细胞计数及分类检查,有助于判断感染性疾病;血液生化检查及动脉血气分析有助于疾病的治疗和预后判断。
2.脑脊液检查
脑脊液细胞计数、分类和压力测定有助于判断神经系统病变的性质和原因。
3.脑电图检查
有助于颅内占位性病变及癫痫的诊断。
4.头颅CT、MRI、脑血管造影
可辅助诊断颅内占位性病变和脑血管疾病。
5.尿液及呕吐物检测
有助于中毒性疾病的诊断。
二、主要护理措施
抽搐患者尤其是全身强直-阵挛性发作患者如不及时处理,易累及重要脏器功能,危及生命,需及时处置。
(一)抽搐患者急性发作紧急处理措施
1.院外紧急处理措施
(1)确保患者周围环境安全:移开所有可能导致患者受伤的尖锐物体;若患者在站立时发作,应扶住和引导患者,防止患者突然倒地或走向危险地段。
(2)保持呼吸道通畅:解开衣领衣扣,将患者翻转至侧卧位,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避免口腔内分泌物误吸入气管,防止舌后坠。
(3)当患者抽搐时,不要试图按住患者身体,以防关节脱臼、骨折或误伤救助者。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绝大多数抽搐发作在1~2min后自行停止,旁人无法采取措施结束发作。
(4)切忌往患者口中放置任何物体:放入口中的物体易导致患者窒息、牙齿和软组织损伤或救助者的手指咬伤。同时,在患者清醒前勿喂水、喂药及其他食物。
(5)记录发作起止时间。待患者意识恢复后离开,或帮助联系家属。若发作持续不停止(大于5分钟),应立即呼叫急救车。
2.院内紧急处理措施
(1)明确抽搐发作的原因,询问患者及家属是否按时服药,有无诱发因素,注意排除代谢性酸中毒及低氧血症、低血糖等。
(2)密切观察意识、瞳孔及生命体征变化,注意记录抽搐发作具体时间、症状。
(3)防止缺氧性脑损伤,立即给予氧气吸入,必要时遵医嘱予营养脑细胞药物,同时注意防止低血糖损伤脑细胞。
(4)药物控制
1)控制抽搐:首选地西泮10mg静脉注射。在使用地西泮等控制发作后,常用苯巴比妥钠0.1~0.2g肌肉注射,以维持治疗、巩固疗效。注意勿在短期内频繁应用多种药物,或连续多次用同一止痉药物,以免药物中毒。
2)减轻脑水肿:癫痫持续状态发作后常伴有脑水肿和颅内压升高,采用20%甘露醇、呋塞米等利尿脱水减轻脑水肿。
(二)病情观察
1.发作期
注意观察并记录发作时间、意识状态、瞳孔变化、发作起始部位、持续时间、发作类型、伴随症状。
2.发作后
注意观察意识状态、瞳孔恢复情况、有无头痛、疲乏、自动症等伴随症状。
3.发作间歇期
注意观察有无情感、认知改变,有无发作先兆如幻觉、幻听,出现记忆障碍、思维障碍、自主神经障碍如突发腹痛、出汗等。
(三)基础护理
1.保证患者充足的休息 任何原因引起的抽搐发作后,为患者营造安静、适宜休息的环境,避免外界刺激,安慰患者,消除其紧张情绪,促使其恢复体力。
2.专人守护 拉起病床护栏,防止坠床。适当约束保护抽搐肢体,以防外伤。
3.对于高热、呕吐或大小便失禁患者,及时清理皮肤,更换衣物、床单。对意识不清,生活不能自理的患者,做好皮肤护理、口腔护理,防止压疮、肺炎的发生。
4.心理护理 安慰鼓励患者,予以精神和心理上的安慰,指导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减少诱因因素的刺激,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四)预防性安全护理措施
1.掌握患者发病类型及规律 预见性判断患者有无风险并采取安全保护措施。告知并纠正患者可控制的诱因,如发热、疲劳、饥饿、便秘等。
2.患者外出检查时,做好交接班,并专人陪护。
3.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对既往有攻击行为、妄想、幻想的患者留家属陪护,与患者沟通时尽量避免不良语言刺激。
(五)健康教育
1.外出
患者外出时须携带个人信息卡,注明姓名、地址、诊断、联系人及联系电话、急救措施说明,并随身携带应急药物。患者不应驾车、骑自行车,远离公路、铁路、水边及阴森恐怖的景象。
2.用药
患者应当按时、按量遵医嘱服药,定期复查。切忌随意停药或改变用药剂量,告知患者药物常见不良反应,如有不适及时就医。
3.睡眠
应保证充足的睡眠,成人至少保证睡眠7~9h/d,儿童8~16h/d。
4.保持乐观情绪
家属应对患者关心,理解患者孤僻的性格、自卑的情绪或暴躁的脾气,同时应预防患者伤人、自伤或自杀。鼓励患者到公共场合与同龄人接触,参与适当的运动例如散步、慢跑,避免学习、工作过度紧张诱发发作。
5.就业选择
应避免高空作业、近水作业、机动车驾驶、重型机械作业、消防作业,以及直接接触强酸、强碱、有毒物品的危险作业,同时不宜选择发作时可能危害他人健康的职业,例如外科医生、消防队员、警察等。
案例5-3
张某,女,26岁,突发四肢抽搐伴意识丧失30分钟,由家属送入急诊科就诊。半年前曾因“不慎从楼梯上摔下致头颈外伤,神志不清”,当时经诊治好转后出院。半小时前在家中看书时,突然出现四肢抽搐,呼之不应,口吐白沫、口唇发绀,持续2~3分钟后缓解,入院时处于昏睡状态。急诊头颅CT示:右颞叶散在低密度影,脑外伤后改变。心电图、肝、肾功能无异常。
思考:1.护理人员应当从哪些方面进行病史收集与护理评估?
2.可通过哪些途径预防抽搐再发?
相关链接
关注校园内的癫痫患者
6月28日为国际癫痫关爱日。2017年国际癫痫关爱日的主题为:关注校园内的癫痫患者。根据《2015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目前我国在校学生人数约3亿人,按照人群中癫痫患病率千分之七推算,目前校园内的癫痫患者约210万人。少儿时期是癫痫的高发年龄段,而这个年龄段也是学知识、长身体的重要时期。癫痫的治疗与康复需要较长的时间,也许会伴随着他(她)们整个校园阶段。但癫痫患儿往往面临诸多同学的误解与歧视,为其带来不可估量的心理伤害,甚至超过疾病本身的痛苦。对知识的渴望和充实的校园学习生活既可以实现其人生的理想,更有利于癫痫患病学生身体康复和心理健康。因此,维持和谐、友爱的学校环境对癫痫患儿的成长与康复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