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架构评估原理与方法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3章 产品架构评估的理论分析框架

3.1 引言

评估产品架构是把握产品创新方向和做出产品研发决策的必要举措。目前的相关文献主要说明了模块化产品架构的特点,比如,促进组织协调(Schilling, 2000)、加快研发进度(Baldwin & Clark, 2000)、创新商业模式(Davies, 2003)、提高产品的适应性(朱方伟等,2015;Engel et al.,2017)等,但也可能会带来协调不畅(Press & Geipel, 2010;Furlan et al.,2014)等问题。由于模块化是一种相对的架构形态(Form),同时,产品架构也会不断地演化(Fixson & Park, 2005;Shibata, 2006: Schilling, 2000),例如从简单到复杂、从新生到成熟等,因此模块化既不是产品架构的代名词,也不是评估产品架构的唯一策略。由此,为评估产品架构,应该在理解架构自身的特点基础上,运用架构形态来反映架构自身的构造特征——系统、模块和界面三要素(Baldwin & Clark,2000;顾元勋等,2015),并进一步挖掘产品架构的内在特质——架构知识(Henderson & Clark,1990;Gu,2012;顾元勋和纪佩宁,2017)。除了架构自身以外,架构所处的组织情境也会影响我们对架构价值的判断,当产品架构在价值链(网)的不同环节之间移动时,架构自身的分解与组合能力能够适应性地改变架构在特定价值活动上的内在特性和架构知识,从而反映为架构价值的特定表现和相应决策。由此,架构自身和架构情境是影响架构评估的内部和外部环境(Simon, 1996),这也是我们构建架构评估框架的基本出发点。进一步地,我们提出的研究问题是:该如何构建产品架构评估的分析框架?此分析框架该如何使用?针对研究问题我们得到的是架构评估分析整合框架及其四个基本准则,以及评估程序。

在产品架构评估的具体机制与方法上,目前的文献可以划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以架构形态(form)为导向,认为模块化架构是产品设计的首选,这是因为模块化程度的高低决定了模块间的相互依赖性和选择空间(Sanchez, 2000: Baldwin & Clark, 2000)。模块化程度越高,模块间的相互制约能力越弱,各个承担不同模块任务的团队就可以相对独立地工作而不会相互干扰(Baldwin & Clark, 1997),从而形成了以架构系统为平台的自组织形式。此时面临的主要挑战是如何划分模块(Smith, 1976;Simon, 1962: Von Hippel, 1990)以及模块间的关系如何协调处理(顾元勋,2001;Cabigiosu & Camuffo,2012;Furlan et al.,2014;Engel et al.,2017),亦即,模块化并不必然导致高效的协调,而且对模块化程度的判断也需要依赖经验和持续学习。因此,当架构演变(Fixson & Park,2006;Shibata,2006;顾元勋,2017)时,原有的模块化体系是否能够保持和如何保持就成为新挑战。所以,依据架构形态的模块化程度来进行架构评估是一种经验依赖型的评估,越是从业经验丰富的团队越容易通过实践中的学习和总结而更好地把握如何设立和维系模块化架构的优劣,从而模块化的掌握是一种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Nonaka & Takeuchi,1995)的融合。

另一类产品架构评估是以架构情境为导向,认为架构在价值环节间的扩散会影响到架构的价值判断和评估(Zwerink,2007;Wouters et al.,2011;顾元勋,2012)。相比于形态导向,情境导向能够把架构的形态表达与所处的具体组织条件相结合,把处于“真空”中的笼统的模块化具体化。这样一来,模块化就成为了一个价值环节上的状态而不是“最终设计”(Kogut & Bowman, 1995)。因此,组织因素是影响架构价值实现的重要基础条件,实现了技术创新与组织创新的结合,在Convey(1968)、Henderson & Clark(1990)、Utterback(1994)、Sosa et al.(2004)、顾元勋(2012)等的文献中,都明确地表明了组织与架构间的相互关系,即架构的价值依赖组织学习、协调和结构及匹配状况。因此,单方面赞同模块化架构的优越性就显得不够充分,因为模块化的缺点是容易导致知识和技术泄漏,容易破坏在技术上有竞争优势企业的核心能力,这也是核心能力所强调的产品体系、架构和关键技术的保护(Prahalad & Hamel,1990;Ferguson & Morris,1993)。由此,情境导向的架构评估不仅关注架构的形态,而且关注架构的组织情境和生态情境(苏敬勤和张琳琳,2016),一个企业越是能够控制价值链环节,越强调组织学习、协调和模块界面柔性化;一个企业越是无法控制价值链环节,越强调沟通、技术保护和模块界面固定化。

综合已有的形态导向和情境导向的评估机制可以发现,前者是显性评估,着重于架构自身构造特点所带来的直接优势,比如模块化容易协调、产品快速研发等;后者则是隐性评估,着重于架构外部情境所产生的约束效应,比如技术保护、组织学习与沟通等。这也启发我们需要结合架构的内外两种环境来构建架构评估的分析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