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度敏感和天赋异禀有什么关系
那么天赋异禀和高度敏感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呢?由于“天赋异禀”和“高度敏感”这两个概念总是同时出现(例如有很多针对高度敏感者以及天赋异禀者的导师和顾问),所以就会让人产生这种印象:二者是有某种联系的。可实际上,二者其实并没有什么明确的联系——并不是每一个天赋异禀的人都高度敏感,也不是每一个高度敏感的人都拥有过人的智商。
根据我自己的经验以及其他高度敏感方面的专家的调查,有很多天赋异禀的人把自己列为高度敏感者。如果一个人同时具有天赋异禀和高度敏感两个特质,那么通常他在上小学时就能表现出来:在完成那些具有挑战性并且具有创造空间的任务时,那些高度敏感且天赋异禀的孩子总能集中注意力,忽视周围的各种刺激因素,并且取得成功。可要是任务太简单了,他们会感到没有必要将全部注意力集中在这上面,此时教室或房间里的其他刺激因素就会变得更加明显,进而分散他的注意力。结论便是:他们在完成复杂的任务时能表现得更出色。
就像之前已经提到过的那样,许多导师的专业是针对天赋异禀者以及高度敏感者的。他们中的一些人,包括女作家安妮·海因策(Anne Heintze),曾批评道:天赋异禀的概念仅仅局限于智力方面,而忽略了情商、超群的运动能力、音乐天赋以及高度敏感性这种非凡的感知能力。他们的批评主要基于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Howard Gardner)的“多元智力理论”。芭芭拉·谢尔(Barbara Sher),一位美国的女作家及导师,描述了另外一种“天赋类型”:扫描仪(Scanner)。我在查找资料的过程中遇到了几个高度敏感者,他们对扫描仪理论非常感兴趣,虽然这个理论还没有得到科学的证实。根据芭芭拉·谢尔的理论,“扫描仪”指的是那些不满足于一种或几种兴趣领域,对很多领域都感兴趣并不断实践的人。不停地换工作,总是涌起对新事物的兴趣,具有选择恐惧症以及比起专精某一领域更喜欢研究很多话题——这些仅仅是“扫描仪”的几个特征。这一类人很难遵守一般的规则。高度敏感的“扫描仪”能应对更大的挑战,因为他们可以感知更多信息,也就会发现更多新事物。
在科学界还有一种很有趣的理论,它将高度敏感以及感性和天赋异禀联系起来。据卡齐米日·东布罗夫斯基(Kazimierz Dabrowski, 1902—1980)观察,灵敏的感知能力以及高度敏感是天赋异禀者的特征。但是他对“天赋异禀”的定义偏离了我们所熟知的智力理论。这位波兰籍医生、心理学家、精神病科医生兼哲学家在行医过程中指导过很多艺术家、演员、智力超群的儿童以及青少年。他指出,他们都在追求更好的自己,并且拥有巨大的情感财富。在东布罗夫斯基生活的年代,那些对自己现状不满意,坚持自己富有创造性的幻想的人,经常被医学界视为在心理和神经方面有问题。原因是:他们生活在内心斗争、自我批评和恐慌之中,感觉与他们的理想相比,自己太微不足道了。东布罗夫斯基对这种症状给出了另一种解释。他认为这体现了人对更高发展阶段的追求。他认为内心斗争并不是一种消极的东西,而是内在发展的表现。这种发展体现了对社会责任的承担。他观察到,为了不被人视为“有病”,很多人在压抑或否认自己的高度敏感性,这促使他提出了积极分裂理论(Theorie der Positiven Desintegration)。他主张敏感的人不必迫使自己适应社会,而是可以自信地继续发展自己。他关于发展潜能的观点还涵盖了内在转化(inneren Transformation)的能力。对于他来说,个人的发展意味着自觉地努力,发展自己的个性,成为一个尊重、同情他人,乐于助人以及富有责任感的人。他的理论发人深省,同时也引发了很多疑问:
·如果一个孩子总是热情高涨,并且表现出高超的感知能力,从而总是很吵闹很爱动,这真的意味着他有多动症吗?
·为什么坚持不懈的人会被当作执拗、不切实际的人?
·那些不停发问的孩子会削弱他们父母、老师或其他成年人的权威性吗?
·在和别人对话或参加聚会时,某个人由于丰富的想象力而陷入自己的内心世界,这算是不专心或不礼貌吗?
·强烈的感情真的就代表某个人不成熟或不守规矩吗?
·对创造性空间以及自主权的渴望真的等同于不爱工作吗?还是说不同的人就是需要不同的条件,才能取得各自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