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妈妈,更是自己:活出丰盛人生的10堂课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节 拥抱并接纳生命中新的变化

在自我层面,悦己乐活

·照顾好自己,就是对家人最好的祝福

我的母亲1944年出生,曾经是一名小学教师,如今70多岁了,可以使用微信,常常玩自拍发照片给我们,还可以在大海上浮潜,养花种草,织补衣物,每天运动,甚至和我一起练习书法,每年固定时间烫染头发,购置新衣……母亲把自己照顾得很好,是所有亲人们尊重和敬佩的人。

现在的她,越来越美,我的很多朋友都说她完全不像70多岁的老人,她显得年轻而富有活力。我记得前几年她和我们一起爬长城,那么多台阶,她不坐缆车,就那么一点点、一步步登顶,居然还想尝试和我们一起坐滑道穿越着下山,因为年龄过大,不被允许才作罢。这样持续好奇持续成长的状态,实在了不起。

有一天我去“采访”母亲,我问她:“妈妈,您的梦想是什么啊?”我妈妈笑眯眯地说:“就是你们生活得好啊,把你们照顾好啊。”我追问:“妈妈,我说的是您的梦想哦!”我母亲继续回答:“我的梦想,不就是大家都平平安安,健健康康的嘛!”我继续追问:“哎呀,我的妈妈呀,我说的是您自己的梦想是啥啊?”

我的母亲好像从来没有被人问过这样奇怪的问题,她认真地想了一会儿,说:“我的?我一个人的?”我说:“是的,就是没有爸爸,没有我们几个,您希望自己做什么?”

她突然就展颜一笑,然后很开心地说:“我啊,当我还是姑娘的时候,生活在农村,每天种地照顾家里人,我就很希望可以走出去多看看。我也喜欢吃,那个时候吃不到什么好吃的,我就希望以后可以吃到很多好吃的。所以现在来帮你们带孩子,还是我快70岁了第一次离开四川啊!真谢谢你和女婿经常带我吃好吃的,我的乖儿。”

我的眼泪一下子就流出来了,原来我母亲的梦想是这样的淳朴和简单,我都34岁了,才第一次了解到她作为一个独立的人心中的愿望,我搂着母亲:“妈妈,谢谢您告诉我,我们很开心可以支持您。”

因此,在后来我们相处的几年中,到了周末或者假期,我们总会安排在外就餐或者旅行,每到这个时候,母亲都很快乐,充满了活力,特别可爱。当她作为一个独立个体的愿望得到满足之后所焕发出来的生命力让我们印象非常深刻,而更为宝贵的是,她可以由此唤醒自己生命内在的动力:为自己而活!这份动力帮助了我的母亲在父亲离世之后,能够依然坚强、快乐地生活着,并越活越动人,同时也给了我非常多的动力。

父亲离世之后,有好几年母亲都在北京和我们一起生活。她有糖尿病,但在北京一直很稳定,她常常告诉我们,她觉得愉快和幸福。母亲真是我的好榜样,她常常会主动表达对我们的感谢,而我们为她做的不及她为我们付出的千分之一。

我记得有一年我们要带她去泰国,那是她第一次出国,母亲很兴奋,当我告诉她到那边要游泳还要潜水,她开始很纠结:“我要不要穿那么暴露的泳衣啊?”结果,到了当地,她很快入乡随俗,泳衣、纱丽样样来,一样喜欢买买买,在海边潜泳,那时她已经七十多岁了,哆哆嗦嗦下去,开开心心上来,浑身嘀嗒着水跟我说好耍!

每当她愿意为自己而活,能够明确表达拒绝的时候,我都会由衷地被她感动。我常常想,一个女人,无论她的年纪是10岁还是70岁,永远都有机会选择把自己照顾好,拿出时间和精力来爱自己。而这股力量完全可以滋养到她身边的人,尤其是她的孩子。

作为她的孩子,我很感谢母亲。感谢她无论在身体上还是精神上都如此强健,如此丰盛,这是我一辈子的精神指引和精神财富。我即便已经41岁,也依然可以不断地从母亲身上学习到很多做人的道理,而至为重要的是,我不用对她的生命负责,因为她不需要!她一直用自己的精神引领着自己的生命,她让我们所有儿女相信,她可以很好地照顾自己,并与我们每一个孩子相处融洽。她的这份放手和允许,让我可以放心地去追寻自己的内在使命,不用去替代她活,不用担心她,却又时刻可以感受到她对我们巨大而温暖的爱。这对于我来说,是极大的自由、支持和帮助。

母亲在我心里,是强大而安全的,是丰富而安宁的。每当我进入到自我成长的关键期时,母亲总是会用她宽广的心胸容纳我的突变,这让我获得了成长所需要的巨大的支持和安全感。也就是说,无论我升起还是回落,她都是我身后坚实的依靠。

我的大姐在1969年出生,这意味着我的母亲从怀孕那一刻开始,成为母亲已经50年。我现在41岁,成为母亲8年多。我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而我一直走得还比较顺利,我想这其中有很大的原因是在我幼年时父母给过我很好的支持,在我成年之后父母给过我很好的分离。我曾经问过他们如何可以做得到?我的父亲回答我说:“我们养你到18岁,以后的路你自己走。我们能做的,是不让你操心,我们自己可以照顾好自己。”

我很感谢我的父亲和母亲,他们传递给我这样一个信念——照顾好自己,就是对家人最好的祝福。

·角色轮盘/生命关系罗盘

在我的线下工作坊中,我经常会邀请来访的妈妈制做一个角色轮盘,将自己目前人生中的所有角色放在一个360 °的圆盘里面,然后去拆分比重。大家会看到所有的角色组合成就了现在的自己。大部分来访者会很快速地写出“我是妈妈、我是妻子、我是女儿、我是同事、我是朋友、我是闺蜜、我是客户、我是老师”等非常丰富的角色。但是,几乎每一场工作坊中,我都很难遇到一个人会把“自己”这个角色写出来。

我想这是我非常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一件事:在做母亲的时候,千万不要忘掉你自己。

·做滋养自己的好朋友

我也常常邀请学员朋友们尝试着去和自己对话,去做滋养自己的好朋友。

当你试着把自己这个角色剥离出来的时候,你将获得一种全新的视角来看待你和自己的关系。

请你想一想,你会如何对待自己的好朋友呢?我猜,你一定会比较了解她的喜好,并特别愿意投其所好让她幸福快乐。所以,请记得把你自己作为你最亲密的朋友,从这个视角去看待你与自己的关系。

如果你这样看待你和自己的关系,你就会很容易地知道怎么做能让你这个最好的朋友——你自己——开心、快乐与幸福。

当你这么做的时候,一种深刻的慈悲将在你的内心升起,你内在的价值感、值得感、能力感都会变得更加丰盛。

这个时候你可能就会涌起对自己的好奇,是的,对自己的好奇!听上去好像有些陌生是吗?我想很多人会有这样的感觉。我们花了很多时间去照顾孩子、家人、工作,花心思去了解他们的需要,并尽可能满足大家的需要,这样自己也开始觉得被需要,会在关系中获得满足。如果我们分一点点好奇给自己,自己是如何成长的?经历了哪些发展敏感期?自己什么时候开心?什么时候不开心?用这些简单的问题来问问自己吧,去看看会有什么答案。

当你足够了解自己以后,你大概就会在自己不舒服不开心的时候知道怎么去帮助和支持自己了,就像你帮助你的孩子那样,充满爱与关怀。知道自己需要多少睡眠才会心情愉悦,知道怎样去调整自己的时间和精力的分配来让自己这个好朋友身心健康。

多多地练习用“好朋友”这个视角来看待自己,你会逐渐变得温柔,对自己充满好奇,你可能会慢慢发现,原来自己也会有敏感期,原来在生完小孩之后,自己的身心激素水平都会发生巨大的改变,因此身心需要很多调整。同时,你也会了解到,产后激素水平的巨大变化,也可能带来抑郁的高风险,因为你是自己的好朋友,所以你会想办法去支持这个好朋友,你会帮助自己度过这一段比较困难的适应期,你一定会给自己更多的时间、温柔和爱。

你看,当你和自己做好朋友的时候,你一定知道怎么去做,只是,你需要转换一个视角,把“自己”这个身份拿出来,放在首要的位置去看见她、照顾她、支持她、爱她。只有自己这个身份稳定并且愉快的时候,其余的身份才会获得力量。

在这个视角转换的过程里,你就成了自己的观察者,就像你和其他人相处的时候那样,你会在你和自己之间得到一个观察空间,一个心理空间。这个观察的空间会支持你在日常的生活中给予自己充分的滋养,从而帮助你在遇到挑战的时候更加从容。这份从容会帮助你在和众生万物的联结里,也获得更加从容的关系。因为,和自己做朋友代表着你对自己信任、敞开、接纳,这其实是融洽关系的核心品质。如果你每一天都活在和自己融洽的关系里,这份信任、敞开、接纳也就能迁移进你的其他关系中,进而支持你活出丰盛的人生。

所以,我建议读到此处的你,去试着了解一下你自己这个好朋友的成长历史,她是怎么样被养大的,她有哪些非常美好的记忆,有哪些是创伤性的记忆,有哪些是她希望带进母亲这个角色里传承给孩子的,有哪些是她不希望在做母亲的时候让自己的孩子再次去经历的。

我经常会对我的学员说:“嘿,请你放过自己,请你对自己慈悲一点,你已经是你的孩子在这个世界上最好的妈妈了。”

·自我管理的安全地基:幸福日志

谈到如何滋养自己,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件到现在我已经做了18年的事,那就是记录幸福日志。这是对我个人成长帮助极大的练习,当我把这个练习应用到这几年的女性个人成长中时,通过学员的反馈,我了解到这是一件非常值得推广的事情。所有参与这个练习的学员都会在练习的过程里,收获很多力量,可以在不需要他人支持的情况下一步步去做滋养自己的好朋友。

后来我学习积极心理学,才认识到,18年前我在人生中的黑暗时刻自发创造出的“幸福日志”居然和积极心理学中的“感恩日记”非常相似。记录“感恩日记”是经过大量心理学者研究证实的对个人成长极其有帮助的事,所以,我就更有信心向各位来介绍这个工具了。

可以说,幸福日志是自我管理的安全地基。在我的工作坊中,每一堂课我都会要求学员去做这个工作。在这里,我也希望以当年的一篇小文来介绍幸福日志的部分实践体会,希望大家在读完这部分内容之后,也可以给自己买一个漂亮的笔记本,以便做这样的记录来支持自己,进而达到悦纳自我的状态。

·实践分享:做个滋养自己的好朋友——关于幸福日志

某个周日上午,我去参加一个咨询师的个人成长工作坊,老师要求大家6人一组做一个练习:分享一个滋养自己的故事。

我很快就分享了前一天下午得到的照顾:只是因为在空调下我的一个微小的颤抖,就被我的两位咨询师同学捕捉到了,他们为我提供了很温柔的照顾。这样温暖的举动给了我十分美好的滋养。

在团体进行反馈的时候,同组的同学们也给了我很好的反馈,他们从身体到心灵似乎都从我这里得到了很好的滋养。接着,一位同学进一步向我提了一个问题:“你是第一个分享的,很自然地讲述了当时的体验,充满了爱的流动。而我在那个时候还在苦苦搜索中,所以我很好奇,你是如何有这样一双‘发现美好发现爱’的眼睛的?”

她的提问又进一步滋养到了我,我很感谢大家愿意聆听,就接着分享了为什么想起这样具体而微的小确幸对我一点儿也不困难的原因:那是源自从2001年就开始坚持写幸福日志所带来的力量。

无独有偶,当天晚上我收到以前同事发来的微信:“约翰·贝曼说萨提亚有种神奇的魔力,总能让身边的人充满力量和勇气。当他和罗杰斯握手时,他感慨罗杰斯真是个特别的人;而当他和萨提亚握手时,却感觉到他自己是个特别的人。一语道破萨提亚的魅力。给人力量和勇气,让他人感受到自己很特别,真好。”她说:“我想和你分享,我今天看完这段话,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你。”我回复她:“谢谢亲爱的,这个太滋养我了。”

不论是对身边事物的快速感知,还是在关系中体验“我自己是个特别的人”这样的赋能,都与“资源取向”(Resource Orientation)的视角有关,这是系统家庭治疗的核心治疗技术和态度。

这不禁让我想起自己在另外一个很重量级的家庭治疗培训项目中,和同学们进行的关于家庭治疗的核心治疗技术——“资源取向”的讨论。

我的一位极有意思的女同学,为了体验光头的感觉,就真的落了发。接着,她在同学群里发“英雄帖”:请各位同学从资源取向的角度,来谈谈光头的好处。

我在很快的时间里,分4次,发过去48条不重样的好处,每一次都问她还要不,她都说要,到第4次发完,时间不过10分钟左右。同学们都非常兴奋,认为我做了一个特别棒的资源取向的示范。

资源取向的视角在我的辅导和咨询工作中,给了我和我的来访者极大的帮助。我们总能在看似混乱甚至走投无路的人生境遇里,一起寻找到来访者自己内在的光,这是极其有帮助的一种生活视角。而这样常常能够发现生命中的美好与爱的视角却不是一两天可以养成的。

·两句话带来的改变

2001年,我参加雀巢公司在北京的市场人员培训。课间休息时,刚参加全职工作一年的我跑去提问:“我要如何做,才可以做得更好?”这个问题很形而上,我得到的答案却非常实在,并对我影响深远。时任雀巢全国销售总监的Robert Liu看着稚嫩的我,微笑作答:“两句话:一是在你生命中的每一天,去发现和昨天不同的至少两个新鲜点;二是坚持原则,但是保持灵活性。两年之后,你必然会和身边同龄人大不相同。”

这两句话给了我很好的指引。结束培训后,我就开始每天记录两个新鲜点,我真的很认真地给自己买了笔记本,我给它命名为“Tara的幸福日志”(Tara是我的英文名字)。这完全不同于我那记录坏心情的日记本(后者我称之为“阴影日志”)。刚开始很困难,我只能像流水账一样去写,今天我吃了什么和昨天不同,今天我买了什么菜和昨天不同,这样的记录比比皆是。慢慢到后来,这样的记录不再只是两条,常常每天都有十条以上。然后我开始扩展每一条,争取把5 W1 H(Where,When,Which,What,Who,How)的表述方法代入幸福日志的记录里,也就是把新鲜点发展成新鲜事。再后来,我开始配合手机记录的照片来记录,于是我的文字开始有了镜头感。

通过持之以恒的记录,我每天都去寻找今天和昨日不同的两个新鲜点,要求自己写有感觉的、美好的新鲜事。就这样,记录幸福日志成了我生活的一部分。

而Robert Liu当年给我的第二个建议——坚持原则,保持灵活性,让我在工作和生活中很有意识地去训练自己的灵活度,从而拥有了在我学习家庭治疗时,很需要的核心优势——弹性。正如Robert Liu预言的那样,我真的在后面的工作和生活中宛如一匹黑马,令我身边的人刮目相看。

·感恩与悦纳

这样的记录给我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我开始知道美好的事物降临到我的生命中不是想当然的,我终于学会了感恩。

另外,日积月累地训练自己去观察自己的生活,发现身边的美好事物,让我看事物的眼光潜移默化地变得积极,变得接纳。

我慢慢地能更好地接纳他人了,这来自于我对自己逐渐的接纳。幸福日志让我对自己不再那么挑剔,我对环境开始顺势而为地去接受,去融入,然后去改变。我也居然开始变得温柔,同时更加充满力量。我更容易流泪,更容易感动。我在身体力行地记录美好瞬间的时候,无意间获得了之前自己一直追寻的自我悦纳。

·受比施勇敢

对很多人来说,施比受更容易被看到和做到。我们很容易在两个人的关系里看到自己为对方做了什么。我们常听到类似的表达:“我都为他做了那么多,可是他为什么还是不爱我?我都牺牲了那么多,可是我的父母为什么还是不理解我?”

如果没有把自己的福杯斟满,没有先照顾好自己内在的感受,给出去的爱多半带着向对方索取的味道,甚至这份给予可能是因为我们内在充满着匮乏和对爱的恐惧,因此以给予来呼唤爱。这样的状态对关系不但没有帮助,反而是一种伤害和控制。

感受爱并接受爱,是一种对很多人来说更需要建设的能力,从这个角度来说,受比施勇敢。

幸福日志一个巨大的好处是让我慢慢地对于接受变得坦然,因为我内心里的福杯已经渐渐地在记录的过程中被自己斟满,接受他人的恩赐对我来说不再是匮乏索取的信号,我更容易看到和感受到他人和世界给予我的善意爱与照顾,我不再惧怕,我开始勇敢地接受并快乐地分享。

·呈现滋养通道,实现主动选择的自由

在夫妻治疗的过程中,我常常会问我的来访者:“你的丈夫/妻子在你们相处的过程中,是如何感受到你的爱的呢?”这个问题很精妙,它会让关系中的一方站在另一方的角度去体验自己的行为,开启两个人的互动。

幸福日志写到一定的数量之后,我会建议大家按照《爱的五种语言》中提到的5个分类:“肯定的言辞、精心的时刻、接受礼物、服务的行动、身体的接触”来分类记录和整理自己的日志。通过整理,你会发现让自己感受到幸福的主要语言是什么,从而可以将滋养自己这件事从无意识的层面提升到有意识的层面,进而可以在后续的生活中,主动地让自己生活在这样充满爱的场域里。在重要关系里去寻找,去要求,去表达。爱自己,滋养自己将变得有路可循。

这样做,就能从“被动选择”转换到“主动选择”的频道上来。而主动选择带给人的滋养可就非常大了,因为这对应着你拥有选择的自由,可以“我做主、我选择、我负责”。主动选择的自由恰好是一个成年人的核心需求和成熟的标志。

·全然地陪伴自己

陪伴自己的力量也辅助了我所有的工作,恰好我所有的从业经历都是需要大量跨部门沟通的,我在困难的道场里,修炼成精,却从来不会忘记自己的初心。前几年我放弃工作回归家庭时,很多朋友觉得非常可惜,担心我会不习惯。几年过去了,我在家庭里得到的滋养更甚从前。当然,每天的幸福日志依然在记录,每天早上我在客厅静默一会儿,每当想到这个主题时,依然感动得泪意翻涌。

当然,向日葵也有需要低头休息的时候。我痛苦的时候并不少,也有想大喊大叫的时候。正是因为我常常被自己发现美好的视角所滋养,才得以在逆境之中获得新生的力量,内心常常能生发出新的能量,帮助我在日常生活中获得新的体验,从而让我能一直统合自己的能量,并始终信奉“我是在为自己而活,进而才可以惠及他人”的原则,让自己和他人在关系里都没有负担。

·全然地接纳周围的人和环境

使用5 W1 H的表述方法记录幸福日志,可以帮助自己更好地看到幸福日志发生的情境。

前文谈到过,事件发生的时候,可以从三个方向来看我们的状态:自我、他人、情境。如上的记录方法就会比较客观地呈现幸福事件发生时的样貌。

如果你可以这样记录,就一定可以看得到,一件事情的发生,“我”不是唯一因素,“他”也不是,“我们”才是事件的核心。每一个人对事情的发生都会有所“贡献”,我们是交互的,是活在关系里的。对这句话的体验会不断地被幸福日志的记录完美地印证。

这样的观察对于我们处理挑战和困境是极其有帮助的。例如,在夫妻治疗中,夫妻彼此都觉得对方要对婚姻的失败负起主要的责任,然而,当我问他们是如何走到今天这一步,他们往往都会陷入沉思。我会帮助伴侣去回顾他们的婚姻历史,这个回顾的过程,每一次都会帮助我的来访者看到,原来,自己在其中“贡献”巨大。

所以,看到关系的交互,看到情境的作用,会帮助我们跳脱出小我的局限,从更大更宽广的视角来审视我们的生活,获得一个弥足珍贵的“系统观”的视角,这会帮助我们更好地面对困难和挑战。

这是幸福日志带给我的极好训练,没有想到,不仅在生活中对我有很大的帮助,也给了我很好的资源来帮助我的学员和来访者。

·允许的力量

允许的力量也会在不断的记录幸福日志中自然而然地生发出来。这个部分,在我做了母亲之后更是受益匪浅。我不是一个纠缠孩子的母亲,我们相互独立,我能发现孩子的美好,并尊重我们的界限,我有了一个更大的力量,那就是允许。

我允许我的孩子通过自由的探索获得身体上的独立,我允许我的孩子通过没有干扰的独立工作获得思想上的独立,我也允许我的孩子通过自由的选择获得意志上的独立。

因为我深刻地了解,当我被滋养的时候,这三层的允许从来都在。

“就这样允许吧!”我想起之前老师让我们寻找一句可以深深滋养我们自己的话,经过寻找和体验,“就这样允许吧!”这句话自然而然就跳进了我的心里。

在他人层面,“爱你如你所是”

我唯一要做的,就是

全然地允许,

全然地经历,

全然地体验,

全然地享受。

看,只是看。

允许一切如其所是。

——登巴才仁仁波切

·身份角色的转变

有了孩子之后,除了我们自己的身份角色会发生改变,其余家庭成员的身份也会因为孩子的降临发生改变,随之,我们和其余家人之间的交集会增加育儿这个共同的部分。

身份对应着角色期待,这意味着,我们和其余家人的角色期待也发生了相应的改变。

如果刻舟求剑,可能就会听到这样的怨言:“以前都叫人家小甜甜,现在却只叫人娃他娘了。以前都说‘我的眼中只有你’,现在却是‘众里寻她千百度’。”

下面,我希望可以从角色期待的角度,通过实践分享帮助大家在角色身份的转变中保持合理的个人边界,并继续关注最核心的关系:夫妻关系。

·实践分享:婆婆不是妈,丈母娘不是娘

女性朋友们,尤其是已婚已育的女性朋友们相聚的时候,吐槽的槽点基本会集中在老公、婆婆身上。比较高频的吐槽点是怀孕和坐月子以及共同养育孩子的过程。

比如怀孕的时候,亲妈关注的焦点是女儿的身体,婆婆关注的焦点似乎只是腹中的胎儿。月子里,亲妈嘘寒问暖,关心的是女儿身体的恢复情况,婆婆关心的似乎只是孙子是否健康安全。更有甚者,个别女性因为生了女儿,被婆婆要求离婚。或者婆婆对丈夫的事情事无巨细全都操持,自己感觉像是婆婆和丈夫之间的第三者。或者是丈夫回到家就只会窝在沙发上刷手机,什么事都得使唤着做,求着做,还很不耐烦,时间久了,丈夫在家里简直就像一个多余的人。

男性朋友们,大多不吐槽,但是喜欢加班和出差,偶尔吐槽的,和女性朋友们的槽点很不同,他们的槽点大多在夫妻养育的分歧上,又苦于孩子在年龄幼小的时候更依恋妈妈,他们在家一做不了养育的主,二又笨手笨脚被老婆和丈母娘歧视,算了,那就眼不见为净,多出差,多加班,回家就刷手机,“反正你们也不需要我,还嫌弃我,那我就乐享一个人的快活吧”。

一个很普遍的现象是,现在有孩子的家庭大多都有老人住家或者住在附近,小家庭和老人的关系十分紧密。隔代养育是很普遍的现象,因此婆媳关系或者翁婿关系就是槽点比较多的地方。

然而,不论婆媳之间还是翁婿之间的关系有多么不适,这份关系存在的基础都是夫妻两个人的爱,以及夫妻两个人背后的原生家庭对他们的爱。如果我们可以找到一些角度和切入点来整合家庭成员彼此的期待和关系,让爱在家庭中更好地流动,一定可以帮助一家人更为舒适地彼此相爱,这也一定能为孩子提供一个成长的沃土。

几年前我看过陆毅夫妇的采访。他们夫妻作为那一年中国好家庭的形象大使而被《心理月刊》采访。鲍蕾的一席话让我印象十分深刻,大意是说“婆婆不是妈,丈母娘不是娘。内心对对方需要有合适的期待,那样对关系才会有好的帮助。”

在和他人的对接中,我们对接的其实是内心的角色。我是女儿,你是亲妈,所以我可以撒撒娇、赖赖床;我是媳妇,你是婆婆,所以丈夫的衣服我得洗给你看看,我是可以照顾好你儿子的。

有意思的是,交往的模式中最没有弹性的也是角色。我们内心里在关系中定义的角色,会决定我们和他人之间的距离亲疏、行为表达与环境创造。这个部分在人际交流中往往缺乏弹性,那些年复一年的争吵或者摁了葫芦起了瓢冒出来的各种“化了妆”的问题,可能大都来自关系中两个人固着的内在身份和角色期待。

·我们都活在关系里

母女关系中,女儿和妈妈的角色在长久的相处中有了基本的模式,比如真实的女儿和真实的妈妈,或者错位的关系,比如女儿成了妈妈的照顾者,成为心理意义上的妈妈。不论哪种角色,我们在早已习惯的相处模式(角色)里,对自己亲妈的期待是可预见的,因此也就没有了额外的期待。我知道亲妈来的时候,早上会起来给我做早饭,而且都是我爱吃的;我也知道亲妈身体不好,可能速度太快的活动会让她不舒服;我还知道亲妈就算吃糠也不会喊苦,就算受了委屈也不会抱怨;我可能会内疚,但是我知道那会过去,我可能并不需要去处理和她之间的关系,以及因此产生的问题。

婆婆就不同了,她是我和另外一个男人相亲相爱之后才出现的人,前面那么多年我们并没有真实地相处过。如果我们把对妈妈的期待放在婆婆身上,这对婆婆是不公平的。

我们怎么能对一个刚刚熟悉起来的人要求那么多呢?婆婆和媳妇刚开始算是陌生人,却要在短时间里拉到同一个屋檐下朝夕相处,确实是非常有挑战的。丈夫又是婆婆的心头肉,他的身上多多少少都有婆婆的影子,以此及彼,婆婆还真有点儿最熟悉的陌生人的感觉呢。

其实想一想,当我们内心是以刚认识的陌生人的角色去和对方交流的时候,当我们“人生若只如初见”的时候,那份尊重是否会多一些呢?

可现实的情况往往不是这样的。仗着对丈夫的了解,对丈夫的爱,我们自然会在最初爱屋及乌一些,总想快速拉近和婆婆的心理距离,而恰恰过于迅猛地拉近距离可能会让我们少了一些好奇,少了一些探索。我们看到的可能只是对方呈现出来的行为,内心里很难腾出空间去思考对方的角色和对方对我们的期待是什么。我们可能会忽略自己在这份关系中的作用。如果此时我们再和丈夫闹点儿小别扭,自然而然的想法就是这个男人就是那个女人养出来的!噢,一棒子挥过去,内伤不轻的。

在女婿和丈母娘的相处中,也是同样的道理。

我们在关系里和对方相处的时候,内心的角色大多数时候都是潜意识选择的。谁会在交流开始的时候跟对方说:“嗨,我现在是用女儿的身份在和你交流哦!”很多时候都是当交流有了障碍,并不清楚原因,并且类似的冲突一再出现在生活里的时候,我们才会在痛苦中思考:“在刚才的交往里,我的角色是什么?我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行为?在什么环境和情境里我会这样?”

而这个思考大多只会发生在对自己保持觉知的人身上,更多的时候,大家带着不愉快,压抑着愤怒,继续留在关系里撕扯和纠缠,从而让关系进入恶性循环。

当我们在关系中遇到困难的时候,不妨停下来去思考一下角色和期待,看到关系是两个人互动的结果。记得一个巴掌拍不响的道理,这将有助于我们得到一个观察的空间,从而做出不一样的反应,进而改变两个人的互动模式,并进入到一个新的空间里,开启良性循环。

婆婆和丈母娘是哺育了我们至亲至爱伴侣的人,内心生出一份感激,拉开一些距离,那份“不带敌意的坚持,不带诱惑的深情”会款款而来。被尊重的、不被评价的关系中的另一方也会自动调适到与我们对接的角色上去。

说到底,身份其实还是边界的问题。当我们对伴侣的父母有颇多评价的时候,常常是在提醒我们,那其实是我们未曾接纳的伴侣身上的“问题”。对伴侣的接纳越多,对伴侣越不过多评价,心中的那份好奇可能才会更多地升起来,婆婆和丈母娘也就可能变得慈祥可爱了很多。

·以爱而非孩子联结

一个拥有儿童的家庭,成员突然增多,往往是因为孩子而聚到一起生活,大家就不自觉地习惯了以孩子来联结彼此,而不是以最初的爱来彼此联结。

夫妻之间、老人和儿女之间谈话的内容,九成以上都是孩子。孩子成了我们联结彼此的工具。一个有意思的数据显示,离婚率颇高的一个人生阶段就发生在孩子高考之后。为什么呢?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夫妻再也不用拿孩子的学习来联结彼此了。

对孩子来说,如果他感觉到自己成了大人的情感纽带,其实是一份巨大的压力:“你们好不好,由我说了算”。可大人们之间的情感是大人们的事,孩子是承受不了的。除了时代的原因,我们也越来越多地遇到不愿意上学、不愿意毕业、不愿意工作的孩子,他们用自己的“不愿离家”继续承担了父母之间的“共同话题”,因为唯有如此,父母才会在一起,才会做一件共同的事。哪怕牺牲自己的发展和前途,孩子也愿意忠诚于家庭。

在与他人的关系层面,我说“爱你如你所是”。首要的就是要像看见自己那样,学习去看见他人。

联结始于关注,亲密源于看见。对家庭里的其他人保持好奇,真实地去看见他们本来的样子,这对彼此之间的关系将大有帮助。

结合埃里克森的发展理论,我们可以使用结构式生命回顾的方法去好奇身边的人,用类似采访的回顾提纲去看到他们的生命发展脉络,也可以用这个方法来采访自己,增加对自己的理解。这样,我们会在关系中更多地看到“他本来的样子”,也会对对方生出更多的了解,而不是急于去改变对方,进而做到“爱你如你所是”。

·实践分享:陪伴老人(上)——生命有四季,爱你如你所是

“无常的生命自然就会这样向前走去,珍惜每个时刻和父母的缘分。爱你,如你所是!”

母亲每隔几天都会去家附近的一个早市买菜,每次回来都会对着正在看书或者忙碌的我细数每样菜的价格,早市是多少钱一斤,家门口的平价超市是多少钱一斤,公园门口是多少钱一斤,而大型连锁超市可能是多少钱一斤!一样菜包括价格、比价、斤两,她都会一一细说一遍。这个时候我通常会停下来,听她讲完,常常一个小时就这样过去了。

有一次母亲买完菜,忘了拿回一包两块钱的辣椒,对此念念不忘。我怕她单独前往会受小贩挤兑,就提议午饭后陪她去取一趟。我才知道母亲每次买菜会看时间,单程大约19分钟。我与她慢慢走着,一路聊天,来回居然用了50多分钟。在这样的特殊时光里,我认真地听她说家长里短,顺道解决了她的一个小疑惑,她表示很开心,我也非常享受与母亲这样生活化的相处方式。自然,早市在午饭后就关闭了,我们没有拿回那包辣椒。母亲在家里依然感觉很可惜,我听她说完,鼓励她第二天再去试试。第二天母亲起了个早,又走了很远的路,居然取回了那一包辣椒。小贩认得她,帮她留了起来!

母亲来京后,牙齿不舒服,决定重新做牙。在两个诊所间来回比价,一个做上牙床,一个做下牙床,一共节约近300元。原来下牙床本还可以凑合,她只做了必须做的上牙床,在三姐的鼓励和我的陪伴下,她还是决定把下牙床也更换了。她坚决不让我们出钱,我也从了她。

母亲接到好消息,单位补发一年的涨幅工资,接近5500元。她开心得像小孩一样,立即想到的就是请我们一家吃饭!于是我们很开心地开始计划,多好啊!人到中年,居然还有老妈请吃饭呢!

母亲是我儿子心中最爱的外婆,来了才几天,我儿子遇到所有好事情都是会带上外婆的。我已经不像初做人母时那么矫情,常常干涉母亲养育我儿子的方式。现在大多数时候我都在一旁看他们祖孙享受天伦之乐。我儿子真幸福,能如此享受多层次多维度的爱。

母亲来北京快一个月了,困扰她多年的皮肤病没有在北京日渐寒冷的气候和大风里复发,脸部光泽而有弹性,我忍不住抱着她亲了又亲,大大表扬她:“妈妈,你好美哦!”

母亲在过去十个月里不断走高的血糖值也开始回落到正常水平。我又忍不住表扬她:“你好能干呀,把自己照顾得这么好!”

每天我都能看见母亲的笑容,最近整牙,上下齿洞大开。她每次笑,我都笑她“缺牙巴”,并一起和她大笑。笑是传染的,家人也跟着开心大笑。我们之间的拥抱和亲吻越来越多,每次见她在厨房忙碌,给我做好吃的,都特别感动。她也十分尊重我们小家庭的界限,不论大事小事,她都懂得退后一步,给我空间,为此,我也十分感激。

与母亲过马路,我伸手出来,她会把温暖的手放在我的手心,让我牵过马路,手自然放开。她说“我可以自己走了”。于是我们就肩并肩一起往前走去。这让我想起父亲,那时他已被确诊罹患腹部动脉瘤,随时会有生命危险。有一天,我和父亲过马路,我不由自主地想挽着父亲过马路。结果,就在马路边,被他训斥了一顿。父亲说:“我可以自己走,我没有痴呆,没有不能自理,我不需要你这样照顾!”

那一顿训斥让我脑洞大开,似乎找到了和父母相处的窍门。从那以后,我尽量去“麻烦”他们做他们力所能及和喜欢做的事情。虽然很多事情在习惯了快节奏的我的眼里,是非常消磨时光,甚至是没有效率的。比如,我父亲喜欢冲印出每张照片,并在照片背面写上拍摄的地点、时间,这个时间因为电子相片的普及而需要精确到秒,还需要写上照片在这个拍摄过程中的编码顺序以及拍摄者。他在北京和我们生活的那段时间里,我晚上的一部分工作就是给照片排序,使用软件把时间、地点、拍摄者这些信息加注在相片上,并在完成之后冲印出来,再交给父亲。他就会在上午温暖的阳光里,坐在书桌前,一张张开始入册,乐此不疲!

我还记得,某天清晨,他叫我去他的房间。他戴着母亲亲手为他编织的灰色鸭舌帽,穿着母亲陪他买的黑色夹层夹克大衣。坐在窗前,一楼的阳光打在他的右侧脸,温暖地穿过他的眼睛。那个时候,我突然发现父亲的眼睛在阳光里居然是浑浊的,脸上也有了老年斑,耳后有了轮纹。我第一次觉得父亲是如此衰老!第一次在那样温暖明媚的清晨,我突然感知到了父亲将要离我而去的恐惧。在那之后,我尽力满足父亲所有的要求,接纳他偶尔的孩子气。然而,这仍留不住生命流逝的步伐。那份恐惧,即便在今天,当我写到这里,还是重重地袭击着我。

那年十月是多事之秋,婆婆国庆期间突发脑梗,我们回西安看望刚脱离危险的她。我走进病房,她正躺在床上,日光灯下的她,脸色灰白,头发乱糟糟的。我的眼泪一下子就开始往外冲,赶紧低头装作去拦阻已经开始乱动病床的儿子。那么精力旺盛、爱美、爱干净的婆婆,躺在那里,不能动弹,眼神空洞地看着电视!这真是让我心酸、揪心和害怕啊!

我记得婆婆每天都喜欢梳头,每次会梳头15分钟左右。第二天,我带了梳子,细细地给她梳头,掉了好多好多头发下来。看上去她应该很久没有梳头了。她在那个时候看上去很安宁,很享受,没有阻拦我。我一开始还担心她会拒绝我的照顾。第三天,我和先生一起给她梳头,她开始慢慢和我们说话。

过几天她出院回家,听大姑子说她心情看上去很不好。是啊,如果是我,我也会很不开心。利索了81年的女人,一下子需要别人的照顾,该会多么难过!更何况照顾自己的还是行动不便的女儿。那份内疚、困难、恐惧、伤心,隔着电话都能感觉得到。更何况每日在身边的亲人呢?

归纳总结一下,关于陪伴老人,我们做子女的大概有这几个原则:

1.接受父母的衰老

我想我们能做的,就是去接受,接受老人现在身体确实衰老了,这是一个逐步丧失的过程,也是未来我们可以慢慢告别的路。

老人的衰老可能是身体上的,也可能是精神上的。他们慢慢地,慢慢地不再是儿女记忆里那强壮的天和地,他们会慢慢地失去很多“功能”。我们要接受这部分失去,承认它的存在。这也是生命的规律。

生命有四季,时时皆花季。我们学习接受,然后祝福。也许,一个比较好的做法是去结构式回顾老人的生命历程,那应该是所有老人都会比较喜欢的话题。

回顾自己的生命经验,既能寻找到救助自己的力量,也能给儿女无意间留下一笔极大的精神财富。我们可以去尝试问一些问题,引导老人去回顾生命,这也是一个告别的过程。过去将牵引我们到现在和未来,那些未被述说的故事会蕴藏极大的力量。

2.处理我们自身的恐惧和焦虑

我们还能做的,是去面对我们作为儿女心中的恐惧,去处理我们自身的焦虑。

失去父母是我们一出生就会面临的课题。生死之间,遵循着自然规律。人生无常,生命之河自然向前奔腾。过好当下的每分每秒,带着祝福去陪伴。在兄弟姐妹中学习表达我们的恐惧,大家相互支持,相互开解,相互接受。这会形成足够的力量去支持老人勇敢面对自己的衰弱和衰老,也能坦然接受儿女的照顾。

3.爱你,如你所是

再者,我们要相信老人依然拥有自己的力量。不把他们当作小孩子,或重病的患者来对待。我们做好儿女的角色,不去抢夺他们自己生命里的任务和角色。不为他们做主,全然地尊重他们的独立意志。提供日常的生活照应,提供该有的护理和照顾,多多确认他们的需要,不确定的时候,更需要多多确认。如果有可能也有技巧,帮助他们表达他们可能会有的恐惧、难过和不愿意麻烦他人的意念。帮助他们知道,无论他们怎样,强壮还是衰老,我们都会爱他们,都会陪伴他们,是他们永远不离不弃的亲人。

这其中最难的部分,可能还是看着父母日渐衰弱,担心他们随时会离去的恐惧。这份恐惧可能会驱使我们额外去做很多事,可能会越俎代庖,替代了父母的生命使命,最后变成我们和父母生命的纠缠,无法放手,无法分离,以至于最后伤痕累累。

无常的生命自然就会这样向前走去,珍惜每个时刻和父母的缘分。爱你,如你所是!

这里推荐《西藏生死书》《直视骄阳》给家有高堂、曾经或正在面临生离死别的朋友们。

·实践分享:陪伴老人(下)——生命有节奏,结构式的生命回顾

“回顾过去是对今后很好的馈赠。老人在回顾生命的过程里,通常可以寻找到自己活下来的力量,看见自己是生命的主人这一无比顽强的事实。”

2008年,心理月刊的一期卷宗——《接受我们的父母》启发了我,我开始走上与父母的和解之路。

1996年我离家求学,每次回家必然有一件事是期待并去做的,那就是盘腿与父亲聊天。那个时候家里有一只虎皮猫,冬天的时候,它会盘踞在父亲的腿上,慢悠悠地听我们聊天。夏天的时候,它会卧在父亲的书桌上,享受电风扇的习习微风,陪伴我们聊天。可爱的母亲则会在床上假寐,时不时参与进来捣乱。每次的聊天都从父亲打完麻将回家,倒上小酒,盛上花生米开始,通常是夜里10点,每次聊天都以母亲的催促结束。即便这样,通常也是凌晨两三点才会结束。大学时期,刚开始每周回一次家,慢慢每月回一次家。工作以后,基本保持每月回家一次的频率。我们的聊天就以这样的频率进行着。

2006年我来到北京生活,和父亲的聊天变得稀少,常常电话沟通。从最开始父亲的三段式问候:“在哪儿?有什么事?再见!”到后来我们可以煲电话粥一个多小时,其间经历种种,很是不易。父亲一开始非常排斥煲电话粥,觉得那是女人才会做的事情,他总觉得不但与自己不相称,还劳民伤财,应该有事说事!

所以第一次我们打电话超过一小时,父亲发来短信说要纪念一下,这是他第一次打那么长时间电话。估计那个时候他也觉得惊奇,怎么没讲什么正事儿,时间就溜掉一个多小时了呢?

2008年,当我读到《接受我们的父母》,也开始去上一些有关原生家庭的工作坊,开始了解并学习在日常生活里去看见自己的模式,去看见那些模式是如何被父母打下了烙印。于是,我和父母的聊天开始变得不同。原来我在不自知的情况下,使用了系统的阶段式回顾的方式去和他们聊天,我不禁暗自庆幸,在父亲还在世的时候,我已经大部分地完成了这个过程。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命周期,埃里克森在1959年发表的《身体与生命周期》中,描述了一个人生命发展的8个阶段:

婴儿期(0~1.5岁)

儿童期(1.5~3岁)

学前期(3~6岁)

学龄期(6~12岁)

青春期(12~18岁)

成年早期(18~25岁)

成年期(25~65岁)

成熟期(65岁以上)

针对这几个时期的提问和对答让我对父母有了更多更深入的了解。

比如父母的梦想,父母的初恋,我们四个孩子给他们生活带来的变化;比如父母是如何在恶劣的生存环境里挣扎着活下来的,是什么样的力量帮助父母养活了一大家人;比如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叔姑舅舅们是如何在父母的早期生命中呈现的,他们现在的关系如何,等等。每每聊及这些,我都对父母多了一层了解,也更爱他们。我们彼此之间的了解也就在聊天的过程中自然发生,爱也自然而然地流动起来。

一个特别感动的事情就是在2008年我回家探亲时,我和父亲完成了拥抱的仪式。临行前,父亲主动上前与我拥抱。这份记忆在后来的生活里给了我极大的力量。

在儿子出生之后,父母与我重新一起生活。每天生活在同一个屋檐下,聊天的机会大大增加。也让成长之后的我有许多机会去观察父母的互动模式,在这个过程里,我对父母的关系有了新鲜的理解,终于退出与母亲的联盟,回到女儿的位置上来。当我回到女儿的位置上时,我发现原来我也会撒娇,也会作小女儿态。身上的女性能量开始喷薄而出,越来越美好。我对自己的觉察力也得到了非常大的提升,在陪伴自己和他人的过程里,更能自处。这些都是与父母更多聊天,更多相处,生命和解之后给予我的馈赠。

这份馈赠反过来也帮到了我的母亲。我记得不断追问母亲年轻时候的梦想时,她的答案是多看看,多走走。于是我们的家庭时光就是带母亲出去吃各式各样的美食,或者带她出去旅行。她每次出游都很快乐,我也很知足。

2012年春天,父亲突然离世,母亲未能在他身边,一直自责内疚。2013年春天,我们带母亲去杭州散心,哄睡孩子已经晚上23:00 ,我去母亲房间找她聊天到凌晨1:00多。两个多小时的时间里,我帮助母亲回顾了她的童年,与外公的关系,与父亲的婚姻。帮助母亲在这些重要的阶段和关系里寻找她自己的力量。后来,母亲伏在我的肩头,号啕大哭。第二天她起床很早,卸下心理重担的母亲笑嘻嘻地跟我说:“怎么只睡了这么点儿时间,反而不困,心情还很舒畅呢?”

之后的每一天,我看着母亲慢慢呈现出她原来的样子,一点点开心快乐起来,看着她将对父亲的怀念和爱化作更好地照顾自己、活出自己的力量。这代表着她相信父亲会祝福她,代表着她寻找到了自己活下去并且活得更好的力量。

母亲的生命很鲜活,去年春节,姐姐们带母亲环游东南亚,70岁的母亲居然学会了浮潜,还自告奋勇教团里的其他老人。夏天的时候,母亲开始用微信和我们沟通,与我们视频。我写的文章,她在客厅悄悄看完,不忘记给我点一个赞!她开始舍得为自己花钱,来北京之后,大手笔花掉四千多块去修整牙齿,她说要提升自己生活的幸福感!要知道,这是一位为了给一斤白菜省5毛钱而来回走38分钟的老太太啊!

母亲还会很自如地提醒我,我忘记给她预存新年红包了。在之前的几年,她必定是扭扭捏捏绕着弯子来提意见的。她越来越能够在我面前自如地表达她真实的想法,提出她自己的要求!每次她直白告诉我她的想法时,我都会马上给予她积极热烈的反馈,感谢她帮助我快速地了解了她,不用消耗精力去配合她。

母亲来小区没两天,已经有邻居老太太送她花盆,家里多了很多花草,后来还播种了白菜。早市小贩为她保留了忘记拿走的菜,小区晚上22:00档的广场舞也接纳了她。她每天健走15000步,还不忘给我演示刚学会的广场操!

这些美好的品质,在很早以前我都是看不到,甚至是没有动力去了解的。我很感谢母亲用她美好积极的生命抱持了我,给我无尽折腾的空间。当我愿意去了解,去跟随和陪伴的时候,我们之间的关系自然就和解了。

我不由得要感谢过去那些零零碎碎的向父母提问的时光,它给了我一个和过去多么不同的现在啊!

之前我参加中德班的家庭治疗晚间学习,来自德国的系统家庭治疗大师给出了系统地陪伴老人进行结构式生命回顾的提问索引,在此分享给大家,希望可以为大家陪伴老人的时候提供更多的灵感,能够让我们和老人直接发生联结,而不是通过孩子,从而恢复我们和父母之间爱的流动,进而帮助我们更好地接纳自己,接纳父母。

童年早期

你最早的记忆是什么事件?

请谈谈你的父母。

崇拜是你成长中的一部分吗?

请谈谈你儿时最好的朋友。

家庭和家

你的家是什么样子的?

你小时候有不愉快的经历吗?

你是如何庆祝假日/生日的?

你要做家务活或承担其他责任吗?

青春期

青春期对你最重要的人是谁?为什么?

你是一个团体的成员吗?

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你喜欢青春期的自己吗?

成年早期

你结婚了吗?你是如何找到自己的配偶的?你养育过孩子吗?

你追求的事业是怎样的?

你参与过社团的活动吗?

成年后期

你最重要的关系是什么?

你最大的成就是什么?

你碰到过哪些困难?

你觉得自己是一个有灵性生活的人吗?

灵性生活

在你还是儿童时,谁会给你讲神的故事?

你长大后觉得神存在吗?

你在生活中如何感受神的恩典?

你想给别人传递什么灵性的智慧?

总结

你想过什么样的生活?

你生活中最满意的部分是什么?

你生活中最满意的时刻是什么?

关于你的人生,你还想补充点什么?

当我们和老人相处的时候,这些问题都可以非常轻松地打开他们的话匣子。相信我,他们在时间长河里的结构式生命回顾,对我们的现在和将来都会是巨大的馈赠,更重要的是,老人在回顾生命的过程里,通常可以寻找到自己活下去的力量,看见“他们自己才是自己生命的主人”这一无比顽强的事实,进而可以脱离对孩子的控制和抓取,从内在获得一次主动和孩子分离的机会。而采访他们的我们,也将获得更多的自由,不必为父母的生命背负责任,也能在内心划清边界,告别父母,安心地为自己的生命和小家负责。

在情境层面,“我做主,我选择,我负责”

成为母亲,在与自我、他人层面的关系互动之外,还有情境层面需要考虑的部分。前文提到有两个大环境需要我们关注:一是代际传承形成的养育环境,一是时代“三多一快”的客观环境。很多人说现在是比较焦虑的时代,人在其中被裹挟前行。我想说的是,对于无法改变的部分,就去接受,这是我们内在的主动选择,我归纳为九个字——“我做主、我选择、我负责”。

这九个字不仅适用于情境层面,也非常适合于自我、他人的关系构建层面,在这里我分享一篇实践记录,作为第一章的结语。

·实践分享:我在儿子家长会上的育儿经验分享

儿子就读的幼儿园邀请我在家长会上做一个育儿经验的分享。20分钟的时间里,我主要分享了五个方面的内容,其中每个版块都有很多细微的技巧或者态度,供大家参考。

“我是世上最好的妈妈”——妈妈的自我态度

不追求去做一个完美的妈妈,我们也依然会是儿子眼里“世上最好的妈妈”,也会是自己心里“足够好的母亲”。

在心里接受自己不会也不可能成为一个完美的妈妈,我用了近一年的时间。从孩子初生时的小心翼翼到现在的粗放型养育,虽然走了很多弯路,却收获了很好的自我认知。我明显地从一个追求完美的职场达人变成了儿子眼里常常温柔、偶尔抓狂的真实母亲,这个过程让我放下了心中的焦虑,更为我开拓了一个可以控制节奏让自己成长的空间,在这个为自己营造的空间里,我感觉安全,并很有力量。因为我不用满足他人的期待,我接纳自己的不完美,我允许自己犯错。

这样的认知既让我在面对儿子的时候变得谦卑、好奇,也让我在做母亲的时候觉得自信而不再自责和内疚。

“我值得拥有”——妈妈的自我成长

一个新生儿的到来会让6+1模式的家庭关系转变为空前的高互动状态,新妈妈和新爸爸通常是所有家庭关系的核心。

一个内心没有光和爱的人,是无法让周围的世界明亮起来、充满爱的流动的。在家庭、职场的多重关系里,我也曾经历过陀螺一般的忙碌,体验过深深的孤独和绝望。直到我有意识地给自己留出空间和时间照顾自己之后,才发现周围的关系顺畅了,自己更有活力也更有精力去处理家里的大小事务并照顾好自己的成长,能更好地去做人生里平衡的功课。

还有一个很关键的事情就是照顾好自己的身体,每天留出时间给自己锻炼身体,那是精力的来源。没有精力是无法好好陪伴精力充沛宛如永动机一样的小朋友的,更无法享受育儿之外曾经属于我们的美妙时光。我现在每天在送孩子入园之后健走8000步左右,加上接园后近两个半小时的户外陪玩,这两项活动都非常滋养我的身体,给了我充沛的精力。

照顾自己也是多方面的,除了身体,还有情绪、思想和精神层面的照顾。大家可以参考哈佛商业评论著名的文章《管理你的能量,而非时间》(Manage your energy,not your time),去看看属于自己更多的可能性。

照顾自己的一个心理基础是敢于为自己付出,要发自内心地给自己值得拥有的美好时光、值得花出去的金钱和时间。“我值得,我有资格,我有能力照顾好自己”的三部曲,每一步都要踏实。

比如,每周空出一天或者一两个晚上是自己可以休息的,启动身边的支持系统,把孩子交托出去(我家会有Gentlemen Day/Night,我就能去学习,或者做其他我喜欢的事情。遇到时间冲突,我也能很放心地交托阿姨代管)。比如,给自己办一张美容卡,让自己的疲劳可以得到抚慰;比如,安排一个Lady's Night,和朋友们聊聊天,褪去母亲的角色,就去做一个女人或者女孩儿;比如,每个季度给自己一次独自旅行的时间,或者借着出差的机会游山玩水。相信每个人的方法会有很多,走出去,让滋养我们的事情给自己的身心充电。

可能会有人说“我放不下孩子,我会很焦虑”。是的,刚开始的时候我也会这样,现在偶尔也会。也许在爱自己的这条路上走更久一些,当内心的力量更多地涌现,那份焦虑自然而然就会被自己在家庭里感受到的安全的爱而替代,孩子也会因为我们赋予的安全的爱而不会有那么多分离焦虑。

“夫妻同心,其利断金”——夫妻关系是核心

我一直坚信亲子关系受夫妻关系的影响。在家庭里,良好的夫妻关系是核心土壤,在这样安全和谐的土壤里,孩子才会自然地长大。所以我和先生都很注意这一点,也会花时间去经营我们的关系。

比如,出了月子我们就恢复了约会,现在他工作很忙,我们每周六下午基本是自己逍遥的时光。遇到晚上有时间的交集,我们还有一个“锦囊”,是年初的时候我们写下来的期待和对方一起做的事情,还有“免死金牌”,当我们惹到对方盛怒的时候,可以请求对方赐一张“免死金牌”。今年,我只用了一张“免死金牌”,还是先生大度,没有和我计较。再比如,我们不当着孩子的面争吵,有分歧时,也让孩子看到爸爸妈妈是如何健康地处理情绪和冲突的。

我们的和谐,孩子可以看得到,如果你问他,妈妈最爱的人是谁,他会告诉你是爸爸!爸爸最爱的人是谁?他会告诉你是妈妈。爸爸妈妈最爱的宝宝是谁?他一定会告诉你是他自己。

孩子通过我们来学习爱和边界,这会为他未来青春期的分化打好基础。孩子与我们的缘分其实就那么多年,他有自己的路要走。陪伴我们终老的是枕边人,好好经营,用心对待,他将会是我们最好的人生盟友。

“举全村之力”——系统式整合所有家庭资源

我和老公的原生家庭都是很大的家族,我们都是家里最小的孩子,儿子的出生牵动了所有长辈和亲朋的心,育儿的声音非常多。非常幸运的是,从我备孕开始,我们就分别去和家人了解我们是如何被父母养育得这么成功的,借着这个机会,我们开启了与父母的和解之门,从而修复了和父母的关系,那个曾经受伤的内在小孩也得到了极大的疗愈。同时,也因此而“教育”了父母,让他们和我们有比较一致的育儿观,也建立了沟通的良好机制。

孩子出生以后,我们夫妻俩对外的声音永远是一致的,哪怕我们窝里斗也会有一个统一的方案出来。这给我们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尤其在面对长辈的时候,我们的幸福一致和谐,让他们很放心,也很放手,甚至自然而然就都听我们的了。

人们常常说“养儿方知父母恩”,我在出月子的时候才顿悟到我的父母扒心扒肝、掏心掏肺、离乡背井来帮助我照顾家庭,不是冲着我的儿子来的,是冲着我来的。我是他们心疼关爱的女儿啊。当我之后再看到父母苛责,首先感受到的就是他们浓浓的爱,这份可以接收到的爱让我从心里开始接纳他们与我们的差异,也让自己逐渐变得平和。

我常常会不定期安排“家庭会议”,就是坐下来交流,在打麻将的时候,陪看电视的时候,陪散步的时候,陪吃早饭的时候,不一而足。通过交流,我才看到父母是缺失的一代,他们的青春错过了美好的环境,一直在匮乏和恐惧中长大。而我出生在改革开放初期,我的世界是多元的、变化的、新奇的,我可以出于爱和探索去了解这个世界。我们对爱的理解和表达方式的传承以及我在传承中发展出来的自我,应该是我们最根本的冲突。而当我开始“看见”这种冲突背后的差异,内心的理解、不评判的态度自然就流动了起来,我们的子亲关系也在接纳中重生。

“家有一老,胜过一宝。”珍惜这恩赐,让我们的孩子得以享受人世间不同于爸爸妈妈的祖辈之爱,其实是非常幸福的。

“我做主,我选择,我负责”——尊重孩子与生俱来的灵性

整合好了家庭的关系和资源,育儿其实是顺其自然的事情,我们的挑战可能就是需要紧紧跟随孩子成长的脚步不断去成长。

在对儿子的养育上,指导我们育儿行为的准则就是“我做主、我选择、我负责”,因为我们相信他具备与生俱来的灵性,并且他在灵性上是高于我们的,我们需要做的只是跟随和支持。

儿子也给了我们巨大的信心,当我们相信他、悦纳他并允许他时,他回馈给我们的远远超出我们的预期。可以说,我们每天都被他滋养着,感觉他真的是上天的恩赐。我在与他互动的过程中,获得的最大成长就是真的理解了什么是悦纳,什么是尊重,什么是好奇,什么是陪伴。

记得儿子刚出生的时候,他的二伯对我们说:“恭喜你们,万里长征路,你们的脚后跟才刚抬起来!”我对这句话的印象十分深刻,现在回想起来,尤其觉得在育儿路上,真的需要“长路漫漫,莫忘初心”。

我与先生统一的思想大概就是这些,总结起来,关系是核心,照顾自己、爱自己是基础,这两样是育儿的土壤。所谓家庭成就孩子,说的大概就是这个吧。

感谢你阅读完第一章的所有内容,愿我们可以带着对自我身份的改变去觉知和观察,悦己乐活,进而带着这份对自己的慈悲进入到后续的内容中去,活出丰盛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