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太医院医家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余脉解散,御医难再

辛亥革命爆发以后,满清政权土崩瓦解,清太医院亦不复存在,尤其在1924年冯玉祥将宣统帝逐出紫禁城,清太医院众御医亦随之解散。众多御医流落民间悬壶济世的同时,通过或父传子业,或设立学堂、收徒授业等方式,传承着清太医院医家的诊疗特点和学术思想。

据《太医院志》所载,流落民间的末代御医中,张仲元为花翎三品顶戴,督办清查管理太医院事务;佟文斌为花翎三品顶戴,协办清查管理太医院事务;赵文魁为花翎头品顶戴,总管太医院,监管御药房、御药库事务,太医院院使;郑敏书为四品顶戴、太医院左院判;范一梅为三品衔太医院右院判;全顺、张惟寅、张德枢、翟宝全、任锡庚、袁其铭、佟成海、何继德、王文元为御医;郭荣、李锡章、艾世新、王继曾为候补御医;冯溎清、郭锡章、吴廷耀、庄寿山、董文清、董启儒为七品吏目;朱曾润、冯盛化、阎荣海、王治宽、吴锡光、胡浦源、张连元为候补七品吏目;杨世芬、杨世葆、刘文英、范承顺、翟书源、何廷俊、苏施霖、李景福为八品吏目;李振、杨得山、徐起霖、罗增寿为候补八品吏目;梁福恩、王文成、姚贵荣、周丰、白永祥、栗玉振、冯怀宽、李培痒为九品医士;张鹤书、崔敬修、广琦、张瑞恩、张彭寿、吴锡明、赵进嘉、王德继、刘乙然、马之骥、孙秀严、戴贻麟、陆宝善、王澄滨、白毓良、王文魁、程煦、吉勒罕、刘仲祺、常山、刘福年为候补医士;陈鑑、韩善长、寿徵、郭泮芹、范懋功、王泽彤、王大济、郑启斌、冯树勋、朱曾煜、朱殿华、钮之镜、王炘、张英涛、孙煜曾、殷承续为恩粮;郭志义、王常明、梅梦松、阎寿卿、尹振昌、冯则敬、王庆麟、朱玉昆为候补恩粮;陈尔康、周荣为肄业生。

以上医家在民国时期通过不同的形式推动着中医学的发展,其中影响最大者当属成立北京中医学社。《太医院志》载:“癸亥花朝,同人集中医学社……”1《医统正脉·医统正脉续刊记》载:“民国十二稔(1923),中医学社成立,发起是社者,多清太医。”《北京卫生志·机构篇》亦载:“(北京中医学社)民国十二年(1923)成立,发起者,多系晚清太医院御医。”北京中医学社中,赵文魁为名誉社长,全诚斋为社长,袁其铭为副社长,吴焕臣为总干事;任锡庚为著作股主任,瞿文楼、王忻为干事;王文元为评议股主任,白永祥、张英涛为干事;张鹤书任研究股主任,姚桂荣、郭志义任干事;刘文英任交际股主任,佟阔泉、梁福恩任干事;庄寿山任庶务股主任,梁福恩、恩粮王大济任干事;周丰任调查股主任,何廷俊、孙煜曾任干事;瞿宝安任文牍股主任,朱殿华、郭泮芹任干事2。该学社所取得的成就:一是撰写了《太医院志》。该书由末代御医任锡庚编纂,较为详细地记载了清太医院的建立、历史沿革、医事制度等内容,为后人研究清代宫廷医学、医事制度提供了较为宝贵的资料。二是重新修订、刊印了明代医家王肯堂汇辑的《医统正脉》。

末代御医及其后人、传人,在中医废存、中西医论战方面,也发挥了较大的作用。随着西方现代医学的不断涌入,民国时期,中国出现了传统中医学和西方现代医学两种医学体系并存的局面,有关中医存废之论战亦日渐拉开帷幕。针对余岩等人以《灵素商兑》等形式论证中医的不科学性,要求从源头废除中医之论,赵文魁、袁鹤侪等御医与当时的民间医家陈存仁、恽铁樵等遥相呼应,指出《黄帝内经》乃中医学的基础,离开了《黄帝内经》,中医学便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末。御医之后赵树屏还对余岩的观点逐条批驳,印成小册子,散发于北京各中医、西医诊所。这在某种程度上维护了中医学的地位,推动了中医学的繁衍和发展。

清末、民国时期御医及传人师承关系图(引自《百年北京中医》)

1 王康久.北京卫生大事记[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645.

2 董泽宏.北京中医学社对北京中医发展的影响[J].中华医史杂志,2004,34(2):104-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