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层考核,御医难成
清太医院培养御医,历时漫长。习医者首先要作为医学生在教习厅课读。医官子弟准许保送就读于教习厅,汉人需经同乡六品以上的官员出具印结和一名太医院医官作保,满人则由其旗管估领出具图结和一名太医院医官作保;而后太医院首领官查明其人粗通医书,通晓京语后,方可荐入太医院。太医院对被荐入之生员进行考核,合格者方为“医生”,但只能挂名,而不能直接进入太医院学习。太医院对医生按名排队,传其到院就读。到院就读者成为“肄业生”。肄业生就读时间为三年,学习内容主要是《难经》、《黄帝内经》、《脉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等经典医著。乾隆朝后,《医宗金鉴》被增设为肄业生学习课程,并逐渐成为清太医院主要的医学教科书。肄业生学习三年期满后,礼部组织考试,合格者成为“医士”,不合格者仍肄业。肄业期间,每年有四季考试。同治五年(1866),教习厅改为医学馆,四季考试随之改为仲春、仲秋两季考,由太医院堂官主持。考试成绩还须申报至礼部,注册登记。
太医院还有针对吏目、医士及所有医生进行的考试。每逢寅申年,太医院院使、左右院判会同礼部堂官主持,除御医外,所有吏目、医士及肄业生一律参加,称为“会考”。会考是太医院最为重视的一次大考,每六年一次;考卷、阅卷均由收掌官批阅,教习评定成绩等第,太医院堂官封送礼部复勘,吏部注册备案等。凡遇太医院应升、缺出者,由吏部查核会考成绩、有无处分事故等,并奏咨补用。成绩为一等、二等者,如无处分事故,遇缺应升时,按名次依次拟补;成绩三等者,照旧供职于太医院,不予转升;成绩四等者,罚停止参加会考一次;不列等者予以革职,然仍可留太医院效力,并可参加下次会考1,2。
针对会考,太医院制定了严格的考试章程,从考题、判卷,到考试规则都有明确的规定。据《太医院志》所载,同治五年(1866),礼部连同太医院所上奏拟定的考试章程包括:考试出题务须简明,不得割裂经文,阅卷批语亦要从简。考卷须按照规定尺寸置办,不得长短不齐,于卷面上印太医院字样中,填写参加考试者班级及姓名;下粘附签,接缝处再盖教习厅印,卷面用堂印;考前收掌官将按“正”、“大”、“光”、“明”四字填簿,照号填卷,折封后再盖教习厅印,浮签上用楷书书写姓名,旁边标明座号,再加盖教习厅印,一半在卷,一半在签;每人一卷。考试当日,考生黎明时分集合,听候点名,照号入座,点名时未到者“扣除”。考生入座后,稽查官逐号详查,签座不符合者立即扶出。题纸按“正”、“大”、“光”、“明”分号、悬挂,一概不准离座抄题。每题限定时间,时间一到,稽查官挨号盖戳,未答完者,卷面印盖“不录”之戳。统一在日落时候交卷。交卷时考生自己揭去浮签。卷面须干净,题目字句不得错落,誊写不得使用行草书,涂抹不得超过百字。教习阅卷只得句圈句点,不能浓圈密点,收掌均分,呈堂批定,等等。
清太医院医士升迁亦有明确的规定,《古今图书集成·太医院部》载:“院使员缺,由左院判升补,左院判员缺,由右院判转补,右院判员缺,由御医升补,御医员缺,由实授吏目升补,实授吏目员缺,由预授吏目升补,预授吏目员缺,由医士升补。遇有御医以下缺出,本院堂官将内直勤劳者,申送礼部转咨吏部题受。如内直补完,方将外直应升各官,按俸开列申送。有奉旨特用者,遵旨补受。”乾隆年间规定:御医、吏目缺出,所用应升迁之人需开列上奏,明白呈览。嘉庆、道光年间,两次要求全班开单呈览。同治五年(1866),清廷规定:凡御医、吏目缺员后,以会考名次为应升之员拟正,其次者拟陪,咨行吏部查核,然后由太医院请旨圈放。
可见,从肄业生到医士、吏目,再荣升为太医院御医,甚至院判、院使,既要有深厚的理论基础、扎实的临床经验,还需要高尚的医德修养,其中经历的层层选拔,所需时间应在10年以上。御医难成,可见一斑。
1 曹成文.御医养成计划[J].紫禁城,2013(7):105-110.
2 陈可冀,李春生.中国宫廷医学[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3: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