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伤后应激障碍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节 创伤应激相关的心理学概念及模型

一、心理应激和创伤概述
(一)心理应激
Selye(1956)最早提出了“应激”(stress)的概念。此后,应激及其对个体健康状态的效应逐渐成为了举世瞩目的问题,吸引了医学、心理学、生理学、社会学及其他广泛学科的注意。应激的原意是指一个系统在受到外力作用时,竭尽全力对抗出现的超负荷。Selye将这个词引入到生物和医学领域,并根据对其本质认识的发展而不断对它进行修正、补充。应激可以看作是各种过强刺激或面临的危险,也可用来指不利刺激所引起的心理、生理和行为反应。大多数个体都有接受刺激并做出反应的能力,能够最终恢复到平衡和健康的状态。但少数个体在刺激出现后则表现为某些精神障碍或引发躯体疾病。由应激引起的精神障碍称既往称为心因性精神障碍,现被归类为应激相关障碍(stress-related disorders)。
(二)应激源
应激源(stressor)是指各种超过了阈值的刺激。根据应激源的性质可分为物理性质和心理社会性质。前者如高温、严寒、药物、强光等,后者是生活中发生的各种改变,如语言刺激(被辱骂)和文字刺激(绝交信)等,均可引起心理反应和生理反应,都可构成精神刺激。精神病学和心理学主要关注心理社会性应激源,即生活事件。具体可分为:
1.婚恋及家庭
主要包括恋爱受挫、遭离弃、夫妻长期分居、配偶有外遇、夫妻关系不和、离婚、经济纠纷和配偶患病、死亡等;家庭内部矛盾还包括家庭成员之间的矛盾及子女“不听话”,学习成绩差,升学、就业困难,对婚恋的态度与父母不一致等。此外,家庭成员间宗教信仰或社会政治观点、教育子女等方面的重大分歧也会成为长期慢性的应激源。
2.职业或学业
现代社会竞争压力增大,职业转换频繁等均可构成应激源。包括:在职业的环境中,与上下级或同事的人际关系长期紧张,晋升、晋级受挫、职业负担过重、无法胜任工作,对职业不满意,工作频繁调动,受到处分,对职业毫无兴趣等。学业方面则表现为负担过重,家长对学习成绩要求过高,考试与升学失败,与老师、同学关系紧张,转学引起环境适应不良等。
3.社会环境变化
包括自然灾害与人为灾害,如地震、洪水、海啸、车祸、空难、战争、经济萧条、大规模传染病等。
4.个人特殊经历
个人先天或后天缺陷,如某些遗传病、精神疾病、难治性疾病、意外致残、被虐待、遗弃、强暴、绑架,此外,失业、经济破产、政治冲击与法律纠纷等,都可能成为重要应激源。
(三)应激反应
个体遇到生活事件时,会引起的心理、生理和行为的改变,称为应激反应(stress response)。生理上可表现为呼吸、心率加快,血压增高,肌肉紧张,尿频,出汗等;精神方面则可能出现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情绪不稳,易激惹,紧张恐惧,焦虑不安、兴奋激越或意志消沉。应激反应的强度与持续时间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一般刺激的强度与反应之间呈正相关,弱刺激引起弱反应,强刺激引起强反应。当刺激强度增大到超过最大反应界限时,此时不再引起反应强度的增加,甚至反而会下降。大脑皮质可出现反常相(强刺激引起弱反应,弱刺激引起强反应)与超反常相(阳性刺激引起阴性反应,阴性刺激引起阳性反应)。因此,个体在遭遇应激事件时,随着损失增大,情感反应会愈加明显,但超强的刺激却反而会引起情感麻木的状态。
(四)应对方式
应对(coping)是指为了适应环境,个体所做出的有意识的努力。如果形成一种习惯使用、相似的应对手段就构成一个人的应对方式(coping style)。应对可以针对面临的问题,挑战或困境(针对问题的应对,problem-focused coping);也可以以缓解情绪为目标(针对情绪的应对,emotional-focused coping)。有利于问题的解决、重新适应和心理成长的应对称为积极应对;而延误问题解决,带来更多或是更为复杂的心理困扰的应对则为消极应对。
(五)心理创伤
1.概念
创伤(trauma)概念源于希腊语中的“损伤”一词,既包括由某种直接外力所造成的身体损伤,也包括某种强烈情绪伤害造成的心理损伤。心理创伤主要是由各类应激源所造成的强烈情感失控反应和心理伤害。当突发事件超过个体承受阈值,就可能会出现心理创伤。引发心理创伤需要外部刺激事件诱发、心理和社会等相关因素的相互作用。
2.特征表现
灾难事件发生时最普遍的心理体验是高度警觉、强烈恐惧和持续焦虑。此时个体易对相关事件或信息刺激反应过度,甚至出现惊吓反应。灾难事件结束后,过度的警觉性反应会扰乱个体的正常生活,产生“衰竭”。分离体验是遭受创伤个体常常表现出来的症状,主要表现为意识与记忆正常联结过程的隔断,即“认识孤立”(knowledge isolation)和情感分离。分离体验反映了个体在认知和情感上试图远离创伤,将部分或全部经历,从痛苦体验经历中隔离出来。这时侵入性创伤记忆与痛苦情感之间的联系就会被选择性切断,阻碍与外界建立正常的联系。有的个体还会出现情感麻木、对过去经历选择性遗忘、感觉过敏或对疼痛的忽视,幻听等症状。
3.心理创伤的根源
心理创伤在本质上都是由强烈负性情绪记忆引起的。研究发现,个体会更加难以忘记对情绪性事件的记忆。人对情绪信息的加工存在负性偏向,往往对负性情绪信息更敏感。负性刺激事件越强烈,情绪体验也越强烈。个体试图忘却一件事情时就要从情感上和相关的信息完全隔离。然而,记忆中的情感因素往往破坏这一过程。那些曾经经历的创伤事件都与个体亲身的情绪反应和情感体验相联系,不断重复的、持久而强烈的负性情绪体验往往是灾难给个体留下长久心理阴影的根源。
(六)心理创伤的中介因素
1.认知评价
应激反应的大小与个体对应激源的评估有关。个体面对各种刺激时,首先会辨认其性质,对它与个体的关系进行评估,据此产生相应的情绪、行为反应,出现阳性情绪反应与趋向行为或阴性情绪与回避行为。这一过程受到个体人格特征、价值观、知识水平、既往经历、社会支持程度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个体会根据自身价值观、认知与应对方式、可利用社会支持情况等进行评估。应激源是否会致病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体对应激源的认知评价。
2.可预测性和控制性
不可预测和不可控制的事件更容易使使个体陷入无助和无望,甚至产生精神障碍。许多资料表明,可预测应激源会比不可预测应激源的影响小。当个体相信自己可以控制时,应激源的影响就会减小。
3.应对
是个体对应激源的负面影响进行调节的过程。应对资源是指对付应激源的物质和时间条件。应对方式指个体面对内外环境压力及有关情绪困扰而采用的方法或策略,问题取向的应对是指通过改变事件而不是改变自己来减弱心理应激反应。情绪取向应对则是通过改变自身、调整自我而减轻应激事件造成的影响。
4.社会支持
包括家庭、亲友、同事和团体的帮助和支持。社会支持的性质会影响个体应对能力。社会支持还包括个体如何识别他人的关心和帮助。社会支持过多或错误同样也会导致不良的后果。
5.人格
应激源对不同人格的个体有着不同的影响。持续从心理上回避应激源、把应激源视为长期的灾难性威胁及对克服困境悲观失望的个体,应激引起的健康问题往往更普遍。
二、心理应激学说
Selye、Holmes与Rahe以及Lazarus等人通过对应激的广泛研究,建立了重要的应激学说,包括:①Selye的应激学说(从基本的生理学观点来说明),强调了人体的神经内分泌系统与应激反应的关系;②Holmes与Rahe提出的生活适应模式及随后的疾病发作学说(从社会学角度进行说明),专注于生活变化对健康与疾病所造成的影响;③Lazarus的应激与应对模式(从心理学角度说明),研究重点是对应激的认知与评估。
(一)Selye的应激反应学说
1950年,Selye出版了《Stress》,该著作从此影响了全世界对应激的研究。Selye从基本的生理学观点来说明应激,认为应激是身体对任何需求做出的非特异性反应,是整个身体对任何作用于它的刺激所进行的调整,调动全身心来抵抗或适应有害因素。表现出全身性不适,如:疲倦、精神不振、食欲下降、睡眠不佳、情绪低落、易发脾气等。不论是欢乐或悲痛的情感性应激性事件,都可起到应激源的作用,而身体对这些不同事件的反应是非特异性的整体反应。Selye还认为应激反应是持续一生的,应激的完全解脱就意味着死亡。该理论认识到生理变量可以作为测定应激源影响个体的客观指标,且比心理指标更具有信度和效度。
该理论还首次将应激与疾病联系了起来。大多数疾病都有一些共同的症状和体征,如:体重下降、疲乏、疼痛、失眠、颤抖、出汗以及胃肠道症状等。该理论认为任何刺激,都无法产生完全特异的反应,只是产生相同的反应群,他称之为,全身适应综合征(general adaptation syndrome)。人体对局部应激发生的反应则称为局部适应综合征(local adaptation syndrome),如局部炎症。全身适应综合征和局部适应综合征都表现为三个不同的阶段:
(1)警报反应期(stage of alarm reaction):
这是应激源作用于身体的直接反应,表现为体重减轻、肾上腺皮质增大和激素增加,应激源太强时也可能会导致死亡。
(2)抵抗期(stage of resistance):
是机体内部防御力量动员的表现,此时肾上腺皮质恢复正常,激素水平保持稳定。如果应激源持续存在,机体又可以适应,抵抗期就会持续。若克服了应激,则为成功适应,意味着人体防卫与屈服两者之间达到平衡。否则会进入第3期。
(3)衰竭期(stage of exhaustion):
发生在应激源十分强烈或应激长期存在时,体内适应性资源耗尽,抵抗力下降。表现为体重减轻,肾上腺增大,进而衰竭,激素分泌先增加继而耗竭,最后全身衰竭危及生命。
(二)情境知觉学说
应激是一种可被察觉到的威胁,这是Lazarus综合了刺激与反应两种学说而提出的观点。该学说认为,应激发生于个体无法应对或调节的时候,它的发生并不必然伴随某种特定的刺激或反应,而是个体察觉或认为有威胁情境存在时才会发生。这种评估来自对环境的压力以及个体处理这些压力的能力。该理论认为,刺激的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知觉因素的作用,不同的知觉会产生不同的反应。该说法可解释不同个体对同一应激源反应的差异。
(三)应激系统控制理论
Engel提出了生理-心理-医学应激控制理论,强调需重视应激的心理学因素。该理论认为临床诊断应当考虑患者过去和当前生物、心理、社会因素的综合矩阵,需注重各种治疗方法的交互作用及患者的心理支持系统。
三、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理论模型
PTSD是个体在创伤后出现的一种严重应激障碍,对个体的生活状态和心理状态(认知、情绪、躯体和人际等)均产生广泛的影响。目前的心理学研究主要从应激的生物学反应、心理动力学、行为主义、认知理论等方面阐述了PTSD的理论模型。
(一)一般适应综合征模型
该理论模型认为生物个体具有先天的驱动力来保持体内平衡,但个体的适应能力有其有限性,应激源可能会把这种平衡打破。根据Selye的个体应激全过程理论:应激反应包括警戒反应阶段、抗拒阶段和衰竭阶段。如果应激源非常严重,则个体到了衰竭阶段仍不能成功应对,就会趋于衰弱,出现应激障碍。由此可见PTSD产生于衰竭阶段后期,是个体对应激源应对失败的结果。
(二)心理动力学模型
心理动力学模型对应激主要围绕焦虑来进行论述。该模型认为当“本我”、“自我”和“超我”出现相互冲突时,就会导致焦虑的出现。其中,神经质焦虑是指威胁性“本我”冲动突然进入到人意识层面而产生的反应;而现实焦虑则是针对真实外部威胁的反应;道德焦虑是指由于意识到自己的思想行为不符合道德规范而会受到的良心的谴责。心理动力学理论认为,“本我”中的一种本能驱使个体远离创伤性事件,但当自我的力量无法抵挡强度过大的应激源,或超我的力量抑制了本我的内驱力时,本能就会出现冲突焦虑的结果,从而来降低自我的要求和超我的力量。因此,PTSD是“本我”、“自我”、“超我”之间相互冲突产生焦虑的最终结果。
(三)学习理论模型
行为主义者的主要观点就是行为决定心理。经典条件反射认为,如果条件刺激常常伴随着无条件刺激出现,条件刺激就会在没有无条件刺激的情况下使个体出现条件反应。这个过程就是个体习得性条件反射,之后个体看到条件刺激即出现类似条件反射的应激反应。PTSD的产生是由于应激源充当的条件刺激与巨大声响、恐怖场景、震颤等无条件刺激一起出现时形成了条件反射。当无条件刺激消失时,个体只要接触到与其有关的人或事就会产生PTSD症状。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认为,行为的改变取决于结果的好坏。当某种行为频率的增加有助于个体减少焦虑和恐惧时,即表现为“强化”,可以解释应激的回避性行为。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认为PTSD中出现的回避、警惕性提高是个体为了避免焦虑的出现。条件理论提示由线索引起的重复体验可减少恐惧以及回避的关键作用,较为清晰地解释了PTSD的主要特征,认为创伤遗忘可能是由于不去想或不去谈论,也可能是创伤发生时的情绪状态无法再呈现,是没有类似的刺激继续引发相关的反应。
(四)认知交互作用模型
该理论认为应激的产生主要是由于个体对应激源的认知。不同个体对同一应激源会产生不同的反应,该过程取决于个体自身的认知图式。并会进一步对应激源进行初评价、次评价和再评价。初评价是指个体确认应激源与自己是否有利害关系。次评价则是个体对自己反应行为的调节和控制,当个体无法有效应对时就会导致应激反应产生。再评价是指建立在初评价和次评价基础上的反馈性行为。PTSD在不同个体中的严重程度不同,这是不同个体对于应激源不同的初评价、次评价和再评价的结果。如果某一个体能够对应激源有合理的认知或者尽早地对该个体进行危机干预,那么PTSD症状可能有效地缓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