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腹、盆腔包虫病
腹、盆腔包虫病包括:肠管,肠系膜、腹膜、大网膜及盆腔脏器、膀胱、子宫、附件等部位的包虫囊肿,因包虫皆与周围组织粘连,往往难以明确原发部位,并在诊断与治疗方法皆相近似,故一并讨论之。
一、概述及临床资料
腹腔原发性包虫是指由六钩蚴直接发育而长成的包虫,继发性包虫是由原发包虫破裂,原头蚴播散移植,或包虫外囊破裂将完整的包虫、脱出或包虫破裂子囊游离于腹腔被网膜、系膜、肠管等浆膜包裹形成新外囊继续生长而成的包虫。
腹盆腔包虫囊肿患病率占4%~10%,腹盆腔原发性包虫多为单发,而其发病率只占腹盆腔包虫的15%,腹盆腔包虫常因肝包虫破裂或手术治疗时,囊液污染腹腔而继发,故多发囊肿多于单发,腹腔与其他脏器如肝、肺、膈肌、脾、肾、输尿管等同时多发者,约占腹盆腔包虫病的85%。截至2013年底,新医大一附院就诊的10 012例包虫病例中356例为盆腹腔包虫病,其中2002年至2012年十年手术治疗的近1400例囊型包虫病人中130例为盆腹腔包虫病,其中除21例原发性单发腹盆腔包虫外其余109例均为多发腹盆腔包虫并有包虫破裂或肝包虫手术史。
腹盆腔多发包虫囊肿中有的呈弥散性可有数以百计的包虫,小如米粒状,大似拳头,主要沿腹膜腔间隙分布,位于肝下间隙,右肾旁间隙、右结肠旁间隙及子宫直肠陷窝内,包括肠管、肠系膜、腹膜、大网膜及盆腔脏器的囊型包虫病。
二、诊断依据
(一)接触史
生活在牧区,有与犬、羊直接的接触史;或城镇居民有间接的接触史。
(二)临床症状
腹腔包虫的病程—般均较久,早期无自觉症状。包虫逐渐增大,可产生压迫症状,自觉腹胀,坠痛,饭后饱满,食欲不佳,消瘦体弱,多发性包虫病可占据腹腔大部,使腹壁膨胀,相继出现压迫症状。可因压迫肠道产生机械性不全肠梗阻;因压顶膈肌升高,表现为膈肌活动受限而呼吸短促,甚至不能平卧;因压迫下腔静脉呈现下肢水肿;盆腔包虫可因压迫膀胱或直肠,出现排尿或排便症状;而女性包虫囊肿压迫子宫、输卵管,引起下腹坠胀,月经失调;若妊娠期包虫囊肿可因其受挤压易破裂或继发盆腔感染。
1.腹腔包虫合并肠梗阻
囊型包虫在腹腔内寄生发育过程中,因组织脏器的纤维增生包绕包虫囊肿而形成外囊,其周围浆膜组织反应渗出纤维素,形成膜状或及索条状粘连,从而使腹腔脏器与肠管广泛粘连,易导致机械性不全肠梗阻,可反复发病并逐次加重。
2.腹腔包虫合并感染
其发生率远低于肝包虫,约占腹腔包虫的10%,常见于病史久的多发性包虫。感染原因主要由于包虫囊肿衰老,活力退化或子囊过多,营养供给不足,而可致变性坏死;亦可因邻近脏器炎症浸润所致。
腹腔包虫的外囊较肺包虫的外囊壁厚,具有一定的屏障作用,故可将炎症局限于包囊内,因而全身炎症反应较轻,仅有隐痛,长期低热,食欲不佳,体质消耗,贫血瘦弱;局部触诊除具有包虫的典型征象外,尚有触痛及叩击痛,但罕见有腹膜炎者;有时甚至手术发现囊液已呈脓性,而无明显的疼痛症状和腹膜炎体征。
3.腹腔包虫合并破裂
发生率低于肺包虫,约占腹腔包虫的5%,破裂原因主要是外力挤压。由于腹腔包虫的外囊壁较肺包虫厚韧,故一般震动不易破裂,当腹部挤挫伤或包虫感染,囊壁炎症浸润,可发生坏死穿孔,而破入腹腔或肠管内。
(1)腹腔包虫破入腹腔:
由于腹部外伤所致,多引起急剧的全腹膜炎甚至过敏性休克。经抗休克及手术摘除包虫囊肿,并大量清洗腹腔。曾遇特殊案例儿童患腹内移动性包块2年,无因任何不适而未就医。患儿在学校玩压板游戏,木板挤挫伤腹部,当即全腹剧痛,卧地不起,急送至医院,患儿已呈现意识模糊,面色苍白,口唇发绀,呼吸急促,四肢发凉并出冷汗,脉搏细速,血压测不出,触腹部呈全腹压痛及反跳痛。诊断为急性腹膜炎并休克,立即给予抗过敏性休克及急诊手术探查腹腔所见:为大网膜包虫,外囊壁破裂,包虫内囊破裂,囊液溢入腹腔,仍可见内囊皮及少许囊液仍留在外囊腔内。遂将内囊摘除,吸净残存囊液,反复冲洗腹腔,抗过敏后休克治愈出院。但该患儿6年后腹腔又摘除13个腹腔包虫。由于包虫囊肿可合并细菌感染,导致囊壁变性坏死,有时可穿孔破入腹腔,形成肠袢间脓肿,若确诊可给予手术清除包虫残腔及脓腔充分引流可临床治愈。
(2)腹腔包虫破入肠管:
肠包虫或与肠壁粘连的包虫囊肿,久经压迫,其外囊壁受炎症浸润,可发生变性坏死及穿孔,包虫囊肿可破入肠腔内,囊液涌进肠管内,可继发肠蠕动增强,而呈阵发性腹痛,伴有腹泻亦可见有排出子囊或内囊碎片。若包虫囊壁与肠管间引流通畅,则内囊可完全排入肠腔,而残腔缩小,甚至有闭合的可能,即自身内引流而自愈。但一般均继发感染,外囊残腔内遗留的内囊成为异物,坏死化脓经久不愈。须手术切除残存的包虫及肠瘘。有病例为证:1例下腹部包块两年之久病人,入院检查触到拳头大包虫囊肿已固定于盆腔,伴有下腹疼痛及排便困难。正在灌肠通便时,病人突发腹痛,遂入厕随粪排出大量脓性水样稀便及多个子囊,再盆腔触诊发现包块明显缩小,但病人有里急后重感,并且数日继续排便带子囊。结肠镜检查发现在乙状结肠与直肠交界部的前壁有一穿孔,遂将穿孔点扩大,取出包虫残留内囊,置入多孔塑胶管充分引流而治愈。
(3)盆腔包虫破入阴道:
曾遇巨大包虫囊肿在盆壁固定不动,住院拟准备手术期间,正在如厕时突然由阴道流出水样液体及数子囊,当日如厕4次陆续排出子囊而包块消失,故未行手术而自愈。另有病例为证:一例已形成包虫囊囊肿阴道瘘合并外囊残腔感染,可见由阴道分泌脓液,呈间歇性排出“凉粉皮”样碎片,且经久难愈,遂经腹腔切除包虫外囊方治愈。
(三)局部体征
腹腔包虫的有效诊断方法是触诊,其典型体征应是无痛性可移动的球形或马铃薯样的包块,大小不等,可单发或多发,多边缘整齐,界限清楚,表面光滑,触之鼻尖硬度,压之具有弹性,叩之可有“包虫囊震颤征”,尤巨大包虫囊肿为明显;腹部隆凸呈妊娠状腹型,若为多发相同特征的包块,则易与其他腹部肿瘤鉴别。弥漫性多发包虫囊肿可使腹部增大,外观可呈蛙腹或凹凸不平。女性病人随着妊娠期而将包虫推移至上腹侧方,甚至可受挤压而破,继发过敏性休克。盆腔包虫逐渐增大而与盆壁粘着而固定,呈现为不易推动包块,则须与卵巢囊肿鉴别,后者张力较弱,叩之有波动感而无震颤征。卵巢囊肿扭转后,局部体征酷似包虫,但多发病较急,持续性疼痛甚至呈急性绞窄征而与包虫囊肿有所不同。
(四)检查方法
1.实验室检查
血清学检验,血常规改变,同肝包虫病检查。
2.免疫诊断
同肝包虫病检查。
3.超声波检查
B型超声检查须避开含气的肠管,可探及包虫囊肿显示边界整齐、密度均匀、无回声的液性暗区,若有子囊则在暗区内出现多个小光环,详见第六章第三节。
4.X线检查
多无直接X线征象,可有间接征象,即邻近胃肠道受压移位或变形。腹腔多发或巨大包虫囊肿,可压顶双侧膈肌升高,使其活动受限。病史长者可显示外囊钙化影像。
5.CT检查
CT表现:单发或者多发腹、盆腔囊型包虫病灶,分布于腹盆腔脏器间隙中或者位于盆壁附近间隙中,可见推压邻近的脏器,且不同程度地伴有腹腔内脏器的囊型病灶。依据腹腔、盆腔内病灶的形态表现,将其分为四类:
(1)单纯性囊型包虫:
表现为腹腔或者盆腔内单发或多发的圆形或类圆形囊性低密度灶,囊液的CT值为18~29HU,无强化。囊壁内缘光滑,壁厚薄不甚均匀,厚度约1~4mm。图6-2-1、2。
图6-2-1 腹腔单纯性多发囊型包虫
腹腔肠袢间、结肠沟及后腹膜多发圆形、类圆形囊性低密度灶,无强化,囊壁光滑,壁厚较均匀
图6-2-2 单纯性腹、盆腔囊型包虫
盆腔内多发的圆形或类圆形囊性低密度灶,囊液的CT值为18~29HU,无强化。图片由徐明谦提供
(2)多子囊型包虫囊肿:
在囊型肿物内还可见更低密度大小不一的子囊。子囊在母囊内或偏一侧,或散在于母囊液内,或占据母囊内所有的空间,使少量的母囊液限制于囊中央或分散于子囊之间,整个病灶中似有厚隔分开,形状如同玫瑰花状或桑葚状。图6-2-3、4。
图6-2-3 腹腔内见多发大小不等之囊性肿块,其中一个大囊内见多发更低密度子囊影
图6-2-4 盆腔囊性肿物内可见更低密度大小不一的子囊。子囊散在于母囊液内。母囊液密度较高
(3)囊肿钙化:
囊型包虫的钙化表现为囊壁的弧线形钙化。
(4)并发破裂或感染型:
囊肿发生破裂后,部分剥离的内囊膜与外囊之间有一间隙形成“双壁征”,完全剥离的内囊膜发生折叠、卷曲并悬浮于囊液中似“水蛇征”或“飘带征”;继发感染者可见囊液密度增高,囊壁及其内容物明显强化。
三、手术治疗
腹腔包虫的手术治疗原则是:与大网膜、肠系膜粘连的包虫,分离后做全囊摘除,若包虫与周围组织粘着不易剥离者,可连同周围组织一并切除;若包虫与脏器粘连紧密并广泛难以剥除者,仍可采用内囊摘除术,其手术方法与肝包虫内囊摘除方法相同,仍须注意严防囊液外溢,由于腹腔脏器的浆膜面积广大,吸收力强,囊液漏入腹腔后可速引发过敏反应;此外尤其慎重保护囊周组织免于原头蚴播散于肠袢深处,不易清除而种植成为多发腹腔包虫囊肿。
腹腔多发包虫囊肿可多达数十个囊性占位,散在于腹腔各部,手术仅采取一个切口难以显露完全时,须考虑分部分期手术,术前严格评估,做出针对全腹部的包虫有计划的分区手术,分阶段完整切除或内囊摘除多发包虫囊肿为目的。值得关注是当腹腔包虫囊肿往往数以百计,施行全囊剥除或内囊摘除的手术时间较长,创伤甚大,可致反复过敏导致休克,故术中须严密观察生命体征,预防干预过敏性或创伤性休克。
四、典型病例
病例报告
病人女性,49岁,“腹部逐膨隆10年余”为主诉入院,仔细询问病史发现病人14年前因腹部外伤出现腹部剧痛,伴有休克症状,经治疗3天“痊愈”出院,近年来发现腹部逐膨隆,在当地腹部超声诊断为腹盆腔多发囊型包虫,入院后CT检查提示病人腹部明显膨隆,膈肌抬高,肝脏、腹腔、盆腔内充满多发大小不等的子囊型包虫囊肿(图6-2-5)。两年实施3次手术并长期严格抗包虫药物治疗,随访5年未发现复发。
图6-2-5 肝脏、腹盆腔多发多子囊型包虫囊肿
(邵英梅、吐尔干艾力·阿吉、赵晋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