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临证备要十六讲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黄 芩

黄芩味苦,性寒,归肺、大肠、肝、胆经。功能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凉血安胎。主治湿热证,热毒炽盛证,血热妄行证以及热扰胎元之胎动不安等。

临床使用黄芩时,应注意黄芩的药材性状、作用部位、主治病证、适宜脉象、应用方法、使用禁忌等几个方面。

黄芩以根入药,生长时间短者,根呈条状而坚实,名条芩、子芩;生长时间长者,根呈片状而空虚,名片芩、枯芩。条芩坚实,质重而下行,长于清大肠经热邪;枯芩质轻,轻飘而走上,擅泻肺经火,清肌表热。古代本草另有一种因产地不同而区别枯芩、条芩的说法,如《本草纲目·第十三卷》记载:“西芩多中空而色黔,北芩多内实而深黄。”北芩指现今河北所产者,西芩可能是滇黄芩。目前所说的片芩与条芩,主要是指生长时间不同之黄芩。

黄芩的作用部位主入肺、肝胆、大肠经。黄芩、黄连、黄柏均能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但黄芩擅清上焦热邪,黄连擅清中焦热及心经热邪,黄柏擅清下焦热邪。故上焦有热邪,尤其是肺热,当重用黄芩以清之。李时珍《本草纲目·第十三卷》记载:“予年二十时,因感冒咳嗽既久,且犯戒,遂病骨蒸发热,肤如火燎,每日吐痰碗许,暑月烦渴,寝食几废,六脉浮洪,遍服柴胡、麦门冬、荆沥诸药,月余益剧,皆以为必死矣。先君偶思李东垣治肺热如火燎、烦躁引饮而昼盛者,气分热也,宜一味黄芩汤以泻肺经气分之火。遂按方用片黄芩一两,水二钟,煎一钟,顿服。次日,身热尽退,而痰嗽皆愈。药中肯綮,如鼓应桴,医中之妙,有如此哉!”我临床根据这则医案,将黄芩用于治疗肺热咳嗽的处方中,每可收效。

黄芩入胆经,苦寒直折,长于清泄少阳经热邪,且每与柴胡同用。《本草纲目·第十三卷》记载:“用黄芩以治手足少阳相火,黄芩亦少阳本经药也……柴胡退热,不及黄芩。盖不知柴胡之退热,乃苦以发之,散火之标也;黄芩之退热,乃寒能胜热,折火之本也。”在这里还要特别提一下点,黄芩与竹茹,虽然都可入胆经以清热邪,但黄芩侧重入胆经以治寒热往来,竹茹侧重入胆腑以治心烦呕吐,当予区别。

黄芩擅清大肠经热。《伤寒论》以黄芩为主的黄芩汤,主治“太阳与少阳合病,自下利者”,《神农本草经》谓黄芩主“肠澼泄利”。都是擅清大肠经热的最好例证。而其中,以子芩治泻痢尤效。

根据黄芩的作用部位,在临床上我常用它治疗心下痞证。正如《药征·卷中》所载:“黄芩主治心下之病也。若呕吐者,若下利者,有心下痞之证也,则得黄芩即治矣。其无此证者,终无效焉。无他,治心下痞也。”这段文字是说黄芩虽可治呕吐、下利,但同时兼心下痞者,用之才有疗效,若不兼心下痞者,用之也无功。这是该书作者通过对《伤寒论》用黄芩经验的总结,并结合个人经验而得出的结论,有参考价值。

在应用黄芩时,还应注意患者的脉象特征。正如《脾胃论·卷下》加减平胃散方后所提到的:“如脉洪大缓,加黄芩、黄连。”《本草纲目·第十三卷》也指出:“脉不数者,是里无热也,则黄芩不可用也。”从古人应用经验可以看到,黄芩适宜脉象应为数脉或洪大脉,至于《脾胃论》所言“缓”脉,当是脉势之大而缓,非指缓慢之“缓”。基于这些,我临床诊及紧细脉或迟细脉时,一般不用黄芩。

但临床应注意,黄芩寒凉伤阳,而腹痛多属阴,故腹痛应忌用黄芩。正如《伤寒论》小柴胡汤方后云:“若腹中痛者,去黄芩,加芍药三两……若心下悸,小便不利者,去黄芩,加茯苓四两。”《脾胃论·卷下》调中益气汤的方后也云:“如恶寒、腹中痛,加中桂三分,去黄芩。”至于心下悸、小便不利,是阳虚水停为患,黄芩苦寒,用之与证无益,反或偾事,亦当慎用。

黄芩入汤剂,应注意煎煮时间。我临床用该药,如与群药共煎,则意为重在治疗心下痞、下利等中下焦病证。若将黄芩后下(煎煮时间短),则重在治疗上焦热证,尤其是清利头目,有较好疗效。

治一女性患者,30岁,近因工作繁忙,心绪烦杂,出现头昏头胀,耳鸣烦躁,血压轻度升高,脉弦长有力,舌红苔薄黄。嘱用黄芩10g,开水浸泡,代茶饮用。用药一天,症状减轻,三天基本消失。

另外,若用黄芩水煎外洗,也具有抗过敏作用,对改善皮肤过敏症状有一定作用。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黄芩具有退热,利尿,降血压,抗癌,抑制前列腺增生,镇静等作用,对于痢疾杆菌、伤寒杆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百日咳杆菌及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肺炎双球菌、流感病毒等有抑制作用。

黄芩常用量3~9g。脾胃虚寒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