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氏女科临证心悟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八节 种子论

女性不孕或反复流产的发生率逐年升高,已成为影响人类发展与健康的一个全球性医学和社会学问题,二十年来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等助孕技术的兴起,提高了妊娠成功率并获得较大成功。尤师从现代医学及中医对女性生殖的认识综合出发,针对子宫内膜容性差与卵泡发育异常所致的不孕、反复流产,以及IVF-ET中胚胎反复着床失败患者,从中医脾肾着手,特创分期种子法(图2-9),临床多获良效。

img

图2-9 尤氏种子论图解

一、妊娠中西医现论

1.妊娠生理概述

女性的生殖系统由卵巢、输卵管、子宫、阴道和外阴组成,这些器官的功能包括分泌激素、排卵、受精和分娩。其中卵巢是女性生殖系统最主要的器官,女性孕育是极其复杂的过程,其中涉及内分泌系统、神经系统、免疫系统及遗传等多种问题。

正常情况下,进入育龄期后、月经正常的女性,每个月经周期都有1个成熟卵子排出,精子在女性阴道内能生存1~3天,卵子排出后能生存1天左右,女性排卵时间一般在下次月经来潮前14天左右。若女性在排卵期前后有正常的性生活,一方面男子睾丸能产生正常的精子、女性拥有成熟卵子排出;另一方面生殖道通畅无阻,卵子在输卵管壶腹部与峡部受精后,受精卵开始有丝分裂,经过桑葚胚再形成胚泡,在受精后第6~7天,由输卵管运送至子宫,在子宫内膜着床。胚泡的滋养细胞亦逐步增生成绒毛,使胚胎与母体间的联系形成。而受精后24h,受精卵即产生“早孕因子”,早孕因子与免疫、内分泌等联系密切,对预测流产和早期胚胎死亡具有一定意义。

倘若女性的内分泌失调,致使排卵障碍或卵巢功能欠佳,或因生殖道感染、输卵管因素、子宫内膜环境不良,甚则免疫、遗传因素,以及男性精子异常,均可导致女性受孕困难甚至不孕,或者反复流产,故当需注意。

2.生殖之病,卵巢为本

女性不孕症虽有多种致病因素,但其中生殖系统的内分泌因素占有重要地位,在不孕及反复流产患者中,卵巢功能障碍、黄体功能不全等属内分泌因素,约占1/3以上,而卵泡的发育与内膜的容受性与生殖系统的内分泌息息相关。尤师认为女性以卵巢为本,其在女性生殖方面具有重要的双重功能:一方面是生殖细胞在多级卵泡内发育成熟,另一方面作为生殖内分泌器官,产生雌激素、孕激素、雄激素等多种甾体激素。现代医学研究证明,卵巢能够合成分泌20余种激素和生长因子,而这些微量物质控制着人体生殖、免疫、神经、骨骼等九大系统的400多个部位,维持系统器官的“青春”和“活力”。当女性衰老时首先表现在卵巢的功能上,故女性生殖以卵巢为本。

3.中医识孕

(1)“男子精壮,女子经调”——有子之道:中医对受孕机理的最早认识在《黄帝内经》中即有体现,指出女性“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丈夫八岁,肾气实,齿更发长;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泻,阴阳和,故能有子。”明确指出了妊娠的机理。《黄帝内经》云:“两神相搏,合而成形,常先身生,是谓精。”强调了“精”在生殖中的关键作用,《黄帝内经》故此突出了“肾藏精”“肾主生殖”的理论基础,而在此理论基础上,后世医家不断充实,提出“男精壮,女经调,有子之道”“姻媪之时,顺而施之则成胎”“胎之所居,名曰子宫”等有关妊娠机理的各要素。

(2)“冲任失调,脾肾首当”——不孕核心:《黄帝内经》已明确指出男女双方在肾气盛、天癸至、任通冲盛的前提下,女子月事以时下,男子精气溢泄,阴阳和,便可有子,故不孕及反复流产的因素关乎男女双方。对于女性不孕而言,则必重视“脾肾”“心肝”之间的联系。

二、尤氏种子理论

尤师对子宫内膜容性差与卵泡发育异常所致的不孕、反复流产,以及IVF-ET中胚胎反复着床失败等,常采用健脾养膜法以种子、摄托系固法以安胎。所谓摄托系固即从脾肾着手,分期安胎,停经40天前,土生万物,重在摄托;停经40天后,水润万物,重在系固,其疗效显著,增加了妊娠成功率,为不孕症治疗和IVF-ET中医生殖辅治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

1.种子对象选择、治疗对策

(1)种子干瘪——卵泡发育不足

表现特点:女性的精神压力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不断增加,精神紧张焦虑,同时饮食问题、社会、自然环境等不良因素易致卵泡发育异常,如卵泡生长过慢、扁卵泡等。卵泡生长过慢是指月经周期第16天时,最大卵泡直径<15mm,扁卵泡是指卵泡长短径之差超过3mm,两者均可致女性不孕或反复流产。

治疗核心:采用“时空论”——借助现代医学检测技术,归纳总结卵泡异常发育的不同类型,运用时空观思维结合子宫内膜的消长规律诊断,运用中医药进行辨卵调泡(详见“时空论”)。

(2)土壤稀薄——内膜容受性不良

表现特点:近年来,女性因非意愿妊娠而行人流手术的频率逐年增加,反复人流可使子宫内膜变薄,以致月经量少或月经后期,也可使内膜容受性降低而不能摄胎孕。在IVF-ET的过程中,内膜容受性不良也是导致胚胎反复着床失败的重要因素之一。

治疗核心:采用“耕耘论”——该类患者以“肾精不足,精血亏虚”为核心病机,治疗时以“病症结合,分期论治,整体调节”为原则,进行辨证调护(详见“耕耘论”)。

2.孕前以养膜助卵,土爰稼穑

针对以上病症的特点,在“时空论”与“耕耘论”基础上,从脾肾着手,采用健脾养膜法以种子、摄托系固而安胎,使其“种子”顺利种植于“土壤”。

(1)氤氲养膜助卵,促其摄精成孕:因种子对象卵巢功能往往欠佳,故根据其病因病机特点以脾肾虚为核心,与心、肝密切相关,而“瘀”为其主要病理环节,尤师结合多年临床经验,自拟助卵方,使阴阳平衡,气血畅通,冲任调达,血海充盈,天癸复至。

同时,在现代医学技术下,利用妇科B超辅助手段,监测卵泡生长发育情况,拟于月经周期第11天行第一次监排,卵泡大小10~15mm,卵泡每天增长约1mm;女性正常情况下当卵泡直径>15mm,卵泡则每天增长约1.5mm,内膜同步增长约0.3mm,在计算控制下,安排同房最佳时机。

(2)经前土爰稼穑,健脾养膜种子:胚胎着床是胎孕的重要过程,又称为植入,是指胚胎侵入子宫内膜的过程,主要取决于胚胎侵入能力及子宫内膜容受性这两个重要因素。中医认为:脾“五行属土,土爰稼穑”,“万物土中生,万物土中灭”,喻指脾土具有生化、承载、受纳等作用。故胚胎着床失败主要是由于脾土失运,气血生化不足,气虚失于固摄,血虚失于温养所致。故尤师特创制着床煲,以改善子宫内膜的容受性,助胞宫摄纳胎元,促进胚胎着床。同时,使脾土健运,气血生化有源,脾土生化、承载、受纳之功得以正常发挥,达健脾养膜、摄胎助孕之效。此煲也可于IVF-ET移植阶段服食,促进受精卵着床。

3.安胎以摄托系固,生润万物

若胞宫摄纳胎元顺利,受精卵着床成功,则采用摄托系固之法以安胎。所谓摄托系固,即从脾肾着手,分期安胎,停经40天前,土生万物,重在摄托,“摄托”即以健脾为主、补肾为辅之法固摄托养胎元;停经40天后,水润万物,重在系固,“系固”即以补肾为主、健脾为辅之法以维系稳固胎元。

(1)重在摄托——停经40天前,土生万物:孕早期,即停经40天前,尤师安胎常用摄托之法,以健脾为主、补肾为辅之法固摄托养胎元。因脾五行属土,土禀坤静之德,能化生万物,为万物扎根之基。妇人妊娠,胎在腹中,犹万物始萌于土。孕后,胎元全赖母之气血以载养,而气血又靠脾胃运化之水谷精微所化生。

《济阴纲目·论胎前脾胃气血为要》中生动地描述道:“食气于母,所以养其形,食味于母,所以养其精,形精为滋育,气味为本。故天之五气,地之五味,母食之而子又食之,外则充乎形质,内则滋乎胎气。”因此,养胎全在脾胃,若脾胃弱,饮食少,气血无生化之源,胎元无所养而有坠堕之虞,所以胎不安首责脾土。自然界中,土湿不能生物,土干亦不能生物,唯有不干不湿才能生万物。因此养胎首先养脾健脾,只有脾气健旺,脾土不湿,能运化水谷以化生气血,气血充盈,胞胎有所载养,胎元才能正常发育。故此期尤师用安健脾益气、摄托胎元之药。

(2)重在系固——停经40天后,水润万物:停经40天后,尤师常用系固之法,以补肾为主、健脾为辅之法,维系稳固胎元。因肾五行属水,水曰润下,为元阴元阳所处。肾主藏精,精血互生且精可生气,精充则气旺。胞脉系于肾,肾气盛则孕后胞脉有力举固胎元,使胎无下坠之虑,因此肾气旺则胎固,同时胞宫通过胞脉通于肾,胎元居于胞宫,靠胞脉输送之肾精以滋养,犹如种子必赖根下吸地水以获取生长所需营养。故肾精气充足与否直接关系着胎之安危,同时,肾精也必须得到肾阳的蒸腾方能实现对胎元的滋养,正如地水只有在地热的作用下能上升到土壤,使土含水量达到一定程度,以利万物生长。地热不足,土地干冷,了无生机。所谓“寒冰之地,不生草木;重阴之渊,不长鱼龙”。因此胎元除靠肾精气系养外,还必须有肾阳之温煦固摄。尤师此期常用补益肝肾、涩精固脱之药(图2-10)。

img

图2-10 养胎二步论图解

4. IVF-ET种子论四期三法

尤师在顺应IVF-ET医疗程序的前提下,用中医妇科对生殖生理、病理的理论认识和指导,以辨证论治为灵魂,病、证、症结合互参,充分发挥中医综合治疗优势,构建了一个中西医皆懂,简捷易行,操作、重复性强,便于推广的“种子论”中医辅治方案,即“四期三法四定位”(四期:降调期、促排期、移植期、妊娠期;三法:中药治疗法、食疗煲汤法、耳穴贴敷法。四期分期,期期对应,步步严谨。三法同施,药食互补,药针互助,有效安全;四定位:心、肝、脾、肾)。本篇不做过多讨论,详见下篇“生殖辅助介入”。

(黄金珠 周航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