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9.给孩子吃鸡蛋也要讲方法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和健康意识的提高,鸡蛋几乎成为家家必备、天天必吃的食物之一。中医认为鸡蛋味甘,入脾、胃二经。蛋清性微凉,能润肺利咽、清热解毒;蛋黄性微温,能滋阴润燥,补气养血,合为一体则性平,是独一无二的平衡食物。现代科学研究也证实,鸡蛋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保健功能,富含优质蛋白、维生素、矿物质及卵磷脂等,经常食用可以起到保肝、健脑、益寿、美容、防癌、防止动脉粥样硬化等作用,特别适合孩子、孕产妇及老人食用。然而,鸡蛋虽好,也需要正确的食用才可被充分吸收,发挥其营养价值。那么,对孩子来讲,怎样食用鸡蛋才是最健康的呢?
婴儿在4个月的时候就可在辅食中添加蛋黄了,因其含有丰富的铁和其他营养素,易于被消化吸收,并满足婴儿生长发育的需求。但因小儿脾胃虚弱,对新物质又较为敏感,所以,开始喂养量不宜多,以1/4个蛋黄碾碎,加水或奶冲服为佳。若宝宝消化吸收好,大便正常,未有过敏现象发生,可随月龄的增长,逐渐食至1/2~1个,以免引起消化不良,损伤脾胃。1岁以上的幼儿就可以吃整个鸡蛋了,但量不宜多,每天1个足矣,可促进幼儿生长发育,增强体质。有些孩子不喜欢吃鸡蛋,家长可以通过变换不同的做法,如蒸鸡蛋羹、煮蛋花汤、煎荷包蛋、炒鸡蛋、包蛋饺、做鸡蛋饼等,来增强孩子吃鸡蛋的食欲。
煮鸡蛋是简便、常用的吃法之一,但家长们常常煮不得法,忽视一些细节,不仅破坏了鸡蛋中的营养物质,还容易影响孩子的身体健康,以下几种最为多见:①鸡蛋煮的时间过短,尚未熟透,其含有的抗生物素蛋白和抗胰蛋白酶没有被完全分解,会影响蛋白质的消化和吸收,还容易引起腹泻和过敏。②鸡蛋煮的时间过长,甚至把鸡蛋煮开了花,整个鸡蛋质地会变硬,蛋黄表面还易形成绿色的硫化亚铁层,不利于消化吸收。③鸡蛋加糖一起煮。二者可在高温作用下生成糖基赖氨酸,不仅破坏了鸡蛋中有益的氨基酸成分,还具有凝血的作用,经常食用会对人体造成伤害。④将煮熟的鸡蛋立即放进冷水中浸泡。主要是为了降温剥壳。但经高温煮后的鸡蛋蛋壳膜被破坏,蛋壳通气孔失去了阻挡细菌的能力,此时放入冷水中,细菌就会乘机入侵,鸡蛋容易变质腐败,不利于贮藏存放。正确的煮蛋方法应将鸡蛋置于凉水中,慢火升温,煮沸后持续2~3分钟,停火后再焖5分钟,这样煮出来的鸡蛋能完全熟透,嫩而不老,可以放心食用。另外,有些家长在炒鸡蛋时喜欢放味精来增加口感,效果往往会适得其反,这样做会影响鸡蛋自身谷氨酸钠的合成,破坏鸡蛋的鲜味。
家长们了解了给孩子吃鸡蛋的正确方法,应及时纠正之前的错误做法,为孩子的合理饮食、健康成长把好关。但对于一些胃功能不全,皮肤生疮化脓,易过敏的孩子,鸡蛋是不宜多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