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讲 面部和五官的望诊
林雪娟:面部很重要,第一,从外表上看,我们身体的躯干部分都穿着衣服,手露出来的部分也不多,头面部是经常暴露在外的部分,也是我们最容易观察到的地方,所以望头面部比较方便。第二,中医认为,心,其华在面,上一讲说到,肾,其华在发,而面是心的外华。面部有非常丰富的血液供应,因此我们身体的气血情况可以通过面部反映出来,中医认为,心主血脉,面部的整个情况反映的是心的功能状态。老师,请您给大家具体讲讲面部望诊的细节吧。
李灿东: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五脏六腑的问题可能通过心、通过面部表现出来,因此,望面对于中医来说有很重要的意义。我们先讲讲面肿。我们看见脸肿,首先要判断是两边都肿,对称的,还是半边肿,这有区别。患者自觉脸肿了,其实不一定是真的肿。那怎么看呢?第一,如果真的肿了,皮肤纹理会减少,光亮,这个看得出来。第二,看眼睑,如果眼睑肿,传统中医将之描述为新起如卧蚕状,新起就是早晨刚起床,卧蚕状就是像两只蚕趴在眼睛底下,脸肿一般眼睑就特别容易肿。有的人上下眼睑都会肿,有的人用手指压颧骨,会感觉到轻微的凹陷,这就是真正的面部水肿的表现。如果这个人整个面是肿的,皮肤光亮,还要注意一下,如果身体其他地方也肿,可能是水肿病。包括西医学的肾炎以及肾脏的其他疾病,从中医来讲是水液代谢有问题,跟脾、肾、肺有关系。一般来说,开始水肿的时候上半身、头面部比较明显,这与肺有关系,因为肺能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所以肺的问题表现出来的水肿是上半身比较明显。一开始有感冒的症状,怕冷、发热、喉咙痛,过几天脸肿了,西医叫急性肾小球肾炎,中医认为这是和肺有关系,感受风邪后,风邪影响到肺的通调水道的功能,因此出现面肿,叫风水。中医治疗风水采用发汗的办法。还有一些人自己感到有些肿,早上起来觉得脸部皮肤比较紧,身上其他部位没肿,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水肿,是因为湿气比较重,脾虚,这种患者用健脾化湿,吃一些像薏苡仁、莲子这类食物,症状很快就会缓解。还有一些情况,患者脸肿是局部的,早上睡觉起床整个脸肿了一块一块的,眼睛睁不开,身上痒,起红块,这叫风疹,西医叫皮肤过敏。很多人一开始除了脸肿,还有上肢皮肤痒、红,具有突然间发作的特点,中医把变化快、部位不固定的东西归为风。花粉、海鲜或家里新刷油漆、新衣服过敏的时候有时也会出现,来去很快,此起彼伏,这个肿并不均匀,只是局部。还有一种,半边脸肿,最常见的是腮肿。牙齿的一些问题,发炎、蛀牙也会肿。
还有一些人腮部以耳垂为中心肿起来,发作时肿得很快、也很痛,西医叫腮腺炎,中医叫做痄腮,也叫做大头瘟,会传染,因此不能太靠近得病的孩子,因为它是一种瘟毒。一般,春夏、冬春之交易流行,若邻居小孩得病,要格外注意。小孩发病,最简单的治疗方法是服用板蓝根冲剂。中医治疗此病有个特别有效的方,就是用青黛调醋来外敷,一层一层地涂,效果非常好。有个中成药有很好的清热解毒的效果,叫做片仔癀,在中国台湾、东南亚很流行。把片仔癀用刀刮成粉末,用凉开水抹在腮腺炎局部的地方,也有很好的效果,但是这种药比较贵。没用完的片仔癀,包起来放在冰箱里,20来年都不会坏。
陈淑娇:头面部还有一个重要的症状——口眼斜,就是眼睛、脸、嘴巴歪向一侧。睁眼、闭眼、抬头时皱纹变浅,两边不对称;或者鼻唇沟有一边变浅,吹气时嘴巴歪向一侧。这个症状轻微时,往往被人忽视。
李灿东:是的,它与中风有关。西医又称为脑血管意外,包括脑溢血、脑血栓,这类患者都会出现口眼斜,还经常伴有半身不遂,即偏瘫。有些患者突然发作,倒在地上不省人事,有的人半边手脚活动障碍,有的人大小便失禁,这种情况属于中风。还有一种就是中风后遗症,经过抢救治疗后急性期过去了,在恢复的过程中留下的后遗症,包括口眼斜、半身不遂、舌强语謇,就是舌头活动不灵活,言语不清,对后遗症的患者要帮助他逐步康复,更重要的是防止复发。
除了这些以外,有些情况我们要特别注意。第一,中风的人有一些先兆,比如家里的老人家有高血压,突然说半边脸麻了,家属一看,脸有些歪了;有的人写字的时候笔突然掉落,肢体无力;吃饭时突然端不住碗,掉在地上;自觉头晕,这种情况可能是小中风或称为中风先兆,西医有种说法是腔隙性脑梗死,50多岁的人可能会出现,如果偶尔出现并不一定有大影响,频繁出现就要引起重视。人的血管就像自来水管,用了50年后会有一些污垢,偶尔掉下来一些污垢是一些正常现象,但如果经常有铁锈,就要引起高度重视了。有无中风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中风后即使再抢救、再康复也很难恢复到疾病发作前的状态。因此,最好的办法是在还没发生的时候就避免它,这就是“治未病”,大家要引起重视。如果老人家早晨起床出现半边脸部歪斜、麻木、有些动作不灵活等症状,躺着别动,让家里人量下血压,休息一下,观察一下情况,千万不要勉强坐起来,否则后果可能很严重,必要的时候立刻打电话叫救护车。
第二种叫做面瘫,西医叫做面神经炎或者面神经瘫痪,表现为有的人起床后发现脸歪了,说话不利索,流口水,中医认为这是风邪侵犯经络。面瘫患者神志清晰、四肢无碍,就是脸部一侧歪斜,这种情况在天气冷的时候容易出现,早起开门,迎面吹来风,有时脸部可能会出现僵硬。面瘫和中风不一样,面瘫不用太紧张,从临床看,中药尤其是针灸效果非常好。面瘫及时治疗恢复很快,拖着不治疗长久下去就不容易康复。针灸治疗面瘫时不仅是只针脸部的穴位,还有上病下取、左病右取等原则。总之,通过经络刺激调节,疏通人体经络,保持气血通畅。
王淼:五官是指目、耳、口、鼻、舌。中医认为,五脏有五窍,肝开窍于目,心开窍于舌,脾开窍于口,肺开窍于鼻,肾开窍于耳。除了这些,望诊时还要注意牙齿、齿龈,咽喉。五官第一个看眼睛,眼睛是非常重要的,五脏六腑的精气都聚集在眼睛。关于眼睛,有个特殊的理论,叫“五轮学说”,老师,您就从这入手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吧。
李灿东:“五轮学说”认为眼睛除和肝有关系以外,和五脏之间也有比较密切的联系。中医把眼睛分成五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白睛或者叫白珠,就是眼白,西医叫做球结膜,这个部分叫做气轮,气轮主要和肺有关。举个例子,有些小孩眼睑翻起来看,可以看到白睛上有些蓝点或者黑点,这表示肠道可能有寄生虫。中医认为,肺和大肠相表里,因此肠道有寄生虫时在白睛可以看到蓝色或者紫黑色斑点。第二个部分是黑珠,就是虹膜。中国人一般是黑色的,白种人是蓝色的。这部分叫风轮,它是属肝的,跟肝有关系。中间部分叫瞳仁或者瞳孔,又叫做瞳神、瞳子,这叫做水轮,它是属肾的,一般情况下瞳孔是等大等圆的。肾是人体阴阳的根本,如果肾气衰竭,出问题了,瞳孔就会散大。再比如老人家到一定年龄以后出现白内障,白内障就是晶状体浑浊,中医认为是有一个东西遮住瞳孔,这就是衰老,跟肾有关系。除了这三个以外,你再注意观察,眼睛的内眼角和外眼角都有一块红红的肉,就是目内眦和目外眦,靠鼻子这一侧的叫做内眦,靠耳朵的叫做外眦,统称为目眦,称为血轮,它跟心有关系。然后上眼睑和下眼睑,我们叫做肉轮,与脾有关,脾主四肢肌肉。前面我们讲过,湿气比较重的时候,眼胞或者眼睑肿的像卧蚕一样,其实就是脾水湿比较盛。有种病叫做重症肌无力,对中医和西医来说都是比较难治的病。这种患者,一开始的时候,可能出现上眼睑一直掉下来,不是闭眼睛也不是睡着,而是因为脾主肌肉,肌无力所以眼睑下垂。这样就有气轮、风轮、水轮、血轮、肉轮,合称五轮。以前传统中医眼科就是这么分,哪个部位的问题,可以参考这种分类方法进行辨证和治疗。比如说有人长针眼,就是麦粒肿,眼皮很常见的一种病,从中医来说就是胞生痰核,就是眼胞长这个痰核,它跟脾有关系,因此治疗上主要从脾论治。再比如,两个目内眦和目外眦很红,就是心火亢盛。如果作为一般的观察,没必要分得这么细,我们可以更笼统一点去观察眼睛。
除了我们讲的这些内容以外,临床还有几种情况,第一种情况就是眼睛红,我们叫目赤。是哪里红?是白睛红,按照我们刚才所说,它是气轮,属肺。但是我们立足整体来考虑,它可能是肝火上炎,或者肝经风热。比如有一种病叫红眼病,表现为眼睛红、痒、怕光、流眼泪,有的眼屎很多,就是肝经风热。我们最经常用菊花、桑叶,代茶饮。当然不能完全依赖这个菊花茶解决问题,但是它对治疗有帮助。再比如说有些人脾气非常大,头晕、头痛、眼睛通红,还有高血压等一些疾病,中医认为这是肝火上炎。
第二,我们有时候会看到医生去检查患者的眼睑,主要是看红不红,如果眼睑颜色很淡,没什么血色,一般是血虚的表现。贫血和血虚不完全一样,但是有些类似的地方,如果血不够,眼睑的颜色就比较淡,当然还要看口唇的颜色,舌头或者指甲颜色一起参考,如果都没什么血色,就是血虚。我们刚才讲血轮,就是目眦,如果颜色很淡,就是血虚的表现。另外,观察眼睛,就是白睛变黄了,是我们过去讲过的黄疸,黄疸除了皮肤黄,小便黄,还有一个目黄,这个一般是湿热或者寒湿引起的,西医认为可能与胆红素代谢障碍有关系,比如肝炎、胆囊炎、胆结石,会出现一些黄疸的表现,中医认为,有些与肝胆有关系,有些与脾胃有关系。
第三,眼睛凸出来,叫做瘿瘤或者瘿气,这种患者现在也比较常见。还有我们上一次谈到的眼睑肿,就是眼皮肿,这是水肿的表现,可能是脾虚,湿气比较盛导致的。这些情况都是望眼睛的一些问题。我们讨论这些,就是让大家了解眼睛的一些情况,但是遇到眼睛疾患的时候,还是要建议患者到眼科就诊,不能简单辨证,有的时候可能不能解决问题,反而延误了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