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三阴三阳的阐述
仲景先师在《伤寒论》的原序中说:“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并平脉辨证,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可见仲景先师著述时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内经》的影响。三阴三阳辨证作为《伤寒论》的重要学术成就,其病、脉、证、治即以三阴三阳为理论基础而划分。至今,很多医家都赞同三阴三阳的理论根源于《内经》。《内经》对人体三阴三阳的论述见于多个篇章,从人体分部、阴阳气血的多少及生理功用等方面做了不少阐述。我们看一下《内经》中是怎么阐述三阴三阳的。
“余闻天为阳,地为阴,日为阳,月为阴,大小月三百六十日成一岁,人亦应之。今三阴三阳,不应阴阳,其故何也?岐伯对曰: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万之大不可胜数,然其要一也。天覆地载,万物方生,未出地者,命曰阴处,名曰阴中之阴;则出地者,命曰阴中之阳。阳予之正,阴为之主,故生因春,长因夏,收因秋,藏因冬,失常则天地四塞。阴阳之变,其在人者,亦数之可数。帝曰:愿闻三阴三阳之离合也。岐伯曰:圣人南面而立,前曰广明,后曰太冲,太冲之地,名曰少阴,少阴之上,名曰太阳,太阳根起于至阴,结于命门,名曰阴中之阳。中身而上,名曰广明,广明之下,名曰太阴,太阴之前,名曰阳明,阳明根起于厉兑,名曰阴中之阳。厥阴之表,名曰少阳,少阳根起于窍阴,名曰阴中之少阳。是故三阳之离合也,太阳为开,阳明为阖,少阳为枢。三经者,不得相失也,搏而勿浮,命曰一阳。帝曰:愿闻三阴。岐伯曰:外者为阳,内者为阴,然则中为阴,其冲在下,名曰太阴,太阴根起于隐白,名曰阴中之阴。太阴之后,名曰少阴,少阴根起于涌泉,名曰阴中之少阴。少阴之前,名曰厥阴,厥阴根起于大敦,阴之绝阳,名曰阴之绝阴。是故三阴之离合也,太阴为开,厥阴为阖,少阴为枢。三经者,不得相失也,搏而勿沉,名曰一阴。”
“夫人之常数,太阳常多血少气,少阳常少血多气,阳明常多气多血,少阴常少血多气,厥阴常多血少气,太阴常多气少血,此天之常数。足太阳与少阴为表里,少阳与厥阴为表里,阳明与太阴为表里,是为足阴阳也。手太阳与少阴为表里,少阳与心主为表里,阳明与太阴为表里,是为手之阴阳也。今知手足阴阳所苦,凡治病必先去其血,乃去其所苦,伺之所欲,然后泻有余,补不足。”
“厥阴司天,其化以风;少阴司天,其化以热;太阴司天,其化以湿;少阳司天,其化以火;阳明司天,其化以燥;太阳司天,其化以寒,以所临脏位,命其病者也……帝曰:善。愿闻阴阳之三也何谓?岐伯曰:气有多少,异用也。帝曰:阳明何谓也?岐伯曰:两阳合明也。帝曰:厥阴何也?岐伯曰:两阴交尽也。帝曰:气有多少,病有盛衰,治有缓急,方有大小,愿闻其约奈何?岐伯曰:气有高下,病有远近,证有中外,治有轻重,适其至所为故也……帝曰:幽明何如?岐伯曰:两阴交尽故曰幽,两阳合明故曰明。幽明之配,寒暑之异也。”
“愿闻地理之应六节气位何如?岐伯曰:显明之右,君火之位也;君火之右,退行一步,相火治之;复行一步,土气治之;复行一步,金气治之;复行一步,水气治之;复行一步,木气治之;复行一步,君火治之。”
把《内经》里关于三阴三阳的阐释,如上依次罗列,发现各种叙述并不相同,一会儿说“太阳之上,寒水主之,少阴之上,君火司之”,一会儿说“厥阴风木,初之气,少阴君火,二之气”,一会儿又说“阴阳之气各有多少,名曰三阴三阳”,使得许多学者没有理解清楚,最终好像看懂了,又好像没懂。同样,后代医家对三阴三阳的阐释也有很多种说法,有的说是六经,有的不承认六经。在《伤寒论》中三阴三阳是最基本的理论基础,学习《伤寒论》一定要弄清楚三阴三阳的概念,对三阴三阳的充分体悟是学习《伤寒论》的捷径。
研究这个问题,要带着疑问认真思考。如果三阴三阳的概念始终不能明确,就不能理解仲景先师的真实本意。
《伤寒论》里的三阴三阳理论源自于《内经》中的三阴三阳,那么,我们先看一下《内经》中对三阴三阳的运用。
“显明之右,君火之位也;君火之右,退行一步,相火治之;复行一步,土气治之;复行一步,金气治之;复行一步,水气治之;复行一步,木气治之;复行一步,君火治之”。本段是讲把一年的主气六步、推移时间按照“初之气、二之气、三之气、四之气、五之气、终之气”这个次序,对三阴三阳进行了排列,这在《内经》的五运六气里也曾提到。这是按天气变化来阐释的。
“阴阳之气各有多少,故曰三阴三阳”。这是按照气血盛衰的规律来阐释的,这里讲到三阴三阳和气血的盛衰有关系。
“圣人南面而立,前曰广明,后曰太冲,太冲之地,名曰少阴……三经者,不得相失也。搏而勿浮,命曰一阳”。这里的三阴三阳是按照人体经脉的排列顺序及功能来阐释的。
“两阳合明谓之阳明,两阴交尽谓之厥阴”。这是按照气在“阳化气,阴成形”的过程中阴阳转换的特点来阐释的。
《内经》中对三阴三阳的阐述,是从不同角度来说的。在《内经》中,阐述三阴三阳用到了五运六气、经络运行等内容;《伤寒论》的辨证也用到了三阴三阳。这么一个概念处处都体现出来了,可是若没彻底弄清它在说什么,在学习《伤寒论》和解读《伤寒论》的时候,就会出现障碍。仲景先师的三阴三阳不是经络,但里边又确凿地讲到与经络的关系。我们学习《伤寒论》的时候,能否把三阴三阳统一起来,能否把这个理论跟经络联系起来,是个核心的问题。仲景先师一定知道三阴三阳是统一的,因为他不可能拿一个不统一的东西充斥到《伤寒论》里,只是后世人没有参透理解其本意罢了。因此,解读《伤寒论》,不把三阴三阳思考清楚,就理解不了张仲景。
学习中医,要层层剥开,才能逐渐接触到核心问题,只有核心问题得到解决,对中医的认识才会越来越豁亮。方证是《伤寒论》的精华,但不是核心问题,只是仲景先师的用药经验,是其对药性的精准把握和认识,知道药物的升降浮沉,知道怎么组方用药才是一个非常高的水平。我们后学之人应该深入思考该在什么样的基础上总结出这样的精粹,那个基础才是中医的核心。单纯地将方证应用于临床也可以取得非常高的疗效,但离中医的核心,离《伤寒论》的核心还有一定距离。我们不能回避,要勇敢地面对问题、解决问题。
在中医学上,经络、六气、六纲辨证虽然共用了三阴三阳理论进行分类和理论指导,但是其赋予了各自的理论内涵和概念,以及在时序上各不相同,各自有严格的对应标准,不能彼此混淆。
那么,应该如何理解《内经》中对三阴三阳多层次的阐述呢?这时候,就要分清楚阴阳层次,分清楚古圣先贤是站在哪个角度,哪个层次说的这件事情,再与人体进行相应的匹配。下面,我们就用阴阳之理、天地人道来对《内经》《伤寒论》中的三阴三阳进行阐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