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本书的框架以及逻辑关系
1.6.1 本书的框架
第1章绪论介绍了本书的研究背景、以往的研究概况、本书的研究目的和意义、本书的重点和难点、主要创新、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以及本书涉及的一些基本概念,最后介绍本书的基本研究框架。
第2章是社会资本、媒介使用与城市政治参与。本章采用2005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的城市数据进行研究。对于城市来说,社会资本的社会网络因子和互惠因子对制度化政治参与和非制度化政治参与都有正面显著影响,而媒介使用的新闻接触中对于时事新闻的关注也对制度化政治参与和非制度化政治参与都有正面显著影响。在城市居民中,媒介使用的接触时间对制度化政治参与毫无影响,而在媒介使用的接触时间中仅有看电视时间(频率)对非制度化政治参与有影响,还是负面的。这表明,媒介使用对政治参与的影响要看城市居民是否关注新闻,而不是看其接触时间的长短。社会资本和媒介新闻接触对制度化政治参与和非制度化政治参与都有正面影响。
第3章为媒介使用与农村政治参与及与城市数据的对比。本章主要采用2005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的农村数据进行研究。本书发现,一方面,在影响农村制度化政治参与的各变量中,社会资本的乡亲信任因子、一般人信任因子、社会网络因子、互惠因子全部或者部分地起到正面显著作用。对制度化政治参与而言,传统媒介如报纸和电视的使用频率、新闻的关注都起正面显著作用,但新兴媒介如互联网的使用频率,却对制度化政治参与起负面显著作用。另一方面,在农村的非制度化的抗争性政治参与中,互联网的使用频率却有正面显著影响。本章的研究有助于理解中国农村的政治参与的状况与主要影响因素。同时本章还将农村的数据及其分析结果与城市的数据及其分析结果进行了对比。
第4章为互联网使用时间、使用方式与公民现实政治参与。本章分析了广州网民的现实政治参与情况,并利用使用与满足理论对互联网使用时间、使用方式对中国的现实政治参与的影响进行探索。通过对随机电话调查及配额网络调查共同生成的1494个具有一定代表意义的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即使是在开放程度较高的城市广州,其网民政治参与的程度也并不是很高。进一步对样本数据进行分层多元回归分析,发现互联网使用时间与现实政治参与无关。互联网使用方式中的上网了解国内外新闻事件与现实政治参与呈负相关,而上网发表个人对各种公众事务的看法和意见则与现实政治参与呈显著的正相关。因而,在网上发表个人对各种公众事务的看法和意见的网民虽然只是全体网民中的一部分,但却是全体网民中现实政治参与程度最高的人群。因此,掌握网络上的舆论,即个人对各种公众事务的看法和意见,实际上就掌握了现实中的政治参与积极网民的主要意见。
第5章为互联网使用工具与公民的网络政治参与。本章分析互联网使用工具对中国公民的网络政治参与的影响。网络政治参与的十种工具可归为三类:信息的交流沟通工具、信息获取工具、信息发布工具。其中即时通讯可促进网民的“弱关系的强度”;电子邮件使网民更方便、高效地参与政治;论坛/BBS使网民更好地表达意见,形成公共讨论空间;网络签名可促成广泛的社会动员及网络抗争;博客/个人空间作为个人建立的简易平台,是私人日记和公开发表相结合的场所;社交网站扩展了网民的人际关系网络,增加了社会资本;微博的去中心化具有动员和组织的作用;微信的特点是信息的及时发送、及时沟通,网民通过政务微信和朋友圈进行参与,属于直接参与,影响力强;搜索引擎(主要指人肉搜索)可进行隐私披露与舆论监督;建立网站则可以发布新闻,承担网上的非政府组织功能。
第6章是互联网使用对选举政治参与的影响。本章指出,在很多国家,互联网已经成为选举政治参与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候选人建立起他们的网站并提供各种服务和功能,越来越多的选民、新闻工作者和积极分子访问网站,获取信息,并相互沟通。与国外情况不同,互联网对我国选举政治参与的影响主要是让选民了解选举新闻、立法信息等。未来可通过以下方式促进互联网使用对选举政治参与的影响:通过对人大代表的考评,形成对人大代表的有效监督;通过互联网建立人大代表的工作业绩查询平台,将人大代表的姓名、工作单位、联系电话、电子邮箱等向选民公布,便于选民与人大代表联系;在人大会议准备阶段,可以在网上公布会议程序,让人大代表通报自己的参会准备情况;在人大会议过程中,可以将开会的过程通过网络视频或网络文字的形式向选民公开;在人大会议后期,人大代表将自己的履职情况以及履职效果在网上向选民公布等。
第7章为互联网使用对群体性事件政治参与的影响。本章将问题聚集于互联网使用在群体性事件政治参与中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在不同类型的群体性事件中影响的异同在哪里。本书采用资源动员理论、框架理论和政治机会机构理论分析以往的相关文献,并探索这些理论在群体性事件中的应用价值。本章首先对利益维权型、无利益泄愤型、社会骚乱型这三种类型的群体性事件进行界定,从信息传播、组织动员、再框架化三方面来对互联网使用在三种类型的群体性事件中的表现进行分析,并指出互联网对事件发展的影响受制于传统媒体报道和政府的态度、行为。
第8章为网络舆论监督型政治参与分析。本章首先分析互联网对舆论监督型政治参与(本章也将其称为“网络舆论监督型政治参与”)的影响。网络舆论监督型政治参与通过舆论对政府的决策和行为形成压力,政府为了追求自身的合法性形象,就不得不考虑调整其政策和行为,由此公民就可通过网络舆论实现一定程度的政治参与。本章介绍了中国网络舆论监督型政治参与的发展,指出中国网络舆论监督型政治参与的影响是:(1)有利于公共领域的培育,促进政府合法性的形成;(2)促进专门监督网络舆论的专业机构的诞生与发展。本章还分析了中国网络舆论监督型政治参与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对中国网络舆论监督型政治参与的发展提出展望。
第9章为网络建言献策型政治参与分析。网络建言献策型政治参与就是指网民通过网络向政府及其官员表达利益诉求,建言献策。本章通过分析谁参与了人民网的“E政广场”、“E政广场”里的提案包括什么样的内容、“E政广场”里的提案对政府议程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发现网络建言献策型政治参与有利于促进公共决策合法性的形成,有利于多元利益群体的沟通,有利于促进协商民主的形成。网络建言献策型政治参与的局限有两方面:一是网络建言献策型政治参与的成效不高,二是网络建言献策型政治参与仅代表部分网民的意见。政府应该将网络建言献策型政治参与机制纳入政府工作条例,使其成为公民行使权力的载体和平台。
第10章为另类网络政治参与分析。在各种网络政治参与中,有些政治参与并不是通过理性的话语进行表达的,而是通过情绪化或非理性行为表现出来的,本章将其称为“另类网络政治参与”,例如人肉搜索、网络恶搞、网络灰段子和网络流行语。这种另类网络政治参与在互联网上常常带有娱乐、狂欢的性质,作为一种亚文化现象而存在,并以一种政治抵抗,也可以称为“抵抗式的政治参与”的形式影响着人们的心理和政治社会的发展。虽然这些另类网络政治参与也隐晦地表达了自己的观点,但一般没有直接的政治指向,没有具体的政治诉求,因而可以视为一种政治心态或者说政治参与意向,也属于广义政治参与的一部分。这样的广义政治参与是一种弱者的抵抗,体现了中国网民的非理性化情绪,还是一种民粹主义(populism)和反智主义。
第11章为讨论与结论。本章得出全书的经验研究结论,并将本书的结论与其他结论进行比较并作出评述,分析本书结论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最后指出本书的缺陷和未来的研究方向。
1.6.2 框架之间的逻辑关系
这些章节的逻辑关系为:第1章是提出问题以及对以往研究进行分析;第2章和第3章主要通过二手数据分析媒介使用,包括在全国层面上互联网使用对政治参与的影响;第4章通过一手数据分析互联网使用,包括使用时间和使用方式对现实政治参与的影响;第5章进一步分析互联网使用工具和网络政治参与之间的关系;第6章和第7章主要分析互联网使用对现实政治参与的两种形式,即选举政治参与和群体性事件政治参与的影响;第8章到第10章分别从网络政治参与的三种形式,即网络舆论监督型政治参与、网络建言献策型政治参与、另类网络政治参与进行分析;最后一章是讨论与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