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中国佛教思维方式的演变
印度大小乘佛教是不分先后混在一起传入中国的,各派都在中国佛教史上发生过影响。由于中印思维元素如概念、词的不同,社会背景和包括传统思维方式在内的文化背景的不同,因此中国佛教思维方式必然发生变化。中国佛教各派中较能体现出区别于印度佛教思维方式的,有般若学派、涅槃学派和天台、华严、禅诸宗。
(一)般若学派的思维方式
佛经是佛教传播的主要媒介,由于中印文字不同,中国佛教学者有一个理解和把握佛经语意的问题。东晋时有些般若学学者创造了一种“格义”的方法作为理解佛经的方式。史载“雅乃与康法朗等,以经中事数,拟配外书,为生解之例,谓之格义”(《高僧传·竺法雅传》)。“事数”,指佛教义理的条目名相,如分析心理和物理现象的五蕴、十二因缘等。“格”,是量的意思。格义就是以中国固有思想比拟配合佛教教义,以使人们易于了解。这种比附方法一度流行,后来则受到佛教内部的反对。
东晋时的佛教般若学学者,由于对《般若经》的中心观念“空”理解不一,形成了七个般若学派别。这些派别的思维方式和印度大乘中观学派有共同之处,也存在着显著的差别。当时般若学学者往往用魏晋玄学的观点去理解《般若经》所讲的“空”。魏晋玄学是讲本末、有无、动静之辨的,它有不同的派别,般若学者受玄学不同派别的影响,也分成相应的不同派别。例如,道安本无宗主张以“无”为本,是玄学家何晏、王弼本无派思想的变相,其实印度般若学是否定事物本体的真实性的。又如支道林即色宗的思想和玄学家郭象的观点是一致的。如此等等。在般若学派内部,格义是一种比附性思维,一些反对格义的学者也运用比附性思维。两者的区别在于格义是用中国先秦哲学的概念、范畴进行比附,一些反对者则是运用玄学家的思想观点进行比附。
与比附性思维相联系,中国般若学者还运用融会性思维来调和佛教思想与中国传统思想的差异、矛盾,强调两者的相通一致。在这方面可以慧远为代表。慧远一方面融合佛教内部各派的学说,一方面还以佛学为主,玄学、儒学为辅,用佛学来融合玄、儒,强调“内外之道,可合而明”。他以“理”的乖合,把释迦牟尼和儒家圣人唐尧、孔子等同起来,把佛教教义和儒家纲常名教沟通起来,认为都是合“理”的。慧远的这种融会性思维方式对后世影响很大。
(二)涅槃学派的思维方式
东晋以来随着大乘《涅槃经》的译出,涌现出一批研习该经的涅槃师,形成涅槃学派。此派最主要的代表人物是竺道生。他提出了顿悟成佛说,倡导顿悟思维。“竺道生法师大顿悟云,夫称顿者,明理不可分,悟语极照;以不二之悟,符不分之理。”(慧达《肇论疏》)悟是对真理的证悟,真理是不可分割的,证悟也只能是一次性的、整体性的,也就是顿悟。这种顿悟性思维是体认真理的灵感思维、直觉思维的形态之一,是与那种经过长期学习、修持逐渐觉悟不同的,在当时可谓开辟了一条新的思维途径。
(三)天台宗的思维方式
天台宗是隋代形成的中国佛教的第一个宗派,具有浓厚的中国化色彩。此宗以判教、止观并重、一念三千、三谛圆融和真妄心观等重要理论,构成庞大的思想体系。从这些理论中可以窥视出它的思维方式。
1.圆融思维:构成天台宗思想体系的思维手段主要是圆融思维,这首先表现在创立新的止观并重的宗风上。“止”,禅定,“观”,智慧。止观并重就是提倡理论与实践并重,将南北两地不同学风(北方重实践,南方重义理)融合统一起来。其次,在判教(判定各类经典的意义和地位)上,它把佛教分为藏(指小乘)、通(通三乘)、别(大乘别于小乘)、圆(圆满)四教,以圆教为最高。天台宗一面会通了各派,一面自称圆教,体现了对圆融思维的运用和推崇。再次,是宣扬“圆融实相”说。“实相”是直观的对象。天台宗人认为一切事物的实相分为空、假、中三个方面,这三方面是同时并存、互相渗透、互不妨碍的,称为“三谛圆融”。天台宗的圆融思维方式,表现了中国僧人处理内部矛盾和统摄佛教彼此差异的高超的思维能力和独特的思维格局。
2.立体思维:天台宗的重要教义“一念三千”说,既是圆融思维,也是整体思维、立体思维。“一念”,指心念活动的短暂时刻。“三千”,指宇宙整体,其中包括各种生命、万事万物、事物的形相、性质、时间、空间等。一念三千就是宇宙的相貌全部呈现在众生的日常心思中。宇宙中万事万物是圆融无碍的,在一念中就具备宇宙整体立体的形象。在一念三千的运思过程中,经过由具象到抽象的过程,具象和抽象又共同存在于一念中,形成了对宇宙整体和万事万物的具象和抽象的内在把握。
3.观心思维:天台宗人讲一念三千,一心三观,一心中具现宇宙整体,一心同时观照空、假、中三种实相(“三谛”)。由此就要求主体一面具现宇宙整体,观照三谛;一面反观心的自身。天台宗创始人智强调“心是惑本”,需要通过观照,拔除迷惑。这种观心活动也称“以心观心”,观照心源。这是通过内向性的自我意识的反思,在心灵深处开展去恶从善的斗争,以调整意识流向,转变意识内容,获求自我超度。
(四)华严宗的思维方式
华严宗为了宣扬本体与现象、现象与现象的互不矛盾、互相圆融的基本教义,提出或阐发三性、六因、十玄、六相、四法界等一系列哲学问题,具有极高的思辨水平。华严宗比天台宗更重视也更强调圆融思想,富有更多的思辨性。
1.无碍思维:华严宗的理论一是判教,一是无尽缘起。在判教方面此宗也调和佛教各派,并认为《华严经》道理最为圆满;强调本宗是圆教。所谓无尽缘起,是说一切缘起的事物都是互为依待、互为因果、相互渗透、相即相入的,整个宇宙是既有个体区分又相互贯通的整体,是无穷的、无矛盾的,即重重无尽的统一体。华严宗运用圆融思维方式,从本体与现象关系上,论证了理与事是圆融无碍的;从现象与现象关系上,论证了事与事是圆融无碍的;从数量之间关系上,论证了一与多、一与一切是圆融无碍的;还从时间关系上,论证了一念与九世是圆融无碍的。华严宗正是通过圆融思维手段以体证圆融的境界。
2.分析思维:华严宗的圆融思维是和分析思维密切不可分的,前者建立在后者的基础之上,后者又最终归结为前者。无尽缘起说的构成原理是三性同异与因门六义,无尽缘起说的内容是六相圆融和十玄无碍。三性同异是阐述事物种种性质的相对原理,因门六义是揭示一切现象缘起的原因有六种特征,六相圆融是描述一切事物都具有六种相状,十玄无碍指的是一切事物都具备的十种复杂关系,这都是分析思维的细密运用。例如,华严宗人阐发原因的六种特征:(1)“刹那灭”,不断变化。(2)“果俱有”,原因在产生结果后仍然存在。(3)“待众缘”,原因变为结果需要具备其他条件。(4)“性决定”,不同性质的原因决定了不同性质的结果。(5)“引自果”,原因只能引起自类的结果。(6)“恒随转”,永远与“藏识”(第八说)共存。华严宗以因门六义来说明原因在形成各种现象中的复杂融合关系,说明缘起现象中的复杂融合关系,说明缘起现象之间的浑然圆融关系。又如六相圆融,六相:(1)“总相”,事物的全体。(2)“别相”,事物的各部分。(3)“同相”,事物各部分合成一体。(4)“异相”,事物各部分各不相同。(5)“成相”,事物各部分和合而成事物。(6)“坏相”,事物各部分不和合而不成事物。这是把一切事物的相状分为六种,六相各不相同,但又可以通融无碍。也就是用总别、同异、成坏三对范畴六个方面,说明一切事物各有自性,又都可以融合无间。
3.内向思维:华严宗创始人法藏在《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中,提出“华严观”作为修持的根本方法。华严观分为六观,其中前三观为:“摄境归心真空观”,是说外境由内心现起,要摄境归心,观万物真空之理。“从心现境妙有观”,是观从心现起外境。“心境秘密圆融观”,综合前两门,会通心境,圆融无碍。这三观都是从主体的心着眼的,强调心在显现外境和融通主客体中的作用,“归心”、“从心”都是内向思维,是对主体心灵的反思要求,是把环境、客体归摄、从属于主体的反思活动。法藏之后,华严宗大师澄观讲“灵知之心”,宗密讲“灵知本觉”,更加突出了主体心灵的认识作用,也就是更加突出内向思维的运用。
(五)禅宗的思维方式
禅宗的根本理论是性净自悟,主张运用各种参究方法彻见心源,觉悟佛道,在现实生活中成就人生理想境界。禅宗提倡的以顿悟为特征的禅悟思维,是重内证的直觉思维。禅宗流派很多,各派的参究方法风格迥异,五花八门,形成了禅悟思维的不同具体形态。
1.无念思维:禅宗实际创始人慧能提出“无念为宗”的命题。“念”,即观照,思维活动。“无念”的含义有二:一是就主观方面说,心体要离开念,主体要远离一般的思维活动;二是就客观方面说,主体要对一切现象都不执著。无念思维是一种既不执著主观思维,又不执著客观现象的思维方式,其实质是通过排除一般的思维和客观现象,返归体验清净本性,发现清净自性,以成就为佛。无念对于众生成佛具有关键性的意义,所以说“无念为宗”。
2.触类思维:禅宗慧能门下南岳一系倡导“触类是道”的禅悟方式。“触类”是指禅修中的各种行为、表现。“道”,指禅道、佛道、修持。“平常心是道”,道也就是众生的平常心。道体现在事中,心支配行为,触类是道是说禅修生活中的任何行为都是道的自然流露。纵任心性、任运自在,就是禅修。直指心源,就能成佛。这是主张随顺平常心,在日常的思维活动中,遇事以触发顿悟,通过直觉思维以与道(自性、平常心)合一。
3.即事思维:禅宗慧能门下青原一系倡导“即事而真”的禅悟方式。“即事”,就是不离开日常的行事。“真”,真实,指本性、道、理、空。即事而真,是说在禅修时要从个别的事象上体证顿悟出性、理、空,以成就佛道。这种思维方式是由个别体悟一般,从具象把握抽象。也可以说是一种具象思维。
4.参话思维:宋代以来禅宗思想又发生变化,出现了文字禅、参话禅与默照禅,与此相应,思维方式也发生了重要的变化。所谓文字禅,指注重言说,在文字上下工夫,从文字中求解悟。这样由“不立文字”到不离文字,由内证到外参,使思维活动转向注解模式,也多少带有理性和逻辑的色彩。有一些禅师提出参话禅与之相抗衡。参话禅,是用一则毫无定见的话头,如“如何是父母未生前的本来面目”“念佛是谁”作为题目。这些题目是难以言说的,要靠内心的参究、体察,要进行自我追问,大发疑情,如此疑来疑去,疑到山穷水尽,逼得反观自心,照破一切妄想杂念,洞见自己的真面目,获得顿悟。参话禅的思维方式带有很大的随意性,任凭随意联想,其目的在于追求对自我本性的心理体究。
5.默照思维:一些禅师反对参话禅,提倡默照禅。他们认为心是成佛的根本,众生因被妄念蒙蔽,未得成佛,如果静坐默究,摄心内观,恢复本性,就能解脱。这种禅法是“不触事而知,不对缘而照”,是静坐看心,向内观照,审视自我,净化心灵,这是一种以禅定形式进行内向的观心思维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