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引言
70多年前,纳粹排犹遍及欧洲,犹太人开始了又一次的大规模流亡。一艘艘轮船仿佛“诺亚方舟”,载着成千上万的犹太人来到了上海——全世界唯一能够大规模接纳犹太难民的土地。
在这场犹太民族的浩劫中,1200万人的犹太民族,被屠杀了600万,只剩600万。其时,逃亡上海的犹太难民近3万人,除了数千人经上海去了其他地区外,至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仍有25000名左右犹太难民把上海当作他们的避居地。也就是说,每200个犹太人中就有一个被上海和上海人民接纳。
1933年,宋庆龄、鲁迅、蔡元培、杨杏佛、林语堂面见德国驻沪总领事,抗议希特勒反犹,是全世界最早的抗议。“海上方舟”讲述了30个故事,内容包括虎穴逃生、流亡上海、困境谋生、隔都磨难……直至“二战”结束,从多个角度反映了犹太难民是怎样由陌生变熟悉、从熟悉到最终融入这块土地的。
在“海上方舟”中,可以读到不少新的犹太难民故事,即便是老故事也会读到新的细节和新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