络病学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一节 络病病因

中医学早在理论体系形成的早期,就非常重视致病因素的研究,春秋时期提出了引起疾病的“六气”之说。《内经》以病邪侵犯人体部位不同作为分类依据,将首先侵犯人体肌表的风雨寒暑归为阳邪,首先伤及体内脏腑的饮食居处及情志因素归为阴邪,从而为六淫外袭先伤阳络、饮食情志易伤阴络提供了最早的理论依据。东汉张仲景《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把脏腑经络病邪传变作为审因论治的依据,以六经传变论治外感热病,创建名贯千古的“六经辨证”,对内伤杂病则重视络脉病变,开络病证治用药之先河。宋代陈无择承张仲景之说,把病因和发病途径结合起来,提出了著名的“三因学说”,较张仲景“千般疢难,不越三条”更为科学地进行了病因分类,多为后世所宗。后世医家不断对病因学说做出补充,如元代朱丹溪痰湿致病说,明代吴又可《温疫论》提出“异气”说,清代王清任瘀血致病说。痰瘀亦可成为继发性致病因素,而痰瘀阻络亦是临床常见的络病病机状态。络病作为广泛存在于内伤疑难杂病和外感重症中的病机状态,又可成为继发性致病因素,因此在探讨络病发病的同时也不可忽视络病作为继发性致病因素在多种现代难治性疾病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一、外邪袭络

(一)六淫外袭

六淫通常指风、寒、暑、湿、燥、火六种外感病邪。在人体正气不足,卫外功能失调时,六淫之邪袭人肌表,并按阳络-经脉-阴络的顺序传变。《灵枢·百病始生》对六淫伤人致病的传变过程做了具体描述:“是故虚邪之中人也,始于皮肤,皮肤缓则腠理开,开则邪从毛发入……留而不去,则传舍于络脉,在络之时,痛于肌肉……留而不去,传舍于经,在经之时,洒淅喜惊……留而不去,传舍于伏冲之脉……留而不去,传舍于肠胃……留而不去,传舍于肠胃之外,募原之间,留著于脉,稽留而不去,息而成积,或著孙脉,或著络脉……”明确指出六淫之邪自外侵袭人体,由表入里,由阳络传至经脉,再传至脏腑,最终深入脏腑之阴络的过程。阳络循行于皮肤或在外可视的黏膜部位,将经脉中运行的气血敷布于六经皮部,成为卫外抗邪的第一道屏障,发病时则首当其冲。六淫外袭,必首犯阳络,如正不胜邪,邪气将顺次传入,故清代喻嘉言《医门法律·络脉论》言:“然风寒六淫外邪,无形易入,络脉不能禁止,而盛则入于经矣。”六淫邪气中以风寒湿三邪外袭最易伤及阳络,因邪气的性质和致病特点不同,临床表现亦多种多样。

1.风 风为阳邪,易袭人体阳位,皮部之阳络为营卫贯通之所,如《素问·气穴论》说“孙络三百六十五穴会……以通营卫”,《灵枢·经脉》说“卫气先行皮肤,先充络脉,络脉先盛,故卫气已平,营气乃满”,说明卫气贯注于阳络中,发挥着卫外抗邪作用。风邪伤及皮部阳络,影响卫气“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开合”的功能,易使人体腠理疏泄而张开,气液外泄,常见头昏、头痛、恶风、发热等症状,汉代张仲景《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曰:“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中风为张仲景六经辨证太阳病的主要证型之一。风邪中人亦可引起杂病,如张仲景《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论中风便有“风之为病,当半身不遂”,“邪在于络,肌肤不仁;邪在于经,即重不胜;邪入于腑,即不识人;邪入于脏,舌即难言,口吐涎”,成为中风经络脏腑分证的最早记载。

2.寒 寒为阴邪,易伤阳气,寒性凝滞,主收引。若寒邪外袭体表,先犯阳络,卫气郁遏,营卫失调,可见发热恶寒、头项强痛、身疼腰痛等症,故《灵枢·岁露》说“寒则皮肤急而腠理闭”,《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说“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收引即收缩牵引,《素问·举痛论》说:“寒则气收。”寒性凝滞,主收引,寒邪外侵,经脉气血阻滞,可引起各种疼痛,故《素问·举痛论》说:“寒气客于脉外则脉寒,脉寒则缩蜷,缩蜷则脉绌急,绌急则外引小络,故卒然而痛。”西医学雷诺综合征是血管神经功能紊乱引起的肢端小动脉痉挛性疾病,临床常因寒冷刺激而发作,与《内经》络脉绌急之论颇为类似。此外,在寒冷环境下,外周脉络收引,气血郁遏,与西医学心脑血管病在冬季容易发作或病情加重极为吻合。

3.湿 湿邪侵及人体,留滞于脏腑经络,最易阻遏气机,湿胜内困脾土而致腹胀、纳呆、恶心、呕吐、泄泻诸症,外滞经络而有头重如裹、周身沉重、四肢酸困诸症。湿为阴邪,其性重浊、黏滞,为病病程长、缠绵难愈或反复发作。风寒之邪常与湿邪缠夹为病,如《素问·痹论》所言:“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着痹也。”湿夹风寒,闭阻气机,阻滞络脉,络中气血涩滞,津凝为痰,血滞为瘀,痰瘀阻络,不通则痛,风气偏胜者痛而游走,寒气偏胜者痛重而拘紧,湿气偏胜者痛而酸重。络脉瘀阻日久,结聚成形,关节肿胀变形,甚则“诸肢节疼痛,身体魁羸,脚肿如脱”(《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张仲景称之为历节,今人亦称为风湿顽痹,常见于西医学类风湿关节炎等。

4.燥、暑、火 燥、暑、火均属阳热之邪,易耗伤阴津,损及血络,“天气通于肺”(《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肺为娇脏,开窍于鼻,外邪易从口鼻而入伤及肺络。燥邪伤及肺络则干咳无痰、唇干鼻燥,甚则痰带血丝,故金元名医刘河间补病机十九条燥邪致病说:“诸涩枯涸,干劲皲揭,皆属于燥”,清代喻嘉言特制清燥救肺汤一方。

暑性炎热,易伤津气,《素问·刺志论》说:“气虚身热,得之伤暑。”清代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痉厥》指出暑邪的传变途径:“暑由上受,先入肺络。”清代程国彭《医学心悟》更进一步指出暑邪伤人的辨证要点:“大抵暑证辨法,以自汗、口渴、烦心、溺赤、身热、脉虚为的。”清代王士雄《温热经纬·薛生白湿热篇》亦指出暑伤元气的致病特点,“暑月热伤元气,气短倦怠,口渴多汗,肺虚而咳”,并主张治以益气生津。暑为热邪,虽先犯肺络而易于逆传心包络,耗血动血,兹在下面温热致病篇中详述。

火属温热之邪,温为热之渐,火为热之极,系指病邪程度的差异;“先夏至日者为病温,后夏至日者为病暑”(《素问·热论》),是从发病时间加以区分。火热伤及肺络则见唇干鼻燥、咽喉肿痛、发热鼻衄诸症;火热生毒侵入血络,聚而生腐发为肿疡,故《灵枢·痈疽》说:“大热不止,热盛则肉腐,肉腐则为脓……故为曰痈。”

(二)温、疫之气

自东汉张仲景《伤寒论》创六经辨证奠定外感热病辨证论治基础后,历代医家不断深化发展外感热病的发病机制与治疗。明代吴又可所著《温疫论》专门论述了“疫气”所致具有强烈传染性的温热病,随着清代温病学派的崛起,叶天士、薛生白、吴鞠通等一批知名医家及其代表作的出现,深刻阐述了外感热病除《伤寒论》所述之外的另一大类型——外感温热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及辨证治疗体系,从而揭示了温热及瘟疫两大类致病因素。

1.外感温邪 温病是指感受温热病邪所致的多种外感热病的统称。在中医学发展史上,不同时代医家对温病病因的看法不尽一致。《内经》时期,多认为温病病因为寒邪,把“伤寒”作为各种热病的总称,如《素问·热论》说“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难经·五十八难》说“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认为温病为五种伤寒之一。后世医家虽也有阐发,但均未形成温病病因学说的突破性发展。温病学至明清时代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温病大师叶天士对温病的感染途径、侵犯部位、传变规律和治疗大法进行了系统阐述,明确提出温病乃感受“温邪”而发生,使温病从伤寒中脱离出来,并从温邪入络角度创造性地提出卫气营血辨证论治体系。

张仲景《伤寒论》论外感风寒之邪先犯肌表,叶天士提出“温邪上受,首先犯肺”(《温热经纬·叶香岩外感温热篇》),指出温邪致病与伤寒不同的侵入途径。伤寒先犯肌表阳络,温邪则直袭肺络,并以络为传变途径,正如《临证指南医案·温热》所言“吸入温邪,鼻通肺络(当指肺中气络),逆传心包络中”,不仅指出温病是通过呼吸道传染的外感热性病,而且明确了易于逆传心包络的特殊演变规律。肺主皮毛,主气属卫,故初起有轻度恶寒,顺传阳明故旋见高热气分证,重用清解则热去而安,“逆传心包络”则气分热邪入营入血,正如叶天士所言:“夫热邪、湿邪,皆气也,由募原分布三焦,营卫不主循环,升降清浊失司,邪属无形,先着气分……但无形之邪久延必致有形,由气入血,一定理也。”叶天士此论与其杂病“久病入络”说有异曲同工之妙。叶天士将温热病传变大致分为卫气营血四个阶段,所谓“肺主气属卫,心主血属营”(《温热经纬·叶香岩外感温热篇》),以及“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温热经纬·叶香岩外感温热篇》),正是以初病在气络,久必入血络的病机理论为基础,即将通常初见的卫气证和渐次出现的营血证归纳为卫气营血传变规律与辨证总纲,与其内伤杂病“初为气结在经,久则血伤入络”(《临证指南医案·积聚》)之说病虽异,理实同。可见温热病之“久”与内伤杂病相比是相对的概念,在卫气分阶段多为正邪相争的功能性病变,营血阶段则代表着温热毒邪伤及脏腑阴络,热毒滞于络脉,熏蒸脑络则见神昏谵语、痉厥动风;热毒煎熬,血凝络瘀则见广泛性脉络内血瘀,甚则血不循经,络脉损伤而致出血。叶天士提出的邪入营血“内陷心包络”“耗血动血”等病机变化,实际上是从络病角度阐明了外感温热病“无形之邪久延必致有形,由气入血”,即由早期功能性改变发展到器质性损伤的营血阶段的过程,从而形成了外感温热病卫气营血辨证论治体系。营血阶段伤及形质多见于伴有实质性病理损害的较为严重的传染性及感染性疾病。

2.疫疠之气 疫疠之气是一类具有强烈传染性的病邪,由呼吸道传染者伤及肺络,故临床常见发热、咳嗽、吐痰,甚或痰中带血、肺实变等,如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等即属此类;由口而入者伤及胃肠之络,症见呕吐、腹泻、腹痛或便下脓血等,如霍乱、痢疾、食物中毒等。

二、内伤七情

七情是指人体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变化,七情过极导致脏腑气机紊乱引起功能失常,如“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素问·举痛论》亦说:“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此正如叶天士所说“初为气结在经”。但从经分支而出的气络承载着在经中运行的经气,经气郁结,气机不畅,势必影响络脉导致气机郁滞。而布散于体内脏腑的气络又为脏腑生理结构的有机组成部分,某一脏腑络气的功能体现着该脏腑的功能状态。七情内伤引起络气郁滞或气机逆乱,则导致脏腑功能失常,脏腑之间协调平衡状态被打破。如情志抑郁,肝络气滞,则胁痛胀满;大怒伤肝,肝络气逆,则头胀头痛、面红目赤;若肝气横逆,脾络不通,则胃脘胀满、攻痛连胁、恼怒加重;久思伤脾,脾络气结,则脘腹胀满、不思饮食;悲忧伤肺,肺络气滞,则胸闷憋喘等。络气不仅指气络中运行之气,亦包括脉络中与血伴行之气,气为血帅,气行则血行,络气郁滞,气机逆乱,脏腑气机紊乱亦可引起脉络血液运行失常。如肝络郁滞,日久血瘀阻络可致牴积;心络气滞,胸中窒闷,久则心络瘀阻则为胸痹心痛;气机上逆,络血随之上逆,冲击脑之脉络破损出血则见中风暴仆。由此可见,持久而剧烈的情志刺激亦是导致络病的重要因素,早期常表现为络气郁滞而致脏腑功能紊乱,日久气滞血瘀,瘀阻脉络可引起种种器质性病理改变。

三、痰瘀阻络

痰湿、瘀血既是病理产物,又是继发性致病因素。痰湿由津液凝聚而成,瘀血因血液涩滞而生。津血同源,津液进入脉管即成为血液的组成部分,血液渗出脉外则成为津液,络脉是津血互换的场所,津液代谢失常则为痰饮水湿,血液运行涩滞化为瘀血。痰湿、瘀血产生后,又可作为继发性致病因素阻滞络脉,导致痰湿阻络、血瘀阻络等病机变化。

(一)痰湿阻络

痰湿的形成与络脉功能损伤,脏腑气机失调及过食肥甘厚味有关。络脉为津血互换的场所,络气郁滞,津血不能正常互换,输布代谢失常,津凝则为痰浊,津聚化为水湿。脏腑之络是脏腑功能的有机组成部分,络气郁滞则脏腑气机失常,脾运失健水谷精微不从正化反聚为痰湿之邪,加之过食肥甘厚味愈滞脾运,化生痰湿。痰有有形无形之分,有形之痰出于肺咳于外,故古人有“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本草纲目·半夏》)之说。无形之痰壅塞气机,阻滞络道,为病甚杂,故有“痰为百病母”(《景岳全书·痰》)之说。痰湿阻于脑络,则有神昏癫狂之变;痰湿流于四肢,则有麻痛痿废之患;痰湿阻于脉络,络气郁遏,初病在气,久则入血,络道狭窄,气血运行障碍,甚则阻塞不通而有胸痹心痛、中风偏枯、肢端麻痛等症。

(二)血瘀阻络

血液在脉络中输布渗灌于周身发挥濡养作用,血液在脉络中凝滞而形成的病理产物则为瘀血,瘀血也包括溢出脉络积存体内的血液。由于各种致病因素导致气虚气滞,气虚运血无力,血滞留脉络为瘀,气滞血行滞涩,脉道瘀塞亦可为瘀。气为血之帅,气行则血行,凡先天不足、后天失养,或劳逸损伤、年老体衰,均可导致气虚,气虚推运无力则为瘀血,瘀血阻络进一步导致络病及各种继发性病理变化。故《景岳全书·胁痛》说:“凡人之气血犹源泉也,盛则流畅,少则壅塞,故气血不虚则不滞,虚则无有不滞者。”《读医随笔·承制生化论》更明确指出:“气虚不足以推血,则血必有瘀。”七情内伤,络气郁滞,脏腑气化功能失常,气滞则血行涩滞,如《素问·生气通天论》说:“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灵枢·百病始生》说:“内伤于忧怒,则气上逆,气上逆则六输不通,温气不行,凝血蕴里而不散。”《证治汇补·血症》说:“喜怒不节,起居不时,饮食自倍,荣血乱行,内停则为蓄血。”可见,气虚气滞等气化气机失常皆可影响血液在脉络中的运行时速和状态,导致瘀血阻滞脉络,阻于心络则为胸痹心痛,阻于脑络则为中风,阻于肾络则为水肿等。

痰为津凝,瘀为血滞,津血同源,痰瘀相关,故痰瘀常胶结在一起阻滞脉道,导致络脉运行气血的功能障碍甚则阻塞不通。同时脉络病变也会影响津血的运行,加快痰瘀的化生。痰、瘀、络三者常相互影响,痰、瘀作为继发性致病因素阻塞脉道,则会引起许多复杂病变的发生,故有“痰生百病”“瘀生百病”之说。脉络作为输布渗灌津血的通道,络气郁滞导致脉络舒缩功能异常,也会引起津血运行和互换的障碍,从而促使痰瘀的产生。因此,痰、瘀与络脉病变均为多种内伤疑难杂病和外感重症中的病机产物,也是继发性致病因素,三者常相兼为病,但病理性质不同,对发病的影响各异,这是需要临床辨证治疗时重视的。

四、病久入络

“病久入络”是清代叶天士关于络病发生发展规律的重要学术观点,包括久病入络、久痛入络、久瘀入络,阐明了内伤疑难杂病由气到血、由功能性病变到器质性病变的病机演变过程,对提示外感重症卫气营血病机演变过程亦有重大意义,因此探讨“久病入络”的发生原因及发展规律,对于阐明多种难治性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具有重要价值。

根据中医络病学说研究的“三维立体网络系统”,络脉在体内呈现外(体表阳络)-中(经脉)-内(脏腑阴络)的空间分布规律。《内经》已经阐述了初病即可入络的发病状况,初病入络乃指六淫外邪侵袭位于体表的阳络,并由络入经,即“是故虚邪之中人也,始于皮肤,皮肤缓则腠理开,开则邪从毛发入……留而不去,则传舍于络脉,在络之时,痛于肌肉……留而不去,传舍于经,在经之时,洒淅喜惊”(《灵枢·百病始生》)。病邪在经阶段正邪相争,正胜邪却病变向愈,则不属于久病不愈的难治性疾病范畴。若正邪相持,正气耗损,邪气乘虚内侵则出现由经入络病情加重发展的病理演变,此亦如《灵枢·百病始生》所说:“留而不去,传舍于伏冲之脉……留而不去,传舍于肠胃……留而不去,传舍于肠胃之外,募原之间,留著于脉,稽留而不去,息而成积,或著孙脉,或著络脉……”叶天士深刻揭示了多种内伤疑难杂病病邪由经深入布散于体内脏腑之阴络的病机演变过程,其所谓“经主气”“络主血”“初为气结在经,久则血伤入络”,成为“病久入络”学术观点的代表性语言。气无形,血有形,经气络气损伤阶段多属气机失调的功能性损伤,伤及血分则属器质性病变,诸如牴积、痹证、中风等病皆属此类。此外,外感温热病中由卫气发展到营血阶段也往往成为伴有器质性损伤的重病阶段。

(一)久病入络

病邪邪势鸱张,病久正气耗损,脏腑之络空虚,病邪乘虚内袭,此如《素问·评热病论》所说“邪之所凑,其气必虚”,脏腑之阴络络体细窄,气血流缓,邪气病久入深,盘踞不去,病情深痼难愈。初病在气,脏腑气机失调,气化失司,或本脏腑气机壅塞不通,功能失调,久则气病及血,气滞血瘀络阻,久病不愈,甚则积聚成形,如五脏积证之肝积肥气、心积伏梁、肺积息贲、肾积贲豚、脾积痞气,均为久病入络的常见病证。

病久不愈,气血耗损,脾失生化之源,五脏所伤穷必及肾,先后天并损,真元之气颓废,气血生化乏源。络脉既为运行气血之通路,又依赖于气血之温煦濡养,络中经气亏虚,温养、调控功能失司,心络失荣而见心悸怔忡,脑络失荣而见神倦痴呆,脾络失荣而见纳减消瘦、倦怠乏力;久病络血暗耗,五脏六腑皆失濡养,“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灵枢·邪气脏腑病形》),故可见面色苍白无华,络失濡养虚风内袭,则有脉络绌急之变。

(二)久痛入络

疼痛常因络中气血不通而致,清代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诸痛》所谓“痛则不通”,疼痛日久则致气血窒塞,郁滞不通,络脉瘀阻。寒热虚实皆可致痛,寒凝气滞,或寒邪收引而致络脉绌急均可导致疼痛。故《素问·举痛论》说:“痛者寒气多也,有寒故痛也。”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胁痛》亦说:“痛……乃寒入络脉。”热邪入络煎熬气血亦可致络脉不通而痛,正如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痹》所云:“风湿化热,蒸于经络,周身痹痛。”叶天士别出机杼,阐述“络虚则痛”机理乃气血阴阳虚衰络脉失养而致,如《临证指南医案》中“肩臂背痛”沈案云“汗出,失血背痛,此为络虚”,“胃脘痛”费案云“初病气伤,久泄不止,营络亦伤,古谓络虚则痛”,“腰腿足痛”汪案云“下焦空虚,脉络不宣,所谓络虚则痛是也”。亦有络中气阳亏乏,不能温煦络脉而致络脉绌急拘引疼痛者,如其“胃脘痛”张案云“阳微不司外卫,脉络牵掣不和”。实则因气血壅阻不通,如“胃脘痛”高案云“胃痛久……血络瘀痹”,“胁痛”王案云“久痛在络,气血皆窒”,“胃脘痛”席案云“经几年宿病,病必在络,痛非虚证……痰因气滞,气阻血瘀”,“胃脘痛”姚案云“胃痛久而屡发,必有凝痰聚瘀”,指出久痛气血瘀闭,痰瘀阻络的发病特点。久痛入络是叶天士关于络病成因的独特学术观点,对分析络病病因及临床辨证论治具有重要价值。

(三)久瘀入络

久瘀入络系指血瘀日久入络,常因气郁血凝或气虚运血无力而留滞,久瘀导致络脉瘀阻。如张仲景《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曰:“五劳虚极羸瘦,腹满不能饮食,食伤、忧伤、饮伤、房室伤、饥伤、劳伤、经络营卫气伤,内有干血,肌肤甲错,两目黯黑,缓中补虚,大黄img虫丸主之。”因五劳七伤,日久导致干血内积,瘀阻络脉,阻碍气血生化之机。这是久瘀入络的典型病证,清代叶天士对张仲景虚劳之治极为推崇。

五、饮食起居、跌仆、金刃伤络

饮食饥饱过度、起居不节、用力过度、金刃虫兽外伤、药物中毒等均可损伤络体。脉络损伤或外见出血,或离经之血留于体内而青紫肿胀,或内脏出血。《灵枢·百病始生》说“卒然多食饮则肠满,起居不节,用力过度,则络脉伤,阳络伤则血外溢,血外溢则衄血,阴络伤则血内溢,血内溢则后血”,指出饮食不节,用力过度可致络脉损伤。体表黏膜阳络损伤所致肌衄、鼻衄等外在出血,胃肠阴络损伤可致消化道出血而见黑便或柏油样便,出血量大时血也可自口呕吐而出,直肠或肛门部位出血可见便下鲜血,损伤肺络则见咳痰带血或出血量大鲜红。金刃虫兽、跌打损伤亦可损伤脉络而致各种出血,遭受剧烈外力或跌仆亦可造成内脏出血,出血量大甚则危及生命。经络之络(气络)损伤常见于金刃虫兽外伤、药物及环境污染中毒,使经气阻滞甚或阻断不通,可见肢体麻木、胀痛、痿废不用、截瘫等症,严重者脑之气络损伤可致神昏危症。

综上可见,络病作为临床常见的病理状态,在多种内伤疑难杂病和外感重症的某一阶段均可出现,多种致病因素伤及络脉均可导致络病。六淫外邪伤人肌表先犯阳络,温邪、疫疠从口鼻而入伤及肺络或胃肠之络;七情过极,络气郁滞,早期常表现为脏腑功能紊乱,随着病程日久则引起种种形质损伤的病理改变;痰湿瘀血阻滞络脉更为临床所常见;病久入络则反映了随着病程的延长,慢性迁延难治性疾病由气到血、由功能性病变到器质性病变的慢性病理过程;此外,饮食起居不节、金刃虫兽外伤亦可导致络体损伤,或为各种出血,或为痿废截瘫诸症。分析络病发病原因对于清晰认识络病的病机特点、病程阶段和审因论治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