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中医络脉理论的核心学术价值
博大精深的中医理论在两千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以藏象、经络、气血为核心的学术体系,对阐明复杂机体的生命现象及病理变化,指导临床诊断治疗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藏象是关于人体内脏器官形态结构及生理病理表现的理论,气血是脏腑赖以维持生命活动的营养物质,经络是气血运行的通道并对脏腑百骸起着络属作用,三大理论的建立对中医学术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气血通过经络运行至脏腑,脏腑之间及脏腑与形体官窍通过经络联系形成一个整体,而经络中的阳络又为六经皮部的有机组成部分,其阴络布散于体内脏腑而成为脏腑的组织结构及功能单位,运行在经络中的气血亦是通过络脉发挥其生理作用。因此经络在中医学术理论体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灵枢·经脉》则对经络在认识人体生命现象及病理变化,指导临床诊断治疗方面的重要作用做了进一步论述:“经脉者,所以能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十二经脉甚至奇经八脉受到历代医家的高度重视,并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新中国成立后几十年来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进行经络实质的研究并取得了某些重大进展。但一个毋庸讳言的事实是,由于中医学术发展史上的重经轻络现象,在人体生命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的络脉系统未受到充分的重视与研究,不能不说是一个历史的遗憾。加强中医络脉理论研究,更清楚地认识经络在人体生命活动中的作用、气血对人体温煦濡养功能的实现形式、脏腑功能活动及病理改变是摆在中医工作者面前的重大课题。
气血以经络为通道输布运行至脏腑组织及形体官窍,发挥其温煦濡养的重要生理功能,这是在线性纵行分布的经脉主干中无法完成的,必须借助于经络系统的中下层组织结构——络脉来实现。络脉由经脉支横别出、逐层细分、表里循行、网状分布的结构特点,决定了其气血行缓、面性弥散、末端连通、津血互换、双向流动、功能调节的气血运行特点,使在经气环流系统中运行的经气得以在气络弥散而发挥其温煦充养、防御卫护、信息传导、调节控制的功能,并使在心脉血液循环系统中运行的血液在脉络渗灌而发挥其供血供气、津血互换、营养代谢的作用。可见,仅仅着眼于十二经脉“首尾相贯,如环无端”线性运行状态的研究,而忽视从络脉时空与功能的统一性去讨论气血在生命机体中发挥其功能的实现方式,难以得出符合生命运动客观规律的结论,也严重制约了对气血这一中医基础理论核心内容的深入理解,从而阻碍了气血理论的研究与发展。
当然,中医理论体系是以五脏为中心构建的,但如果没有经络学说的建立,孤立存在的脏腑器官就不能实现完整的生命运动。正因为如此,早在《内经》成书之前的中医学文献《阴阳十一脉灸经》和《足臂十一脉灸经》中,便尝试通过经脉通道把脏腑联系在一起,但当时十一脉(即十一经)尚未形成固定的脏腑络属关系。在《内经》中建立的经络学说不仅提出十二经脉及奇经八脉,而且提出了由经脉支横别出、遍布全身的络脉系统,气血通过经络敷布渗灌于脏腑,脏腑通过经络络属形成相互协调与控制关系,从而建立起能够解释复杂生命现象的完整中医学术理论。络分阴阳,阳络分布于六经皮部,阴络布散于体内脏腑并成为该脏腑组织结构的有机组成部分,脏腑之气络承接经气并敷布于脏腑组织发挥其正常功能,经气进入气络成为该脏腑络气,络气传入与传出形成脏腑之间的信息传导与调节控制,故称“气主煦之”;脏腑之脉络则使在脉中运行的血液渗灌于脏腑组织,为其发挥正常生理功能提供物质基础,脉络的末端发生供血供气、津血互换、营养代谢等维持生命运动必需的生理活动,也称“血主濡之”。而气血在生命机体中的上述种种重要功能是不可能在线性运行的经脉通道中完成的,必是在从经脉支横别出、逐层细化、遍布全身的网状络脉系统中实现的。
可见在藏象、经络、气血构成的中医学术理论体系中,“络”占据极其重要的核心学术地位,深入探讨络脉理论进而建立系统完整的络病学说,对更深刻地理解生命现象,客观分析疾病发生发展规律,更有针对性地进行辨证治疗,都具有重要的理论及临床价值。诚如清代医家喻嘉言《医门法律·络脉论》所说:“十二经脉,前贤论之详矣,而络脉则未之及,亦缺典也。”清代叶天士亦说“遍阅医药,未尝说及络病”,“医不知络脉治法,所谓愈究愈穷矣”。因此深入研究络脉在体内的循行及空间结构特点,探讨气血运行的时速和常度,从时空与功能的统一性探讨气血通过络脉进入脏腑实现其功能的形式,并结合包括分子生物学在内的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多学科交叉、融合、渗透、联合攻关,阐明脏腑之间信息传导及协调控制的科学内涵,是建立更深刻揭示生命现象及疾病辨证治疗规律的现代中医药学术理论体系的重要途径和关键环节。这是弘扬《内经》、张仲景、叶天士所致力发展的络脉理论,完成喻嘉言、叶天士再三疾呼而至今未能实现的历史责任的关键,也是中医络脉理论的核心学术价值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