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清标本缓急,用药精准得当
“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为中医辨证施治的重要原则之一,在妇科领域中亦常崇用。在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方面,刘瑞芬教授主张用周期序贯疗法。经期以化瘀止痛为先以治其标,而非经期以活血化瘀、祛痰健脾补肾为主以治其本。崩漏患者血崩暴下之时,常以塞流止血为首务,继而澄源复旧。血止以后以复旧为主兼以澄源。根据女性各个不同的年龄阶段,在辨证论治中有所侧重,刘河间指出:“妇人童幼天癸未行之间,皆属少阴;天癸既行,皆属厥阴论之;天癸既绝,乃属太阴经也。”故青春期以益肾为主;育龄期注重调肝益肾;绝经期则以治脾为主,意在健脾益气养血以善其后。按照标本缓急及疾病不同阶段的特点遣方用药,既利于疾病的治疗,又易于提高疗效。
刘瑞芬教授辨证选方用药考究,讲究配伍,对“异病同因”“异因同病”以及“复症多因”的复杂病症,能明辨证因,洞悉症结,进而制定寒热并用的治法,使之有反有常,有缓有急,层次井然,可法可从。其处方既能寒热拮抗,又能相辅相成,组成“复方多法”。同时在温补方剂中加寒凉之品又有反佐之意,如刘瑞芬教授在运用滋肾养血、补益肾气的调经1号方时加用丹皮反佐,此与《金匮要略》温经汤中桂枝合丹皮异曲同工。
临床用药精当,贵精而不在多,用药酌之又酌,不轻易滥用一药,力求药力适度,直达病所,中病即止。故每临证取药12味左右,反对杂乱无章,药物堆砌,甚至互相抵消,亦防劫阴、耗气、伤肝碍脾之弊。紫石英的合理运用是刘瑞芬教授的一大特色,对于排卵功能障碍的患者,经后期紫石英常用至30~60g。《神农本草经》载:“紫石英,气味甘、温,无毒。主心腹咳逆邪气,补不足,女子风寒在子宫,绝孕十年无子。”且研究发现,紫石英用于排卵功能低下的妇女,可使其雌激素水平升高;用于无排卵型月经的妇女,可使其原基础体温单相型转变为双相型。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时,常选用益母草、三七、生牡蛎等活血化瘀的药物而不选用三棱、莪术、水蛭等破血逐瘀的药物,既起到化瘀的作用,又不增加离经之血的血量,可谓一举两得。对输卵管一侧或双侧不通,或通而不畅者,在辨证论治基础上多加用王不留行、路路通、炮山甲、蜈蚣以通经活络,疏通输卵管,临床效果满意。
除辨证选方用药外,刘瑞芬教授还参考药理研究结果来辨病用药,常收到事半功倍之效。如对子宫发育不良者,常选用具有性激素样作用的胎盘粉、鹿角胶等以促进子宫发育;宫缩疼痛者常选用当归、白芍、川芎、香附、延胡索等以抑制子宫收缩而缓解痉挛;子宫收缩不良者常选用马齿苋、益母草等以加强子宫收缩;凝血功能减退者多选用三七、茜草、仙鹤草等以缩短凝血时间,使出血自止;阴道滴虫者常选用苦参、蛇床子等杀灭滴虫。
在兼症的治疗上,刘瑞芬教授善用中成药配合治疗。李杲在《汤液本草·东垣先生用药心法》中指出:“大抵汤者,荡也……丸者,缓也,不能速去之,其用药之舒缓而治之意也。”对于中成药的应用:一方面,可以加强汤药的作用;另一方面,由于妇科疾病多虚实夹杂,用中成药对兼病、兼症有良好的治疗效果,还可以达到丸药缓图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