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中医学对冠心病的认识及辨证分型
一、中医学对冠心病的认识
在中医学中没有“冠心病”这个名词,现代西医学名词“冠心病”所描述的症状相当于中医学中的“胸痹”“厥心痛”“真心痛”等病证的范畴。最早的中医学著作《黄帝内经》中《灵枢·厥病》写到“厥心痛,与背相控”“痛如以锥针刺其心”“真心痛,手足清至节,心痛甚,旦发夕死,夕发旦死”。这里所说的厥心痛,相当于现代西医学中的心绞痛;真心痛,相当于现代西医学中的急性心肌梗死。东汉著名医学家张仲景所著的《金匮要略》一书,提出“心痛”“胸痹”的名称,描述了“胸背痛”“心痛彻背,背痛彻心”等症状,相当于现代西医学中冠心病心绞痛所描述的症状。
中医认为,冠心病的病因病机主要有两个方面,一为寒凝气滞,血瘀、痰浊阻遏胸阳,阻滞心脉,致使气血失和而为病;一为脏腑亏虚,功能失调,如心肾阳虚失于温煦、肝肾阴虚不能濡养等,均可导致脉络痹阻而发胸痹心痛。
◎ 寒邪内侵
素体阳虚,胸阳不振,阴寒之邪乘虚侵袭,寒凝气滞,痹阻胸阳,或寒痰互结,心脉受阻,气滞血瘀,发为胸痹心痛。
◎ 饮食不节
过食肥甘、生冷,或饮酒过度,或暴饮暴食损伤脾胃,脾胃运化失司,水谷不运,致使痰湿内生,上犯心胸清旷之区,清阳不振,气机不畅,痰阻脉络,心脉痹阻而痛。
◎ 情志失调
终日伏案,思虑劳心,气机失畅,可致胸阳不展;或思虑伤脾致痰浊内生,痹阻胸阳;或郁怒伤肝,致肝失条达,疏泄失常,气滞血瘀,心脉痹阻,皆可不通而痛。
◎ 年老体衰
年过半百,肾气渐衰。肾阳虚不能鼓舞五脏之阳,可致心阳不振,心气不足,血脉运行不利而发病;肾阴虚不能滋养五脏之阴,肾水不能上济于心,心脉失于充养而运行滞涩;或阴虚火旺,灼津为痰,痰瘀痹阻,皆可致胸阳不振,心脉阻滞而发病。
以上诸因素可互为因果,也可数者并存。本病的主要病机为心脉痹阻,其病位在心,然其发病多与肝、脾、肾三脏功能失调有关,如肾虚、肝郁、脾失健运等。本病的主要病理变化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实为寒凝、气滞、血瘀、痰阻,痹遏胸阳,阻滞心脉;虚为心、脾、肝、肾亏虚,心脉失养。
二、冠心病的中医辨证分型
根据冠心病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的不同,中医通常将其分为寒凝心脉型、心血瘀阻型、痰浊壅塞型、气阴两虚型、心肾阴虚型、阳气虚衰型六种基本证型。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冠心病病机复杂,病情多变,因此在一个证型中又会出现许多变化,也可以把这些变化看成是多个“亚型”或兼证、并见证等。
◎ 寒凝心脉型
胸痛彻背,感寒痛甚,胸闷气短,心悸,重则喘息不能平卧,面色苍白,四肢厥冷,舌淡黯、苔白,脉沉细或弦紧。
◎ 心血瘀阻型
胸部刺痛或绞痛,部位固定不移,入夜更甚,心悸怔忡,面色晦暗,口唇青紫,舌质紫暗,脉沉弦涩或结代。
◎ 痰浊壅塞型
肢体沉重,形体肥胖,胸闷如窒而痛,或痛引肩背,气短喘促,眩晕,痰多,恶心纳呆,腹胀便溏,舌质淡红、苔白腻或浊腻,脉滑。
◎ 气阴两虚型
心前区憋闷,隐隐作痛,时作时止,心悸气短,倦怠懒言,头晕目眩,心烦少寐,面色少华,汗多口渴,舌质红、苔薄少,脉细弱。
◎ 心肾阴虚型
胸闷且痛,隐痛不除,心悸盗汗,心烦失眠,腰膝酸软,头晕耳鸣,舌质红或有瘀斑,脉细数或细涩。
◎ 阳气虚衰型
胸闷气短,甚则胸痛彻背,心悸汗出,畏寒肢冷,腰酸乏力,面色苍白,唇甲淡白或青紫,舌质淡胖或紫暗、苔白,脉沉细或沉涩。
爱心小贴士
中老年人早期如何发现冠心病?
冠心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处于这个年龄阶段者,在日常生活中,如果出现下列情况,要及时就医,尽早发现冠心病。
(1)劳累或精神紧张时出现胸骨后或心前区闷痛,或紧缩样疼痛,并向左肩、左上臂放射,持续3~5分钟,休息后自行缓解者。
(2)体力活动时出现胸闷、心悸、气短,休息时自行缓解者。
(3)出现与运动有关的头痛、牙痛、腿痛等。
(4)饱餐、寒冷或看惊险影片时出现胸痛、心悸者。
(5)夜晚睡眠枕头低时,感到胸闷憋气,需要高枕卧位方感舒适者;熟睡或白天平卧时突然胸痛、心悸、呼吸困难,需立即坐起或站立方能缓解者。
(6)性生活或用力排便时出现心慌、胸闷、气急或胸痛不适者。
(7)听到噪声便引起心慌、胸闷者。
(8)反复出现脉搏不齐,不明原因心跳过速或过缓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