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小柴胡汤治疗饮证
小柴胡汤具有调整气机升降出入之效,后世医家常用小柴胡汤加减治疗气郁证。小柴胡汤可以治疗“热入血室”,后世医家常用小柴胡汤加减治疗月经病。由此可见,小柴胡汤在临床上常用于治气、治血,而其治水之功常被忽略。
《伤寒论》第96条,小柴胡汤方后有加减法:“若胸中烦而不呕者,去半夏、人参,加栝楼实一枚;若渴,去半夏,加人参合前成四两半、栝楼根四两;若腹中痛者,去黄芩,加芍药三两;若胁下痞硬,去大枣,加牡蛎四两;若心下悸、小便不利者,去黄芩,加茯苓四两;若不渴、外有微热者,去人参,加桂枝三两,温覆微汗愈;若咳者,去人参、大枣、生姜,加五味子半升、干姜二两。”
笔者读这段文字时,反复在思考:小柴胡汤证为什么会有这么多或然症?难道仅仅因为小柴胡汤证是半表半里证或表里不和证?单用少阳郁热或在正虚基础上的郁热是无法解释如此多的或然症的。
有一点可以明确,这些或然症的出现是由于外感而非内伤,由于邪阻而非正虚。如从气血津液辨证的角度去考虑,那么邪阻在何处?在气?在血?在津液?
心下悸、小便不利,加茯苓,显然为饮证。咳加干姜、五味子,也为饮证。那么,其他或然症呢?是不是都可以用饮郁内停来解释?
饮停胸中可致胸中烦,饮停腹中可致腹中痛,饮停胁下可致胁下痞硬,饮停心下可致心下悸,饮停于下焦可致小便不利,饮郁阳气可致身有微热……如此解释,于理可通,尽管所加药物并非完全治饮。
这样分析下来,联想到“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一语,小柴胡汤可谓治饮之专剂。
如用脏腑经络学说解读六经,少阳经包括手少阳三焦经和足少阳胆经,小柴胡汤可以治疗三焦病变。而三焦是水液运行之通道,三焦病变,最多见的应该是水液运行不畅而成痰、成饮。尽管小柴胡汤并不直接治痰、治饮,但临床上我们在治痰、治饮时,应该想到小柴胡汤可以畅通水液运行之通道,使痰饮无由而成、无由而聚。
临床上,小柴胡汤合五苓散治饮、小柴胡汤合温胆汤治痰为常用合方,其理可由此悟得。
治疗田某,女,75岁,2012年5月2日初诊。
患者既往高血压病病史30余年,长期服用降压药治疗。近1个月来血压不稳,头昏时轻时重,少气乏力,西医治疗效不显。诊见:头昏,走路需人搀扶;乏力,周身困乏,少动。伴见背冷、腹热、下肢热、双足冷,不耐冷热,心烦,睡眠欠佳,双下肢浮肿,白天小便短少,晚上夜尿频多。纳食偏少,大便尚调,不喜饮水。舌质淡暗,舌苔白润,脉弦大。诸症杂乱,虚实并见,寒热共存,先予调畅三焦为治。
处方:柴胡9g,黄芩12g,猪苓15g,茯苓15g,泽泻15g,生白术15g,桂枝6g,赤芍12g,桃仁12g,牡丹皮15g,生龙骨30g,生牡蛎30g,鸡内金15g,炙甘草3g。7剂,水煎服。
2012年5月9日二诊:周身舒适许多,精神好转,头昏减轻,下肢肿不明显,睡眠好转,夜尿减少,白天小便增多,后半夜下肢发热明显。舌苔白润,脉大有减。上方泽泻改为18g,加知母12g。7剂,水煎服。
2012年5月16日三诊:尚有少许头昏、目涩、背冷,醒后口干明显,其余诸症基本缓解。上方柴胡改为6g,泽泻改为24g,加党参9g。7剂,水煎服。
2012年5月23日四诊:血压平稳,已无头昏,精神较好,可以去公园锻炼。仍有背冷、足冷,晚上醒来口干明显。转以四逆汤加减调治而愈。
按:本案似乎并非小柴胡汤案例,但笔者首诊时针对头昏、小便异常、下肢浮肿及周身不适,立足于治饮、治三焦,首先想到的方剂便是小柴胡汤合五苓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