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建忠读方与用方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十五)谈“咳家”发热的治疗

“咳家”发热,舌不红、腑不实者,直接用小青龙汤或小青龙加石膏汤治疗即可。倘若舌红、腑实(或有腑实倾向)者,需变通使用。

2014年12月9日,正值“流感”期间,接诊两患儿:

案1:李某,男,10岁。发热、咳嗽第4天,伴见鼻塞、鼻流清涕、痰多。无咽痛,无头身疼痛。平素便干,近2日使用泻下药后大便2次。既往反复咳嗽病史。舌质红,舌苔白,脉浮细紧。

寒饮之体,风寒之邪外袭迁延,闭郁肺气而生痰化热,波及肠腑使腑气失畅。治以宣开肺气、清肺化痰通腑为法。

处方:生麻黄3g,炒杏仁9g,生石膏24g,全瓜蒌12g,炒莱菔子15g,薄荷9g,蝉蜕9g,生甘草3g。2剂,水冲服。

12月11日二诊:热退,仍有咳嗽、痰多、黏涕。舌质淡红,舌苔薄白,脉细弦。转方温化寒饮、清散余邪。

处方:鸡内金12g,僵蚕9g,蝉蜕9g,浙贝母9g,全瓜蒌12g,辛夷9g,鱼腥草12g,桂枝2g,生麻黄2g,干姜2g,细辛2g,姜半夏6g,生白芍6g,五味子6g,炙甘草2g。5剂,水冲服。

药后痊愈。

案2:王某,男,7岁。11月30日发热,经治热退后昨日再次发热。近1个月咳嗽、痰多。无咽痛,无头身疼痛。纳食欠佳,精神欠佳,大便干。既往反复发热病史。舌质红,舌苔中心薄白腻,脉细弦稍数。

寒饮之体,食滞郁热,肺气不畅。治以清宣肺气,清通腑气为先。

处方:生麻黄2g,炒杏仁6g,生石膏15g,牛蒡子12g,柴胡12g,蝉蜕9g,炒莱菔子15g,生甘草3g。2剂,水煎服。

12月11日二诊:热退,仍有咳嗽,鼻塞、流清涕。纳食可,大便正常。舌质红,舌苔薄白,脉细缓。转方温化寒饮、清散余邪。

处方:鸡内金12g,辛夷9g,鱼腥草12g,僵蚕6g,蝉蜕6g,全瓜蒌9g,桂枝1g,生麻黄1g,生白芍3g,细辛1g,姜半夏3g,干姜1g,五味子3g,炙甘草1g。5剂,水煎服。

药后痊愈。

按:上两案辨证、用方似乎缺乏严谨,不免贻笑“方家”。首方都用到麻杏石甘汤,但加用薄荷、蝉蜕,或加用柴胡、蝉蜕似有不伦不类之感。二诊方都用到了小青龙汤,但所加用的药物较多,且剂量远大于小青龙汤的剂量,以至于二诊方已不算严格意义上的小青龙汤的加减。

中医理论是完美的,辨证应该是准确的,选方应该是对证的。但很多时候,中医临床者是在这种艰涩中选择着、摸索着。

“咳家”发热,当属“宿病”加“新病”。用张仲景的理论,应该是先治新病,后治宿病,如《金匮要略》所言:“夫病痼疾,加以卒病,当先治其卒病,后乃治其痼疾也。”但先治新病时,又常常需顾及宿病,否则新病减而宿病易发作或加重,如《伤寒论》所言:“喘家,作桂枝汤,加厚朴杏子佳。”

“咳家”发热的治疗,并非难在发热上,而难在咳嗽上。很多患者热退后,咳嗽长期不愈,甚至逐渐出现气紧、喘息的症状。

小青龙汤是治疗“咳家”最常用的效方,但选用的时机、方药的加减、处方的剂量等,需临证者对证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