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心理健康概述
一、心理健康的概念
(一)健康的含义
古往今来,人人都希望健康。哲学家洛克指出:没有健康就没有幸福。哲学家叔本华曾进一步强调:一个健康的乞丐比患病的国王更幸福。现代有人用数字比喻健康的重要性:“健康是1,其他都是1后面的0,如果你有了健康这个1,再拥有其他0,如满意的工作、事业成就、美好的生活等,它们组合起来就是100、1000或10000,如果没有健康这个1,后面有再多的0,最终也还是等于0。”
“健康”一词,按照传统的观念和习惯的看法多限于生理健康,主要是指躯体发育良好,生理功能正常,而很少考虑心理方面的健康。例如,《现代汉语小词典》(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对健康的解释为:“(人体)生理机能正常,没有缺陷和疾病。”《辞海》(缩印本,上海辞书出版社1980年版)把健康界定为:“人体各器官系统发育良好、功能正常、体质健壮、精力充沛并具有良好劳动效能的状态。”这种理解是不全面、不完整的。人既是一个生物性的个体,也是一个社会性的个体。人的健康不仅受生物因素的制约,也受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的影响。
世界卫生组织(WHO)在1948年把健康定义为“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现象,而且是在生理上、心理上、社会上的完好状态”。就是说“健康”这一概念的基本内涵应包括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良好三个方面。1990年,世界卫生组织再次扩大了健康的内涵:“一个人只有在身体、心理、社会和道德四个方面都健康,才算是完全的健康。”
小卡片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健康的十项标准:
(1)精力充沛,能从容不迫地应付日常生活和工作的压力而不感到过分紧张。
(2)精神状态正常。没有抑郁、焦虑、恐惧发作等症状。
(3)善于休息,睡眠良好。
(4)应变能力强,能适应环境的各种变化。
(5)能够抵抗一般性感冒和传染病。
(6)体重得当,身材均匀,站立时头、肩、臂位置协调。
(7)眼睛明亮,反应敏锐,眼肌轻松,眼睑不发炎。
(8)牙齿清洁,无空洞,无痛感;牙龈颜色正常,不出血。
(9)头发有光泽,无头屑。
(10)肌肉、皮肤富有弹性,走路轻松有力。
(二)心理健康的含义
心理健康(mental health)问题是心理学研究的热门领域,不同学者对此给出了众多的定义,比较有代表性的有,《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中的定义是:“心理健康是指个体的心理在本身及环境条件许可的范围内所能达到的最佳功能状态,但不是十全十美的绝对状态。”心理学家英格里希(H.B.English)认为:“心理健康是一种持续的心理状态,当事者在那种状态下能做出良好的适应、具有生命活力,且能充分发挥其身心潜能。”我国学者张承芬认为: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在各种环境中能保持一种良好的心理效能状态,并在不断变化的外界环境中能不断地调整自己的内部心理结构,达到与环境的平衡与协调,并在其中逐渐提高心理发展水平,完善人格特质。
综合国内外的各种观点,可以发现,多数学者认为,心理健康并非仅仅是指没有心理疾病,而是强调个体的内部的心理协调和对外部的环境适应,呈现出一种良好积极的心理功能状态。因此,我们将心理健康的定义概括为: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在良好的心理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内心的相对平衡状态以及在适应环境过程中表现出的积极功能状态。
包含了以下几层意思:
其一,心理健康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它是在心理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并且在心理发展过程中不断地发展变化着,不存在一劳永逸的健康状态。比如在不同年龄阶段,心理健康的具体标准和要求是不同的。我们不能用成年人的标准去要求儿童或青少年。这就好比身体健康一样,不同年龄阶段身体健康的标准也不一样。
其二,人的内心世界总是存在各种矛盾和冲突,不同年龄阶段具有不同的心理矛盾,永远不可能达到绝对平衡状态,系统论认为,任何系统都是在“平衡—失衡—再平衡”这样动态的过程之中不断发展的,因此,只要个体能够不断地化解内心矛盾和冲突以取得新的平衡,就可以说他的内心达到了相对平衡。只有长期无法克服的、比较严重的心理冲突导致长期心理失衡,才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
其三,人类心理的基本功能是:反映客观事物、发动并调节机体的行为再作用于客观事物,从而能动地适应环境,为机体的生存与发展服务。适应环境有两种方式,一是被动地顺应环境,即通过改变自身从而与环境相协调;二是能动地改造环境,即通过改变某些环境因素从而使之与自身相协调。积极的心理功能是两种适应能力的统一。
最后还需要说明的是,在英文里,“mental health”一词兼有“心理健康”与“心理卫生”两种含义,心理卫生是指维护和增进人们心理健康、预防或治疗心理疾病的一切方法和措施。如我们平时所说的心理辅导、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等都属于心理卫生工作。这两个含义是密切联系的,心理健康是心理卫生的目的,心理卫生是心理健康的手段。
二、心理健康的标准
一个人的心理怎样才算是健康,以什么标准来衡量心理健康?这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心理健康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各种形态的心理或精神症状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影响、互相交织或互为因果的。此外,每个人心理上的承受能力和康复能力也各不相同,因而很难规定一个不变的、到处适用的绝对准确的标准。学术界曾经出现过三种标准:一是“健康即无病状态”。这种标准无疑定得太低,过于消极。二是“健康即理想状态”。这种标准无疑又过高,很少有人能够达到。三是“健康即平均状态”。这一标准比较中和,目前心理健康测验大多采用此标准,但还应该考虑到不同人群(如不同年龄、不同文化背景等)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一)心理健康的一般标准
国内外心理学家提出过多种心理健康的标准,下面只介绍影响力较大的两个观点。
1.国外学者的观点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A.H.Maslow)和密特尔曼(Mittelman)认为判断一个人的心理是否健康有十条标准,即:
(1)是否有充分的安全感;
(2)是否对自己有较充分的了解,并能恰当地评价自己的能力;
(3)自己的生活理想和目标能否切合实际;
(4)能否与周围环境保持良好的接触;
(5)能否保持自身人格的完整与和谐;
(6)能否具备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
(7)能否保持适当和良好的人际关系;
(8)能否适度地表达和控制自己的情绪;
(9)能否在集体允许的前提下,有限度地发挥自己的个性;
(10)能否在社会规范的范围内,适度地满足个人的基本需要。
2.我国学者的观点
我国北京大学医学部王效道教授提出了区分心理健康水平的七条标准。
(1)适应能力。人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是人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也是判断心理健康水平的重要标志。在人的一生中所面对的生存环境,包括工作环境、学习环境、生活环境、人际关系及个体心理的内部环境等都是动态变化着的,有时这种变化是相当急剧的,如果不能适应就有可能出现各种精神症状和躯体症状。
(2)耐受力,指人对精神刺激或心理压力的承受力或抗御能力。心理健康水平高者耐受力强,对于来自环境变化和意外事故等各方面的精神刺激和心理压力,都能以适当的方式有效地应对,从而保持正常心态。相反,心理健康水平低者其耐受力较弱,对强烈的或频繁出现的精神刺激和心理压力难以承受,从而出现异常,导致人格改变,甚至发生心身疾病。
(3)控制力,指自我控制和调节的能力。心理健康的人,对自己的认知、情感和意志过程能够进行有效地调节控制,而心理健康水平差,大脑皮层功能低下者,其自控能力就会降低,表现为情绪失控、易烦恼、易激动等。
(4)意识水平。意识水平的高低一般以注意力水平为客观指标,临床则多以意识的清晰度为指标。注意力经常性地不能集中往往是某种严重精神疾病的先兆。如果一个人长时期地不能专注于某项工作,经常分心,就要引起重视。注意力不集中的程度越高,心理健康水平就越低。但注意力的稳定性过分增强,如强迫观念、强迫回忆等注意力固定状态即为心理障碍,亦属心理不健康的表现。
(5)社会交往能力。正常的社会交往和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之一。一个人如果长期与世隔绝,社会交往被剥夺,就会出现心理障碍。正常的社会交往应当是适度的,若过分冷漠、不加选择地广泛交往、过分热情均属心理不健康的表现。
(6)康复力。心理健康水平高的人能够很快康复,没有任何消极影响。心理健康水平低者则康复缓慢,有的甚至完全不能康复,心灵上的伤痕难以平复,因而对其心理、生理和社会功能带来严重的不利影响。
(7)愉快胜于痛苦的道德感。道德愉快是指个体在利他活动中自我体验到的愉快心情,是道德感的表现形态之一。道德愉快是个体与社会矛盾统一的结果,是生物属性和社会属性统一的结果;而道德痛苦则是个体与社会矛盾、生物属性和社会属性矛盾对抗、不可调和的结果。道德痛苦往往比其他任何心灵上的痛苦都深刻、都剧烈。当一个人陷入自责自罪的痛苦之中,他就体验不到任何真正的快乐,它可以破坏一个人的价值观和人格,可以使人陷入不能自拔的困境,甚至轻生。一个心理健康的人总能超越道德痛苦而使道德愉快常居主导地位。道德愉快能够拯救道德痛苦的心灵而保持健康的心态。
(二)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根据我国中小学生的实际,我国学者一般将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归纳为以下几点。
1.智力正常
智力是心理功能的重要组织部分。尤其对学生而言,正常智力是维持学习的基本前提条件。精神病学中将IQ70以下称为“智力缺陷”(MR),俗称“弱智”。智力缺陷又分为四级:IQ50—70为轻度;IQ35—49为中度;IQ20—34为重度;IQ20以下为极重度,又称“白痴”。
2.良好的情绪状态
情绪是心理平衡与否的显示器,有人认为,如同体温异常是身体疾病的显著征兆一样,情绪是心理健康状态的显著征兆,心理异常往往首先是从情绪异常表现出来的。心理健康水平高的学生,其情绪的特点是:首先,以稳定而乐观的情绪占主导,消极情绪较少出现。其次,情绪反应的强度与刺激的强度相适应,很少出现过于夸大的情绪反应。再次,具有良好的情绪调控能力,即使出现消极情绪也容易恢复。最后,学习是学生的主要生活内容之一,因此,乐于学习也是良好情绪的一个表现,至少不能过于厌学或者在学习中有着过重的焦虑情绪。
3.认识并接纳自我
良好的自我意识是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基础。心理健康水平高的学生具有相对客观的自我评价,能够正确认识自己的优缺点,能够通过“取长补短”来不断克服自身缺点,从而不断提升自己,但对于无法克服的缺点也能够持宽容的接纳态度,通过“扬长避短”发展自己。因此,他们能够形成自信、自尊等积极的自我体验,即不自高自大,也不妄自菲薄。
4.人格完整统一
人格的完整与统一,首先是指内部心理诸因素的协调一致,如认知与情感的统一,意志、动机与行为的统一,没有过于剧烈不可调和的矛盾冲突。其次,是行为与环境的协调,即自身的人格能够良好地适应周围环境,特别是社会环境。如果人格与社会环境严重适应,则会出现各种心理问题。最后,是人格的相对稳定性。一个人的人格特征形成以后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一般来说没有重大变故或特定环境的长期影响,是不易改变的,如果一反常态地出现人格变化,则要考虑其人格是否出现了异常。
5.良好的人际关系
心理健康水平高的学生能够以平等、尊重以及平和的心态与周围人相处,比一般人更能理解、宽容和接纳别人,也能够赢得周围多数人的信任、尊重和接纳,从而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相反,总是与周围矛盾冲突过多的人,或者是过于孤僻的人,是心理健康水平不高的表现。
6.积极的生活态度
心理健康水平高的学生,能够对现实生活抱着积极的期望以及进取态度,并且能够体验到生活的乐趣。他们不仅把完成应有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任务当作职责或义务,而且能够充分享受其带来的成就感和满足感,此外,他们也能够利用休闲娱乐获得放松感和愉悦感。相反,对生活悲观、消沉、退缩、绝望等都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
7.心理及行为特点与年龄阶段相适应
人的心理在一生中都是不断发展变化着的,不同年龄阶段具有不同的心理特征,因此,在衡量心理健康问题时必须参照年龄因素。例如,青少年的情绪大多具有反应强烈、易冲动的特点,而且他们的自我评价也极不稳定。但这些都是这个年龄阶段的人普遍的心理特点,是发展过程中必经的过渡阶段,因此,只要上述特点不过于极端,处于多数同龄人的一般水平,就应该被视为正常现象。
三、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
影响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是复杂多样的,从生物因素到复杂的社会环境因素以及个体自身的冲突等,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
(一)生物因素
1.遗传因素
人的心理发展与遗传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个体的躯体、气质、智力、神经过程的活动特点,尤其是某些精神疾病,受遗传因素的影响尤为明显。通过临床观察及调查表明,许多精神疾病的发病原因与遗传有关,具有家族史的个体对某些精神疾病的易感性更是不容忽视的。
2.内分泌系统的影响
内分泌系统对人体的作用有着重要影响。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能直接渗入血管,它不仅对机体代谢、生长发育有调节作用,也能对不同的器官选择性地发挥作用,其中人的情绪活动受刺激最大。例如,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机能不足的人,会具有骨骼和神经系统发育不全,身体矮小,智力低下,记忆和思维水平下降,整个心理反应迟钝的情况;而甲状腺功能亢进的人,则神经系统兴奋性高,容易形成激动、紧张、烦躁等不良心理特征。
3.生理疾病
有研究发现,有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中,早期患有高热惊厥、头颅外伤和其他严重疾病的所占百分比更大些,且差异显著。生理疾病对他们行为方面以及心理活动的影响可能是轻微的,如出现易激惹、失眠、不安等,随着疾病的消除,这些心理症状也会完全消失。但是,随着疾病的继续进展,心理障碍也会加剧,甚至会出现各种程度的意识障碍、幻觉、记忆障碍、躁动和攻击行为等。
临床研究证明,某些病菌或病毒感染损害人的神经组织结构,导致器质性心理障碍或精神失常,并极有可能造成儿童智力发育迟滞或痴呆;脑外伤或化学中毒也有可能引发心理障碍和精神失常。
除此之外,胎内的环境以及分娩过程都是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孕妇的身体状况、营养、情绪、睡眠,接触烟酒、毒品、辐射和其他药物的情况以及分娩时出现的早产、难产、窒息等异常情况,都是影响个体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
(二)环境因素
1.营养因素
学生在生长发育阶段,必须不断地从外界吸取各种营养素,才能保证其获得正常而充分的发育;反之,不仅会影响生长发育,还会影响身心的健康发展。长期热量不足及蛋白质缺乏的小学生,可患营养不良症。早期表现为易倦怠,精神不振,注意力不集中,抵抗力减退等。严重者可出现恶性营养不良综合征,并可出现多种功能障碍。
2.家庭因素
家庭是学生的第一课堂。父母与子女之间感情融洽,关系和谐,对学生的身心健康有重要作用。父母对孩子要有正确评价,除关心孩子学习外,对性格、品德、锻炼、健康水平各方面都可以进行评价。要鼓励孩子发扬优点,克服缺点,不断进步。我国的家长大多对子女抱“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美好愿望,但往往容易脱离实际地对孩子提过高要求,从而导致孩子的学习压力过大、精神负担过重,甚至产生紧张和焦虑情绪。此外,家庭其他重大生活事件如父母离婚、下岗、亲人生病或去世等事件对学生的影响都是巨大的。
3.学校教育因素
学校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场所,学校在对学生智力、能力、行为习惯、个性及生活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的培养中都起着主导作用。在学校因素中,学校的教育指导思想、教师的素质、学生在学校的人际交往关系等,对学生的心理健康都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学校教育指导思想正确与否往往决定了一所学校的校风,决定了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当前,不少学校仍存在片面追求升学率的现象,这无形中给教师和学生都造成了很大的压力。教师为了学生能考出好分数,采取违反学生心理健康原则的教学方法、手段和措施,如加班加点、搞题海战术等,学生长期处于一种智力超负荷的紧张状态,容易出现神经衰弱、失眠、注意力减退、厌学等心理行为问题。学生书包过重、负担过重是长期以来困扰我国教育工作的顽症,已经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阻碍。
4.社会环境因素
社会环境因素对学生的生长发育的影响是综合性的。社会经济、文化教育、生活条件、环境污染等因素相互作用,有些直接影响学生的生长发育,有些通过中间环节发挥作用,形成一个复杂的影响生长发育的生态体系。
社会意识形态以社会信息为媒介影响着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如有暴力内容的电视剧或电影会引起学生的攻击和犯罪行为。不良的社会风气可能通过家庭、社区、同伴、传媒等途径影响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导致其心理发展方向偏离正常轨道。
生活环境不同,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也不尽相同。研究发现,城乡差异、人口密度、环境污染、噪音等与人的生存密切相关的因素,对人的心理健康状况都存在明显影响。如生活在城市的中小学生,由于住房单元化,同邻居伙伴的交往明显减少,这种状况不利于他们的社会化,使其缺乏与人交往的技巧,容易形成孤僻的性格。
(三)学生自身因素
中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和发展,社会阅历的扩展,社会化程度的提高,中小学生的情感、意志、需要、动机、性格等都会出现相应的波动和变化。但是,中小学生对自身心理与行为的调控能力有限,尤其是小学高年级学生处于心理问题和行为问题较多的时期;初中生处于青春叛逆期,学习、生活、家庭关系、社会环境对他们的身心健康都会发生重要的影响,他们时常会出现反抗成人、反抗社会,因交友不慎或步入不良团伙而出现违背社会法纪和道德规范的不良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