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工科背景下应用型人才培养教育研究及教学改革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论高校国际化创新人才的意识形态教育

李建勋,邵晨昱

摘要:高等教育国际化改变了当代大学生的意识形态教育工作格局,而身处外事项目的大学生则处于核心位置,他们受到了最直接、深刻的影响,已成为东西方意识形态领域激烈争夺的教育对象。本文通过分析国际化创新人才及其意识形态教育的内涵、必要性与意识形态教育所面临的现实困惑,提出了构建国际化创新人才意识形态教育策略应对的发展思考,以期增强国际化创新人才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工作。

关键词:国际化;创新人才;意识形态教育

高等教育国际化肩负着培养国际化创新人才、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推动社会经济增长等重大使命。当前,高等教育国际化迅猛发展。以高等教育国际化重要表现形式的中外合作办学数、出国留学人员数为例,截至2014年12月,国内通过教育部复核的本科及以上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有57所,项目954个。[1]全国拥有中外合作办学在校生约45万人。[2] 2014年我国出国留学人员总数为45.98万人。[3]国内高等教育在走向国际化的进程中,如何加强国际化创新人才的意识形态教育已经成为一个具有理论价值和重要现实意义的问题。

1 国际化创新人才意识形态教育的基本内涵及其必要性分析

国际化创新人才及其意识形态教育主要有两层含义:一方面是指在高等教育国际化背景下,特别是对外事项目的当代大学生而言,通过个性发展、创新训练等方式实现个人价值目标,即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并取得创新成果的人才,应从“国际能力”的视角重点加以理解和诠释。另一方面,通过主流意识形态的有效引导、政治教化等方式实现社会价值目标,即其意识形态及其价值观需符合一定社会阶级的“价值认同”。在国际化背景下,国内外学者大多从知识体系、能力结构、技能等维度对国际化创新人才进行研究,对其意识形态教育的考察、评价、构建、政治监督等情况的考察不容乐观,对意识形态教育的必要性也缺乏正确认识。

(1)加强国际化创新人才的意识形态教育是培养社会主义合格接班人的现实需要。高校是意识形态教育的前沿阵地,高校培养怎么样的人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命运。坚持马克思主义对意识形态领域的领导地位,是高等教育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体现。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学校应该永远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可见,高等教育国际化不应成为削弱思想政治素质教育的理由;相反,国际化创新人才应坚持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通过政治实践活动,特别是意识形态教育,让其形成对社会主义的认同态度和归属情感,成为社会主义“又红又专”的合格接班人。

(2)加强国际化创新人才的意识形态教育是适应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客观需要。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加剧了国际化创新人才东西方意识形态的碰撞。东方价值观倡导的“集体领导下的民主、自由,崇尚集体主义与道德至上”的意识形态受到了西方价值观倡导的“独立、自由的精神,崇尚个人主义与物质主义”的严峻挑战。高等教育国际化在提升我国教育国际地位、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同时,对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影响。在国际化背景下,东西方文化、价值观正面相遇,对于身处其中的外事项目的学生有时会缺乏理性价值辨析力,迷失方向,意识形态教育面临更加复杂的外部环境。因此,加强意识形态教育对国际化创新人才培养意义重大。

(3)加强国际化创新人才的意识形态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需要。思想政治教育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路线的集中体现,其重要内容就是对大学生进行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包括思想观念、政治观念和道德观念为主要内涵的意识形态教育。在教育国际化背景下,创新人才在知识、能力和素质方面有一定的培养要求。素质方面不仅包括科学文化素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更应包括思想道德素质。因为思想道德素质是人才素质结构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内容,在人的整体素质中,它起着主导作用[4],而意识形态教育贯穿于其中。

2 国际化创新人才意识形态教育面临的现实困境

(1)国际化创新人才意识形态教育的党委主体性领导面临困惑。教育国际化强调创新人才“硬”指标,意识形态教育“软”指标评价易“矮化”。在国际合作办学中,或多或少的存在重业务、轻党建、轻意识形态的教育现象,党委对意识形态领域的主体性领导作用发挥不够。在高等教育国际化规模扩张阶段,即发展初级阶段,高校主要是对“硬”指标进行约束性考核,如学生国际交流人数、教师国际交流人数、国际化教材、国际化专业、科研国际合作平台、学生出国选拔考试通过率等指标,而对国际化创新人才的意识形态教育存在较大的误区。在其教育体系设计上,一定程度上存在主导性价值体系“缺位”现象。如党务工作者对外事工作的领导力显得捉襟见肘,往往由于外语能力限制或者考虑到外事项目的特殊性,教育工作者有时很难深层次、有针对性地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内容的教育,有时甚至出现基层党组织设置不到位、压缩马克思主义理论学时数等现象。在教育方式上,教育主体大多采用传统的“单向度”灌输式说教,国际化视野普遍不够开阔。其教育方式与“国际化”的研讨式、互动式、案例式、实践式等教育方式形成鲜明的对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观念、信仰、意识形态等教育缺乏“润物无声”的境界。

(2)国际化创新人才意识形态教育的跨文化性。高等教育国际化,特别是随着国内高校国际化办学模式的急剧增加,包括合作办学、海外留学、联合培养、国际化专业、设置海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等形式,除了为我们输送了西方先进的教育理念、专业知识、发达的科技文明外,还带来了世界各国的文化。跨国界、跨民族、跨文化的交流,使得世界各国文化相互交融、相互影响,直接或间接影响着我国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如独立自主的文化、自由的文化、平等的文化等等。可见,为培养具有“适应性、换位思考、跨文化意识、跨文化关系和文化协调能力”的国际化创新人才,其教育内容应具有跨文化性特征,蕴含在国际交流及教育的各个环节。因此,其意识形态教育也具有跨文化性。不仅如此,西方还积极利用网络、电影、新媒体等一切可以利用的途径和方法对社会主义进行跨文化的思想渗透。其中,网络语言文字95%为英语,这种话语霸权、文化环境与成果的霸权,具有客观的强制性[5],以宣传、输出资本主义的价值观及意识形态。其直接结果必然导致文化的对抗、冲突,意识形态的维护、批判与重新整合。

(3)国际化创新人才意识形态教育的隐蔽性。传统的意识形态教育主要是通过思政课加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以及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的价值取向。可以说,其教学手段单一,教学方法较为呆板,效果也往往一般。对于特殊的国际化创新人才教育对象,他们更乐于接受寓教于乐、互动式的教学方法。教育的国际化某种程度上契合了这一发展趋势,它把意识形态教育放在无形之处,把价值观放到专业知识的传授里,使得专业教师开始担任起思想政治教育的“传播员”。对此,外籍教师通过开设“中西方文化”课程、外语课程、专业课程、通识课程,传播专业理论知识、人文知识和国际知识,他们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也会输出西方的价值观、道德观、法律观。而国际留学生通过与中国大学生的混堂上课、学生社团活动等形式,也在不知不觉中互相传播各国文化和价值观。

(4)国际化创新人才意识形态教育的相对自由性。从制度层面上来看,学校虽有国际化创新人才的管理条例,但主要还是针对人才培养方面的规定,对思想道德、行为规范、价值观等方面的量化约束性规定较少。其一,教育工作者往往基于国际教育项目及其教育对象的特殊性,以及受诸如出国率等教育功利化价值观的影响,为共享西方的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其“自由”“民主”“人权”等西方的“普世价值”及其意识形态容易贴上“教学自由”“学术自由”“交流自由”的标签蒙混过关,在课堂内外相对自由地进行传播。其二,意识形态的传播有着即时性、互动性及形象性等特点,而教育场所则具有无形性、虚拟性及无限性等多种特点。[6]其三,有时,教育工作者由于自身国际视野、跨文化能力等的局限,对国际化创新人才德育教育及其意识形态的定性判断也缺乏政治鉴别力。

3 国际化创新人才意识形态教育的策略应对

针对高等教育国际化所带来的诸如意识形态教育党委主体性作用薄弱以及跨文化性、隐蔽性、相对自由性等方面所面临的复杂外部意识形态教育环境,教育工作者应化“被动”为“主动”,突出国际化创新人才培养的社会主义主导价值取向,重点从以下4个方面予以应对:

(1)加强和改进党对国际合作教育事业的领导,发挥“党建引领”功能,实现创新人才对国家、党和社会的“政治认同”。一是加强对国际合作领域的党建政治巡视与问责力度。巡视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巡视高校是否坚持国际化创新人才意识形态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是否牢牢把握“第一课堂”对于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的主阵地地位;是否发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两课”政治教化主渠道作用;是否依据国家和党的教育方针,传播社会主义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和道德规范,宣传国家、党、社会的主流价值。其次,巡视党务干部、社科部、辅导员等意识形态教育队伍在国际合作领域的配备情况以及意识形态教育课程的执行情况。最后,党务部门应联合教学部门督察跨文化课程是否坚持“学术研究无禁区,课堂教授有纪律”的基本原则,并出台相关的意识形态教育管理条例及制度。二是实施“党建工程”,增强党建工作在国际合作工作中的声音。其最主要的表现形式是通过党校、红色网站、专题教育实践活动、邓读会、党建新媒体等载体建设,开展以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中共党史、“中国梦”为主题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势政策教育等活动,不断增强大学生与外事专任教师对国家、党和社会的“政治认同”。

(2)优化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发挥“文化育人”功能,实现创新人才对国家、党和社会的“价值认同”。大学教育的本质是运用其渗透性和持久性,让教育客体在不知不觉的客体环境中接受主体潜移默化的熏陶,从而实现教育客体对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价值认同”。从教育内容看,教育工作者应通过整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内容,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主线,按其内涵分解成若干个部分,重点加强对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与道德观、法律观的教育引导,立足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面临的实际困难,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法制观念、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崇高的理想信念。从文化育人视角看,教育工作者应善于运用和掌握重要媒介,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弘扬社会主义主旋律,唱响祖国颂、唱响社会主义颂、唱响改革开放颂。教育工作者还应着力提升“一院一品”、社团文化、学术讲坛三个层次的“文化品牌建设”。通过建设大学生人文素质基地,开展人文大讲坛;结合时事热点,开设主题报告会或者开展主题团日活动;选配“精兵强将”指导学生社团、社会实践;邀请学者、校友、企业家、音乐家进校园等形式,形成“学术育人、校训育人、创业育人、美育育人”的良好文化格局。

(3)思、情、意统一,发挥“新媒体”功能,实现创新人才对国家、党和社会的“情感认同”。面对日益复杂的意识形态教育外部环境,教育工作者应根据不同的学生群体、不同的大学生特点,实施分类指导、个性化教育。针对“意见领袖”、心理问题生、学习困难生、极端宗教信仰生,教育工作者可以采取“面对面”交流、“一对一”沟通的方式,通过分析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情感需求,把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真正做到思、情、意的统一,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和人格。同时,教育工作者应高度关注新媒体,不断提升包括运用信息化技术的能力、理性的自媒体交流力的媒介素养,熟练运用、掌握新媒体技术,主动占领新媒体的意识形态教育阵地。通过建立团委、班级、社团微博及校园微信、QQ群等公共账号,编辑生动活泼、声情并茂,符合大学生心理特点的新媒体语言,最终实现“情感交互”“情感认同”。

(4)适应国际化新形势,加强意识形态队伍建设,实施教学改革。第一,以提高跨文化能力为主导,建设一支国际化的思想政治教育队伍。首先,加强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主要包括社科类授课教师、辅导员队伍建设。通过组建教学团队,固化教学人员,创新教学方法,开办思想政治教育学术沙龙,围绕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热点对教师进行定期培训等手段从质量上予以保障。并以一定的师生比配备辅导员(一般是1∶200左右),从数量上保障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生日常管理的顺利开展。其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要实施国际化战略。随着中外合作项目、国际化专业的实施,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应逐步实现国际化,教育的国际化在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上应有充分的体现。高校应培养一批具有跨文化能力、国际视野、懂外语的“双师型”思想政治教育队伍。最后,高校还应重视专业教师的国际化,并对专业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进行必要的培训。

第二,以教学改革为突破口,实现三个“国际化”。即教学理念的国际化、课程的国际化、教学方式的国际化。其一,教学理念的国际化。应借鉴国外教育的先进理念,意识形态教育应倾向于从本质出发,系统、完整地描述一个价值体系。既有抽象的描述,又有具体、生动的实践。其好处在于能够让学生掌握客观事物、客观规律的本质,实现理论和实践的统一,从而达到“政治认同”“价值认同”“情感认同”。其二,课程的国际化。教育工作者应根据国际化创新人才面临的意识形态教育新环境,培育与世界接轨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国际化课程,科学设计西方价值观、宗教信仰等学生既感兴趣又感困惑的教学内容,并对其进行专题讨论与学习,对国际化创新人才进行“拓展性”意识形态教育。其三,教学方式的国际化。教师可以通过研讨式、互动式、案例式等多种教育方式,加强“两课”的吸引力、渗透力、启发力、引导力、艺术性,把看似松散的思想政治教育揉成一条主线,以期增强学生参与“两课”教育的积极性,增加“两课”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总之,面临高等教育日趋国际化的新形势,教育工作者应深刻认识到国际化创新人才意识形态教育的价值,全面审视所面临的困境,应从党建工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文化工作、新媒体手段等入手,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发挥“党建引领”“文化育人”和“新媒体”功能,进而实现意识形态教育的“政治认同”“价值认同”“情感认同”。同时,应加强意识形态教育队伍建设,以教学改革为突破口,切实增强国际化创新人才意识形态教育的有效性和创新性。

参考文献

[1]王志强.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十年回顾与现状分析[J].世界教育信息,2015(17).

[2]中国与全球化智库.国际人才蓝皮书:中国留学发展报告(2015)[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5.

[3]浙江省教育厅.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4]王杨.国际化视野下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问题探析[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1(12).

[5]钱俊.高校意识形态安全运行机制建设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