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遗稿缄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折射渔家心灵光芒的舞蹈

无论前世还是今生,温岭市石塘镇箬山渔区的《大奏鼓》都折射出渔家心灵的光芒,体现着渔民对大海与生命的感悟。

箬山一带渔村的先民特别感恩太阳。数百年前,他们就敲响了“哏噔鼓”,这是《大奏鼓》的前身。红日跃上海面,大奏鼓阵阵雷动,还有灵动的舞蹈……这大概就是《大奏鼓》在这座岛屿上衍生、欢闹的主要缘由。

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传统舞蹈项目的“大奏鼓”,从闽南“社火”嬗变而来,其表演形式丰富多样:10来个男性渔民,男扮女装,脸上涂白圈红,穿着夸张艳丽的本土装束,光着粗大的脚板,扛着各色大鼓小钹,摇曳着身子,自由地舞蹈,伴以锣鼓唢呐,整支舞蹈热烈而粗犷,幽默而诙谐。

《大奏鼓》是浙江极为独特的、舞蹈肢体表现力非常丰富的渔民舞蹈。其舞步蕴含道教“步罡踏斗”的步法,韵律深受台州民间提线木偶戏的影响。这舞蹈既是灵魂的呐喊,又是生命的细语;既体现了大海的多重性格,又展示了渔民内在的情感冲动及征服大海的自信。它可以穿越历史的悲欢,裹挟闽浙风情,彰显本土历史人文印记,并释放出极大的文化张力与包容力。

浙江拥有绵长的海岸线,沿海渔民舞蹈多为龙灯、鱼灯类的大道具舞蹈,而《大奏鼓》却不然,它的动律融地方戏曲、民间风味与生活劳作于一体,尽现渔家的人生滋味,表达着渔家村落的情感体验与生命欲求。鼓声响起,散发着“鱼味”的舞者扑跃而来。他们的眼神在诙谐中左扫右盼,躯干不时含胸收腹,颤肩摆胯;他们的步法在“四方步”的基础上自由多变……一张张白粉脸上,画着夸张的两个大红圆,表情丰富,笑容灿烂……

与所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样,《大奏鼓》最大的特点是不脱离民众特殊的生活生产方式,是民族个性、民众审美习惯的“活”的显现。它依托于人本身而存在,以声音、形象和技艺为主要表现手段,并大多凭借身口相传而得以延续,虽历经数百余年,仍深得广大民众喜爱。它在民风习俗、岁时节令中,在渔家人的生活生产中呈现出顽强的生命力。

《大奏鼓》是活态的,它是大江南舞蹈文化的一个骄傲。

男扮女装,穿越历史悲欢的渔家舞蹈《大奏鼓》(温岭市非遗中心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