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遗稿缄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非遗保护的社会广泛性

2011年2月15—16日,“浙江省民间艺术研究会论坛暨浦江县非遗保护项目精品培育高端座谈会”在浙江浦江举行。中国艺术研究院、《世界遗产》杂志社、浙江省文化厅、浙江省群众艺术馆、浙江省民间艺术研究会、浦江县政府等有关领导和专家应邀与会。

论坛期间,专家们及有关领导实地观摩了“浦江板凳龙”“浦江乱弹”“浦江迎会”等非遗项目,就当地重要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保护、发展、创新等进行了专题研讨,内容包括如何打造非遗精品;如何既保持基因,又要在形式和内容上改进与创新;如何理解和把握非遗项目的过去时、现在时、将来时;及传统审美与现代审美的关系等。其间有专家提出的“生生不息流播在民间的保护是最好的保护;在保护非遗项目时,应重视其本源和本真性,在人文根脉上注入时代意识的发展才是正确的发展”的说法,得到了与会者的共鸣。


“浙江省民间艺术研究会论坛暨浦江县非遗保护项目精品培育高端座谈会”体现了“专家精英与草根艺人结合、学术思考与实地考察结合、静态与动态结合”的特点。座谈会特别强调了非遗保护的社会广泛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主体是人,非遗保护折射出了强烈的人的社会特性,如利他性、依赖性,以及更加高级的自觉性。而让社会中更多的人具有更多的文化自觉,是非遗保护是否卓有成效的关键。

浙江省浦江县是书画之乡、文物之邦,文化底蕴极为深厚。尤其是那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众多,至2011年,浦江已获国务院公布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6项,省级项目10项。“浙江省民间艺术研究会论坛暨浦江县非遗保护项目精品培育高端座谈会”与会者在实地考察浦江非遗中获益匪浅。《世界遗产》杂志社特约记者简要记录了其中非同凡响的一些项目,以飨读者。

◎浦江板凳龙

“浦江板凳龙”2005年被列入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唐代为浦江板凳龙的孕育期;宋、元时期为浦江板凳龙的成熟期;明、清时期为浦江板凳龙的鼎盛期;改革开放后为浦江板凳龙的弘扬传承期。板凳龙,顾名思义就是一条条用一块块凳板串联而成的游动的龙灯。浦江板凳龙由龙头、龙身(子灯)、龙尾三部分组成,俗称长灯。根据龙头造型板凳龙可分为仰天龙、俯地龙、大虾龙等。还因龙身(凳板)上设置造型分别取名为方灯、酒坛灯、字灯等11种。逢节日的不同(如元宵节),或重大庆典(如大桥竣工、寺庙落成、圆谱等)兴灯,以麦饼团、剪刀箍、甩尾巴为主要表演阵式。浦江板凳龙盛行于浦江县乡村,广泛流传于江南沿海各省。一条浦江板凳龙就是一座艺术综合馆,它集书法、绘画、剪纸、刻花、雕塑艺术和扎制编糊工艺为一体;龙灯游动时融体育、杂技、舞蹈为一炉。它具有粗犷与细腻、奔放与严整、浪漫与哲理、娱乐与教育诸特点。浦江板凳龙是地道的百姓文化,参加人数之多、活动场地之大是罕见的。它以广场性、广泛性、惊险性为主要特征。

◎浦江戏曲剪纸

1993年浦江被文化部正式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剪纸)之乡”。2005年作为中国剪纸的主要流派之一,“浦江戏曲剪纸”被浙江省人民政府公布为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浦江戏曲剪纸艺术造型独特,手法多样,阴剪阳镂兼施,既折叠又衬色,匠心独运。它的艺术风格特色总体上可用“清新秀丽、精巧柔美、内涵丰富、形象生动、构图别致”来概括。

◎浦江乱弹

浦江乱弹起源于南宋末年,形成于明朝中叶,迄今数百年间一直流行于浦江、临安、建德、桐庐一带和婺、衢、处、温、台诸州以及江西、福建等地,影响遍及浙中、浙南、浙西、皖南、闽北和江西的大部分地区,它为浙江婺剧的主要声腔之一。因它发源于浙江中部的浦江县,故称浦江乱弹。浦江乱弹是以浦江当地民歌《菜篮曲》为基础,并在“诸宫调”讲唱艺术和我国最早的戏剧——南戏的相互影响下发展起来的。自南宋末年至明朝中叶的数百年间,浦江乱弹一直以讲唱艺术的形式流行于世。到了明朝中叶,浦江乱弹才由坐唱搬上舞台。浦江乱弹的主要腔调有三五七、乱弹三尖、二凡、芦花调、拨子等,各分若干板腔,自成完整的系统。浦江乱弹的伴奏乐器以笛子、唢呐等吹奏乐器为主,弦乐只起辅助作用。它曲调华丽、流畅、舒展,也具激昂、高亢、悲壮、沉郁等感情特点,表演则粗犷有力,具有农民艺术的特点。浦江乱弹的剧目大约有300多个,现已收集到近200个。浦江乱弹小戏《蓝知府断案》获得国际小戏艺术节金奖和“全国稀有剧种保护奖”。

◎浦江麦秆剪贴

2005年“浦江麦秆剪贴”被浙江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一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它从明代浦江传统工艺麦秆团扇扇芯及麦秆帽花等简单工艺中脱胎而来,旧时作为麦秆团扇及麦秆草帽的装饰,用来代替刺绣,后逐步发展成挂屏、台屏等,到清代已发展成独立的特色工艺品种。麦秆剪贴选料讲究,做工精细,工艺复杂,一般经浸、熏、蒸、漂、破、刮、染等20余道工序,制成薄如蝉翼的麦秆片,再把麦秆片拼、挺、烫,最后剪、贴成品。浦江麦秆剪贴在保持麦秆的自然光泽与纹理的基础上,吸收了国画、版画、剪纸、雕塑等诸多艺术表现手法,使麦秆剪贴的自然光泽、纹彩和质感更富有艺术感染力,乡土气息更加浓厚,凸显出自然古朴、典雅大方的特色,富丽堂皇、灵秀端庄的气韵,具有独特的金碧辉煌的艺术效果,在中国麦秆剪贴文化史上具有重要的影响与地位,是研究中国麦秆剪贴历史文化和艺术的重要标本。

◎浦江迎会

“浦江迎会”有中国一绝之称,2005年被列入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南宋为浦江迎会的始创期;明代为浦江迎会的发展期;清代为浦江迎会的鼎盛期;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后为浦江迎会的弘扬传承期。浦江迎会由会桌、抬扛、会栅、抬会人、站会的小演员五部分组成,又称“抬阁”,以我国传统戏剧人物造型为主体,加以艺术设计,以奇、险取胜,使人感到新鲜、奇丽。而每台戏的选择又以利市、吉祥、威武、俏丽为本,以示政通人和、国泰民安、风调雨顺,并满足观众的审美情趣。浦江迎会根据会桌上不同的故事情节取会名,一张会桌,就是一台戏。在迎会行走中扮演者变幻造型,千姿百态,神采各异,尽显其奇、巧、险之特色,人称是“游动的戏剧与静止的杂技雕塑”。浦江迎会保留了戏剧、杂技等民间艺术的原生形态,具有不可替代的民俗研究价值和民间艺术传承功能。

浦江迎会传承群体在节令时日中忙碌着(本书作者摄影)

◎郑义门营造技艺

郑义门古建筑群位于浙江省浦江县盆地东北的郑宅镇。郑宅镇是个以姓得名、以聚族同居而出名的古镇。北宋初年,发源于河南新郑的郑氏先人辗转来到浦江的白麟溪畔,并在此定居,至今已有900多年的历史。浦江的郑氏家族倡导“以儒治家”“和食同居”,其聚族同居始于南宋建炎元年(1127年),衰于明天顺三年(1459年),历十五世330余年,鼎盛期合食人口达三千余人。此后,郑氏续立小同居传承家范,延及清末,继同居亦越十三世之久。承载着儒家文化“忠孝、礼仪”内涵的郑义门古建筑群,以郑门宗祠为主轴,包括沿麟溪两岸分布着的十桥九闸、东明书院遗址、建文井、圣谕楼、老佛社、昌七公祠、九世同居碑、孝感泉等古建筑。郑氏宗祠又称“江南第一家”(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亲赐),始建于南宋末叶。全祠共64间两弄,占地5000多平方米,分设门廊、师俭厅、中庭、有序堂、拜厅、听训堂、会膳厅、寝室、粮仓、制膳房、总理室和厢房等,功能齐全、规模宏大,有“千柱落地,蚊蝇不生”之说。师俭厅前后庭院中,有元代古柏九棵,粗可合抱,枝若苍虬,据传为宋濂手植。师俭厅内还挂有历代名公巨卿的匾额、楹联,四壁有碑记多方,其中有明洪武时的“孝义”“江南第一家”匾,元相脱脱书“白麟溪”碑。2001年郑氏宗祠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原载2011年6月1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支持,世界知识出版社出版的《世界遗产》夏季号,原文署名/特约记者 吴露生 余镇海)

浦江板凳龙舞至“江南第一家”(浦江非遗中心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