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城市旅游业的历史、发展与现状
第一节 城市旅游业的历史
亚里士多德说:“人们为了活着而聚集到城市,为了生活得更美好而居留在城市。”从现代人对城市的追求与宣传可见,人类对城市美好生活的向往亘古未变。城市功能的日趋多元化使得城市旅游也变得“更综合和多样化”(张凌云,2014:24)。早在1992年,世界旅游业理事会(WTTC)运用严密的经济分析仪器,测定出旅游业是当今世界第一大产业(利克里什,詹金斯,2002)。旅游业的发展和城市各方面成绩的取得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了解国内外城市旅游业的历史有助于我们对两者差异的存在有更加清晰的认识,从而有效地借鉴国外城市旅游业发展过程的研究成果。
一、国外城市旅游业的历史
国外对旅游学问题的研究虽有近百年的历史,但城市旅游研究的历史较短,主要集中在城市旅游的经济理论(需求与供给),城市旅游对经济、社会、文化和环境生态的影响,城市旅游的规划和管理,以及城市旅游的市场营销等方面(苏晓冬,2008:2)。
国外早期的城市旅游(Urban Tourism)可追溯到17至18世纪欧洲的“大旅行”(Grand Tour),它主要指英国和欧洲大陆国家的贵族或富裕家庭的子弟在踏入社会前的旅行,用来开阔眼界、增长知识,旅游的目的地一般为当时的文化中心——城市,如法国巴黎,意大利米兰、罗马和威尼斯等,但对城市旅游进行系统研究则要晚得多。
一般认为,最早对城市旅游进行研究的是美国学者斯坦斯菲尔德(Stansfield,1964)。他在《美国旅游研究中的城乡不平衡》(A Note on the Urban-Nonurban Imbalance in American Recreational Research)中提出了城市旅游研究的命题。因此,城市旅游研究出现于20世纪70年代,当时,工业化国家普遍出现城市危机,城市中心出现了严重的污染和拥挤等问题,犯罪率也飙升,城市的经济中心开始向城镇和郊区转移。这为城市旅游的萌芽带来了机会,这一工业城市产业结构的弊端为城市旅游发展带来良好的契机(赖艳,2014:190)。
“旅游城市化”(Tourism Urbanization)这一概念由Mullins在1991年提出。在后工业时代,人们开始倡导城市建设中的环境改善及可持续发展,强调“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从而使得城市的综合实力迅速提高,整体环境得到极大改善,各种配套服务设施更加完善和人性化,这些改变赋予了城市旅游管理、接待、集散和辐射等新的功能,为非城市地区提供了独特的旅游体验,旅游因此开始“城市化”(Mullins, 1991)。“城市旅游”要以人们为何选择城市作为旅游地为出发点,需要分析旅游者行为的社会心理,特别是旅游者的动机(Pearce, 1982; Douglas, Bulter, 1993)。
Hall(1997)曾预言20世纪的最后30年将会是欧洲主要城市和历史文化小城镇的大旅游时代(俞晟,何善波,2003)。总之,城市对外交通和工商业发达程度对于城市旅游起着重要作用,一些国际性旅游大都市往往是交通枢纽或区域中心城市。旅游者被城市所吸引,主要是由于城市提供的专业化功能和一系列的服务设施(Page, 1995)。
二、国内城市旅游业的历史
自18世纪40年代以来,随着资本主义工业革命的进程,发达国家的经济得到了迅猛发展,刺激了以定居为目的的城镇化的进程,以及以旅居为目的的旅游业的发展;19世纪,发达国家国内城镇化达到较高水平,人们更为关注城镇的休闲和娱乐元素;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对外扩展,旅游输出成为发达国家平衡外汇的重要手段之一,客观上刺激了发展中国家入境旅游市场的发展,并与发展中国家的城镇化浪潮融合在一起(李柏文,田里,2009:678)。二战后,各国开始关注本国的经济复苏和社会发展。中国虽为文明古国,历史文化名城众多,风景旅游城市较多,但大多数城市盲目发展,独立作战竞争,很难在加入世贸组织后迎接国际旅游城市的竞争和挑战(聂献忠,2003:3)。
宋家增(1996)以上海为例,提出了“都市旅游”的概念,将其定义为以都市风貌、风光、风物、风情为特色的旅游。彭华等(1999)给出的定义为发生在城市中的各种游憩活动的总称,而旅游产业则是旅游者在城市中的所有物质和精神消费活动。随着时代的发展,陆续有其他学者给出相应定义,这里不做深入探讨。
由于旅游业是一项新兴的产业,改革开放之前中国各地各部门对旅游业及其相关产业的认识几乎是空白,所以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许多相关学科(如历史、地理、经济、文学等),纷纷从各自的领域介入旅游业的研究,观光旅游、历史旅游、体育与文化旅游等得到大力发展(聂献忠,2003:9-10)。但就研究领域而言,多数研究还是局限于针对自然资源开发的景区规划等,对城市的旅游研究也主要集中于上海等大城市(吴必虎等,1997)。其中,对以自然景观为主的风景旅游城市的研究,以及对历史文化名城的旅游业开发与城市旅游吸引力、竞争力的分析评价较少涉及,对城市旅游业经营与管理的讨论也比较少。面对全球化环境下的新旅游市场竞争,中国城市旅游业亟须加强这些方面的研究,特别是在保持个性、塑造城市旅游吸引力和核心力的前提下,研究如何应用新技术和知识经济来强化提高城市的竞争能力,从而促进城市旅游业的发展步伐,显得尤为重要(聂献忠,2003:10)。吴必虎对1974至2003年在国际权威旅游研究学术期刊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上发表的论文进行综合研究后发现,旅游地研究始终是旅游研究的热点。城市旅游研究作为旅游地研究的一个分支学科,近些年在国内逐渐受到重视,城市旅游研究也日益广泛而深刻地得以开展(秦学,2001)。
1978年1月,中国恢复旅行游览事业管理局为国务院的直属局,国内的国际旅游业得到了大规模的发展,在北京召开的全国旅游工作会议使全国的旅游发展突飞猛进,而1986年是国内旅游业取得显著进展的一年:旅游事业第一次被纳入国民经济发展计划,并成为国家重点支持发展的事业;制订了全国旅游事业发展15年规划;旅游设施有了较大程度的改善;旅游人才的培养得到了重视 (中国城市经济社会年鉴理事会,1987:135)。改革开放以前,中国的城市旅游业基本上是接待性的任务,直到1978年以后,城市旅游业作为一项产业和地区经济发展的主体才逐渐发展起来,它是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基础,是争取旅游外汇的重要手段。此外,城市人文经济旅游资源相对丰富,是旅游者的主要目的地,而且城市建设和基础服务设施也比较完善,能够成为区域旅游集散中心和枢纽(刘艳,2004:127)。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旅游业实现了从接待任务工作到事业型发展,到目前的产业化发展,旅游业已形成相当产业规模,被大部分省(区、市)列为主导产业、支柱产业、先导产业或重点产业;与此相吻合,中国城市旅游作为旅游业发展的重点区域也得到逐步发展(王旭科,2008:46)。
因此,严格意义上来说,中国的现代城市旅游发端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末期;自20世纪80年代始,我国旅游产业发展迅速,一批旅游城市的发展起到了示范效应,带动了中国城市旅游的发展;90年代以后中国城市旅游发展步伐加快,尤其是随着1999年“黄金周”制度的确立,城市旅游进入一个空前发展的状况,各地区依托各自的旅游资源,涌现出一批旅游大省和旅游强市;20世纪后期,我国城市化进程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并形成了以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渤海经济圈为代表的高度城市化地带,并以此为核心向整个流域和周边地带进行辐射,带动了周边地区城市化的发展;与此同时,城市旅游也得到迅速的发展,稍有特色的城市都把城市旅游作为经济发展的增长点,各地旅游发展呈现出日益蓬勃的态势,城市成为客源地,而且城市作为旅游目的地的作用也愈发显著,旅游对地方经济的贡献不断增大(王旭科,2008:46)。
第二节 城市旅游业的发展
现代旅游业的快速发展让人们意识到旅游业及其发展所依托的城市之间存在密切的双向互动关系,它是城市发展的重要动力,而城市不仅是它的发展依托,也是重要的旅游目的地,“景城一体”、共同发展方能实现双赢(张辉,2014:17)。随着经济、社会、科技的不断发展,现代旅游业的范畴也在不断扩充,不同城市又各具特色,千差万别,且城市中可产生吸引力的内容广泛而复杂,因而城市旅游的内涵也不尽相同,并且在不断地丰富与变化着(王旭科,2008:12)。据世界旅游组织预计,到2020年国际入境旅游者将超过15.6亿人次,其中对大约4亿人次的长途旅游者来说,城市将成为旅游接待地的第一站,届时城市将发挥更多的旅游功能。可以预计到旅游业在未来仍将是世界经济的一大热点,而城市旅游或者以城市为基地开展的旅游活动将成为新崛起的世界旅游业的核心竞争地带,同时也将是最有活力的世界旅游产业和旅游经济的中心之一(王旭科,2008:43)。
一、国外城市旅游业的发展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随着各国经济的复苏和社会的发展,城市居民更为注重生活质量和环境状况,对外出旅游、休闲度假的需求不断增长,最初由于乡村交通基础设施的落后和相关配套服务设施的缺乏,城市旅游作为传统旅游业率先蓬勃发展,而后到了20世纪80年代,世界上一些主要的城市已经成为游客们重要的旅游地,如纽约、香港与巴黎等(聂献忠,2003:3)。
在国外,自Stansfield(1964)阐述城市旅游的概念后,学者们就开始逐渐认识到城市旅游的重要性。20世纪80年代,世界城市旅游出现迅速的发展(Law, 1993; Page, 1995)。到20世纪八九十年代,西方城市旅游研究迅速发展,基本形成多学科综合研究的局面,其研究领域涉及城市旅游的需求与供给、开发规划与管理等方面(徐福英,马波,2012:53)。
国外对城市旅游问题的研究主要从城市旅游吸引、城市旅游市场、旅游管理与决策、旅游效用与影响的角度展开。20世纪80年代以后,欧美学者开始注意到旅游发展因素的综合性与系统性,在旅游开发研究中开始关注自然、文化、工商业、金融、社区与政府等因素对旅游系统功能的影响(Gunn, 1988)。海外中国游客形象问题近些年来是一个热门话题。2015年,中国旅游研究院联合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开展了中国游客海外形象调查,其调查内容涉及23个国家和地区的外国人对中国游客海外文明行为的认知情况,获得有效问卷1264份。
二、国内城市旅游业的发展
当西方发达国家的城市旅游已有相当规模并走上规范发展的道路时,中国城市旅游才刚刚起步。自1995年起,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活动,带来了城市旅游的迅速和持续繁荣(徐福英,马波,2012:52)。城市旅游不仅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还奠定了中国旅游业的发展基础,成为国内现代旅游业发展新的增长点,在整个旅游产业中地位突出(同上,2012:53)。据2016《中国旅游发展报告》,国内旅游从小众市场向大众化转变,拥有全世界最大的国内旅游消费市场;国际旅游从单一入境发展为出入境并重格局,出境旅游市场更加活跃、发展潜力更大;旅游业从单纯外事接待型转向产业共同发展;旅游业发展由局部扩展到全国(国家旅游局,2016)。因此,本节重点围绕杭州旅游情况进行调查、统计分析。
21世纪初,我国开始不断关注城市旅游业的新定位和发展方向,比如注重发展网络旅游,使网络旅游不仅仅停留在对旅游景点的介绍上,还要实现影视和服务安排相结合,并通过网络提供旅游指南和个性化旅游服务,满足不同游客的多样化需求(宋佰谦,2000:20)。当前,城市旅游仍是大众旅游的主要方式,旅游城市也成为主要的旅游目的地,作为一个多元文化融合和各相关利益方共存共享的空间综合体,旅游城市未来既不能成为西方中世纪城堡的升级版,更不能是富人俱乐部的扩大版,而应该是“为大多数人提供最大、最持久的幸福”,让各相关利益方各得其所,各享其乐的城市(张凌云,2014:30)。当前国内的城市建设主要依靠政府主导和政策推动,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城市的文化基调、建设方向、可持续发展进程等问题都将影响旅游业的发展。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被全面纳入科学的轨道,旅游业被作为支柱产业来发展的定位更加明确。“十二五”时期我国旅游产业体系将进一步完善,供给能力将进一步提高。当前和谐社会的建设为我国城市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旅游形象的塑造和品牌的创新已成为国内城市旅游发展的新领域(王茂林,2012:230)。目前,我国各地区发展旅游业的热情非常高涨,大多数省区市已把旅游业确立为支柱产业或先导产业,许多城市立足自身实际,全力培植壮大旅游业,努力提升城市竞争力,其中一些城市的旅游业发展不仅引起了国内关注,也吸引了世界的眼球,正向成为国际性旅游城市的目标迈进。尽管如此,国内旅游业从总体上来看仍处于发展的起步期和产业化前期,发展不充分,与国外旅游强市存在很大差距。就此现状,加快发展旅游业已成为我国城市创新发展理念、培育支柱产业、提升服务业水平、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一项重要工程(王茂林,2012:233)。城市是旅游的客源地和重要目的地,我国若能不断提升城市旅游竞争力,建设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旅游强市,将有助于城市软实力的提升,并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起到积极作用,为其他城市大力发展旅游业提供信心和动力。然而如何科学地推进城市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一直是是广大城市建设者和相关专家学者积极探索的难题。2007年4月国内举办了首届城市旅游竞争力百强城市高峰论坛,更是强调了对城市旅游业发展的重视(王茂林,2012:225)。
当前,国内旅游业在巨大的社会需求推动下异军突起。许多独特的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遗址为城市旅游业的开发和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旅游资源和相当程度的自然生态支持。但在发展中,人们往往只看重旅游地的经济价值和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却忽视了旅游业所面临的实际环境问题,例如旅游资源管理体系有待完善、经济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问题突出、“交通瓶颈”问题的存在、旅游品牌特色和个性不突出等(王茂林,2012)。针对该现状,有学者提出,城市旅游的融合与嵌入发展导致了人们在城市旅游的资源、功能、管理等方面观念的转变。从资源上看,“无景点旅游”等新型旅游方式表明人们开始转向原有城市旅游资源观;在功能方面,城市旅游已向发挥综合功能转变,强调改善人民生活品质;从管理上看,城市旅游将改变政府主导的发展模式,借鉴其他产业经验,探索新的管理模式,以求更好发展(徐福英,马波,2012:60-61)。对于城市旅游业发展的对策研究,也有相关研究发现,如加大国际国内客源市场开发力度,实施品牌战略吸引国内外游客,建设民族特色的城市景观,加强旅游市场软环境建设,优化产业结构及完善旅游产品体系等(赵天宝,2010)。通过拉大城市框架,进一步优化城市发展空间,逐步改善城市的功能布局,城市可以凭借其完善的基础设施、优良的生态环境、多元的文化和独特的魅力吸引更多旅游者和外来投资。随着国内旅游的大众化发展,旅游需求日趋多样化和个性化,消费决策更加理性,旅游者更加青睐参与式、体验式、休闲度假式的旅游产品,满足市场多元化的消费需求。因此,需要从城市规划融合入手,实现旅游资源开发保护和全市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使旅游业发展与城市其他产业发展、景区开发建设与城市建设、景区旅游和城市旅游发展一体化(张辉,2014:19)。
在中国旅游业发展过程中,不同的地区因为各种资源与生产要素的差异,而呈现出不同的发展特点,而城市作为区域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支柱和节点,将在区域旅游业发展中占据日益重要的地位,所以中国旅游业的发展和国际化进程,将主要依赖于不同地区和不同特色的区域旅游业发展,最终又将依靠城市旅游业来加快整体旅游产业的发展,提高国际竞争力(聂献忠,2003:2)。“旅游城市”,就是以旅游业为支柱产业的城市;“城市旅游”,就是要把整座城市打造成中外游客交口称赞的巨型旅游产品(王国平,2009:4)。当前,不仅中国旅游业进入了以城市综合体“唱主角”时代,而且城市经济发展也开始进入以城市综合体“唱主角”的时代,故旅游业之间的竞争,要靠城市综合体决胜负;城市之间的竞争,同样要靠城市综合体决胜负(王国平,2009:5)。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旅游业发展经历了三个时代:一是传统景点景区唱主角的时代;二是主题公园唱主角的时代;三是国际旅游综合体唱主角的时代,目前中国正进入国际旅游综合体唱主角的时代(王国平,2009:5)。旅游业是当今世界发展最快和前景最广阔的新兴产业之一。目前我国正在快速推进城市化进程,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必然推动城市旅游业的发展,而城市旅游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必然面临来自区域、国内和国外不同城市旅游目的地的竞争压力,这种竞争压力已经由景点竞争、线路竞争进入到城市竞争、区域竞争的发展阶段。随着国内竞争国际化、国际竞争国内化,中国旅游业的市场竞争强度将更加激烈,积极参与市场竞争是中国旅游业的必然选择(张洪,2012:2)。综上所述,国内的城市旅游业发展正在朝着国际化的水平迈进。
目前,城市旅游已成为现代旅游和现代都市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城市的旅游功能也日益成为城市的重要功能之一;城市旅游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类型,从旅游经济总量的占有率来看,已成为当代旅游业的主体(王旭科,2008:12)。作为世界上旅游资源丰富、旅游活动开展较早的国家之一,现代城市旅游业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一大产业。但由于某些原因,我国的城市旅游产业在旅游产业结构、旅游经济效益、旅游企业利润率、国际旅游市场占有率及国家旅游业整体形象策划和营销等方面都要明显落后于世界旅游发达国家。产品的单一性、人造景观的泛滥、行业恶性竞争、各种污染等问题使中国的旅游形象受损,与旅游发达国家的差距日益增大,这不仅会影响中国在国际市场上的整体竞争力,更会导致旅游业时空分布与发展更加不平衡、污染与资源耗竭问题日益严重、旅游业综合效益低、经营管理粗放的恶性循环。因此必须制定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使城市旅游业经济结构水平朝着正确方向提高(聂献忠,2003:169)。
通过对国内外文献的调查总结,目前国内外对城市旅游的研究个案研究丰富但缺乏系统研究,研究理论模型少,主要是简单的理论分析;研究对象主要是旅游目的地,针对城市旅游整个系统的利益相关者的研究较少;研究方向多但分散;国际学者对南美、亚洲、非洲地区的研究不够,研究对象从旅游目的地扩展到消费者诉求到整个利益相关者的圈子,且越来越注重城市旅游目的地的内在,包括整个空间结构布局、整个城市的意象与形象(赖艳,2014:190)。旅游城市化的研究尚处于探索中,国外的研究侧重于探讨和建立旅游城市化的理论,确立本国的旅游城市化地域,结合一些典型案例分析探讨旅游城市化的特征、类型和影响,丰富旅游城市化研究内容;国内的研究侧重于旅游城市化的动力机制、负面影响及对策研究,与旅游城市化的发展实践相比,国内理论研究相对滞后,旅游城市化概念尚处于构建之中,还未形成较完善的旅游城市化概念体系,研究领域较分散,研究内容不够丰富,尚未凝练成明确的研究领域和研究方向。但是我国地域广阔,城市发展的自然条件、历史条件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明显,为我国的旅游城市化研究提供了很好的素材(陆林,葛敬炳,2006)。
第三节 城市旅游业的现状
钱学森独创性地指出了城市发展专业化的问题,如建设科学城、金融城、旅游城等专业化城市等。随着愈来愈多的城镇开始城市化进程,城市发展专业化已由单一产业转为多产业齐开花,发展过程更为复杂多元,产业结构层次更加分明。城市学家对未来城市的模式展开了研究,其中颇受关注的未来城市模式有宜居城市、生态城市、健康城市、智慧城市、休闲城市(王国平,2013)。
根据《全球休闲范例城市研究》报告,休闲城市是指充分利用当地自然环境和历史文化特点,围绕人们的休闲需求(包括当地人的日常休闲需求和外来游客的旅游度假需求),发挥政府和市场的共同作用,形成完善的休闲公共设施和服务体系、合理的休闲空间布局、发达的休闲产业供给和知名的休闲城市品牌建设。尽管城市发展历史不长,但城市发展目标是让城市里的人们生活得更好,城市发展关键是要处理好人与环境的关系。城市学是一个复杂的综合体系,涉及面广,本研究从城市学的旅游资源配置及优化视角重点关注城市国际化与城市专业化发展问题,以个案分析为切入点,在全面展开旅游资源调查的基础上,系统、全面地分析城市发展中的各种问题,特别是满足外来游客休闲需求的环境、硬件、服务等问题,为国际化休闲城市建设提供建议,促进城市国际化与城市专业化的可持续发展,进一步丰富、深化城市学理论与实践研究。
一、国内城市旅游业的传统种类
国内旅游业可根据不同的标准,分为不同类型。按区域可分为国内旅游与国际旅游。国内旅游指一个国家(地区)的居民在其国家(地区)的境内所进行的旅游活动,可以细分为地方旅游、区域旅游、全国旅游。国际旅游指一个国家(地区)的居民跨越国界到另一个或几个国家(地区)所进行的旅游活动,还可以细分为跨国旅游、洲际旅游、环球旅游。
按旅游目的可分为观光旅游、度假旅游、公务旅游、专项旅游。观光旅游主要指旅游者到异国他乡游览自然山水、鉴赏文物古迹、领略风土民情,从中获得自然美、艺术美、社会美的审美情趣,以达到消遣娱乐、放松休息和愉悦身心的效果。公务旅游指以某种公务为主要目的的旅游活动,如商务旅游、会议旅游等。专项旅游指以满足某种特定需要为主要目的的旅游,具备定向性和专题性,如宗教旅游、购物旅游、会展旅游等。
二、国内城市旅游业的新兴种类
2009年出台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中指出,旅游业是战略性产业,要培育新的旅游消费热点促进旅游业的发展,需要大力推进旅游与文化、体育、农业、工业、林业、商业、水利、地质、海洋、环保、气象等相关产业和行业的融合发展。因此,在近年发展中,旅游部门加快了旅游产业与工业、农业、渔业、体育、中医药、文化、民政等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步伐,如今融合态势强劲,成效显著,旅游业态呈现出多元化、主题化、特色化等特征。工业旅游、乡村旅游、运动休闲旅游、养生旅游、养老旅游等逐渐成为旅游业的新亮点和新聚焦点。
(一)发展现状
旅游业应坚持“大旅游、大资源、大市场、大产业”的发展方针,发展定位为战略性支柱产业,一个多层次、全方位的“泛产业”,把产业融合作为拓展旅游产业发展空间,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产业转型发展,树立开放合作意识,强化合作共赢的思维,加快与相关部门的紧密合作与融合。
一是推动工业旅游全面发展。我国工业产业门类齐全,特色鲜明,为工业旅游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资源空间,深厚的现代工业文明为工业旅游的开发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工业企业转型升级的需要为工业旅游的开发提供了强劲的驱动力。国内著名工业企业如青岛海尔、上海宝钢、广东美的、克拉玛依市石油工业等已经相继向游人开放。工业企业通过发展旅游业,规范了企业内部管理,提升了旅游企业形象,宣传了企业品牌,获得了新的经济增长点,探索了新的转型发展道路。各地工业旅游产品业态新、成效好,前景广,后劲足。
二是促进乡村旅游优化提升。乡村旅游应突出乡村田园风光和传统文化的原真性,完善旅游设施配套,丰富旅游项目,加快乡村旅游精品建设,引导乡村旅游经营户提档升级。国内乡村旅游做得比较好的有秦皇岛市北戴河、浙江桐庐、湖南湘西等。旅游与农业的融合发展,带来了乡村旅游的大繁荣,有效地盘活了农村经济,促进了农村第三产业的发展,提高了农产品附加值,扩大了农民的有效就业,增加了农民收入,美化了农村环境,提高了居民的素质,给广大城市居民提供了一种新的旅游和休闲产品的同时,也为美丽乡村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助推添力。
三是培育养生旅游产业。养生旅游业属于高端旅游的一部分,一般来说,旅游者对养生旅游的主要诉求在于:延年益寿、修身养性、医疗保健、生活体验等。国内目前养生旅游业主要包括温泉养生旅游、森林养生旅游和滨海养生旅游。中国文化养生资源丰富,主要以中医药养生观、道教养生观、中华茶文化和太极文化为主,养生手段有茶保健、温泉疗养、中药调理、太极养生等,形成极具我国特色的独到养生旅游方案,具有极大的国际市场竞争力。
四是积极开发老年养生旅游新业态。目前,我国人口老龄化形势日趋严峻,老年人已成为旅游主力军。目前开发的模式有候鸟式养生养老旅游(如海南岛旅游)、“三维立体”养老(如绿城开发的乌镇雅园)、农家式养生养老(即乡村养老)。其中农家式养生养老极具市场,我国应当充分利用丰富的乡村旅游资源优势,加快“银发旅游市场”的开发,为老年人提供丰富的休闲养生旅游产品,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养生休闲和精神文化需求,培育新的旅游经济增长点,拓展乡村旅游的发展空间和发展水平。
五是指导运动休闲旅游深入开展。目前国内运动休闲旅游业发展迅速,各地新兴了一批漂流、滑雪、骑行、赛艇、滑翔伞、徒步登山、海钓、冲浪、划船、赛马、探险、山地高尔夫、攀岩等运动休闲旅游新业态,发展态势迅猛。旅游与体育的联姻,助推了运动休闲旅游的健康发展,通过借鉴典型,将运动休闲旅游新业态培育成新的经济增长点、转型升级的优势产业、惠民健身的绿色健康产业和品质生活的助推产业。
旅游产业融合工程的开展,极大地推动了产业间的大融合和互利互惠,扩大了旅游产业发展的平台,拓展了旅游业的发展空间和文化内涵,为旅游业挖掘出更加丰富的旅游资源,创新了旅游产品和业态,优化了旅游产业结构,实现了旅游业由行业向产业的转变,实现了小旅游向大旅游的转变,实现了单一的观光旅游向多元模式转变,旅游产业融合成为促进旅游产业转型发展的重要抓手,也逐渐成为旅游业的新亮点和新聚焦点。
(二)主要措施
部门合作,合力推动。相关政府职能部门应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实行联合培育、共同促进、共享资源、统筹开发,进一步完善旅游产业发展的基础设施,拓展合作项目,扩大辐射范围,以此构建良性的合作机制,合力推动旅游与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
典型引路,固本强基。围绕推进旅游产业融合工作,首先通过典型示范,龙头企业带动,积极引导各旅游新业态朝着规范化、标注化、旅游化方向培育发展,不断完善各类旅游新业态的基础设施,优化服务,提升品质,强化吸引力,打造一批旅游配套设施完善、示范效应明显、经济效应好的旅游新产品。其次,汲取经验教训,对各类产业融合的新业态进行案例解读,借以指导各地提升发展旅游新业态。此外,还应进一步提升旅游新业态经营者和从业人员的素质水平,积极开展相关培训工作。
因地制宜,融合发展。坚持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当地的资源优势,深入挖掘本土文化内涵,不断推动旅游业与农业、工业、卫生、林业、体育、民政、文化、养生等产业的融合发展,拓宽旅游资源的内涵。
政策扶持,扩大营销。各地政府应出台相关优惠政策,对旅游重大项目实行优先保证土地指标,实行旅游企业与一般工业企业享受同等用气同电价格的政策。同时政府应设立旅游产业融合专项资金,积极鼓励旅游产业业态融合,联合各类社会团体和当地社区积极参与开展新型的营销策略。
三、国内城市旅游业的未来发展种类
目前,旅游业发展迅速,与各种业态的融合诞生了文化旅游、科技旅游、会展旅游、工业旅游、农业旅游、红色旅游、教育旅游、体育旅游、保健旅游、民俗旅游等旅游类型。这些旅游产品满足了不同群体个性化的需求,受到大家的青睐。可见,旅游产业将会和更多产业融合,开发更多受市场欢迎的旅游产品。杭州社会资源国际访问点(详见第三章)的发展充分说明了旅游业态与旅游融合发展的巨大潜力,其秉承的一个重要原则是将原生态的社会资源转化为旅游产品,即把最自然、最生活的一面展现给国内外游客。国际旅游访问点一切以“原生态”为原则,让国内外游客感受到最真实的“杭州味”,并作为旅游国际促销的一个重点和亮点,增强了杭州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和吸引力。目前,经过十余年的发展,杭州已成功开发了一批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国际访问点,如万事利丝绸博物馆、杭州市天长小学、杭州市阳光工艺大舞台、古荡农贸市场、杭州市环境集团、运河谷仓博物馆等。传统的手工艺、博物馆所展现的历史文化、社区文化、教育文化、民生生活与旅游产业的充分融合,结出了丰硕的果实。丰富的业态与旅游的融合将会孕育更多的旅游产品,也是国内城市旅游业未来发展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