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34.成分输血疗法
【概述】
1.1667年,丹尼斯把羊血直接输给一名男孩,开创了输血的历史。
2.成分输血是将全血应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分离各种有效成分,根据患者病情需要输注相关成分。
3.输血能增加循环容量、改善血液成分、提高血液携氧能力和增强机体抵抗力。
4.血液成分输注也是组织细胞移植的过程,存在异体免疫过程,可发生不良反应。
【输血适应证】
1.全血输注
(1)概述
1)包括RBC和血浆所有成分。
2)保存后有效成分只有RBC、白蛋白和球蛋白。
3)1U全血为200ml。
4)成人输注200ml全血可提高Hgb 5~7.5g/L,增加Hct 1%~2%。
5)过敏反应及非溶血性发热性输血反应发生率高于成分输血。
6)不提倡全血输注。
(2)适应证
1)急性失血(>30%血容量)伴血流动力学紊乱者。
2)体外循环。
2.成分输血
(1)红细胞
1)浓缩红细胞
A.概述
a.1U pRBC为200ml全血经离心分离血浆而得。
b.总量110~120ml,RBC含量达70%~90%。
c.含血浆30ml,抗凝剂8~10ml。
d.K +、NH 3、抗原、抗体含量低于全血,携氧能力和体内存活率等同全血。
e.残余的WBC及Pt量与全血相同。
B.适应证
a.Hgb<90~100g/L或Hct<27%~30%的ICU患者。
b.严重冠心病和肺疾病者Hct<30%出现缺氧时。
c.症状性贫血。
d.内科疾病者Hgb<60g/L或Hct<20%。
e.大手术者Hgb<70g/L。
2)悬浮红细胞
A.概述
a.添加悬浮剂以保持RBC形态。
b.降低血黏度以利于输注。
B.适应证同pRBC。
3)少白细胞的红细胞
A.概述
a.用生理盐水去除pRBC中大多数WBC。
b.不能预防输血相关移植物抗宿主病。
B.适应证
a.由WBC抗体引起过敏或发热者。
b.需多次输血者。
c.准备器官移植者。
d.PNH者。
4)洗涤红细胞
A.概述
a.pRBC或少白细胞的红细胞经生理盐水洗涤3次,去除血浆和大部分WBC。
b.同时去除保存过程中产生的K +、NH 3及乳酸等代谢产物。
c.血液污染率高。
d.6~8小时内输注。
B.适应证
a.AIHA者。
b.PNH者。
c.高钾血症及肝肾功能障碍合并贫血者。
d.有过敏反应、非溶血性发热性输血反应者。
5)冷冻红细胞
A.概述
a.稀有血型或自身RBC加入防冻液(甘油)后-80℃冷冻保存。
b.可保存10年。
c.输注前需脱甘油洗涤,24小时内输注。
B.适应证
a.稀有血型者。
b.自身血长期保存。
(2)血小板
1)概述
A.由全血获得。
B.制剂:
a.富含血小板血浆。
b.浓缩血小板,目前最常用。
c.少白细胞血小板。
C.分为单一供者(机采)和多个供者混合血小板。
D.两种Pt制剂输注效果相似。
E.多个供者混合血小板输血反应发生率多于单一供者血小板。
F.1U Pt约50~60ml,含Pt 55×10 9/mm 3。
G.70kg成人输注1U浓缩血小板能使Pt计数增加(5~10)×10 9/L。
H.影响疗效的因素
a.脾亢。
b.严重脓毒症。
c.DIC。
2)适应证
A.Pt计数(10~20)×10 9/L或功能异常。
B.Pt计数(50~100)×10 9/L伴自发性出血。
C.Pt计数<50×10 9/L需手术或有创操作者。
(3)白细胞
1)概述
A.指临床输注粒细胞。
B.只能暂时改善病情。
C.以下情况输注无效:
a.真菌感染。
b.预防感染。
c.粒细胞不能恢复者。
D.输注效果评价
a.临床观察指标
①感染是否控制。
②体温是否下降等。
b.仅根据外周血粒细胞绝对值不能作为评价指标。
2)适应证:
须同时具备以下条件:
A.中性粒细胞缺乏(<0.5×10 9/L)。
B.革兰阴性菌脓毒症。
C.应用敏感抗生素>48小时无效者。
D.中性粒细胞减少有可能改善者。
(4)血浆
1)新鲜液体血浆
A.概述
a.从新鲜全血中分离获得。
b.含所有凝血因子(包括不稳定的FⅤ和FⅧ)。
c.含白蛋白约40g/L,纤维蛋白2~4g/L。
d.与ABO血型相容。
e.6小时内输注,不得保存。
B.适应证
a.凝血因子或抗凝血酶Ⅲ缺乏伴出血者。
b.PT或APTT>正常1.5倍,伴创面弥漫性渗血需要手术者。
c.输注大量库存血或RBC悬液后。
d.治疗TTP和溶血尿毒综合征。
e.纠正维生素K缺乏或华法林过量。
f.烧伤早期。
g.血容量减少伴血浆蛋白降低者。
2)新鲜冰冻血浆
A.概述
a.由新鲜全血分离,6小时内在-18℃下冰冻制成,为淡黄色冰冻体。
b.可保存1年。
c.保持所有凝血因子活性(包括不稳定FⅤ和FⅧ)。
d.200ml全血中可得到80~100ml FFP,约含20ml枸橼酸钠。
e.融化后即为新鲜液体血浆,须在4小时内输注。
B.适应证同新鲜液体血浆。
3)冷沉淀
A.概述
a.为1U的FFP在4℃融解后析出的白色沉淀物。
b.每袋约20~30ml。
c.含FⅧ(≥80IU)、纤维蛋白原(≥150mg)及血管性血友病因子、FⅩⅢ和纤维粘连蛋白等。
d.与ABO血型相容。
e.融化后须在4小时内输完,不可再重新冻存。
f.常用剂量为1~1.5U/10kg。
B.适应证
a.血管性血友病。
b.轻度至中度甲型血友病。
c.ⅩⅢ因子缺乏症。
d.先天性或获得性纤维蛋白原缺乏症。
4)凝血酶原复合物
A.概述
a.为血浆衍生物。
b.含维生素K依赖性Ⅱ、Ⅶ、Ⅸ及Ⅹ因子。
B.适应证
a.乙型血友病。
b.各种原因导致的Ⅱ、Ⅶ、Ⅸ及Ⅹ因子缺乏。
【输血注意事项】
1.严格掌握适应证
(1)除非必须,尽量避免全血输注。
(2)如非急需,不主张夜间进行成分输血。
(3)贫血者尽量使用采血后5~10日内制备的pRBC。
(4)全血或血浆不宜作为扩容剂。
2.输注过程中应注意
(1)在领取和输注等环节须反复核对并签名。
(2)严格无菌操作。
(3)所有血制品均须通过内联式滤器(180U)输注。
(4)库存>1周的全血和RBC应通过微小凝聚物滤器输注。
(5)须用生理盐水稀释和冲洗血制品,禁用5%葡萄糖溶液或林格液。
(6)血制品禁止与其他药物或溶液配伍。
(7)应视患者耐受能力尽快输注,一般3~5ml/min。
(8)大量快速输血时,予管外血液加温(<37℃),避免低温血症。
3.心力衰竭者输血
(1)输血前评估心力衰竭者贫血耐受力。
(2)输血速度宜慢,2小时输注1U血为宜。
(3)严重心力衰竭必须输血者,应先予静脉呋塞米,再输pRBC。
4.严密观察不良反应
(1)特别是老年、心肺疾病、恶病质及重度贫血者。
(2)有过敏反应史者,输血前予苯海拉明及地塞米松。
(3)鉴别不良反应原因,按相关步骤进行处理。
【输血不良反应及处理】
1.过敏反应
(1)原因:
血浆蛋白免疫性反应。
(2)表现:
发热、寒战、荨麻疹及呼吸窘迫。
(3)处理
1)单纯性荨麻疹
A.一般无须停止输血。
B.减慢输血速度观察。
C.氯苯那敏4mg,po,tid或异丙嗪12.5mg,po,bid。
2)重症过敏反应
A.立即停止输血。
B.吸氧,保持静脉通畅。
C.立即予1∶1000肾上腺素0.5~1mg,ih,并根据情况抗休克治疗。
D.严重喉头水肿时应做气管切开。
3)必须再次输血时,应选择IgA缺乏供者血液、洗涤红细胞或冰冻红细胞。
2.非溶血性发热反应
(1)原因:
多次输血后产生WBC抗体,再次输血时产生抗原抗体反应。
(2)表现:
寒战、发热、恶心、呕吐及皮肤潮红,持续数小时后出汗、热退。
(3)处理
1)立即停止输血。
2)保暖、镇静及退热治疗。
3)必须再次输血时,应选择少白细胞的红细胞。
3.急性溶血反应
(1)原因:
输入血型与患者血型不合或献血者间血型不合。
(2)表现:
1)发热、寒战、恶心、呕吐、腰痛、低血压及茶色尿。
2)原发病无法解释。
(3)处理
1)立即停止输血,保持静脉输液通道。
2)检查及核对
A.立即通知血库,取血,查血游离Hgb、触珠蛋白及Coombs试验。
B.留取出现反应后首次尿样,查尿Hgb。
C.核对输血申请单和血袋表面标示的各项内容。
D.检查患者输血前后及血袋内血液的血型。
3)抗休克。
4)防治肾衰竭
A.利尿药。
B.碱化尿液:5%NaHCO 3溶液200ml,ivdrip。
C.HD。
5)防治DIC:
A.肝素,首次4000U,iv,继而1500U/h,ivdrip,根据病情维持6~24小时。
B.输入新鲜血、FFP或凝血因子。
6)严重病例应早期换血。
4.污染反应
(1)表现:
高热,严重者可出现休克及肾衰竭。
(2)处理:
1)立即停止输血。
2)将剩余血及患者血标本送检细菌培养。
3)抗感染治疗。
5.过度容量负荷
(1)表现:
呼吸困难、发绀、咳嗽、咳大量泡沫痰。
(2)处理:
1)立即停止输血输液。
2)取半坐位,吸氧。
3)呋塞米40mg,iv。
4)毛花苷丙0.4mg,稀释后iv。
6.非心源性肺水肿
(1)原因:
输入血液中含有WBC抗体。
(2)表现:
1)多于输血后30~60分钟出现。
2)发热、干咳、哮喘、呼吸困难及发绀等。
3)胸部X线见肺门周围多发结节和下肺浸润影、心脏不大、血管无充血。
(3)处理:
1)立即停止输血。
2)取半坐位,吸氧。
3)药物治疗
A.呋塞米40mg,iv。
B.琥珀酸氢化可的松200mg,稀释后ivdrip。
C.苯海拉明20mg,im。
4)如需继续输血,应输注少白细胞的红细胞、洗涤红细胞或冰冻红细胞。
7.传染性疾病
(1)艾滋病。
(2)乙型或丙型肝炎。
(3)巨细胞病毒。
(4)EB病毒。
(5)疟疾。
(么 颖 赵晨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