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21.健脾疏肝、豁痰通络法为主治疗心肌缺血、原发性高血压、慢性胃炎
患者女性,42岁,已婚,住深圳市南山区蛇口街道,江苏省无锡市人。2008年5月22日初诊:
【主诉】
持续心前区憋闷半年。
【现病史】
患者近半年来心前区憋闷不适,无可名状,心烦,易激动,胃脘痞胀,纳食不馨,口淡不渴,二便调,眠安,否认头痛头晕。
【既往史】
有原发性高血压、慢性胃炎史,长期服药(药物不详)。
【体格检查】
血压140/90mmHg(服降压药后)。心率78次/分,节律齐,未闻及心脏杂音。双肺呼吸音清。舌质淡红,舌苔白腻,脉缓。
【其他检查】
心电图:Ⅱ、Ⅲ、avF、V 5ST段下移≥0.05mV。
【诊断】
中医诊断:1.胸痹(痰气胶结);2.心下痞(木郁土结)。西医诊断:1.下壁、侧壁心肌缺血;2.原发性高血压2级,很高危组;3.慢性胃炎。
【治疗】
心胃并治,以胸痹为主,兼顾心下痞。法宜健脾疏肝,豁痰散结,活血通络。瓜蒌薤白半夏汤加减,处方:黄芪30g,白术15g,瓜蒌皮10g,薤白10g,茵陈15g,生麦芽15g,麸炒枳实10g,法半夏10g,川芎15g,赤芍15g,红花10g,丹参30g,三七10g。每日1剂,水煎取液100ml,温服,日煎服3次。另口服麝香保心丸2丸、胃乃安胶囊4粒,均1日3次;硝苯地平缓释片10mg,1日2次。
2008年7月2日二诊:
患者先后复诊5次,持续服用上药月余,心前区憋闷缓解,心烦减轻,唯心下痞闷改善不明显,舌质淡红,舌苔薄白,脉缓。血压138/86mmHg。复查心电图:ST段恢复正常,提示心肌缺血已临床治愈。
后续治疗应转向心下痞,予健脾和胃,理气化痰。俾脾健胃康,运化复常,胃炎得解,同时又预防痰浊再聚,阻塞心脉。处方:党参30g,黄芪30g,山药30g,生白术15g,茯苓10g,麸炒枳实10g,法半夏10g,炒莱菔子15g,鸡内金20g,焦麦芽15g。每日1剂,煎服法同上。停用胃乃安胶囊,续服麝香保心丸、硝苯地平缓释片,用法同前。
患者继续服药2个月,胸腹安和,饮食转健,舌脉如常。治疗仅以硝苯地平缓释片维持降压,余药俱停。
【按】
这是一个集三种疾病于一身的中年女性案例,令余印象颇深的是,患者初次就诊述说病情至不快时,竟潸然泪下,其肝郁之甚,可想而知。肝喜条达,恶抑郁。肝气郁结,则疏泄难展,冲和升发之性被制,易见抑郁沉闷、心烦善哭等本脏自病之症。木郁乘土,土被困伐,致脾胃升降不利,运化输布无权,易出现胃脘痞胀、纳食不馨、舌苔白腻等胃气不降、痰浊壅滞之症。又肝、心母子相联,气、血攸关,其经脉过胸胁,肝气郁结,痰气胶阻心脉,故出现心前区憋闷及缺血性心电图征象。其病理演变过程依次为气郁——痰壅——络阻,累及肝、脾、胃、心、脉等脏腑,而肝郁实为诸病始动之因。
其治也,本应针对肝郁以疏肝理气为主,然余长期临证实践体会,肝郁径直疏肝确实不若健脾理气之效捷,后者即所谓敦土以营木、敦土以抑木也。因是方中重用益气健脾之黄芪、党参、山药、白术、茯苓,以增强化痰活血之本。复以茵陈、生麦芽、枳实行气疏肝,瓜蒌皮、薤白、法半夏、莱菔子泄浊豁痰开结,川芎、赤芍、红花、丹参、三七活血祛瘀通络,鸡内金、焦麦芽消食和胃。尤需再三申述的是,茵陈虽然性稍寒,于阴寒凝敛之痰浊未必合宜,然在大剂辛温之黄芪、党参、白术、薤白、法半夏等药的制约下,则寒性大折,一如平性,与生麦芽合用,秉承少阳生发之气,气质清轻柔和,其疏泄肝胆之郁较柴胡更佳,且能协助它药利湿泄浊祛痰,软坚散结消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