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旭杂病针灸治验录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四、 对中医“气”认识与“活子振荡”假说

临床上,吴旭教授无论针法、治疗手段均强调“综合激荡”,吴旭教授在古人“针灸在于调气”的思想中,悟出“活子振荡”假说。
吴旭教授曾在20世纪80年代发表数篇文章谈论“活子假说”,提及“活子振荡”等理论。中医的哲理,基础理论和临床实践无不以“气”为其本质和核心。“气”在宇宙、在人体、在中医理论中无处不在。古代哲学认为,宇宙天地万物都是由“气”构成的,万物的变化运动也是气的作用。“气”是变化运动的主体,也是产生变化运动的根源,人以及其他生物也是由气构成的。古代哲学同时又认为气分阴阳,气之阴为其物质性,气之阳为其功能性。阴阳相互运动,相互转化,宇宙万事万物得以发生,从微观到宏观,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包括宇宙的诞生到生命的开始,无不都是阴阳的相互作用所致,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
西医对人体认识是以解剖学为基础,将人体视为解剖结构的总体,主要通过对各部分的了解来认识人体。虽然西医也不认为人体就是各部分解剖学结构的机械组合。当它重造人体整体知识时,有些丢失的东西无法重现,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中医所认识的“气”──如环无端,不停的运动及变化。“场”是近代物理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是物质存在的一种基本形式。生物并不只是在量子力学意义上才有场的性质,生命物质的场也不能简单地归结于微观粒子的场。一切物质实体的构成均离不开场,构成生物形体也离不开场。因此将人体视为开放的大系统,包括实体(形体──直观的分立形式)和场(气──连续的存在形式),生命物质的每一层次,从生物分子、细胞器官到生物个体都有相应的场,这个场可以包含物理场和化学场,人体的整体性在很大程度上是依赖于场或气的运行。
“活子振荡”假说的要点:中医认为“气”为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和活力之源,是人体世代繁衍的依据。吴旭教授直接引用“活子”一词,强调了延续和维持生命之源,明确阐述其客观存在,并赋予现代科学上的意义。“活子”来源于先天父母,受养于后天水谷精微及天地之清气。“活子”有其多样性,可因部位和功能不同而有不同命名,如“活子心”、“活子肝”……“活子肾”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其结构构型包括了全身脏腑组成的全息结构框架和造形痕迹构型,这是“活子”的共性,或谓其全息性。先天父母之“活子”(气)相结合,启动了新个体生命之门,开始了结构构型过程,这是对时空有序性的记录和支架。振荡是时间有序的一种形式,振荡节律是由“活子”的物质组成和结构构型所决定的。经络是各脏腑组织系统“活子”振荡自身的时空有序复合的记录。腧穴是“活子”振荡节律的交汇。有学者认为振荡是生命的基本节律,是时间有序的一种形式。血液、淋巴的循环,生理活动的基本节律,心电图中的PQRST波形等,都可以看成是振荡。而空间有序性的记录和支架,譬如宏观上的心脏跳动、胃肠蠕动等,微观上的DNA螺旋架构等,都是时空有序的复合。因此可说:生命在于振荡,在不间断的规律运动(简称:律动)。“气”及其“气化”过程,就是人体生命振荡过程的记录和支架。经络是随着人体各组织器官由“活子肾”受激之后发育而体现的,它是传递讯息、协调内外环境、疏通各组织器官的功能信道和营养信道。“气化”的通路,就是“活子肾”受激之后发育成各系统振荡自身的空间有序复合的轨迹。振荡节律是由物质组成和结构决定的。“活子”的多样性决定了各“活子”有其特定的振荡节律。在“活子心”的振荡轨迹即体现出“心经”及其功能,不同“活子”振荡轨迹就体现不同的经络和功能。因此吴旭主任医师认为经络与“气”(活子)是不可分割的,二者皆为生命的基本特征,是有机体的功能载体和功能体现,只有“气”的振荡才形成了经络。所以在尸体上寻找经络是徒劳无功的。经络是“气”(活子)振荡所产生,“气”(活子)是形成经络的基础,振荡是形成经络的条件,二者缺一不可,只有振荡的“气”(活子)才能形成经络,所以经络的本质就是“气”(活子)振荡的轨迹。其中经络并不是个体发育过程中由“活子”演变成的特殊线路或管道系统,而是相应“活子”振荡自身的时间有序的轨迹。腧穴是“活子”振荡节律的交汇。生命体无时无刻在不振荡。振荡也使“活子”产生了构型,呈现出功能。因此可以说生命在于振荡,这就是吴旭教授的“活子振荡”假说的大旨。“场”在物理方面被人们认识是从经典电磁场开始的,并经由仪器及设备的出新而有广泛及深入的研究,这些“场”的概念也可以看作为中国古代自然哲学与现代物理学的相通点。生物并不只是在量子力学意义上才有“场”的性质,生命物质的“场”也不能简单的归结于微观粒子的“场”,实际与一切物质实体的构成离不开场一样,构成生物的形体也离不开场,而人体的生物“场”自然比一般的生物“场”更复杂,也更高级。中医学强调人体的整体性很大程度上就是依赖于“场”的运行。
与西医研究人体的立足点主要在形体、主要着眼于人体的各器官。系统的实体方面不同的是中医更重视与这些实体相联系的“气”或“场”,同时又绝不否认人体的脏腑、器官、筋骨、皮肉等实体的存在。“活子”性能体现“活子场”,“场”的性能体现于活子,分则为二,合则乃一。有机体的生命在于气化,无“化”的“气”是无生命的,能“化”的“气”体现在其“出入升降”,体现在维持生命系统的新陈代谢的动态平衡,这就是“活子”,“活”的概念,是用于生命系统、生物界基本物质的概念,其“活”不仅表现在其“分立性”,重要的是表现在其连续性,更为重要的是其表现为“冲融”(化)性上,“冲融”意谓冲和,恬适(语出唐·杜甫《寄司马山人十二韵》)。“气”(场)和“化”(冲融),生生化化,是谓自然;无机谓灵,有机谓魂;无机有机,总则为神。其名不同,其义则一。“活子振荡”说的精髓在于“活子”,在于“振荡”;它自成一个开放式的非平衡系统,而又不断自调和维持平衡这个多层次的非平衡系统,不仅调衡于天地大自然非平衡系统,又要调衡于社会大环境的非平衡系统。维持人体这种系统的存在和调衡能力,就在于“活子”的升降出入──“活子”的有序振荡。大至宇宙,小至人体的有序振荡和《易经》“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在有形物质、无形精神都是相同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