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流行特征
一、地区分布
由于心脏性猝死发生突然、诊断困难,且目前尚缺乏统一的定义,因此就全世界范围来说,全面、准确地描述心脏性猝死的地区分布特征是十分困难的。对来自不同研究的结果进行比较时应特别关注各研究的方法学,包括研究样本的特征、病例诊断的标准、特别是心脏性猝死定义的可比性。WHO组织的“多国心血管病决定因素及其趋势的监测(MONICA)研究”为比较各国心脏性猝死的发生率提供了可比的数据(图5-1)。该研究显示1985—1990年各国35~64岁人群的冠心病猝死(急性症状发作后24小时内的死亡)发生率有明显的地区差异,最高地区和最低地区的猝死率在男女两性分别相差7倍和8倍。总体而言,中东欧和北欧人群(如波兰、芬兰、俄罗斯、立陶宛、丹麦等)猝死率较高;地中海周边国家(如法国、意大利、西班牙等)人群猝死率较低;我国北京地区当时冠心病猝死率仅为男性21/10万,女性15/10万,男性猝死率处于各协作中心的最低水平,女性处于较低水平。MONICA研究之后,各地区心脏性猝死发生率的资料多来自局部地区或国家的研究,难以直接比较。例如,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利用全国死因统计数据分析了美国1989—1998年35岁以上人群心脏性猝死情况。研究将心脏性猝死定义为以心脏病为根本死因的院外死亡或急诊室死亡。结果显示,全美每年约发生40万~45万例心脏性猝死。然而,另有研究显示仅依靠死因登记的方法可能高估心脏性猝死的发生率2~3倍。采用社区人群的病例登记方法进行的监测研究显示美国人群心脏性猝死的发生率约为41/10万~89/10万。据此推算,美国心脏性猝死死亡人数约为每年18万~25万。
图5-1 WHO-MONICA研究1985—1990各国35~64岁人群年龄标化冠心病猝死发生率
(Chambless等.Circulation.1997)
我国人群较近期的心脏性猝死数据来自2005~2006年4个地区(北京、广州、新疆克拉玛依和山西盂县)的心脏性猝死调查。结果显示,25岁以上人群心源性猝死的发生率为41.8/10万(男性44.6/10万,女性39.0/10万),以此估算我国每年心脏性猝死总人数约54.4万。四个地区的心脏性猝死发生率也有明显的差异:偏远的农村地区(盂县)心脏性猝死发生率最高,但所占总死亡的比例最低;相反,北京地区心脏性猝死发生率较低,而占总死亡的比例最高(表5-1)。
表5-1 中国4个地区25岁以上人群心脏性猝死发生率及其占总死亡的比例
二、人群分布
(一)年龄
国外对全年龄组人群的监测研究显示心脏性猝死的发生存在两个高峰年龄段:在35岁以下的人群中,0~5岁组的发生率最高,为17/10万,这些猝死90%以上有心脏结构的异常,如先天性心脏病、心脏传导系统异常、病毒性心肌炎等;在35岁以上的人群中,心脏性猝死的高峰出现在75~84岁年龄组(图5-2)。国内全年龄组监测研究显示心脏性猝死发生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未发现0~5岁组的高峰,可能与心脏性猝死发生例数较少有关(25岁以下年龄组仅有2例)(图5-3)。此外,研究也表明虽然成人猝死率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加,但是猝死占总冠心病死亡的比例则随年龄增加而降低(表5-2)。
图5-2 美国Oregon研究年龄别心脏性猝死发生率
(Chugh等.JACC.2004)
图5-3 2005~2006年中国4个地区各年龄组人群心脏性猝死发生率
(Hua等.JACC.2009)
表5-2 1984~1985年北京地区25~74岁人群冠心病猝死率(1/10万)及其占冠心病死亡构成比(%)
(李南等,中华流行病学杂志,1990)
(二)性别
多数研究显示男性的心脏性猝死发生率显著高于女性。美国35岁以上男性的年龄标化心脏性猝死发生率比女性高50%,这种性别差异随年龄的增长而减少:在35~64岁年龄组,男性心脏性猝死发生率约为女性的3倍,在65~84岁年龄组,男性为女性的1.5~2.1倍,而在85岁以上年龄组男女两性发生率基本持平。年轻女性心脏性猝死发生率较低被认为与绝经前雌激素的作用有关。随着绝经后女性危险因素水平的升高,男女两性心脏性猝死发生率的差异也逐步减少。我国4个地区人群的监测研究显示男性的心脏性猝死发生率比女性高14%,其中北京地区男女差异最大,男女比例为1.95∶1(P<0.05)。
(三)种族
美国全国性死因分析显示:黑人心脏性猝死发生率比白人高20%~25%、比印第安人和亚裔人群高90%~150%。非西班牙裔人群心脏性猝死发生率比西班牙裔人群高80%~90%。我国不同民族之间心脏性猝死发生率是否有差别还尚待研究。
三、时间分布
(一)长期变化趋势
多数欧美发达国家数据表明,近50年来人群心脏性猝死的发生率呈下降趋势。Framingham研究结果显示20世纪90年代与50~60年代相比,该人群的心脏性猝死下降了49%,但非猝死的冠心病死亡下降更加明显(64%)。美国全国死亡登记研究也显示,1989~1998年,美国心脏性猝死发生率在男性中下降了11.7%,在女性中下降了5.8%,但同期心脏性猝死占所有心脏性死亡的比例增加了7.6%(从56.3%到63.9%),也提示非猝死的心脏性死亡下降更加明显。瑞典MONICA研究显示1985~1999年瑞典35~64岁男性心脏性猝死发生率年均下降1.8%(95%CI=-3.2~-0.3,P=0.02),女性年均下降1.0%(95%CI=-4.4~2.4,P=0.57)。
亚洲国家有关心脏性猝死的长期研究较少。日本1981~2005年的监测研究显示心脏性猝死的发生率也呈下降趋势,由1981~1985年的76.0/10万,下降至2001~2005年的36.8/10万。我国目前尚缺乏心脏性猝死发生率长期变化规律的可比资料。
(二)季节、星期和时点的分布
心脏性猝死的发生具有一定的季节性。瑞典和北京地区的监测研究均显示冬季心脏性猝死的发病较多。这种冬季高发的现象不仅存在于高纬度地带,在低纬度的沙漠地带,虽然冬季气温适中,但与高温的夏季相比,同样也发现冬季的心脏性猝死发生率较高,且复苏的成功率较低。因此推测心脏性猝死在冬季高发并非完全归因于较低的绝对温度,季节之间温度的相对变化可能起更重要的作用。
一些研究发现在每个星期的7天中,心脏性猝死的发病也存在一定的变化规律。瑞典研究显示男性心脏性猝死在周六高发,而在女性以周一和周五高发。其他研究也发现男性周六猝死率较高,这可能与男性在周六饮酒过度有关,而女性在周一和周五可能面对更大的工作和家务压力,可能是猝死风险较高的原因。
心脏性猝死的发生也存在一定时点上的生物节律。Arntz等分析了703例连续的心脏性猝死病例的具体发病时间,结果显示每天上午6:00~12:00是心脏性猝死发病的高峰,36%的病例发生在此时段(图5-4)。Cohen等对19项研究19 390例病例进行的Meta分析也显示该时段的发病危险比其他时间高29%(95%CI=1.26~1.32)。
图5-4 连续703例心脏性猝死患者的发病时间
(Arntz等.Circulation.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