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理法与实践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18 喘家作桂枝汤,加厚朴杏子佳。

“喘家作桂枝汤,加厚朴杏子佳”者,此平素病喘之人,服用桂枝汤,须当于方中加入厚朴、杏仁,以通利肺气为佳,而不可不顾其宿疾,令喘病复发也。桂枝汤外和营卫,内和阴阳。此喘家作桂枝汤者,盖指素有喘病之人,遇有营卫不和,或阴阳不和之证,须与桂枝汤方中加入厚朴、杏仁为佳,非只指中风一病也。
大凡素有喘病之人,最易为新感所引动,而得以复发。表实而无汗者,当与小青龙汤主之。表虚而有汗者,从此条中可知,是为桂枝加朴杏汤所治也。
:此条论喘家服桂枝汤,加入厚朴、杏仁为佳。
桂枝加厚朴杏子汤方
桂枝 去皮三两  甘草 二两  生姜 三两  芍药 三两  大枣 十二枚  厚朴 去皮二两  杏仁 五十枚去皮尖
上七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覆取微 似汗
桂枝汤为外和营卫、内和阴阳之方,厚朴、杏仁为通利肺气之药。喘家作桂枝汤,须于方中加入厚朴之散满,杏仁之降气,则肺气通利,而喘病不发。虽为病之营卫不和,或阴阳不和,预防喘病之方,亦为其兼有喘病之方也。
医案
腺病毒肺炎
初某,男,三个月。因发热四天,咳嗽,气短,抽风两次。于1961年2月24日住某医院。
住院检查摘要:体温39.4℃,脉搏106次/分,发育及营养中等,右肺部叩诊稍浊,两肺呼吸音粗糙,有干啰音及小水泡音,以右肺为著,肠鸣音略亢进。血化验:白细胞12900/mm 3,中性68%,淋巴32%。胸透:右肺上下均可见片状阴影,肺纹理模糊。临床诊断:腺病毒肺炎。
病程及治疗:患儿于2月21日突然发热,咳嗽,有少量痰,伴有腹泻,日四五次,为黄色溏便,精神委顿,吃奶少,两天后气喘加重,连续在某门诊治疗,用退热消炎等西药未效,2月24日突发抽风两次,每次持续三四秒,两次间隔时间较短,当即住院。
症见:高烧无汗,烦躁哭闹,时有惊惕不安等,先用土红霉素等西药,并服大剂麻杏石甘汤,复以银翘散加味,寒凉撤热,症状未见改善。于27日请蒲老会诊,当时高烧40℃,仍无汗,面色青黄,咳而喘满,膈动足凉,口周围色青,唇淡,脉浮滑,指纹青,直透气关以上,舌质淡,苔灰白,胸腹满。
此属感受风寒,治宜辛温疏散,反用辛凉苦寒,以致表郁邪陷,肺卫不宣。治宜调和营卫,透邪出表,苦温合辛温法,用桂枝加厚朴杏子汤加味。
处方:桂枝1.5g,白芍1.8g,炙甘草1.5g,生姜2片,大枣2枚,厚朴1.5g,杏仁10粒,僵蚕3g,前胡1.5g。一剂。
药后有微汗出,体温渐退,精神好转,喉间有水鸡声,腹仍满,膈动微减,吃奶已好转,仍便溏,一日五次,口周青色稍退,脉滑不数,指纹青色亦稍退,舌淡,苔秽白。此营卫虽和,但肺气仍闭,宜温宣降逆化痰为治,用射干麻黄汤加减。
处方:射干1.5g,麻黄1.5g,细辛0.9g,法半夏3g,紫菀1.5g,五味子7g,炙甘草1.5g,炒苏子3g,前胡1.5g,生姜2片,大枣2枚。一剂。
药后体温降至37.4℃,精神好转,全身潮润,足欠温,腹满已减,二便如前,面色清白,右肺水泡音较多,左肺较少,脉沉滑,舌淡苔退。乃表邪已解,肺胃未和,宜调和肺胃,益气化痰为治。仿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加味。
处方:西洋参1.5g,川朴2.1g,法半夏3g,炙甘草1.5g,生姜2片,橘红1.5g。两剂。
药后仅有微咳,呼吸正常,食欲增进,大便一二次成形,小便多,两肺呼吸音粗糙,少许干啰音,脉沉细而滑,舌正常,无苔。用二陈汤加白前、苏子、枇杷叶、生姜,调肺胃、化痰湿以善其后。连服两剂,停药观察,嘱以乳食调养。于3月8日胸透:右肺片状阴影已部分吸收,临床已恢复正常,病愈出院。
原按:本例发于早春,乃风寒犯肺之症,前医作春温论治,以大剂麻杏石甘汤合银翘散,寒凉撤热而热不解,因之寒邪郁闭,营卫不通,蒲老宗张仲景“喘家作桂枝汤,加厚朴杏子佳”,用桂枝解肌以和营卫,厚朴、杏子宽中利肺气,加僵蚕、前胡祛风宣肺闭。一剂而得微汗,热降喘减。
何以知其为风寒犯卫而非春温?蒲老抓住高烧无汗,咳而喘满,面青足凉,唇淡舌淡,苔灰白,脉浮滑不数等寒象,知其为风寒犯肺,营卫不和,若是风温,则必见高烧汗出,喘而烦躁,面赤唇红,舌赤苔黄,口渴脉数等热象。(《蒲辅周医案》)
:病属外感发热者,治当辨其寒温,不能一见发热,便药用辛凉。此案患儿症见高热,无汗,面色青黄,咳而喘满,膈动足凉,口周围色青,唇淡者,此外伤于风寒,肺气郁闭,而呼吸不利也。脉浮滑,指纹青,舌质淡,苔灰白者,此脉虽实而证不实,非为里之有热也。
外感发热,兼有里热者,误用辛温,则为之治逆。不兼里热者,误用辛凉,亦为之治逆。今病孩服大剂麻杏石甘汤、银翘散等而不效,可知其不兼里热,是为热在于表,已确切而无疑也。与桂枝加厚朴杏子汤者,此方善和营卫以治寒,是为用法不误。故而服之一剂,即得微汗,而收热降喘减之效。可见蒲老辨证之精确,非同于一般,而为当时之师表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