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识别呼吸系统疾病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9.呼吸系统疾病为何不断增加

呼吸系统疾病不断增加具有多方面的原因。
(1)呼吸系统的固有结构和功能
1)在人体的各种系统中,呼吸系统与外环境接触最频繁,并且接触面积大。在呼吸过程中,外界环境中的有机或无机粉尘,包括各种微生物、异性蛋白过敏原、尘粒及有害气体等皆可吸入呼吸道肺部引起各种病害。例如,吸入微生物引起的原发性感染以病毒感染最多见,其感染部位最先出现于上呼吸道,随后可伴发细菌感染;过敏原吸入导致哮喘,吸入异源性蛋白引起外源性过敏性肺泡炎;吸入生产性粉尘可导致尘肺,以矽肺、煤尘肺和石棉肺最为多见;吸入水溶性高的二氧化硫、氯、氨等刺激性气体会发生急、慢性呼吸道炎和肺炎,而吸入低水溶性的氮氧化合物、光气、硫酸二甲酯等气体,可损害肺泡和肺毛细血管发生急性肺水肿。
2)肺有两组血管供应,肺循环的动、静脉为气体交换的功能血管;体循环的支气管动、静脉为气道和脏层胸膜等的营养血管。肺与全身各器官的血液及淋巴循环相通,所以皮肤、软组织疖痈的菌栓、栓塞性静脉炎的血栓、肿瘤的癌栓等都可以到达肺,引起继发性肺脓肿、肺梗死或转移性肺癌。肺部病变可在肺本身发生病灶播散,亦可向全身播散,如肺癌、肺结核播散至骨、脑、肝等脏器。
3)与气管-支气管同样,肺循环的血管越分越细,细小动脉的截面积大,肺毛细血管床面积更大,且很易扩张。因此,当二尖瓣狭窄、左心功能衰竭、肝硬化、肾病综合征和低蛋白血症时,会发生肺间质水肿或胸腔漏出液。
4)一些免疫、自身免疫或代谢性疾病,如结节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皮肌炎、硬皮病等都可累及肺部。
(2)人口老龄化:
随着科学和医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人类寿命延长的速度也迅速增加。据联合国有关专家预测,到2025年全世界60岁以上人口将增至11.21亿,占世界人口的13.7%,其中发展中国家为12%,发达国家达23%。呼吸系统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癌的患病率均会随着年龄的增加而上升;由于老年人的机体免疫功能低下,且易发生吸入性肺炎,即使各种新抗生素相继问世,肺部感染仍居老年感染疾病之首位,常为导致死亡的直接因素。
(3)空气污染及吸烟:
病因学研究证实,呼吸系统疾病的增加与空气污染、吸烟密切相关。有资料证实,空气中烟尘或二氧化硫超过1000微克/立方米时,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显著增多;其他粉尘如二氧化碳、煤尘、棉尘等可刺激支气管黏膜、减损肺的清除和自然防御功能,为微生物入侵创造条件。工业发达国家比工业落后国家的肺癌发病率高,说明肺癌的发生与工业废气中致癌物质污染大气有关。吸烟是小环境的主要污染源,吸烟与慢性支气管炎和肺癌关系密切。1994年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吸烟是世界上引起死亡的最大“瘟疫”。调查表明,在近半个世纪内,发展中国家因吸烟吞噬生命6千万,其中2/3是45~65岁,吸烟者比不吸烟者早死20年。如果按目前的吸烟情况继续下去,到2025年,世界每年因吸烟致死人数将达到1000万,为目前死亡率的3倍,其中我国占200万人。现在我国烟草总消耗量占世界首位,青年人吸烟明显增多,未来的20年中,因吸烟而死亡者将急剧增多。
(4)人们常忽视呼吸系统疾病:因呼吸器官具有巨大的生理储备能力,平时只需要1/20肺呼吸功能便能维持正常生活,故临床症状常不能如实反映肺的病理变化;呼吸系统疾病的咳嗽、咳痰、咯血、胸痛、气急等症状缺乏特异性,常被人们甚至临床医生误为感冒、气管炎,而延误了对重症肺炎、肺结核或肺癌等疾患的诊断;反复呼吸道感染,常待发展到肺气肿、肺心病,甚至呼吸衰竭才被重视,但为时已晚,其生理功能已难以逆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