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自主或依赖技术?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核能和太阳能技术之间的“选择”被一系列的想法所淹没,这些想法来自于自主技术中的社会学和经济学理论。一旦联邦政府承诺开发核能资源,那么由自主技术的文化精神做出的决定似乎是不可避免的,并且是最优的。
从经济学中的新古典生产理论到社会学中的社会变革方面的技术决定论,自主技术是一个跨越社会科学的意识形态。尽管这些理论采取各种形式,但它们至少拥有五个共同的前提:①技术发展不是由人类推进的(Winner,1977);②技术取决于内在的发展规律(McLuhan,1964);③技术发展的主要目标是提高效率(Ellul,1964);④人类和社会体系必须适应技术的要求(Toffler,1970);⑤技术的发展是分阶段进行的(Adams,1927)。
从这些前提中,可以看出:①科学和技术进步均按照各自的步伐向前发展;②科学和技术体系能够对社会产生影响,但本身不受社会的影响;③根据客观的技术和经济标准,用市场力量对替代技术进行取舍,通过这种方式选择出最优的技术以便深入发展和使用。
技术优势是进入市场的第一标准。被选用的技术是实现预定目标的最佳手段。第二个标准是经济。因为它们是经济可行的,所以假定开发和引进的技术是经过筛选的,也就是说,它们是成本最低的生产和操作技术。从进化的观点来看,技术可能会被认为是一个通过丢弃次品、替代设备这样的“自然选择”过程的结果。无论使用什么技术,其假定都需要符合社会价值观和目标。的确,社会价值观和目标可以从技术本身的宗旨和目的中推导出来。一旦其自主的基本假设被接受,这个模型的逻辑将会自我强化,自我例证和自我检查。以这种方式来看,技术会呈一个阶梯式发展:每一次进步都是优先发展的必然结果。
自主技术为连续能源时代(煤炭、石油和原子)的主流意识形态提供了理论框架。因为在特定的历史时刻不存在技术的替代品,所以能源技术的发展,被认为是自主的,是合法的。自1980年以来,在“三里岛”(post-Three Mile Islandera),这种能源自治的意识形态由能源公司自身进行了修改,这些公司遭受到了受抑制的替代能源技术的攻击。他们现在宣称:核能不再是最终的能源,它只是从化石燃料向可再生能源过渡的桥梁,如在21世纪引进的太阳能(Atlantic Richfield Company,1980)。石油公司和电力公司仍旧维持着印刷广告和电视广告,它们宣称:对于眼下和不久的将来而言,目前的核技术必定是最佳的选择(Citizens for a Non-Nuclear Future,1979)。相反,如果一项技术(例如太阳能)尚未开发和利用,那它在技术上是不可行的(Mobil Oil Corporation,1976)。
基于现有技术的成熟度,对其给予支持的政府的能源政策并不是一项中立的政策。相反,它是一种合法化的政策现状,技术的成熟度往往是早期的政策决定的结果(Rose,1974)。从晶体管到太阳能电池的学习曲线,表明了太阳能潜在的经济可行性。国防部曾为晶体管的发展提供支持,联邦政府也曾为原子能的发展提供了支持,然而,太阳能的发展却缺乏这种支持,所以商业太阳能仍处于起步阶段是不足为奇的。
由于在可控制的市场中经常发生能源技术的选择问题,所以需要一个在技术和社会间关系的备择模型,该模型可以解释非技术因素对技术发展产生的影响。在能源行业内,使一项技术变得经济可行有三种方法:政府对研发资金的分配、通过政府的采购订单建立的市场、政府补贴。这些措施是经济与政策决策的结果。技术依赖的论点包括下列命题:①强有力的制度上的支持可以显著影响技术的发展进程;②游说活动强度的差异会影响技术的发展;③社会支持的其他来源可能克服技术发展过程中的现有约束。
我们必须认识到政治技术的存在。由于物理、生物法则和社会知识存量的广泛限制,能够促进一定价值的技术,以牺牲其他技术为代价而胜出。既然每一项技术都有价值,那么替代性价值或许可以作为指导技术发展的标准。技术因素可以设计来维持层级控制结构,例如:某些类型的自动化机床,加强了管理和减少人身伤害(Nobel,1980)。相反,技术可以被设计用来鼓励工作场所的民主化,例如乘务员计划将卢卡斯航空公司的重点从军事转变到为铁路运输以及残疾人的工具(Bodington,1978)。效率只有一个社会价值,通过它可以解决技术优先级的决策问题。其他价值包括安全(工人、消费者和生产站点附近的社区生活)、环境影响和工人的满意度。
科技发展遵循多重线性路径。即使技术的用途范围缩小了,技术开发仍旧不是一帆风顺的,该项技术的替代技术仍旧可能存在。技术发展趋势不止一种,社会活动实践会促使这种备选趋势变为现实。反核运动几乎使核能行业陷入停顿阶段。为了争取像核技术那样获得重视与重点支持,实现替代性价值,有必要组织一次社会性的支持太阳能运动。太阳能是一种灵活可变的技术。它可以通过集中的形式(如太空能源发电站)或者分散的形式(如小型企业和当地电厂)组织起来。
太阳能本身的发展并不一定能引发社会变革。通过如太阳能发电塔一般的大规模、高科技的形式,太阳能发展只会复制现有的社会结构,同时减轻环境危害。通过小规模的、技术含量低的形式,如住宅太阳能加热和制冷,太阳能发展将成为技术集聚地:富裕家庭的精品和低收入人群的示范项目。然而,一个高科技、可变规模的形式对生产力和社会结构产生广泛的影响,例如,光伏发电和太阳能发展(如meso-technology)。设想在这种形式下,太阳能开辟创造一个新的生产方式的可能性(Etzkowitz,1980b)。在基于不可再生资源的工业社会中,难免会产生固有的不可避免的稀缺性问题。此外,在假设通过广泛使用可再生资源来应对不可避免的短缺的基础上,当前的趋势是延续一个不平等的社会。因此,一个平等的社会带来丰富物质的可能性是可以被预测的,没有必要采用“自愿简易”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