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公园规划探索与研究(清华同衡专著系列)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五节 地质公园规划的产生和初期发展

1.第一部地质公园规划的诞生[1]

2000年9月,国土资源部下发了《关于申报国家地质公园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中同时附有供内部使用的《国家地质公园总体规划工作指南(试行)》和《国家地质公园评审标准(试行)》。我国地质公园规划工作最初是随着中国国家地质公园的申报工作而产生的。在《国家地质公园评审标准(试行)》中,要求申报国家地质公园必须提交的材料中,有一项是《拟建国家地质公园总体规划》。这一要求无疑是十分正确的,地质公园不能等同于地质遗迹,需要通过建设保护设施、科普设施、观赏服务设施和协调统筹解决公园建设中提出的各种问题,才能成为对公众开放的、名副其实的“地质公园”。这就要求编制地质公园规划时,至少首先要编制《地质公园总体规划》,用以控制地质遗迹不被破坏和指导公园的设施建设。

现将我国第一个较为完整的国家地质公园规划——《漳州滨海火山国家地质公园总体规划》介绍如下。

《漳州滨海火山国家地质公园总体规划》简介

漳州滨海火山国家地质公园是以新生代火山地貌为主而构成的国家地质公园。主要的火山地貌景观有:位于潮间带的火山口、火山喷气口群、巨型玄武岩柱状节理和发状石柱林、熔岩海岸和熔岩台地、熔岩锥、熔岩球形风化剖面。其他主要景观有滨海沙滩、镇海古城堡、沿海防风林带等。

漳州滨海火山国家地质公园,地跨漳浦、龙海两县市。其主要的景区位于隆教畲族乡、前亭镇的滨海火山地质地貌景区,其范围包括:以沿海三级路为界的东部滨海和近海海面及林进屿、南碇岛。陆域总面积30.7平方千米,海域总面积约69.3平方千米,总计100平方千米。

漳州滨海火山国家地质公园规划最高日接待游客量控制在10000人。

公园总体规划目标是:明确范围、依法保护、协调发展、走向世界。

地质公园按类别划分可归纳为四大类功能区:地质地貌景观区、生态保护区、综合旅游区、农渔业观光区(含农渔业居住区)。

按照自然地理分布,构成“三足鼎立一条弧线”规划布局:香山牛头山景区、烟墩山井尾景区,加上两个火山岛,在海上构成三足鼎立的布局。沿海滨,从东到西呈弧线分布:镇海古城堡景区、隆教湾沙滩休闲游览区、香山牛头山(白塘湾、湖前湾)景区、烟墩山井尾(后蔡湾)景区。

香山牛头山景区按自然和行政属性划分为两个观光区:香山区,占地193公顷,南部安排观光,中部安排野营,北部为崎沙接待中心;牛头山区,占地91公顷,海上是潮间带火山遗迹(石滩)游览区、丘顶野营观光区、北部为接待中心。

规划重点项目有:在香山、牛头山、林进屿3个山丘顶部分别设立3种不同的“漳州滨海火山国家地质公园”标志物;在香山、牛头山分别设立火山地质博物馆(室内和室外);在香山、牛头山、烟墩山设立接待中心;在香山南端、林进屿和其他适当岸边设立旅游码头;隆教湾休闲游览区,规划确认滨海游览区和主要的大众沙滩浴场;镇海卫城堡景区,以古城堡为主,将附近旗尾山、熔岩石滩组合在一起的景区。

此外,分别在烟墩山、牛头山景区内分别设立地质公园漳浦管理中心、龙海管理中心。对分散的居民点进行合并调整,把隆教乡的5个行政村20多个自然村,合并为四个较大的居民点:镇海、红星、新厝、白塘;把前亭镇的6个行政村20个自然村,合并为田中央、桥头仔两大居住区。地质公园内常住居民控制总数为30000人。经济结构调整:由种植、养殖业转向苗木培育、林地营造、旅游服务和环境卫生。规划期末,上述产业可安排4600个劳动力,其余劳动力转化为从事农渔业观光产业。

地质遗址遗迹保护是本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保证地质遗迹得到有效保护,实施三级保护:特级保护区、基本保护区、外围控制区。特级保护区内游人不得进入,要进入石滩必须通过栈道;区内不得搞任何人工设施、建筑;不得采石和采、捡岩石标本。其他两级保护区也规定了相应的保护措施。

地质公园的生态保护也不容忽视,本规划是按绿地覆盖率的不同等级,对全公园实施绿化来达到保护绿色生态环境的目的。主要措施是:加宽海岸防护林带宽度(带宽200~300米)、建立地质公园绿色边界线林带,带宽100~200米;保护现有林地;规划区内全部荒山、荒坡、荒滩、荒地,均实施绿化;贫瘠耕地退耕还林,把适宜地块改造为观光果园;观光区建立局部观赏林区等,综合绿地覆盖率达到80%以上。

其他接待设施、环境保护、配套设施、保障体系均作了较好的安排。作为本规划的一大特色,专门作了解说规划。此外,还对投资和回报,环境、社会、经济三方面协调发展作出评估。

由于这是我国第一个正式完整编制的国家地质公园规划,在规划编制完成后,利用在漳州召开的全国第16届旅游地学年会(2001年)的时机,召开了规划评审会。评审会专家组由国土资源部原副部长夏国治任组长,由卢耀如院士、郑绵平院士和福建省政协副主席刘金美(地质专业高工)任副组长,主要成员有卢云亭教授、苏文才教授、陶奎元研究员和孙维汉高级工程师等。会议评审的主要结论意见是:

(1)《漳州滨海火山国家地质公园总体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是国内第一个国家地质公园规划,编制组在没有范本借鉴的情况下,通过8个月的认真调查,收集大量第一手的园域地质遗迹及其他旅游资源资料,完成了《规划》文本、说明书和各项图件。成果体系完整、系统,符合国家有关相应规划要求,并完成了甲方对《规划》成果的预计任务,专家组认为可以验收。

(2)《规划》资料依据翔实、充分,思路明确,内容丰富。根据地质公园的要求,编制组对漳州滨海火山地质遗迹及其景观资源进行了科学评价,既突出了火山地质遗迹这一主题,又对大海、沙滩和其他人文旅游资源进行了系统的调查与分析,创造性地提出了该地质公园的旅游功能、三级保护区和保护措施、绿色生态环境规划方案。整个《规划》目标明确,布局基本合理,符合漳州滨海的实际,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和前瞻性。

(3)《规划》还制定了园区导游解说系统,并针对园区居民点分散、人口密度相对较大、产业结构单一等特点,提出了并村、产业结构调整方案,并对近期建设项目和实施措施都有较具体的规划。专家组认为既有创意,又有可操作性,对我国进行国家地质公园总体规划将具有一定的指导和示范意义。

根据上述意见,专家组一致认为漳州滨海火山地质公园规划是一个比较好的规划,具有开创性和科学性,同意《规划》通过评审。

利用全国旅游地学年会的时机召开的这次《漳州滨海火山国家地质公园总体规划》评审会,对推动地质公园规划编制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和示范作用。我国地质公园规划工作由此产生。

2.地质公园规划发展初期状况

(1)初期发展概貌

应该说在地质公园正式命名之前,有些地质遗迹保护区也编制过地质遗迹保护规划或地质遗迹保护利用规划。其中有些是作为风景名胜区而编制的规划,有些是参考旅游区规划的要求编制了类似的规划。正式的地质公园总体规划编制是为适应申报国家地质公园要求,从2001年起编制出第一批规划开始的。当时,国内地质调研和科研、高等院校、规划设计等单位,陆续开始接受委托编制本省区的地质公园总体规划。其中,四川省地质公园与地质遗迹调查评价中心也是较早参与编制地质公园规划的单位之一,该中心承接了四川省内大部分和几个省外的地质公园的考察和规划编制工作。

后来,各省区为申报国家或世界地质公园,有的委托中国地质大学、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等科研院校陆续参与地质公园考察和规划的编制工作;但大部分还是由本省区的地质环境主管部门组织或委托本省区的地质相关单位完成地质公园规划的编制工作。

多年来,随着我国地质公园事业的发展,编制地质公园规划的事业也得到长足的进步,参与的单位也随之增加,参与的人员不仅有从事地质或地理专业的专家学者,也开始邀请城市规划、风景园林规划、旅游规划和其他专业的人士参与。规划编制工作逐步走向正轨,也积累了大量的经验与教训。从作者掌握的数十本地质公园规划成果看,规划的质量在不断提高,从应付申报到注意指导公园的建设和发展;从注重资源评价到注意地质遗迹保护、科普设施的安排;从注重概念、原则、现况到开始注意发展目标、功能布局、实施措施、建设方案、专项规划等。

随着地质公园数量的增加,参与地质公园规划的人士越来越多,但公开发表的研究地质公园规划的文献不是很多。这些研究成果主要发表在每年一集的《旅游地学论文集》中。《旅游地学论文集》是全国旅游地学年会的主要交流论文成果,到2006年为止,已经出版了12集。有关研究地质公园规划的论文从第八集开始出现。第八集有李同德的《地质公园规划探索》和梅燕雄的《地质公园规划建设的若干问题的探讨》;第十集有李同德的《关于地质公园规划编制的理性思考》;第十一集有李同德的《试论地质公园规划设计程序》;第十二集(《第20届旅游地学与地质公园学术年会交流文集》)有张晶、张燕如的《规划建设是地质公园发展的根本》,张绪教、李海霞、吴芳等的《景观地貌在地质公园规划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林明太、吴成基的《地质公园解说系统的设计探讨》,李雪萍、吕朋菊、郑元等的《泰山地质公园的规划与发展战略》,刘维丽的《辽宁本溪国家地质公园园区规划与综合效益分析》,严国泰的《论国家地质公园规划科学性》,李同德的《略论地质公园规划的内容与编制程序》等。

作者应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的邀请,与陈兆棉一起作为主要编制人,完成了《兴义贵州龙地质公园总体规划》(经国家审批定名为“贵州兴义国家地质公园”)。规划成果包括规划文本、规划说明书、综合调查评价报告、旅游资源专题调查报告和规划图件五部分。该规划在2002年年底完成,在提交贵州省评审的四个地质公园规划中,被给予最高评价,并得到贵州省国土资源厅地质环境处领导的认可,认为该规划应作为贵州省地质公园规划的范本。

(2)地质公园规划发展初期存在的问题

第一,规划的目的性问题。

地质公园规划的目的应该是指导公园的建设,这是没有争议的。但实际的情况并非如此,尤其是前几年,大多数规划还是为了申报国家地质公园或世界地质公园而做。其表现出来的是注重文本和图件的装饰漂亮,而不注重规划对建设的指导作用或实用性;有些甚至将规划说明书或文本称为《×××国家地质公园总体规划报告书》,很显然写“报告书”目的是为了申报用,而不是编制“总体规划”作为指导地质公园发展的依据和作为公园建设的蓝图。

当然“报告书”的提法,作为一项研究成果向主管部门报告是可以的,但是编制任何规划的目的不是为了报告成果,而是为了按照规划的目标去指导实施。后来我们发现“报告书”的提法是在《国家地质公园总体规划指南(试行)》(以下简称《指南》)中首先提出的,可能《指南》的编写者是出于笔误或其他原因,但应该纠正这一提法。为了指导地质公园的发展和建设,必须编制《地质公园规划》,而不只是为申报而编写《地质公园规划报告书》。

从作者已经看到的相当多的《地质公园总体规划》中发现,其说明书或文本用大量的篇幅叙述现况、建设条件,评价资源价值,论证建设公园理由、依据,等等,这些不用编制规划,也是客观存在的。相反,这类规划对公园的建设目标和为达到这一目标而采取的措施(包括地质遗迹保护措施、科普设施、接待服务设施、配套设施、生态保护和容量控制措施、管理措施等)的规定不明确或不实际;对公园园区范围划定和功能安排、园区土地利用安排、原有居民的安排、实施规划的时序安排、投资估算(或框算)及筹资方式等指导公园建设的内容(条款),有的根本就没有,有的只是简单提及,但没有对公园建设规定确切而有指导意义的条文。

简言之,“规划”的目的是解决“做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作为申报的文件之一,《地质公园总体规划》也是为了考核未来公园建设目标和如何实施这一目标的重要指导性文件。

第二,规划的深度和规划的阶段性问题。

地质公园是个新生事物,在发展中不断出现新的问题,因而不断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也是自然的。第一批和第二批国家地质公园出台后,许多地方出现了大量争相申报国家地质公园的热潮。2003年,主管部门适时提出了加强国家地质公园申报工作管理的要求(国土资环函〔2003〕11号,以下简称“11号文件”)。对申报材料除原有的之外,又增加了“国家地质公园建设实施方案和地质博物馆建设内容方案,其具体要求按照《中国国家地质公园建设技术要求和工作指南(试行)》进行制定”的内容,这实际上是规划的深度和规划的阶段性问题。

前文已经阐明,针对地质公园的建设过程,公园的前期工作应经历3个阶段:总体规划、建设规划和具体工程设计。

首先,编制总体规划,对地质公园作出总体安排;其次,在总体规划指导下,编制公园设施建设规划,对各类设施作具体详细安排;最后,在建设规划的基础上,分别对各类设施进行具体工程设计,作为公园各项设施进行施工建设的依据。有了明确的阶段划分,便有利于有条不紊的实施管理,前一阶段的任务完成并得到有关主管部门的批准后,再进行下一阶段工作,按这样的程序做将会事半功倍。

“11号文件”提出的增加“国家地质公园建设实施方案”,实际就是第二阶段的《国家地质公园建设规划》;“地质博物馆建设内容方案”实际是第三阶段中最重要的工程之一——地质博物馆的布展设计。其实,工程设计还包括公园解说系统工程(标识系统)、服务设施工程、保护工程、景观工程和其他工程等的设计。前述《中国国家地质公园建设技术要求和工作指南(试行)》远不能满足其工程设计要求。

明确公园前期工作的3个阶段,不仅有利于基层申报和建设地质公园工作,而且有利于地质公园主管部门的管理,还有利于从事地质公园前期技术服务的单位(第三方)更明确地为其服务。大家共同努力,统一标准,分阶段顺序进行,使地质公园建设的前期(揭碑开园前)准备工作更好地有条不紊地完成。

第三,规划的技术标准化问题。

目前,我国编制地质公园规划依据的技术标准主要有2000年发布的《国家地质公园总体规划工作指南(试行)》和2002年发布的《中国国家地质公园建设技术要求和工作指南(试行)》。应该说这两份指南对规范地质公园规划和建设起到了指导和推动作用,但尚不能满足地质公园规划和工程设计提出的需要解决的各种问题和要求。作者认为应该对现有的各地编制的地质公园规划,作进一步的资料积累、经验总结,在地质公园标准体系的总体安排下,组织专家编制《地质公园规划规范》《地质博物馆设计规范》《地质公园标识设计准则》《地质公园保护设施设计规范》《地质公园基本术语标准》等。

第四,地质公园规划队伍的建设问题。

从作者搜集到的几十本《地质公园总体规划》看,参与规划编制的人员主要还是从事地质或地理专业的专家学者,这就难免出现片面性,从规划的宏观把握,到保护工程和各项设施的具体安排,缺乏一定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因此,应该建立多专业(地质、地理、规划、旅游、景观设计、建筑、生态,以及历史文化等)人员参与地质公园规划的制度,这是保证规划质量(科学性、可操作性)的必然要求。同时,提倡非地学专业的专家学习地质学知识,有利于增加共同语言,提高地质公园规划的质量。我们还发现,有些地质公园规划,虽由知名专家或教授挂名,但主要由其没有实际经验的在读研究生找一些已有规划文本照抄,而挂名专家由于忙也没有认真审阅,以至于出现了一些不应有的笑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