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市场的骗局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前言

“盛世收文物,乱世藏黄金”是人们常说的一句话。“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论语·微子》,文物是历史的遗存,是可溯可见的历史,是可以抚摸的历史。文物是鲜活的历史,是照进现实的过去。它从根本上摆脱了世人对史籍的灰暗感、枯燥感和抽象感,让历史映入眼帘。

面对文物的丰富内涵,世上没有全能者。面对文物的独特魅力,人间没有无情人。

面对文物(古玩)市场,我们听到最多的一句话是“这行水太深,不敢下水”。其实,这话不准确,正确的说法是:“这行水太浑,水下的流沙深坑太多。”可以通俗地说:在文物(古玩)市场中,身高两米的人,被淹死在一米深的水坑中是常有的事。常识告诉我们:水深从来就不是淹死游泳者的因素,水浑才是这行最要命的危险,那些不会游泳而勉强下水的人最容易出事。造成文物市场水浑的原因很多,但归结起来基本有如下三点。

一是赝品横行。人们经常会听到一些外行话:现在的文物市场基本上是卖赝品。当前文物市场的赝品横行是事实,但支撑文物行业的基石仍然是文物真品,我们不能因为社会有坏人就认定这是一个坏人的社会。由于文物行业丰厚的利润,许多人就走歪门邪道,将大批的赝品混入文物市场,毁坏文物市场的清誉,全然不顾职业操守甚至道德底线。

二是相互拆台。收藏或经营文物,本应有两个基本前提:眼力和德行。许多人都在做些损人不利己的事:凡是别人的文物,不管真假,先是闭眼喊假,在实在无法喊假时,便说价位太高。如果说喊假有提高自己水平的动机而有利可图的话,那喊价太高的人就是作死。首先,真品文物无法用标准市价来衡量;其次,别人的真品价太高,将来自己的真品又该如何盈利?其结果是,每次让买文物的人都觉得上当了,一来再来的次数自然变少;这种负面信息的散布会让收藏队伍出现减缩。

三是各类专家的忽悠。要么把文物忽悠成国宝,评估出天价,让许多原本安分守己的心躁动不安,想一夜暴富,遂改行买卖文物,且专做赝品买卖;要么见物就喊假,砸成一地碎片,吓得大家觉得文物市场其实就是一个屠宰场、骗人窟。

在诸多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文物买卖情况类似于十字路口的堵车。不同在于,交通堵车会有交警出现,而文物市场的交流不畅却没有人疏通,结果是大家都玩不成。

同样,在文物市场外面常听到的另一句话是“这行的门槛太高,入门太难”。这话也有问题,因为,被摔死在文物(古玩)市场的,肯定不是门外汉,而大多是那些经过艰难的努力,终于及格刚刚爬进这行的人。文物门槛,的确不低,但你若有知识及眼力作基石,则再高的门槛,同样会夷为平地,然后便可如闲庭漫步,文物真品俯拾自如。只是,要到这一层面,是需要多种因素合成的。试问:当前活跃在文物市场的人(包括文物商贩)有多少具备了知识和眼力的双腿?在所有文物收藏的劝告声中,我们经常能听到各执一词的偏见:“没有眼力,别去收藏”和“没有相关文化,别碰文物”。准确的劝告应该是:“知识及眼力是文物收藏的双腿,双腿有残,别轻易踏进文物市场!”

“文物有风险,入行需谨慎。”这话同样有误:文物如若真品,永远不会有任何风险;有风险的是文物市场,如果没有充分的知识及眼力作前提,则进一个,倒一个,进两个,死一双。文物买卖真不是民工活,它有相当高的素质要求,当然也有没素质发大财的好命之人。

虽然在改革开放政策的春风中,当代中国的文物市场呈现出遍地开花的格局,但文化底蕴和经济基础是文物市场生长的阳光和雨露;只要调查一线发达城市文物市场的兴盛火爆和落后地区文物市场发育不良的现状,就能得出这样的结论。

当前文物市场表面上繁荣兴旺,实际上乱象丛生。这种乱象不仅表现在行内人对行外人的坑蒙拐骗,也表现为学术界对民间收藏的不承认,还表现在民间收藏内部的相互攻击。行内人对行外人的忽悠是众所周知的事实。文博学术界对民间收藏的不够尊重导致的基本后果有两个:故步自封及民间同行的反抗,虽然文博学术界有相对正确的观点,但是存在着心胸狭窄的局限性。民间行业内部的相互攻击主要表现在有一群文物行家通过各种鉴宝类栏目想对文物的真伪作出正本清源的壮举,这必然会损害许多文物作伪者、赝品专业户们的共同利益,为此,他们的反击方式便是组织一大批“御用文人”对行家们的人品及眼力进行狂轰滥炸,将他们搞臭便是为自己铺路。虽然那些活跃在电视台上的“鉴定家”们的确不是人品上的圣人,其中甚至也有个别的人品残疾人,且眼力也不是传说中的那么神,但相比之下,他们大多应该算是当代文物鉴定中的行家里手。

乱象丛生的结果是想收藏文物的人大多不敢入手进货,想出售文物的人大多难以找到买家,真正的文物市场越来越衰弱,而那些作伪者及赝品专家却反而能浑水摸鱼,财源滚滚。

眼力断定真伪,知识解读文化。文物工艺的新老、包浆的自然、作旧、出土或传世的属性断定,皆属于眼力范围。但文物的纹饰内涵一定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如出现了道教文化内容——其文物年代下限就必然在东汉;如宋代瓷器为何在单色釉上能做到尽善尽美——宋人典雅内敛的审美意向及彩瓷精制技术的不成熟;元代瓷器为何会出现大型规整的器物——民族性格的粗放及二元配方的出现;明代成化朝瓷器会出现“成化无大器”的说法——成化个人性格的柔弱使然;宋代青铜镜的厚度为何明显变薄——“岁贡”用铜导致铜资源的匮乏。

人们常说学收藏最主要是要跟对了人。即要跟上那些人品及眼力双优的师傅,此话很对。问题是这种“师傅”本来就少,且就算你能有幸遇上,那对方能否认同你的人品、收你为徒就成了一个特大的问题,除非血缘关系,否则得要有类似“前世的缘分”才行。

同样,收藏家本身也要有与自己的收藏品类及人品相近的朋友圈。文物收藏中的相互切磋及共同提高是极为重要的。中国人的传统理念中有种根深蒂固的“秘籍”意识,这一意识最直接的意义便是确立个人“独霸武林”的时代地位,以谋取个人的名利双收。但文物收藏作为一种关乎学术的研究行为,同等水平的真心交流十分重要,虽说这种交流经常难以做到“全民皆知”:许多鉴赏高手实则是不折不扣的文盲,他们口中用得最多的词是“感觉”。许多非文盲文物高手又无意于名声,一生沉醉于自己那种“万物静观皆自得”的个人境界,最多是与好友分享自己对文物的独特感悟及怡情性的切磋探讨。

当代文物市场存在三种基本的骗局平台:文物地摊属于低端平台,文物店铺为其中的中端平台,而雨后春笋般出现的无良文物拍卖公司当之无愧地成为当前文物市场高端的骗局平台。但就欺骗性的强度及普遍性而论,情况恰恰相反:文物地摊的欺骗性最强,现象也最普遍。

在文物市场中的各种骗局中,从来就没有所谓的常胜法则,找不到经典教案。学校教育中有因材施教的原则,文物市场的骗局中同样存在因材施骗的原则。若找一百个骗术高手,他们会说出一百零一种骗术,因为最后一种骗术在选用中或实践验证中。事实也是如此:法无定法,方为至法,唯一可以通用之法是“见人作法”:不同阶层的人有不同的骗法,同一阶层的人可以有原理相同、技术细节不同的骗法。比如面对官员性质的买家,你必须拍胸大叫:“随便拿给专家们鉴定,假一赔十!”因为他们轻易不敢拿自己的文物请别人鉴定。

文物是前人留给后人的历史标本,通过这些标本,我们可以在最大程度上还原历史的真实面貌。文物市场有商人给世人精心设计的商业陷阱,避免少遭算计的唯一途径是学习、学习、再学习。文物市场无教父,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在文物市场的各种骗局中,谁都不是最后的教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