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周晓陆
文物有着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科技价值和特殊的商品价值,是还原历史的有效线索和客观证据,是进行历史科学和爱国主义教育的不可替代的实物教材。历史悠久的中国有着极为丰富的文物资源,国人对文物自古至今都有一种特殊的情感,这种情感源于对于祖先生活状态的欣赏与好奇,对于远古社会、环境、文化、艺术等方面的探索和把握。“盛世收藏文物”成为历史考古文物界及其影响的社会的“新常态”,当今文物市场上的文物主要来源于个人家传之物、海外回流之物、以往购买之物,当然也有一些私挖乱掘所得到的古董。
我国的文物市场到底从何时开始出现,这个历史已经很难确切考证,但当今中国文物市场的规模在历史上肯定是空前的,无论是交易场所还是从业人数:实体店铺、拍卖公司、定时地摊还是网络平台,构成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立体模式”;文物收藏及参与买卖的人数,全国不低于7000万,看起来似乎形成了“全民大搞收藏”的社会氛围。
在文物行业如火如荼发展之时,出于利益的驱动,文物赝品也是铺天盖地涌来,从数量上看大有淹没文物真品的绝对优势。各地借助历史上曾经的历史资源优势、地理资源优势、考古资源优势,甚至是利用传说的资源,“推陈出新”、绞尽脑汁地产生出许多文物赝品。为了推销赝品、或者以一般普通的文物卖出天价,各种形式的文物交易之中自然会夹杂着五花八门的骗局。虽然行业中人对文物市场的骗局也各有体会,有的甚至就是设局者,但大家心照不宣、尽量隐瞒、各行其是。
在全民搞文物收藏的浪潮中,许多人凭着一腔热血,冲入文物收藏的队伍,在热情与眼力完全不对等的时候,精心“收藏”了大量的赝品,既弄得自己劳命伤财、有的甚至身败名裂、倾家荡产,客观上也助长了赝品事业的“蓬勃发展”,更是败坏了中国文物的科学形象和艺术声誉,直接从负面影响了当代文物市场的建康发展。
曾智泉先生,较长时期从事中古陶瓷文化及鉴赏、中古玉器文化及鉴赏的研究教学、撰写论著,同时进行相关文物和标本的收藏多年,在社会上有了一定的影响,可谓是“理论派”中的实战者和“实战派”中的理论家。在教学、收藏的过程中,他对当代中国几个省市区的文物市场甚至“文物”作坊进行了深入的调研,发现了文物交易中不少的旁门左道,然后曾智泉先生加以专业的感悟写成此书,其专业资料性和有关学术探讨值得重视,这在文物及收藏行业中应该属于一次“开荒”。此书对专业人士会有学科的启示,对于普通收藏者也可能会产生一定的指导和警示作用。
2016年五一节于终南山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