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灵性的小学语文教学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十章 加强自我独立元认知的备课

谈及教师是创造性的劳动,每一个教师都是一个独立的思想者,不是教书匠。不同状态的教师,产生的教育效果是大不相同的。或者说,不同的理念教出来不同的学生,也就是说不同的教师会有不同的教育产值。

满足于只看课本和教参,教出来的学生会是什么样?满足于网上荡抄教案,上课照本宣科,教出来的学生是什么样?满足于游走于办公室、教室、操场,教出来的学生是什么样?满足于人云亦云、完全仿效他人的教学,教出来的学生是什么样的?满足于每天的课上讲课,课下备课、批作业,教出来的学生又是什么样?

……

理想的创新教师状态:备课时,凭着自己的理解解读教材,把教材批注得密密麻麻,然后再查和教材相关的资料(原作、他人好的备课经验等),分析学情后开始着手写教学设计。课后又认真思考课堂上的问题,从学生作业反馈思考教学目标,写下反思。课下老师不断学习教育理论,不断参加区域性的业务进修,不断思考学生的发展,处处研究教学,用心做学问,每节课都讲出新样子……这又会是怎样的效果?

备课是上好课的重要环节。我观察老师们的主要工作有三种:一是在管理学生上下的功夫大;二是在备课写教学设计上;三是批改作业。平时老师们的大量时间花在备课上,但是效果不很明显。老师的备课有三种形式:一是靠自我理解课文后创新备课。二是网上搜集他人的教学设计,通过组合变成自己的设计。三是组内备课,你重点备一个单元,我重点备一个单元,分单元凑集。二、三两种备课方式是应付检查的,是对自己成长对学生学习不利的做法。显然,加强自我独立元认知备课很关键,是上好课,成就自己专业成长的必由之路。我们发现,多数特级教师的课上得精彩,教材理解角度新颖,教材处理得当,词句意识较强,有常人想不到的效果,这实际上就是自我元认知备课做得好。他们一般是靠自己的理解,用自己的经验在做事,是“我”的独特视角的课。

上课需要共性的东西,需要参考他人的经验。但是“参考”本身就说明不是第一的东西,是建立在“自我”基础上的。唯有“我”字当先的备课,才可能有个性化的课堂。就像社会中的人一样,既要有自己的独立的生活方式,还要顺从社会秩序的需要,这样便是社会的“你我他”。

优秀教师的经验告诉我们:备课应先有自己的,再学别人的,经过实践检验后,形成自己的思想。

怎样做到自我独立元认知的备课呢?

第一,熟读课文数遍。元认知备课的前提是熟读课文,乃至成诵。小学语文教学界有着“四大名师”之一的天津市著名特级教师靳家彦老师,在青年时代曾拜北京实验一小特级教师王启贤为师。靳家彦曾经问王老师怎样上好语文课的问题,王老师说最简单的就是上课前把课文背会。这个方法既朴实通俗,又好懂易明,但是又是很难做到的。要做到背会一篇课文,需要用心多读。青年教师趁自己记忆力强最好时,要下功夫背课文。背课文需要下一番苦功夫,背多了,无论对于讲课,还是提高自己的语文修养,都会终身受益。在背会课文前提下上课,要远比找一个或几个名师师傅临时赶着帮着备课都要有效得多。

第二,带着自己的体验和作者对话。这是说自己要努力揣摩作者写文章的意图,感受每一篇课文的作者对生活的独特体验。生活对一定范围的每个人来说都是差不多的,之所以作者能发现生活,用语言文字写出来,就是因为作者用心观察生活、体验生活,并产生自己真善美的态度。我们虽然写不出作者的精美文章,但是我们可以透过作者的文章想象生活,感受生活,脑中出现和生活比较吻合的画面。这样,借语言文字以及背后的生活,使我们的情感和作者的情感发生碰撞。杭州师范学院人文学院中文系教授。主要致力于中国现当代诗歌和中学语文教育的教学和研究的盛海耕先生提道:“感受文学语言就是文学作品的语言搅动了鉴赏者的情感的池水,鉴赏者的情感的池水又渗透进了作品的语言,使作品的语言内涵得到补充或改造。”意思就是说作者和读者的心、情在撞击火花。

第三,在语言文字上下苦力琢磨。我们都有这样的体验,读懂文章大致的内容并不难,但是这些只是知道写了什么,对语文素养的形成是没有多大用处的。作为语文教师关键是要琢磨语言,发现“给力”的文字的功力,学会欣赏表达。我们目前的语文课非语文的东西过多,就是因为老师不会欣赏作品。现行语文课本大都是文质兼美的文章,尤其是表达上都是独具匠心的。因此,老师在备课时要紧抓表达,从欣赏文字的学习理解上下功夫,尤其是名家名篇的学习理解上。比如,老舍的《草原》《北京的春节》,语言朴实平实;冰心老人《一只小鸟》《忆读书》《山居杂记》,关注生命、关心儿童的平淡无奇之语言叙述;又比如季羡林先生的《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语言朴实而典雅,通俗而不乏睿智;冯骥才《挑山工》,语言细腻平实;等等,老师要钻到文本的字里行间,去批注出自己的欣赏之点。然后挑出几处文笔溢美的地方做重点咀嚼,在教学中落实到具体的几个字词句处理上,胜于一节课总是离不开“为什么”的支离破碎的条分缕析的内容式分析。于漪老师说的“重锤敲打关键词句,使它们溅出耀眼的火花”。道出了紧抓关键词句的重要性,这样的课才能打动学生的情,落在学生的心里。

第四,要设计出简洁清晰的板书。自己真正对课文理解了,接着脑中要出现清晰的思路图,拎出几个代表内容的关键性“有语文味”的词语,那么,板书就自然出来了。你的板书思路乱糟糟,就说明对教材没有拿住,还需要理出线条地去读。有人说,“文化就是‘文而化之’”,“文化是做减法”,不无道理。那种不断叠加的学习是加重负担的学习。智者是轻负担的学习,是掌握规律的学习。语文教师要学点理科教师的思路,会点情感下的理性思考,这是重要的学习方法。比如,我们的语文本来就是诗情画意的文学作品比较多,老师再加上装模作样拿腔拿调的吟诵,还有串串优美词语叠加在一起,华而不实、虚无缥缈,是不可取的。当年著名国宝级教师、著名特级教师霍懋征先生,之所以讲课很有特色,就是她能够用文理兼通的思路上课(因为霍老师大学期间是北京师范大学数理系的学生)。具有深厚“能文会理”底子的老师上起语文课,一定是思路清晰,有点有面,有条有线,眉清目秀的。而我们现在的老师上课一味追求“朗诵腔”“播音腔”的云山雾罩,听起来似乎很生动,实际上学生学下来思维浅薄,浮浮躁躁。

我们来看看霍老师的当年执教的《我的战友邱少云》一课的片段,足见其人物内心世界和外在行为分析的思路之清晰。

教师范读第7小节。

提问:①这一小节连续出现了几个“我”,“我”指的是谁?②“这怎么忍受得了呢?”中“我”指的是谁?③“担心”是不放心吗?④“不敢……看”是害怕看吗?⑤“我忍不住不看”,为什么?

(学生分小组讨论①~⑤题)

小结:“这怎么忍受得了呢”,既指邱少云,又指作者,意思是说,邱少云被烈火包住了,这怎么忍受得了呢?“我”眼睁睁地看着亲密的战友被烧死,这怎么忍受得了呢?

“担心”在这里绝不是不放心的意思。人的忍受能力有个极限,当痛苦超过忍受能力的极限时,人就会不由自主地跳起来,或叫起来。作者的“担心”正说明邱少云用顽强的意志忍受着极端痛苦的煎熬。

“不敢……看”在这里绝不是害怕看,而是不忍心看的意思,这表明了作者对战友邱少云的深厚感情。“忍不住不看”是非看不可的意思,这表明了作者被邱少云崇高的精神感动了。

这一小节,作者描写了自己焦急而又矛盾的心情,表现了作者和邱少云之间的战友深情,突出了邱少云同志的崇高品质。

第五,借助教参完善自己的认知。教参,教参,就是教学参考。教参有普适性,是多人多年形成的共识,是根据经验编出的教学参考读本,具有一定可行性,同时也有局限性。不要迷信教参,有时你想到的东西可能编教参的老师们也没有想到。10年前,我在上《一夜的工作》时,我补充了一段周总理工作的文字,令评委眼前一亮:

拓展阅读——阅读补充材料 生命的最后时刻(略)

边读边想:读了后,你有什么话要说?


(一)最后的嘱托(节选)

面对一步一步靠近死神,周恩来当时想的不是自己的生命,而是党和人民的利益。他殚精竭虑地以自己的影响力,为中国的未来谋划一个正确的发展方向。

党的四届人大开过之后,周恩来的病情急剧恶化,经肠胃镜检查,接近肝区的大肠内有一肿瘤。一九七五年三月底,周恩来作了第三次大手术。

手术后,躺在手术床上,包扎着伤口的周恩来刚醒过来时,想到的不是自己的病情,而是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问题。当医护人员看到总理的目光透出若有所求的神色,嘴角微微抽动要说什么时,他们俯下身去,听到的是要找李冰。李冰是中国医学科学院日坛医院副院长,李克农的二女儿,解放战争时就是一个伤兵医院的负责人。当然周恩来非常熟悉。刚出手术室的李冰被召唤回来,侧耳俯身,她倾听周恩来艰难的吐字声音。原来周恩来要她组织人员去调查云南锡矿工人矽肺病发病的情况。“你们要去解决这个问题,马上就去。”周恩来断断续续地讲完这句话,鼻梁处已经沁出汗珠。李冰用力抿紧嘴唇,点点头,喉咙雍塞着哑声地说:“我就去,请总理别说话了,千万要好好休息。”她强忍着不让泪水在周恩来面前流出来,不敢久留,匆匆退出手术室。一到走廊,李冰再也抑制不住,放任眼眶里的泪水流淌下来。

我们的总理就是这样,心中永远装着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

(二)周恩来就是周恩来!(节选)

周恩来知道自己将不久于人世。半个多世纪以来,他一直处在时代激流的中心位置,经历过多少次血和火、生和死的考验,使得他虽然面对死亡,却内心坦然,神态自若,没有丝毫悲观失望和烦躁不安的表现。唯一使他感到遗憾的,就是自己再不能像以前那样工作了。尽管如此,周恩来的头脑仍在想,他的眼睛仍在看。他关注着国内政局的变化,思考着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开始,他还能勉强支撑着自己看报、看文件,后来却不得不靠医护人员帮助念了。面对着因江青一伙不断反扑而趋于恶化的形势,医务人员常常看到周恩来眼望天花板,时而陷入沉思,时而轻轻地摇头叹息。


思考:这些材料中的哪些语句使你更能加深理解总理的工作劳苦?

课下,负责北京小学语文教材编写的一位老师就给我要这份资料,说补充到教参中。

又比如,季羡林老人《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中有一句:“我仿佛又回到了四五十年前,我做了一个花的梦,做了一个思乡的梦。”这里“思乡的梦”理解起来有困难,讲过几次我都不满意,自己不能说服自己。在2015年的暑假里,我读季老《修身与治学》一书中找到了答案:


我常对人说,哥根廷仿佛是我的第二故乡。我在这里住了十年,时间之长,仅次于济南和北京。这里的每一座建筑、每一条街,甚至一草一木,十年来和我同甘共苦,共同度过了将近4000个日日夜夜。每个角落似乎都留下我的足迹,我仿佛踩过每一粒石子,不知道有多少地方我曾出出进进过。


我在和北京师范大学一个教授谈到这个理解时,他说还不够,其实德国给了他人生的许多思考,是他获取知识最多的地方,所以他认为德国是他又一故乡。我觉得不无道理,这就是对教参的补充。

我们常有这样的共识:你不清楚的问题,你理解不透的东西,教参也没有答案。教参是帮助教师备课的,对青年教师来说很重要,是告诉我们教学的最基础的底线在哪里。对于有一定经验的老师来说,是之二的东西。过去,突出教参的作用,“一刀切”地按照教参备课上课考试。现在大的教育环境下,连使用教育都提倡活教活用,尊重不同地区、不同班级、不同学生的实际,来灵活使用教材,更何况教参的使用呢?需要说明的是,提倡自我独立元认知的备课,不是让老师抛弃教参,而是在自我备课之后,再把自己的理解和思考,和教参统一起来,看自己对某些问题、某些词句等是否理解过偏,然后矫枉过正。用教参调整自己之过,又用自己的独到理解补充教参,或者说在教参基础上加上有自己的独特之见,才是自我独立元认知备课提倡的合理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