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灵性的小学语文教学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九章 语文教师创新力的自我开发

搜狐网2014年1月25日登有这样一个信息:有一位原来做过教师的人,后来努力成了业余作家,有人问他当作家好,还是做教师好。他的回答是:当作家好,因为天天都是创新的写作。而做教师,每天都是重复。他的话道出了目前教师工作的现状。教师工作本是富于创造性劳动的职业,就目前教师现状看,我们的教师多数是缺乏活跃的思想,缺少教学创新力。思想上没有多少新观点,行动上就少了灵动智慧的效果。老师们的精力不在自己元认知的创新备课上,多在教材教参上做足功夫。表现在备课上,多靠教材、教参、网上查找同仁备课的资料,改头换面,人云亦云。这样的备课,别人的东西多,自己的东西少,上课没有底气。遇上有领导或老师听课,追求完美,没有丝毫逾越和生成,追求形式主义的花样翻新的课堂。多数课是教材理解缺乏自我认知,教材处理没有灵巧之点。一个区域课堂教学多是相似,一个学校的教学多是相像,这显然不是教学的理想境界。

我在北京一个区内看低年级课,全区一个模式:“导入新课——整体读文——认识生字——检查识字——阅读理解——书写两个汉字”,多年不变,丝毫没有逾越。课上“字宝宝跳出来了,你们还认识吗?”“这些词宝宝你们会读吗?”“字宝宝、词宝宝都回到课文中了,你们还认识吗?”等等,充斥着课堂。我在西部省份的一个学校听课,两节课一个模式,都是“导入新课——质疑问难——讨论问题——争相发言——老师评价”的程序。这样的情况何时改观?一节课下来热热闹闹,夺人眼球。课堂上看似是主体教学,静下心来想学生收获不大。这实际上缺乏灵魂、是没有学科本质的主体教学,是形式化的表面文章,是“水上浮萍”似的课堂教学。还有更多的区域教研模式,也是有问题的,教研员一人说了算,每月一次的辅导,限制了教师的思路。老师为了争取在组内上课,所以对教研员的讲解洗耳恭听,致使理解教材死板,没有突破。即使是展示课,也是他人的观点,教师碍于面子上课,上下来机械死板。问及原因,说:“××老师说的,就这样。”老师没有了自己活的思想,课缺乏生机,学生的学死板僵化。一个实质性的问题,是教师没有“我”的意识,不是践行“我”的课堂,而是实践他人的课堂。如同引导学生作文,没有“自我”的眼睛和灵魂,写出的作文是没有生命力的空壳,我们的课堂多数也是没有“自我”主张见解的花架子。没有自我,就没有创新,也就没有个性。我们的教学多年没有根本改变,就是多在别人指挥下做课,在别人的理念下干活。听听这位专家讲,有道理;听听那位专家说,也有道理。自己缺乏语文思想,缺乏思考力。

教师要善于“打开自己”。我们考察一些名师的课堂,游刃有余,大有随心所欲不逾矩。比如有的特级教师上课之所以行云流水,就是少有束缚。我也经常做课,其实备课很简单,我备课不是上来就看教参,而是翻来覆去地读课文,自己先把课文弄懂,把课文批得密密麻麻的。然后我再参考教参,适度调整自己的理解,这就是把握教材,怎样说就把握了教材呢?那就要看自己能不能设计出一个眉清目秀,既体现语文工具性(语词、联系及思路等),又突出人文性的板书,看怎样的板书能够和我的理解一致起来。我认为好的课文,一定是思路清晰、眉清目秀的,能把板书设计得自己满意,就说明基本把握住了教材。如,五年级语文《普罗米修斯的故事》一课(如图9-1和图9-2所示),可以人物线索为板书路径,加上事件的几个词语,就可以整体安排本节课的重难点。最好多设计几个板书,供选择之用。思路越简单、课就越清晰,效果也越好。

图9-1

图9-2

在有了大致备课思路后,开始把自己当作不同程度的小学生,想每个学生的需求。程度好的不用讲,他们的理解也八九不离十,中等程度的学生可能有障碍,我更要想程度不好的学生,这节课让他们学到什么,等等。在此基础上开始着手设计问题,而后再写教学设计。实际上,教学设计没有必要去搞那么复杂,我们都有一个常规性的经验,教案写得好不一定课上得好,但是没有教案也是不行的,这是规矩。有的教师上课不带教案,以证明自己对教学的娴熟,做教师的是要带着教案上课的。创新不是随心所欲,不是搞另类。就像演奏家一样,什么时候眼前都要摆着乐谱,你看台上的指挥家总要带着乐谱的。但带着不是上课照着念教案,偶尔看看是为了规矩从教。做到上课记着板书,眼睛盯着学生,脑中想着问题,不断调整自己的教学。这样的课是老师、学生、作者的心永远在一起的生命互动的课。

当然,创新的前提是教材理解要有自我观点,前提是自己带着经验理解教材。现在我在辅导青年教师备课时,除了关注常态的设计外,都要问及一个问题:你这节课的亮点在哪里?(或教材理解的新颖,或处理教材的方式方法,或教学方式,或作业设计,或多媒体使用的巧妙。)

一次,我和一年级的一位青年教师备课《雪地里的小画家》:


下雪啦,下雪啦,

雪地里来了一群小画家。

小鸡画竹叶,

小狗画梅花,

小鸭画枫叶,

小马画月牙。

不用颜料不用笔,

几步就成一幅画。

咦,为什么青蛙没参加?

哦,它在洞里睡觉哪。


我让这位老师说出自己的创新点,这位教师说了怎样抓住两个“!”读出下雪的惊喜,怎样搞“一只”“一群”的区别,介绍冬眠知识,还有补充一些冬眠的动物常识,指导句式“××画××”的仿写等。这些都是我听了十几个老师惯用的做法,丝毫没有新意。

又比如,我和一位教学近20年的老师在备二年级《特殊的考试》这一课时,我同样关注教师的创新点是什么。这位老师讲了自己的设计要突破重点,除了欣赏词句外,重点理解小白兔的行为,向学生进行爱护环境的教育。我听了依然感受不到有什么创新点,尤其是语文素养培养的着力点在哪里,教师很茫然。

我觉得他们还是没有打开自己,引导他们开放理解。比如:我借用北京大学儿童文学家曹文轩老师的一次教师培训来解放老师的思路。曹老师说像《凡卡》这样的文章,在中国老师的课堂上,大量时间是在引导学生理解、感受凡卡的痛苦生活上。而在西方,老师们把着力点放在引导学生讨论:“如果《凡卡》不用这种一边写信,一边回忆美好的乡下生活”的写法,还能流传至今吗?我们的关注点在理解内容的层面上过多,没有语文本身表现力对学习者的触动,而西方的做法是关注思想的创新,表达手法的独特。

我开发教师:《雪地里的小画家》一课,有些跑偏了。冬眠是科学常识的介绍,孩子们都懂,仿写没有目的,“××画××”没有多大意义,只是练习了简单的表达。有时看到的课堂仿写成了笑话——小猪画梅花,小熊画梅花,小蛇画绳子……这有什么意义?有的还闹出了笑话,小鹿画梅花,老师又在讲起了什么样的动物在画梅花,什么样的动物画竹叶,等等,越绕越远离了语文本质。这样的课堂应该关注什么?怎样理解“不用颜料不用笔,几步就成一幅画”?“青蛙在窝里冬眠,为什么还写它在干什么?去掉行不行?”这样的问题设计,前者解决了不是画家,把它们比作画家,透过两个“不用”,是说任何一个画家也没有“自然”的画更简洁、更美丽;后者突出了雪后的美景,流露出作者喜悦的情感。

我开发另一个老师:《特殊的考试》内容二年级学生不难理解,应该开放地问:作者为什么设计小白兔赢得了考试呢?为什么不设计小黑兔、小灰兔赢呢?老师豁然开朗了。这样的问题设计多么开放,按理说白兔最怕弄脏自己,所以就更凸显爱护环境的话题,白兔捡起来更说明心灵的纯洁。这里有作者精心选材的问题,表明作者在全身心观察生活。甚至还可以设计为什么不是小狐狸、小猴子、小熊呢?同时引导学生了解童话作品,小狐狸的狡猾、小猴子的调皮,小熊的笨重,都不是童话作品的正面形象。你看这节课围绕语文本真,在常规基础上引发多少思考。真是小学语文课教学有大学问。

教学创新力的自我开发,贵在自己张开思维的翅膀,站在语文本质规律的基础上的开发大脑,是用自己的经验和作者、和生活对话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