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情感发展
人们在认识客观事物时,常常抱有不同的态度,产生不同的心理体验,如感到愉快、喜欢、高兴、厌恶等。这种心理过程被称为情绪和情感。
情绪和情感是由人所认识的客观事物引起的,没有认识就没有情绪和情感的产生。情绪和情感与认识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情绪和情感总是伴随着一定的认识过程而产生;
(2)情绪和情感总是随着认识的发展而变化;
(3)伴随认识而产生的情绪和情感,反过来又对认识起推动或阻碍的作用。
一、幼儿情感发展的一般特点
儿童在出生时就有了原始的、不分化的情绪反应。随着年龄的增长,在外界环境的影响下,婴儿的情绪反应逐渐分化为愉快的积极反应和不愉快的消极反应,即表现为喜爱、高兴或者厌恶、恐惧和发怒。1岁半以后,婴儿情绪的分化更为明显。到了幼儿期,孩子的情绪和情感变化会带有一定的规律性,呈现出其发展的一般特点。
(一)进行过程
从幼儿情绪和情感的进行过程来看,幼儿情绪和情感的发展具有三个主要特点:
1.情绪和情感的不稳定
在幼儿期,孩子情绪和情感的稳定性虽然比婴儿期稍有提高,但仍是经常变化和不稳定的,甚至喜怒、哀乐两种对立的情绪也常常在很短的时间内互相转换。比如,当幼儿由于大人不给他买衣服而哭时,如果给他一个玩具,他就立刻会破涕为笑。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的情绪和情感逐渐趋向于稳定,不太容易受到一般人的影响,但教师对其影响力仍然很大。幼儿情绪和情感稳定性的发展与幼儿个性的形成有密切的关系。稳定的情感,会逐渐成为性格的特点,如热爱劳动、热爱学习、富有同情心等。
2.情感比较外露
幼儿初期,幼儿的情感完全表露于外,几乎不加控制或掩盖。比如初上幼儿园的孩子,由于离开了熟悉的家庭环境而大哭大闹,几乎不会顾及周围是否有人看到自己的行为。
3.情绪极易冲动
幼儿期的儿童常常处于激动的情绪状态,他们的情感非常容易受到外界事物的影响。这种现象在幼儿初期尤为突出,如为了一件玩具,两个孩子会争得面红耳赤,甚至动手打架。当幼儿处于非常激动的情绪状态时,他们完全不能控制自己,而且在短时间内无法平静下来。幼儿晚期,他们的情绪冲动性会逐渐减少,自我情绪调节的能力逐渐发展。家长和教师的教育及幼儿所参加的集体活动,有利于使幼儿逐渐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减少冲动性。
(二)所指向的事物
从情绪和情感所指向的事物来看,幼儿情绪和情感的发展具有两个明显的特点:
1.情感所指向的事物不断增加,情感不断丰富
相比婴儿期,幼儿期的社会性需要大幅发展,需要所指向的事物的范围也不断扩大。随着幼儿社会性需要的发展,由于满足或不满足需要而引起情感体验的事物不断增加,情感也随之不断丰富。比如,对人的情感,可按需要分为亲爱、尊敬和同情,怨恨、愤怒和厌恶;对周围的事物,出现好奇或诧异;对自己和别人的行为,则有骄傲和羡慕、惭愧和失望、忧愁和悲痛等情感。到上学前,幼儿已经具备了各种重要的情感体验,并表现出对周围现实事物多种多样的态度。
2.情感所指向事物的性质逐渐变化,情感日益深刻
幼儿社会性需要的发展与幼儿认识事物的发展是紧密相连的。由于幼儿需要的变化,引起幼儿情绪和情感的事物及其性质也在发生变化。随着幼儿言语和认识过程的发展,他们的社会性需要和情感也发展起来。有些能引起较小幼儿情绪体验的事物,对较大幼儿则不起作用;反之,较小幼儿不关心的事物,则可能会引起较大幼儿的情感体验。
(三)情感发展水平
从情感发展水平来看,幼儿的高级情感开始形成。相对于生理性需要是否满足所引起的情绪情感而言,幼儿的高级情感是指由幼儿的社会性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引起的社会性情感。两岁左右,儿童的高级情感开始萌芽,到幼儿期,由于情感过程逐渐受幼儿自身的调节,情感内容日益丰富和深刻。随着幼儿社会性需要的发展,在成人的正确教育影响下,幼儿的高级情感逐步形成。
高级情感是由多种情感有机组成并且系统化了的情感,因而比较复杂而稳定。幼儿的高级情感主要体现在道德感、美感和理智感等三个方面,并分别表现出不同的特点:
1.道德感
道德感是幼儿评价自己或别人的行为是否符合社会道德行为标准时所产生的内心体验,它是在掌握道德标准的基础上产生的。对于幼儿来说,掌握道德标准不是件易事,形成道德感更是比较复杂的过程。热爱父母、老师,憎恨坏人,遵守纪律等都属于道德感的范畴。幼儿的道德情感是在成人的道德评价和潜移默化的榜样作用影响下形成的,它是从初步认识到好与坏的标准开始的。婴儿期的儿童只有同情感、怕羞等道德感的萌芽,进入幼儿期,儿童通过在幼儿园等集体生活的教育,随着对各种行为规则的掌握,到幼儿中、晚期,幼儿的道德感逐渐发展起来。
初期,幼儿的道德感主要指向个别的外部行为,并且往往由成人的评价直接引起。比如,受到父母或老师的夸奖就高兴,受到责备就难过。之后,幼儿的道德感逐渐与一些概括化的道德标准相联系,从幼儿中期开始,学前儿童不仅能够以道德标准衡量自己的行为,而且开始对别人的行为是否符合道德标准而产生明显的情绪体验。
2.美感
美感是人的审美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引起的内心体验,它是一种对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生活环境美的爱好和欣赏。它受到社会历史条件和阶级的制约,受社会审美评价标准的影响。美感的发展和道德感的发展关系非常密切,凡是符合社会道德规范的行为,都能够引起心灵美的体验;反之,则使人产生丑恶、厌恶之感。
很小的幼儿就知道新衣服、新鞋袜是美的,“红红绿绿”是美的,喜欢看鲜艳悦目的颜色,喜欢听优美的音乐。到四五岁时,爱美的情感更为明显和强烈。他们对形象可爱、会动、会发声的玩具爱不释手,看到色彩鲜艳、情节生动的图片,会高兴得手舞足蹈,并会以极大的注意和热情,去欣赏美妙动听的音乐,画自己熟悉和喜爱的事物。到学前期,幼儿对美的标准的理解和美的体验较中期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他们喜欢去参观公园、动物园,喜欢观赏千姿百态的花草树木。在唱歌、跳舞、绘画、建筑、朗诵儿歌或散文等活动中,他们能得到莫大的喜悦和欢乐。同时,对人们的服装穿着,对环境的布置,对唱歌跳舞、绘画朗诵等艺术活动,他们都提出了更高的美的要求。
3.理智感
理智感是与幼儿的认识活动、求知欲、解决问题、探求真理等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相联系的内心体验。幼儿会说话之后,其求知欲开始日益强烈,好奇心更为明显地表现出来,求知欲的扩展和加深是幼儿理智感发展的主要标志之一。
5岁左右,幼儿的求知认识兴趣开始萌发,理智感也同时开始迅速地发展起来。对任何新鲜事物,幼儿都想“探索”一下,他们好看、好摸、好动、好拆,更突出的表现是这一时期的幼儿很喜欢提问。幼儿晚期理智感的发展,还表现为他们喜欢开展各种“动脑筋”的创造性活动或以科学常识为内容的智力游戏。到五六岁,幼儿不仅会积极提问,而且能主动、努力地去寻求答案,并会由于得到问题的答案而感到极大的满足与愉快。他们也非常喜欢看图书、听童话,进行各种智力游戏和需要动脑筋的活动,比如下棋、猜谜语等。学前期的幼儿,对老师不再是绝对相信和崇拜,而是逐渐持有批判性的态度,如果老师常常回答不出幼儿的提问,画画、跳舞都不太行,老师在幼儿心目中的威信就会逐渐降低,这也是幼儿理智感发展的一种体现。
二、幼儿情感的培养
(一)创造适宜的育人环境,培养幼儿良好的情感
大量的事实表明:家庭不和、师幼关系不亲,会使幼儿陷入恐惧、悲观等不良情绪之中,进而会影响其个性发展。反之,当幼儿周边的成人都表现出积极热情、乐于助人、关爱他人,幼儿受其影响,也会表现得健康、热情、有活力。因此,教师和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应以身作则,为孩子的成长创造一个良好和谐的氛围,培养其积极的情感。教育过程中坚持科学的教养方式,做到严格要求与尊重爱护相结合。
(二)充分利用各种活动培养幼儿的情感
情感是在具体的活动中产生的,因此,教师要善于利用各种活动来培养幼儿的情感,如用歌舞表演《好朋友》让孩子们相互结伴,边唱边给对方梳头、扣纽扣,以《迷路的小花鸭》《对不起,没关系》等表演创设友爱情境,让幼儿不知不觉地融入角色,从而引起情感上的共鸣;可通过课上和课间的游戏等活动,积极引导和培养幼儿健康的情感。
(三)成人的情绪自控
家长与教师是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的导师,是孩子模仿与学习的对象。成人要给幼儿以愉快、稳定的情绪示范和感染,因此家长应尽量避免喜怒无常,对于孩子不能过分溺爱也不吝惜爱。当幼儿犯错误或闹情绪时,家长首先应克制自己的情绪,理智冷静地面对,并且以温和的态度处理孩子的问题。
(四)正确疏导幼儿的不良情绪
孩子在生活中总会遇到各种冲突和挫折,这时就容易出现不良的情绪反应。为了避免孩子受到不良情绪的困扰,家长和教师一定要善于观察孩子的情绪变化,及时了解,并设法进行疏导。对于情绪经常出现波动的幼儿,教师既不能放弃教育要求,也不能简单、急躁地对待,而应该针对幼儿的生理、心理原因和不同幼儿的性格特点,相应地采取转移法、冷却法、消退法等有效的干预措施。同时,逐渐引导幼儿学会自我情绪调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