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 素描的绘制步骤
01 观察分析
确定比例关系,对已经摆好的静物勾画出大体轮廓。首先应确定观察角度,注意平视、俯视的差异,尽量避免物体形成三点一线或重叠并列的情况。如果遇到上述情况,可相应调整作画角度找到最佳视角,或适当调整画面中物体的摆放位置。
分析画面中物体线条的疏密层次关系,用水平或直的长线画出整组物体大的形体轮廓。

02 确立构图
构图就是将所要表现的物体,合理、恰当、完整地摆放在画面中。在摆放物体时要做到突出主体,主次分明,将主体物安排在视觉中心,同时也要注意画面的均衡与呼应关系。物体的大小要适中,从视觉效果上,静物构成的主要空间应大于次要空间。
在画出的几何形态的基础上,要进一步分出各个形体的基本比例关系,画出各个物体的基本形,并用水平线、垂直线等校正各形体之间的相互关系。每个物体都有自身的比例关系,而在一组静物中又有物体相互之间的比例关系。在这两种比例关系中,后者是首要的。只有做到了物体与物体之间的比例关系正确,才有依据进一步画局部小的形体的比例关系,才能画准确。
推敲构图的安排,使画面上物体主次得当,构图均衡而又富于变化,避免散、乱、空、塞等弊病。通过线条色调的轻重来表现静物的空间关系和自身的形体转折,画出不同物体明暗层次(明暗交界线、暗部、投影等)的形状与位置,并利用画面中的衬布将各个物体串连起来,找到物体之间的外在联系。

03 确立色调
确定画面大致的明暗色调关系,开始不要注意静物表面的细节。先从暗部画起,设法区分明暗之间的差别。明暗交界线的变化是关键,因为明暗交界线既是形体转折的部位,也是形体特征表现最鲜明的地方。同时还要注意不同物体的明暗色调的联系与差别,把它们联系起来画,从而加强画面的整体感。

04 逐步深入塑造
通过对形体明暗的描绘(从整体到局部,从大到小)逐步深入塑造静物的体积感、空间感、质感,对主要的、关键性的细节要精心刻画。
局部深入一般从画面中最强烈的部分开始,也可以从你最感兴趣的部分画起。在深入过程中要有很强的整体意识,否则,容易失去对画面的控制。
深入阶段应对物体细节、质感进行真实入微的刻画。这样可以使画面丰富,同时增强画面的生动性。对细节的深入刻画,是敏锐观察力的体现,既要画进去,又要跳出来。画进去是深入刻画,跳出来是时刻注意调整大关系。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整体——局部——整体。在这一步还应注意虚实的空间变化。

05 整体完成
深入刻画时难免会忽视整体及局部间的相互关系。到这步要对画面进行全面调整,主要针对静物的形体结构、色调、质感、空间、虚实、主次等,做到有所取舍、突出主体。
注意整体画面中的加与减、强与弱,注意节奏与秩序的控制。

06 整理调整
当我们完成了深入细致的刻画之后,必须对整体进行整理,以求造型更准确,形体更厚实,画面的整体效果更统一、更概括、更生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