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天精通素描:基础入门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1.5 素描中明暗关系

明暗现象的产生,是物体受到光线照射的结果,是客观存在的物理现象,光线不能改变物体的形体结构。要表现一个物体的明暗调子,正确处理其色调关系,首先要对对象的形体结构有正确的、深刻的理解和认识。因为物体的形体、结构的透视变化,物体表面各个面的朝向就会不同,所以光的反射量也就不一样,因而就形成了色调。所以,我们必须抓住形成物体体积的基本形状,即物体受光照射后出现的明暗变化也就是下面要说的“三大面五大调”。

1.5.1 三大面

所谓三大面,是指物体的受光面(亮面)和背光面(暗面),以及这两大部分之间过渡的侧光面(灰面)。在素描中,这三大面通常分别被简称为黑、白、灰。

1.亮面

亮面是指物体的受光部。画亮面的时候可以换2B以下铅笔,从明暗交界线开始铺调子。铺的时候要顺着明暗交界线的方向,刚开始高光部分可留白。但是最后一定要用HB铅笔铺一层调子,其要领是越接近高光,铺的调子越轻快。

2.灰面

首先要明白什么是“灰”,不知道“灰”的含义就无法表现“灰”。“灰”其实就是所谓的层次,一个高亮到深暗之间的灰色级的深度,灰域越广,画面的层次就越丰富。当一位素描高手在评价你的素描作品时,说你画得“灰”,其意思就是在说你画的画面的明暗层次没有拉开,给人以平平的感觉,缺乏空间的深度和表现。而自己所说的“灰”是画面灰度级的表现,要准确地理解两种“灰”各自的概念与区别。

一个画面要有虚实的关系,要靠对比来拉开空间,光线最少的地方要做到最暗(铅笔能达到的),光线最多的地方就是白纸的白亮了,这期间要有不同灰度的层次,画面要响亮,给人以强烈的空间感。暗的地方不暗,亮的地方不亮,中间的灰度层次不够,空间就拉不开,对比度就不够强烈(就整体而言),就是所说的“灰”。

在空间深度和对比足够的情况下,深入细致的刻画,能让灰度层次更加丰富,作品的细节也能被表现得更加丰富具体。总之灰度的运用相当重要,用灰度可以表现色彩深度,用灰度可以表现质感,甚至还可以用灰度表现空气感和画面的某种情感。

3.暗面

暗面是靠反光来表现层次的。暗面如果不是画面的中心点的话,建议归纳统一。就没必要重点刻画,不然就喧宾夺主了。当然其中的转折层次一定要表现出来,如果暗面的转折没画好只能证明对物体的构造不明确,要根据物体暗面的结构来描绘暗面的调子。

1.5.2 五大调

五大调是在三大面的基础上,细分出来的五个调子,是西方绘画体系中素描教学所用到的专业术语。

五大调是指具有一定形体结构、一定材质的物体受光的影响后在自身不同区域所体现的五种明暗变化的规律,即高光(最亮点)、亮灰面(高光以外的受光部)、明暗交界线、暗部(包括散光)、投影。另一种说法认为,去掉“投影”加上“反光”,为五大调。

在素描基础绘画学习中明确表现物体的五大调,有助于表现物体的体量感、质感,更有助于体现画面的空间感、层次感。但是特殊形体、特殊材质的物体在受光影响后不会产生明确的三大面五大调变化,如液体、玻璃、金属等。

(1)高光——直接受光部分。

高光是受光物体最亮的点,表现的是物体直接反射光源的部分,多见于质感比较光滑的物体。

(2)亮灰面——中间面。

亮灰面是半明半暗,高光与明暗交界线之间的区域。

(3)明暗交界线——区分物体亮部与暗部的区域。

明暗交界线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部位,因为它的位置处于形体的转折处。它其实不是一根线,而是由很多的面构成的,所以画的时候有的地方要画得实一点,有的地方要画得虚一点。明暗交界线是全画面中最暗的地方,是重点要画的地方。

(4)反光。

反光是环境给物体暗部的反射光,色调深度层次不可过亮,不可以超过灰层次,否则会使画面过花。

(5)投影——投在地面上的影子。

在投影与投影物体的交汇处是完完全全的黑色,而在交汇处附近的物体表面则会有一定的反光作用,那里的颜色反而会亮一些。如果物体背后的空间很大的话,那么素描中的物体投影就要做到“疏密有致”。影子越靠近物体就要越黑,线条就要越严密,反之就越要稀疏,直至最后完全消失,这样才能完美地画出物体的存在感。

作品欣赏

《蒙娜丽莎》把明暗光影运用到了极致。我们长久端详着画面,首先会被那绝妙的明暗光影效果所折服。层层退晕呈现出丰富的空间以及逼真的质感,无界线的形体转折及明暗变化,比同时代人领先了几个世纪。

真正让人惊叹的还不是技巧,而是在一幅画中,光线的变化不能像在雕塑中那样产生大的差别。在蒙娜丽莎的脸上,微暗的阴影时隐时现,为她的双眼与唇部披上了一层面纱。人的笑容主要表现在眼角和嘴角上,达·芬奇却偏把这些部位画得若隐若现,没有明确的界线。那时隐时现的神秘微笑才令人销魂,那笑容太浅淡了,离得再近也看不真切。然而,只要你看到画,无论距离多远,都能感到微笑的存在。微笑不仅体现在翘起的嘴角,而是遍及脸上每一部分肌肤,甚至画面的各个角落,以至观者在欣赏蒙娜丽莎的同时,内心也装满了微笑。面对真迹的感受是别处无法取代的,而光影的处理是这幅画中最精彩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