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说天下·全球通史系列帝国时代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森严的种姓制度

——孔雀帝国的社会与宗教

老而美丽的恒河流域孕育了一个历史悠久而又奇特的民族,徜徉在这个神秘的文明古国中,会发现有一种神奇的制度——种姓制度统摄着整个社会,是它让同一方水土上的人们过着天壤之别的生活,互不往来,泾渭分明。森严的种姓制度在孔雀帝国时代依然如故,并长期成为印度社会的基本组织制度,对印度社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此雕像名为《玩耍的少女》,有着柔和优美曲线的少女更像是在舞蹈,而少女本人则更与女神的形象相似。舞蹈似乎是印度人融入生活又超脱世俗的一种很好的方式。

外来铁蹄的踏入

随着雅利安人的铁蹄踏上这片古老的土地,他们对当地土著居民进行了征服,在这个过程中形成了种姓制度,时间大约是公元前9世纪。在这个奇特的社会制度中,同一方水土上的子民被分为了四个截然不同的阶层: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他们各司其职,婆罗门阶层专门负责祭祀和文化教育事业,处于社会的最高统治地位。属于武士阶层的刹帝利从事行政管理和打仗,吠舍阶层一般经营商业和贸易,而处于社会最底层的首陀罗过着最为困苦的生活,他们不仅要服务于以上三个等级,还要从事农业劳动和一切体力劳动。

这种种姓制度是世代承袭的,人从一出生就已经成为它的一个组成部分,不能轻易被改变。它的影子洒在社会的各个角落里,而且范围之广令人瞠目结舌,在孔雀帝国时期它更是具有自己的特色。

婚姻由命,富贵在天

种姓制度在印度有着深厚的历史背景,这个神秘国度里的任何一个阶段都有它的身影,在孔雀帝国更是日臻成熟。版图辽阔的孔雀王国让种姓制度得到了更为快速的传播,这些居民被征服后信奉的是婆罗门教,自然接触到了种姓制度,他们的日常生活也被严格地限制在种姓制度之中。

通常是这样规定的,孔雀帝国的上层为婆罗门,外来种族当中有权有势的被划归为刹帝利,其他的人就成为吠舍,最后剩下的贫苦人民被定为首陀罗,当然,还有命运更悲惨的贱民阶层。种姓制度一路走来,到孔雀帝国时已经达到成熟,而且这种规定趋于严酷。这个时期有一部著名的成文法典——《摩奴法典》,其中对种姓制度作了详细的叙述,尤其是对公民的职业和婚姻。原因就在于商品经济的开放和发达,种姓间的职业逐渐发生了混乱的变化。许多高级种姓的人因为生活贫苦就开始从事低级种姓的职业,他们中的一些人甚至开始从事田间劳动或者畜牧业,经营小本生意或是过去不被人所看起的木匠活。即使这样,仍然限制低级种姓的人从事高级种姓人的职业。这样的现实使原先那种严格的职业规定已经慢慢遭到破坏,这样的变化让曾经处于顶端的特权阶层坐立不安,他们不愿意放弃自己曾经辉煌的地位和荣耀。为了继续维护他们的特权,不得不做出相应的调整:“高级种姓的人由于贫苦可以从事低级种姓的职业,但是绝对禁止低级种姓的人从事高级种姓的职业。”

这是印度教三大神之一克里什那未来父母的结婚仪式。新人并肩坐着,祭司一边朗读《吠陀》经文,一边把一种纯牛奶油加在圣火上,使火焰更明亮。

在这个国度里没有什么东西能够和宗教、种姓制度脱离关系,当然也不排除婚姻,孔雀帝国时期在法典中对婚嫁作了严格规定。随着帝国经济的突飞猛进和帝国人口的日益庞杂,以前不同种姓之间禁止通婚的规定也被打破,种姓的内婚制受到挑战。为了继续维护这种种姓制度并保持婆罗门等高级种姓的特权,所谓的“顺婚”和“逆婚”就出台了。

所谓“顺婚”,就是高级种姓的男子能娶低级种姓的女子为妻,但是这样会被视为“堕落”。顺婚虽然不光彩,但还可以在一定的范围内被社会所接受。高级种姓的女子则禁止嫁入低级种姓的家族,这样被称作“逆婚”,如有发生,会受到非常严厉的惩罚。据说,有一位理发师的儿子爱上了离车族的一个女儿,他的父亲告诫他说:“你不要把愿望执着在办不到的事情上,你是理发师的儿子,属于低级种姓,而离车之女属于高级种姓,乃刹帝利之女,因而她是不能与你匹配的,我给你另外寻找与你属于同种姓的家族之女。”然而,理发师的儿子最终因忧郁过度而死。

等级森严的宗教生活

种姓制度在宗教生活中也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婆罗门、刹帝利、吠舍有权利参加各种宗教活动,这些种姓的人被称为再生族。他们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被认为是神的代表,或者就是神本身。而第四种姓首陀罗却被禁止享有这种权利,甚至连听一下、看一下的权利也没有。《高达摩法典》中有这样的规定:“假如首陀罗故意听或者是诵读《吠陀》,须向他的耳中灌入融化的锡或蜡;假如他诵读《吠陀》原文,须割去他的舌头;假如他记忆《吠陀》原文,须将其身体劈成两半。”在宗教著作中对各个种姓参加宗教活动所穿的衣服也有明确的规定,作为入门式标志的身体上的圣纽,婆罗门这个阶层使用的是三根棉绳制成,刹帝利阶层则是用大麻绳制的,吠舍阶层要用羊毛制的。作为他们地位象征所使用的手杖也各有不同,婆罗门的要高达发部,刹帝利的高达额部,吠舍的要高达鼻端。在进行净身仪式的时候,婆罗门阶层可以用流到胸部的水净身,刹帝利则用抵达喉部的水洁身,而吠舍用口中的水净身。此外,在其他仪式方面也有繁杂的规定。

泾渭分明的社会生活

孔雀帝国时期人们的社会生活也有着严格的区分。食物被分成了三类:水果和奶制品、熟食、生食,各种姓的人只能吃本种姓或者高于自己种姓的人做的生食,同时也允许吃低于自己种姓的人做的熟食。但是高级种姓的人则被限制从低级种姓的人手中接受任何食物和饮料,而他们做的生食或者熟食,低级种姓的人都可以吃。贱民首陀罗做的食物最为不洁,其他任何种姓的人都不可以吃。用水也有严格的规定:不同种姓的人不能混用一口井,尤其是低级种姓的首陀罗人,他们只能使用自己的水井,否则会被社会认为是玷污了井水而受到痛打或者被处死。

除此之外,各个种姓从事自己的传统职业,而且世代世袭。与宗教有关的一系列的职业被社会公认为是高贵职业,统统由婆罗门承担,如祭司和教育之类的工作。所有一切与脏东西有关的职业都被认为是低贱的和不圣洁的,如扫地、打扫厕所、洗衣服之类的都分给低级种姓的人去做。他们的职业基本上终生不变,高级种姓的人非常反对本种姓族的人改变职业。例如,孟加拉邦的一个婆罗门种姓的学生因为在毕业后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只好自己开了一间理发店。当其他婆罗门人得知这一消息后,怒然群起而攻之。无论在生活如何窘迫的境况之下,高级种姓的人也被禁止做低级种姓的工作,否则就会受到社会的谴责和惩罚。

在一个宁静的村落里凸显了一片用砖瓦修建的上等的房屋,这便是富裕的高级种姓的住房。在这些房屋的旁边排列开来的则是低级种姓之人的房屋。这些房屋档次的高低除了受经济状况的影响之外,种姓制度也对其有严格规定。“在南印度,高级种姓规定低级种姓只能建设哪种类型的房屋以及使用哪种建筑材料。在西海岸的一些地区甚至规定,一些低级种姓不得修建一层以上的房子。”

红尘中的地狱

在人类的历史上经历了母系氏族的辉煌之后,对妇女更多的是压迫和奴役。在各个国家的历史上,妇女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压迫。在印度,妇女在传统文化和种姓制度的双重压力之下,命运悲惨,社会给她们附加了过于沉重的枷锁。

印度的妇女地位在后期吠陀时代开始出现了下降的趋势,随着经济生活中男子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妇女的地位逐渐退居到了辅助地位。到了孔雀帝国时期,商品经济的发展和阶级分化使这种趋势愈演愈烈。种姓制度对妇女地位的影响也同样不可忽视,低级种姓的男子被严厉禁止娶高级种姓的女子,低级种姓的女子却要给高级种姓的男子做玩物。

古印度的女子在家里几乎是没有权利的,作为女儿、母亲的任何一种角色,她都处于一种服从、依附的地位。如果是一个已婚的女子,她生活的所有重心就是伺候好她的丈夫,忠贞不贰。印度社会所大肆宣扬的 “妇道”,就是为了确立丈夫对妻子绝对的统治权,妻子没有权利提出离婚。宽容、服从、逆来顺受,历来被视为女子的美德。有一个故事讲的是一个寡妇火葬殉夫,被后人甚为赞叹,这样看来这种方式已经在高级种姓中间流行开来。虽然妇女的地位在孔雀帝国佛教兴起的那个阶段出现了一种新气象,对歧视妇女的观念和看法进行了批判,但是在婆罗门教影响下的社会中却依然如故。

种姓制度在印度历史悠久,影响深远,孔雀帝国之后仍然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成为古代印度社会的一大特征。但是这种制度也成了日后印度社会发展的障碍,直到今天,还可以看到种姓制度在印度社会中潜在的影响。

婆罗门教教徒以素食为主,在进食前还要默默祷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