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案例分析题
12003年中国妇联的一项调查显示,中国2.7亿个家庭中约有30%的家庭存在着家庭暴力倾向;同时,在中国每年40多万个解体家庭之中,约有四分之一源于家庭暴力。
(1)十多年之后的今天,家庭暴力的现状如何?家庭暴力背后的原因是什么?请以家庭暴力的现状与原因为主题,设计一份调查问卷。
(2)请就材料中提及的家庭暴力问题设计一个社区介入方案。(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研)
答:(1)①家庭暴力的现状
a.存在的普遍性。家庭暴力问题的影响已远远超出了家庭范围,仍然是社会上普遍存在的问题。
b.受害者大多是女性。根据相关调查显示在存在家庭暴力的家庭中施暴者九成是男性,女性作为弱势群体在家庭暴力案件中仍然是主要的受害者。
c.受害者维权的艰难性。因家庭暴力具有很大的隐蔽性,传统观念上很多人仍然将其作为家庭内部矛盾来看待,一些人仍然抱着“清官难断家务事”“不告不理”的态度,从而被动应付,不能主动积极地去预防制止家庭暴力。
d.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家庭暴力不断呈现出新的趋势和特点:“冷暴力”“精神虐待”“高知识阶层”等逐渐成为谈论家庭暴力问题时频繁出现的关键词。
②家庭暴力背后的原因
a.封建思想观念根深蒂固。施暴者夫权观念严重且法律意识淡薄是家庭暴力发生的决定因素。一些女性由于封建传统细想的影响,对家庭暴力逆来顺受,忍气吞声,客观上助长了了施暴者的嚣张气焰。
b.受害妇女的逆来顺受使家庭暴力不断升级。受害妇女认为“家丑不可外扬”而忍辱负重,甚至忍气吞声,在权衡物质、情感、孩子等方面因素后,对施暴者的转变抱有饶幸心理,从而助长了施暴者的嚣张气焰,导致家庭矛盾的演变和升级。
c.社会的宽容是家庭暴力滋生的温床。家庭暴力被视为家庭私事,受害妇女投诉困难。社会对妇女遭受暴力的默认,就是对男性施暴者的宽容。
d.法律制裁不力使家庭暴力居高不下。我国防治家庭暴力立法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而各社会职能部门也由于在家庭暴力防治立法中的职责分工不明,客观上造成许多受害妇女的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保护,不能较好地实现执法与立法精神的统一。
e.婚姻基础较差是发生家庭暴力的重要因素。婚姻当事人婚前认识时间短,相互了解不够,草率结婚导致使婚后夫妻间缺乏沟通和交流,当在日常生活中出现或大或小的矛盾,双方便会失去应有的理性认识和法律意识,出现伤害对方的言行,矛盾激化后,双方为达到各自的目的而采取极端的态度和方式来对待彼此,导致暴力行为发生和升级。
f.社会救助体系缺乏使家庭暴力重复发生。妇女遭受家庭暴力后,社会无法及时提供避难的场所,没有救助机构和干预措施,有些受害妇女不具备一定的经济能力和掌握谋生的技能,如果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社会救助,只好再度回到家中,暴力往往会再度发生,且受害妇女所遭受的创伤会更残重。
③家庭暴力的现状与原因的调查问卷
家庭暴力的现状与原因的调查问卷
女士/先生您好!
我们是×××大学社会学系的学生,现在正在进行一项有关家庭暴力的调查问卷,借以了解当前我国家庭暴力的现状和原因。本次调查采用匿名调查,我们不会泄露有关您的任何信息。您只需按自己的实际情况在合适的答案上打√,或者在______中填上适当内容。
请您在百忙之中抽出一点时间填写这份调查表。
×××大学社会学家庭暴力项目调研组
2015年8月
(1)您的性别是:①男 ②女
(2)您的文化水平是:①小学及以下 ②初中 ③高中或中专 ④大专及以上
(3)您的居住地的类型是:①农村 ②乡镇 ③城市
(4)您的婚姻状况是:①已婚 ②未婚 ③丧偶 ④离异
(5)您或者是您的家人、朋友、同学有遭受过家庭暴力吗?
①有 ②没有 ③不太清楚
(6)您认为下列哪些行为属于家庭暴力?(多选)
①暴力殴打 ②性暴力 ③冷暴力 ④威胁、恫吓、辱骂对方 ⑤对其进行经济的控制⑥限制对方的自由 ⑦其他(请填写)______
(7)您认为家庭暴力属于什么行为?(多选)
①违法行为 ②合法行为 ③正常行为 ④家务事 ⑤说不清楚
(8)您认为造成家暴的原因是什么?(多选)
①双方感情不和睦 ②家庭成员矛盾的累积 ③家庭中子女、工作压力比较大,需要发泄 ④施暴者有酗酒、吸毒等不良恶习 ⑤受害者法制观念薄弱,默默忍受 ⑥社会环境的影响 ⑦其他(请填写)______
(9)假如您或者您身边的家人、朋友或同事遭受了家暴,您会向公安机关报警吗?
①会 ②不会 ③不知道
(10)以您理解的家暴产生的原因,您认为怎样才能减少家庭暴力的产生?(请填写)
2请从社会工作实务的某个角度对此案例进行分析。
王福,刚满18岁,随老乡一起来浙江打工。由于没技术,他只能当学徒工,每月工资很低。不久,他有了一个女朋友,每月的花销比原来增加了许多,平时找工友借了很多钱,但经常无钱偿还,渐渐有人说他不讲信用。王福的心理压力很大,开始和师傅吵架,抱怨没有学到真本事,对车间工长安排的工作也不认真完成。在最近的一次转正名单上,竟然没有他。他非常地委屈,开始怀疑工友、师傅和工长给他穿小鞋,心理的苦处除了女友,却无处诉说。这时厂里进驻了一名社工,了解到王福的情况后,开始和他接触……(浙江师范大学2013年研)
答:根据本案例的情况,社会工作者可以开展个案工作,依据个案工作的基本步骤推进服务:
(1)接案与建立关系:通过与求助者的初步接触,对其带来的问题进行初步评估,并依据社会工作者的能力,判定求助者王福可以成为案主。
(2)收集资料与问题判断:
①收集资料:
个人资料:姓名王福,年龄18岁,性别男,职业学徒,技术水平一般,收入低,有女朋友。
生理资料:身体健康,无疾病、无残疾。
心理资料:心理压力大,多疑。
环境资料:家庭背景不详,朋友因其欠钱不还对案主不信任,与女友的关系良好。
②问题判断:
通过分析,知道案主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工作不顺利、同事朋友关系紧张,心理负担过重,收入低生活拮据。
社会工作者与案主深入分析讨论,发现案主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是自身技术差,这导致案主工作竞争力弱,收入低,从而对同事、领导、师傅都不信任,自己生活拮据。
一起讨论发现案主未曾做过努力来改变现状,只是简单将责任推给师傅和工长,认为师傅没有尽心教导,认为工长给他穿小鞋。
(3)制定目标和工作计划:
①目标:a.学习技术知识,提高自身工作能力;b.改善与工友、工长、师傅的关系。
②工作计划:a.要求案主做到虚心向师傅学习求教,认真、勤奋。b.帮助联系其他技术学校学习,提高案主自身能力,恢复信心。c.和工友协商还钱日期,可以打欠条,按时还钱,修复关系。d.学习与工长、工友相处的技巧。
(4)实施:社会工作者要做好支持者、引导者、情绪疏导者,资源整合者。
(5)结案与评估。
3女大学生小林家庭条件优越,现就读大学3年级,成绩达不到她自己设定的目标。她有理想及计划,但在实现计划过程中总有她自己感觉到的来自于环境中的障碍,这些障碍使她轻易放弃她的计划,因此她的父母总是抱怨她懒惰、不要求上进;她敏感,总感觉周围同学对她不够友善,在背后议论她,因此与同学关系紧张,不主动与周围人沟通、交流,因此表现得越来越孤单,容易表现出焦虑和紧张情绪。她不能按时正常作息,晚上常常失眠,情绪低落,夜深人静时常常痛哭以发泄负面情绪,这又招致家长的担心和指责。
试用精神分析取向的社会工作理论为基础,设计专业的介入方案,并评价这种社会工作专业介入的得与失。(山东大学2017年研)
答:(1)方案设计
①服务对象问题分析
在服务对象的内心世界中,存在着本我与超我之间的冲突,因而导致焦虑行为的发生。服务对象有理想与计划,这是其超我在现实中的反映;又存在一种畏难情绪以致放弃,这实际上是本我享乐主义的体现。
同时,从服务对象的家庭环境以及父母对其的苛刻态度,可以推测,服务对象的潜意识的创伤经历,使其产生了敏感、孤僻等性格。
②服务目标介入
a.缓解服务对象紧张情绪,解决服务对象亟需解决的问题;
b.通过自由联想等方法,引导服务对象内心世界的倾诉,发现其过往经历对其造成的影响,以及自身意识层次存在的问题;
c.帮助服务对象发现与整合自身的长处,帮助服务对象获得对经验的整体认识,以增强改变的动力。
③服务介入过程
社会工作的治疗过程包括以下三部分:
a.治疗情境。首先,要与服务对象小林签订合约。在合约中要明确双方的角色分工、治疗计划和时间表。同时,社会工作者要保持专业、同理的态度,以中立的态度分析问题。并且要尊重服务对象的自主性和个别性,社会工作者不能将自己的想法强加给服务对象。
b.治疗关系。在治疗过程中,社会工作者要与服务对象建立良好的关系,使其感受到支持与安全,这样,他才可能将痛苦经验讲述出来。“同理”是精神分析治疗过程的最主要特征,这也是建立良好治疗关系的重要技巧。在治疗过程中,社会工作者首先应与小林建立良好的关系,赢得双方的信任。
c.治疗性对话,包括自由联想、治疗性倾听和诠释过程。
第一,自由联想。自由联想是精神分析治疗的一个基本方法。社会工作者要鼓励小林说出心中最原始的想法或感受。精神分析理论认为这些未经理性思维过滤的闪念是潜意识的反映。社会工作者通过分析这些闪念能够发现服务对象潜意识的内容,找出其中造成服务对象出现问题的部分,帮助服务对象修正这些造成问题的潜意识,最终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社会工作者必须保持高度敏感,通过让小林回忆以往的痛苦或快乐经历,发现这些事件对其造成的影响。
第二,治疗性倾听。倾听是指社会工作者不是刻意针对特定部分注意听,而是“广泛注意”。社会工作者通过“广泛注意”和“同理倾听”逐渐建立起服务对象内心世界的“工作模型”,并在每次会谈之后修正这个模型。在与小林的交谈中,要广泛注意到其对周围环境的看法(包括对父母、对同学等),通过这些看法建构起服务对象的内心世界。
第三,诠释过程。诠释过程包括四个技巧:
一是面质,指出服务对象不自觉并且重复的特定行为或话语,引发服务对象思考其背后的含义。通过小林无意识的表述,思考其后的态度与自身价值。
二是澄清,协助服务对象了解其经验的详细内涵,主要涉及挖掘出过去对现在的心理现象的影响。这也是对过往经历的发掘,将过往与现实连接起来。
三是诠释,涉及潜意识内涵的呈现与说明,如愿望、情感与防卫机制。诠释的主要作用是帮助服务对象将潜意识转化为意识。在介入中,帮助小林将自身的懵懂意识转化与直接经验。
四是整合,帮助服务对象获得对经验的整体认识。获得了对经验的认识,自我状态就能进一步得到增强。
(2)评价
①精神分析介入的优点。这是在社会工作中发展最早的一种模式,曾经对社会工作产生了重要影响,它重视人的内在心理,通过对人内在精神的分析,发现潜意识与意识的内在矛盾,这种通过会谈来对服务对象的内在世界进行治疗的方法,与心理学类似,一般能够起到较好的效果。
②精神分析介入的缺点。精神分析法的不足是显而易见的,具体表现在:a.对社会工作者的要求相当高,若没有受过良好的临床培训与丰富的经历,很难起到效果,甚至对服务对象会造成伤害;b.精神分析介入时间长,需要足够的资源投入,但是现实是大多数时候,社会工作的人力、物质等资源是较为缺乏的;c.精神分析是一种个人取向的介入方法,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周围社会环境对服务对象的影响。